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94)

蚊子坑古道.和美山.和美池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蚊子坑古道-鞍部土地公廟

蚊子坑古道位於東北角龍洞灣附近的山谷地帶,是昔日龍洞往返金瓜石的要道。

近年來被山界探勘發現, 經由林宗聖先生命名並公佈於世註1

目前山友常參考的藍天隊登 山地圖集,並未繪出這條古道的路線,因此還是屬於一條古道秘徑。林宗聖先生曾帶領「大自然戶外健行會」走過 這條古道,是目前僅知曾走過蚊子坑古道的登山隊伍。

而關於蚊子坑古道的資訊大約只有百來字註2, 僅略提及這條古道位於和美山北稜附近, 古道沿途有一鞍部古老土地公廟,有一蚊子坑古聚落及隱於森林裡的和美池。

今天行程依林宗聖先生的資訊, 由濱海公路龍洞二號橋註3附近的民宅旁小徑進入, 走蚊子坑古道,尋找和美池,然後登和美山,再由龍洞岬的方向下山,繞一圈o型回到龍洞二號橋。

從民宅旁小徑進入,民宅後方的草叢路,沿途群蝶飛舞。上行,遇岔路,先循左徑前進,路盡頭為水源處, 遇陡溪峭壁,無路可走;於是折返至岔路處,取右行。不久,經過一廢棄梯田及越過溪澗,開始往上爬,穿越雜樹林, 約十分鐘,來到一處蘇姓宗祠墓地。在此處發現「大自然戶外健行會」登山條,確認這條山徑為蚊子坑古道。 於是循著山徑,在雜樹林裡彎繞前進,路徑窄但路跡明顯,坡緩而上。約七、八分鐘,抵達鞍部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高約一公尺多,以石塊堆砌而成,是古道常見的型式,這座廟較特殊之處是廟屋頂簷面有凹凸相間的雕飾,頗具匠思。

圖:蚊子坑古道

在鞍部土地公廟處,有越嶺而下的路徑接往龍洞坑古道;蚊子坑古道則折向左,繞著山腰繼續深入山林。

沿途不時可看見「大自然」的登山條,路徑則依然明顯。

自土地公廟前行約二十分鐘,路旁出現一水泥儲水槽, 附近坡地有開墾遺跡,出現層層坡地,但己棄罝,未見種植物。又約二十分鐘,出現竹林, 來到一較開闊空間處,林間有一古墓及一后土石碑,墓碑典雅,碑文字秀,為漢人墓, 墓主為靖邑人註4, 建墓年代為戊申年註5。 古墓附近有拓墾的遺跡,但未見古厝遺址,應該不是蚊子坑古聚落所在處。

這附近的坡地有層層拓墾遺跡,林木稀疏,都像是路徑,卻又無路條。蒐尋一會兒,終於在古墓后土石碑左側樹林間發現登山條, 於是循著山徑繼續前進。約十五分鐘,又出現竹林,路旁有一石臼,接者出現較開闊平坦的林地,有舊酒瓶散落,林間發現一坑洞, 疑似茅坑;往前走,又發現一更明顯的茅坑洞;附近有石板殘基,周遭有堆砌隆起土堆,可能是房屋的基址;只是整片林間, 都找不到較完整的古厝遺址,連斷垣殘牆也無。

以周遭環境來看,這裡應該就是林宗聖先生所稱的「蚊子坑 古聚落」了。或許此處岩石少,住民未建石厝,而僅建造簡單木屋搭棚而已。以茅坑及類似排水溝的遺跡來看, 應曾有住戶居住於此,但規模不大,應只是幾戶而已。此地做為居住地,生活機能條件是惡劣的,森林裡並無足夠的耕地空間; 或許這個聚落只是農忙季節農民上山採取農作物時的短期住所而已。

圖:找到和美池了!

