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92)

九份.金瓜石.山尖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山尖古道

山尖古道,為昔日聯絡九份與水湳洞地區的一條古道,隨著公路的開闢,這條古道便因少人行走而逐漸沒落。

這條古道的入口位置明顯,在九份的隔頂往金瓜石的公路公車站牌旁,步道口有一直立的石碑,寫著「山尖路觀光步道」。

這條古道,通過基隆山東側山腰的三安社區。三安社區,舊稱為「山尖仔鞍」,所以這條古道稱為「山尖古道」, 又被稱為「三安步道」。

今天探訪山尖古道,停車於九份隔頂停車場。山尖古道的入口近在咫尺而已。從九份走山尖古道往金瓜石的水湳洞,沿途都是下坡路, 在這秋日時分,走起來相當舒適自在。但初走於堅硬新穎的花崗岩石階步道上,還是讓人忍不住有些小小抱怨,古道若鋪上新石階, 則有何古味可言?

山尖古道於民國八十六年(1997)鋪上花崗岩石階,命名為「觀光步道」,反映出當時政府施政的思維模式。當年九份幾條著名的古道, 為了發展觀光而重加整修,原有古樸的舊石階路都被換成寬闊平整的花崗岩石階路;不只九份地區如此, 台北地區的郊山步道,幾乎都採用同樣的材質進行步道更新。整修古道,卻用汰舊換新方式,使古道煥然一新為現代化的步道。 九份地區的「金字碑觀光步道」(大粗坑古道)、 「琉榔路觀光步道」變得如此,「山尖古道」也是如此。

歷史學者常說,每一個時代都會留下它的時代烙印。未來我們的子孫回顧民國八、九十年代政府所整建的古道, 或許會稱之為「花崗岩時期」的古道風格。下一代會如何評價這種時代烙印呢?是驚嘆?還是感嘆?

圖:水圳仔橋遺址

在花崗岩石階兩旁還可以看到樸拙的紅磚矮護牆,算是勉強的古道痕跡吧!

靠近九份的民宅多已翻新成水泥樓房, 已無古味;往下走,約四百公尺,古道與公路交叉而過,附近有民宅社區。

穿過馬路,續前行,古道沿著外九份溪畔而行, 有潺潺水流聲。不久,古道又穿越馬路,繼續向下行,附近的房子漸多古厝,不少屋子都大門深鎖,門前空蕩;因為這裡的 位置距離九份愈遠,便愈見蕭索。

再往下走,在跨越外九份溪處,看見了這條古道最知名的「水圳仔橋」拱橋遺址。這座拱 橋建於日據時期,做為運水用途,將水運至下方的日本礦業製煉廠。如今已廢棄,水圳橋不見水流。水圳橋附近有一兩間 景觀咖啡屋。過水圳仔橋,一小段上坡後,視野漸漸開展,水湳洞方向的基隆山東峰,像是一隻石猴面向大海,景觀奇峻。

踏著石階往下走,古道旁又有一間咖啡屋,庭園空蕩。路旁正採收農作的老婦人說,這裡的咖啡屋大多平時休息,只有假日 才營業。這裡距離九份,路程約一公里,我漫步下來,約三十分鐘,但這裡已屬於金瓜石的範圍了,不見遊客蹤跡。 比起九份隨時有大型遊覽車進出,在金瓜石做生意顯然不容易,一家咖啡廳若週休五天,營業兩天,如何維持生計?

圖:舊水圳道遺跡

往下走,就到步道終點,接柏油馬路。山尖古道至此,前已無步道,右側則有一石階路走往金瓜石方向。

於是改走此路。石階路陡上,石階為舊石階,反而較有古味。爬上坡後,見到一水溝, 橫越石階路往水湳洞而去,水溝上有水泥製的粗水管。

因為好奇,便離開步道,循水管方向跟著水溝走過去。水溝穿過兩巨岩之間,繞過之後,水泥管消失, 原來這水溝是一條水圳路。我這時才驀然發現,這條水圳是從「水圳仔橋」一路延伸過來的,是昔日的水圳舊道。 於是順著水圳路繼續前行,發現前方溪谷上又有一拱型水圳橋,跨越溪谷。水圳橋至對岸後,水圳已荒廢, 上方處就是金水公路的蛇彎路段了。山尖古道的水湳洞段已被金水公路所取代而堙滅。