古道至此,路徑變得分歧,直行有路條,左側陡坡小徑亦有路條。

於是山友兵分兩路,兩條山徑位於山腰上下之間, 彼此能以喊聲相聯繫註6。由於下方的路較平坦,似古道路徑; 於是上方隊伍下切,兩隊會合,繼續前行。

走至前方,遇溪澗,於是沿溪畔小徑上行,溪澗處看見石製引水槽;爬上一高地後,突然看見下方林間低窪處 出現一池淺潭。這正是我們今日的目標-和美池。

和美池僅是一森林小池而已。寬約十公尺,長約二十公尺。水淺,最深處約十公分,水底水草一覽無遺。 這景象並不令人意外。此地標高約二百公尺而已,地勢不高,無法蓄存足夠雨水以蘊育成大溪流, 自然無法形成深潭大池。和美池是一匯聚附近小溪澗的低窪地,再加上先民於溪下游堆土石阻堰,於是形成這一小池。 這裡距離蚊子坑聚落約十餘分鐘路程,應是聚落重要的水源地。

我們在和美池附近午餐,停留約一小時,然後朝和美山前進。出發後,在雜樹林裡卻找不到任何明顯路徑, 但雜木林稀疏,不難穿越,於是憑著GPS導引,直接穿越樹林,爬向稜線高點。

約三十分鐘抵達稜線。又看到登山條。 接著就一路循稜前進。翻越一座山頭,下抵一鞍部,再爬向和美山。約一小時又二十分鐘,抵達和美山。從山頂眺望, 面對著東北角的海洋,鼻頭角、龍洞岬就在下方處,兩岬之間的龍洞灣,山海之際的濱海公路,蜿蜒如蛇, 構成一幅山海壯闊的美景。

圖:眺望鼻頭角及龍洞灣

從和美山走往龍洞岬的回程路,與蚊子坑古道是完全不同的景觀。

蚊子坑古道幾乎都走於雜木林,林間無展望; 回程路則是循稜而下,走在稜線上,展望開闊,迎向海天美景。

沿途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欣賞不同的海岬海岸景緻。 愈往下走,龍洞岬的海岬地質奇景愈清晰呈現。

愈接近山腳下時,步道通過龍洞公路隧道的上方,稜線上左右眺望都是海天景象。一邊是龍洞北口的壯麗海岬, 一邊是龍洞南口的綿延海岸。而從355公尺的和美山一路往下走,美麗的岬灣景色,彷若用長鏡頭一路逐漸拉近鏡頭, 下至龍洞岬步道時,憑欄俯瞰,磯場稜岩、海崖、海蝕洞、怪狀嶙峋海岩的切割紋理像特寫鏡頭般的映入眼簾裡。

今天走一圈山海O型路線,可說是一趟旅程,兩種體驗;去程尋覓於森林古道幽池,回程則徜徉於海天綺麗盛景, 令人回味,過癮極了!

圖:蚊子坑古道?撈洞坑古道?

蚊子坑古道是山界前輩林宗聖先生所命名。為何取名「蚊子坑古道」?

或許是因為這條古道位於和美山之北側, 而和美山舊稱「蚊子坑山」。但這一古道命名是否適宜,山界存有不同聲音。

古道探勘的前輩陳岳先生亦曾實地探訪過這條古道;他發現當地人稱此地區為「撈洞」,而不是「蚊子坑」。

真正的蚊子坑地名,應該在更南方。若以和美山(蚊子坑山)為界,以北應為「撈洞」地區,以南才是「蚊子坑」地區。 因此陳岳前輩認為「蚊子坑古道」位於和美山以北,正確的命名應為「撈洞坑古道」。他這項地名見解, 有學術及實證上的支持註7

我提出這一觀點,並非要為蚊子坑古道正名或檢討古道命名孰是孰非。古道堙滅,幸賴無數山界前輩辛苦探勘, 尋舊跡、蒐史料、訪耆老,才能拼湊出先民古道的蛛絲馬跡,其過程未必能夠百分之百正確,而經由公開討論, 更釐清古道原貌,應無損於前輩初探古道奠基之功。

至於「蚊子坑古道」應否正名為「撈洞坑古道」?這次探勘行程的領隊蕭郎則認為,若改稱為「撈洞坑古道」, 則會與這個區域另一條「龍洞坑古道」名稱相混淆。因為「撈洞」正是「龍洞」的地名舊稱。

若從我實地探訪的經驗來判斷,我認為「蚊子坑古道」應只是「龍洞坑古道」的支線而已。蚊子坑古道在越過鞍部 土地公後,下切與龍洞坑古道相會合,然後西行,越嶺至金瓜石。現有蚊子坑古道的延伸路線反而像是一條產業路, 其終點在和美池附近,目的似乎只是入山農墾,而不是通往金瓜石。

若真的要考慮將「蚊子坑古道」更名,我會建議將現有的「龍洞坑古道」稱為「撈洞坑古道北線」,而將「蚊子坑古道」 稱為「撈洞坑古道南線」,以符合當地的舊地名歷史。但是否有必要更改「蚊子坑古道」名稱呢?我認為也不一定。 地名稱呼只是約定成俗,為了方便溝通而已,就實用目的而言,其實是沒有所謂地名正不正確的問題 ,只有能不能溝通的問題而已註8

旅遊日期:2004.10.23  


[行程記錄]
8:00龍洞二號橋…8:57民宅…9:10水源地(走錯路,折返)…9:18岔路口…9:31廢梯田草原…9:33蘇墓… 9:41鞍部古老土地公…10:02農拓墾地水泥儲水槽…10:10溪壁水源地…10:24古墓…10:46路旁發現石臼… 10:49茅坑遺址(遺為古蚊子坑聚落)…11:08乾溪溝…11:15溪澗引水石槽…11:15和美池…11:20和美池旁高地午餐… 12:06出發…12:15竹叢(最後路條處),開始穿越稀疏的雜樹林…12:33樹林發現金斗甕…12:36抵達稜線… 13:11在稜線高點望見東北角海域…13:27下坡過溪澗…13:30岔路口,一邊往苦命嶺,一邊往和美山(往和美山)… 13:51和美山…14:18北勢坑岔路口…14:30陡下往龍洞岬方向…15:15小台地,府瞰龍洞岬步道就在下方… 15:36龍洞岬步道休憩亭…16:20回到龍洞漁港。

註1:林宗聖先生發表於台灣山岳雜誌第五十期: 「基隆火山群探勘系列(五):失落的黃金古道世界」,文中列出東北角十九條古道,分別是:
(1)楊廷理古道 (2)燦光寮舖遞古道 (3)三安古道(山尖古道) (4)琉榔古道 (5)大粗坑古道 (6)小粗坑古道  (7)採金古道 (8)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 (9)貂山古道 (10)石笋古道 (11)金瓜石古道 (12)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古道  (13)石梯坑古道 (14)南雅古道 (15)龍洞坑古道 (16)蚊子坑古道 (17)北勢坑古道 (18)牡丹古道 (19)三叉港古道
古道大略位置如下:

註2: 同註1。林宗聖先生描述蚊子坑古道如下:
「龍洞二號橋前民宅側進入,循古道上登和美山北支稜尾鞍部,有一古老土地公廟,可由古道下龍洞坑溪接龍洞坑古道; 或左轉支稜小徑往蚊子坑古聚落,順探隱密於茂密森林中的和美池;亦可南循支稜上和美山,下北勢坑古道, 在濱海公路未通前,是龍洞地區往返金瓜石的交通要道。」

註3:龍洞二號橋的橋身不明顯,位置大約在過龍洞站後幾十公尺的彎道處, 有一紅綠燈,此處有左岔路通往附近的海濱公園及和美國小分校、龍洞漁港。

註4: 「靖邑」為福建省漳州「南靖縣」,距離廈門約三小時車程。台灣民間對於祖籍往往採用美稱。以「邑」來表示的, 通常是其祖先曾做過官。例如泉州府「南安」稱「南邑」,漳州府「南靖」稱「靖邑」,詔安稱「詔邑」,海澄稱「澄邑」。
參考網址:http://www.wwwart.com.tw/db/newsdet.asp?titleid=2801&inurlno=9&urlno=9(藝術筆記網討論板)

歷史學者法賓老師則指出,邑出自周代封建制度,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後引伸為「縣」的別稱。

註5: 「戊申年」所屬的年份為: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雍正六年(1728年) 。以上何者較可能是古墓的年代呢?