此處看景,是今天山尖古道最美之處。望眼而去,基隆山、浪漫公路、金水公路,山巒溪谷間, 散落著民宅小屋及廢棄的礦屋設施。 老婆指著山腰上其中一間說,那是某電影女明星開的知名咖啡小屋。

水圳路接拱橋,拱橋窄小,溪谷又深,前去無路。旁有石階路往上走,出口處為金福宮。金福宮旁為瓜山國小操場。 走出去,接金水公路,來到勸濟堂下方處,這裡興建了可停十餘輛大型遊覽車的停車場。停車場有石階路往上爬,通到戰俘營遺址。

我來到戰俘營遺址。從戰俘營遺址殘牆旁的小徑走下去, 彎繞往金瓜石老街,這是我曾走過的舊路;往上走,斜坡石階,兩旁有整排的紅磚牆,牆內殘屋殘院。 每次來此地,我總會痴迷於這種彷若時光停止、歲月凍結於過去的古厝景觀。

圖:太子賓館

上方石階出口處,就是金瓜石警察局及郵局前的廣場,目前正施工忙碌中。與上次來時相較,景觀已有所變化。

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就設於此處,利用原有舊建物改裝而成,目前內部還在積極整修,正準備迎接即將開幕的黃金博物園區。

廣場旁則新築了一間二 層木造的建物,做為販賣紀念品及餐飲之處,廣場外有咖啡雅座,坐在這裡眺望風景,視野不錯, 視線望向水湳洞的基隆山及陰陽海附近,而廣場也已鋪上典雅的地磚。

往上走,就是太子賓館了。門口有保全人員看守,殷勤詢問,卻無通融餘地,必須等到10月27日開幕時才對外開放,而且只開放太 子賓館的庭院供遊客參觀而已。警衛先生這麼說。

沿著太子賓館旁的階梯往上走,來到黃金博物館所在地的本山五坑了。 這個區域是金瓜石旅遊的精華所在。記得三年前初次來此, 本山五坑前還有小販擺攤,當時此地還是金礦博物館預定地,如今則已接近完工,現場工程人員正在忙碌進行最後收邊工程, 焊接的閃光,機械鑽孔聲不停;我隔著透明玻璃帷幕觀看本山五坑,坑內還有工程在趕工中。我對這座博物館的遠景充滿期待, 我想金瓜石的父老及商家,也應是如此心情。

金瓜石被文建會選為台灣十二個世界遺產潛力景點之一,原因在於金瓜石百年採礦歷史,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人文及產業遺跡, 而周遭的山巒景色又極瑰麗;基隆山茶壺山半平山(半屏山)以獨特的山形聳立於旁,呵護著金瓜石,彷彿在等待終有一天她能重拾幸福歲月。

我從本山五坑旁的斜坡石階爬向山腰的黃金神社,步道上方有挖土機正在忙碌施工,現場一片混泥土, 我本來以為無法通行;卻見工人揮手,要我們趕快通過。通過時,看見步道旁似在建築坑道,詢問之下, 才知是通向下方的本山五坑,或許是做為參觀動線的出口通道吧!我見工地凌亂,關心地問工程人員: 「10月27日就要開幕了,來得及完工嗎?」一位工人回說:「吃拼!」(福佬話); 另一位工人則說:「是副縣長說27號開幕,又不是我們說的。」我聽了哈哈大笑,表示認同他的回答。

圖:黃金神社

我往上爬,約十分鐘,來到黃金神社。這是我第二次造訪黃金神社。上次來時,遊人如織,今天則空無一人, 便能悠然獨處於寂寥的神社遺址。

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區為日人所經營,故建有神社,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 袁田彥命等神祉,為日本的礦山守護神。