註6: 後來才知道,兩條路徑皆可通往和美池。往左陡上之路,循稜而上,後段路反而較好走,可抵達和美池;走下面這條平坦路,最後 遇乾涸溪澗,沿溪澗旁小徑往上走,亦可抵達和美池;兩條山徑於和美池交會。

註7:根據陳正祥著『臺灣地名辭典』,提及:
「蚊子坑(北緯25.05度,東經121.54度):散村,在東北海岸,澳底漁港西北3公里,通公路。其北偏西2公里有蚊子山, 高396公尺。」(頁222) 「龍洞(北緯25.07度,東經121.54度):小村,又名撈洞,在金瓜石之東5公里,鼻頭角西南2公里, 為一小漁村。」(頁319) (感謝法賓老師提供本項資訊)
因此,「蚊子坑古道」的位置應是在龍洞(撈洞)的範圍內,真正的「蚊子坑」在和美金沙灣附近。據山友蕭郎表示, 那附近有顆礦務課基石,藍天隊地圖標示為「蚊子坑庄」,蚊子坑庄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可參考藍天隊路線圖(五194) 基石巡禮、蚊子坑庄、雞母嶺、巫里岸山、草山南峰。
網址: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6457

註8: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古道全區調查報告」,曾建議將「菜公坑溪古道」正名為 「羅厝林溪古道」、「內雙溪古道」正名為「坪林坑溪古道」,但山界還是習慣稱前者;若你使用「羅厝林溪古道」、「坪林坑溪古道」 等名詞,反而無法與人溝通。因為別人不知道你所指何處。


[附記]

關於撈洞古聚落,陳岳前輩於2004年11月10日提供以下補充資料:

撈洞loton平埔語「猿猴」之意,乾隆年間有漳州蕭姓族人來此撈洞(今龍洞坑)向平埔租得耕地; 道光年有翁姓家族來至撈洞上游處向平埔租地;因其地產竹、木,就以竹、木搭配建構住屋, 所見之茅坑即撈洞聚落遺址,日據時廢庄。

感謝陳岳前輩!這就能夠解釋,為何撈洞聚落遺址只見明顯的茅坑遺址而未見石厝殘牆的原因了。


蚊子坑古道在古聚落附近路徑較紛歧不明,而和美池往和美山之路線則不明確,當日領隊蕭郎以GPS於雜樹林中無路找路,才切上稜線。 近日基隆朝陽休閒健行協會邱義春先生兩度與山友前往探勘這條路線,並整理路條,並在分岔路釘上明確的路條,使這條古道路線 變而為山友人人可親近之路線。感謝邱前輩之努力,謹將此一訊息分享山友!(Tony補記於2004/11/16)


[行旅照片]

濱海公路龍洞二號橋。
蚊子坑古道,走於雜樹林。
鞍部土地公廟。
蚊子坑古道,繞行山腰。
蚊子坑古道。
古墓。
蚊子坑古道,過聚落遺址。
蚊子坑古道,溪澗畔小徑。
石製引水槽。
找到和美池了!
和美池。
無路找路,穿越雜樹林。
爬上稜線,望見鼻頭角及龍洞灣。
抵達鞍部岔路口,往苦命嶺及和美山。
和美山基點。
另一個角度眺望鼻頭角及龍洞灣。
鼻頭角、龍洞灣、濱海公路。
循稜線步道下山,兩邊都可望海,龍洞北口及南口。
小台地,下面即是龍洞岬步道。
隊友站在小台地眺望大海。
山路與龍洞岬步道交會。
磯場釣客。
龍洞岬美景。
龍洞漁港,歸去!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