神社創建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後來因為礦山繁榮,金瓜石躍為亞洲金都, 於是擴遷至此山腰處,規模頗大,包括寢殿、參殿、洗水亭及參道;參道就是我走上來的這石階路,當時沿途設有烏居三座、 旗幟台五座、入苑銅牛乙座;拾階而上,步道兩側則有十餘座石燈, 建於昭和年間註1

台灣光復後,神社遭搗毀,現只 殘餘兩座鳥居、一旗台、石燈四座及神社主殿的十根殿柱而已,步道旁還可見到殘垣頹基。殘毀的黃金神社, 散發出獨特的歲月滄桑氣氛。站在殿柱處,有一份感動。當然,我並不是在緬懷日本殖民統治,而是一種悠悠歲月的懷想。

老婆後來才爬上來黃金神社,在此眺望風景,心情好,拍了不少照片。隨後,我繼續往上走,走往更高處的本山四坑, 老婆則回到本山五坑前的廣場,我們相約稍後會合。獨自往上爬,路徑變窄,幾分鐘後,經過殘破的礦場建物, 道旁兩側有小巧可愛的白色花叢,在這深秋時節盛開著。

至此處,卻不見本山四坑口,而前方不遠處,則豎立了一「金瓜石礦山紀要」 的解說文,詳述金瓜石聚落發展史。金瓜石全盛時期, 曾經日產1,200公噸金及2,000公噸銅註2, 為亞洲最著名的金礦產地,如今這黃金歲月已隨風而逝。

我站在此處,俯瞰而下,黃金神社坐落於山腰處,金瓜石小鎮位於更下方處。這片山與海所包圍的金瓜石小鎮, 觸動著我的心情。金瓜石曾憑恃著礦山礦脈,而擁有一甲子的繁榮歲月,如今憑藉著這礦山礦脈的人文遺跡,能否繁榮更久? 金礦資源,愈開採則愈枯竭;人文遺跡雖只是縹緲的心理氣氛而已,但倘若能經營得宜,其繁榮又豈止於一甲子而已。 我於此獻上對金瓜石的深摰祝福。

旅遊日期:2004.10.15  


註1:資料引自「金瓜石黃金神社」解說文。
註2:資料引自「金瓜石礦山紀要」解說文。 不過這資料是錯誤的,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日生產量。...Tony補註於2010.03.17

【路程時間記錄】
14:25隔頂山尖古道入口→14:50水圳仔橋遺址→13:00柏油路→13:01石山橋→15:05雲山水→15:11石山橋→15:12石階往金瓜石 →15:13舊水圳岔路(取左行)→15:18水圳橋遺址→15:24金福宮→15:35戰俘營遺址→15:44天主堂→15:50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 →15:54太子賓館→15:57本山五坑→16:20黃金神社→16:35金瓜石礦山紀要碑→16:55黃金樓→16:58日式宿舍區→17:01金瓜石車站

【延伸閱讀】
.第1465篇 - 2019.12.09 旅行影片:山尖古道(九份∼金瓜石)
.第1185篇 -2016.04.12 九份.金瓜石.山尖古道


[行旅照片]

山尖古道。
山尖古道沿途的紅磚古厝。
水圳仔橋(1)
水圳仔橋(2)
舊水圳道。
舊水圳道之拱橋。
舊水圳道高處遠眺勸濟堂及茶壺山。
金瓜石舊宅小巷。
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正在施工中。
管理所(左)及遊客紀念品販賣處(右)。
太子賓館一景。
本山五坑(黃金博物館)前的廣場。
隔著玻璃帷幕觀望本山五坑。
往黃金神社的斜坡道工程正趕工中。
黃金神社參道途中的祈禱柱及基隆山美景。
黃金神社前的鳥居及石燈。
黃金神社。
黃金神社俯瞰金瓜石。
黃金神社眺望茶壺山。
本山四坑附近(遠處為茶壺山)。
本山四坑附近俯瞰黃金神社。
本山四坑附近俯瞰金瓜石。(遠處為大肚美人山)。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