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貂嶺
所謂的「楊廷理古道」,是指清代台灣知府楊廷理在嘉慶年間開闢的入蘭道路,距今約二百年,
學者認為這是清代台灣山區最早的一條官道。
由於這條古道的文獻記載不清,又時隔已久,究竟路線為何,頗難論斷。
民國92年(2003),歷史學者楊俊哲發表〈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一文(註1),
探討楊廷理古道,帶動了山界探尋楊廷理古道的熱潮。關於這條古道,姚瑩的〈臺北道里記〉曾提及,但語意不清,楊俊哲說:
「姚瑩在道光元年(1821)的〈臺北道里記〉中,一句『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由此舊路云。』,
為後世留下無窮紛擾。他到底是走那條路入蘭呢?淡蘭新路到底是怎麼個面貌呢?眾說分歧。」
姚瑩寫出這句話時,人正走在三貂嶺古道(今稱「金字碑古道」),因此「楊廷理新開路東」
是指三貂嶺古道的東邊有一條楊廷理新開的道路,由於這條道路較迂遠,所以一般民眾不願意走這條
新路,而仍然走三貂嶺舊路。
考諸文獻,嘉慶十二年(1807),楊廷理第一次進入噶瑪蘭(蛤仔難),留下的詩文,證實他是走三貂嶺古道(爬過三貂嶺),
那麼所謂的「楊廷理新開路東」所指為何呢?
楊俊哲認為,楊廷理越過三貂嶺之後,就不再循舊路走往頂雙溪及遠望坑,而是沿著牡丹溪往上游方向,經過燦光寮,
出丹裡(澳底附近),抵達今日的福隆,然後由隆嶺古道入蘭。這條折向東行的道路,位於三貂嶺古道的東邊,
可能就是姚瑩所指的「楊廷理新開路東」。
圖:「楊廷理新開路東」
然而姚瑩所寫的這句話,原意應當是指這條「新開路東」並沒有經過三貂嶺,且因為路繞太遠,所以民眾仍然選擇走三貂嶺舊路。
楊俊哲則推測,噶瑪蘭在嘉慶17年(1812)正式設廳之後,淡蘭之間公文往返的需求增加,
因此在嘉慶20年(1815)已形成一條由瑞芳經九份,至燦光寮,轉往牡丹的入蘭的道路。這條遞送公文的道路(燦光寮舖古道),
可說是在「楊廷理新開路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且也符合了姚瑩「楊廷理新開路東」的兩個條件:
一.這條道路位於三貂嶺古道的東邊。
二.這條道路經由九份,經燦光寮,繞往牡丹,沒有經過三貂嶺舊道。
我最近重讀姚瑩的〈臺北道里記〉,則注意到了一個疑點。我以前曾讀過這篇文章數次,卻從未注意到這點。姚瑩在三貂嶺上,
寫出「楊廷理新開路東」此句之後,接著寫了以下這段文字:
「嶺上極高,俯瞰雞籠在嶺東南,海波洶涌,觀音、燭臺諸嶼,八尺門、清水澳、跌死猴坑、
卯里鼻諸險,皆瞭然如掌。」
登過三貂嶺的山友對這景象必然不陌生。二百年後的今天,站在三貂嶺古道的最高點(探幽亭)仍然可以望見同樣的景觀。不過,這段文字卻明顥違反了事實。你發現了嗎?就是這句:
「俯瞰雞籠在嶺東南。」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從三貂嶺古道最高點(探幽亭)俯眺基隆海岸
事實上,雞籠是在三貂嶺的西北,而不是東南。
除非我們將台灣地圖南北顛倒過來,
這時雞籠才會出現在三貂嶺的東南方。
姚瑩是不是誤判了方向呢?(我爬山時也常常弄錯方向)。
若當時姚瑩認為基隆是在三貂嶺的東南方,那麼他說:「楊廷理新開路東」,
則真正所指的位置應該就是「楊廷理新開路西」了。
在三貂嶺古道的西邊有任何古道嗎?只有一條侯牡公路(北37鄉道)而已。這條侯硐(猴硐)通往牡丹的公路,
我曾走過一次,道路非常迂迴彎繞。
於是我進一步蒐尋關於侯牡公路的歷史,結果找到鍾志正、張健豐先生著的《乙未戰爭研究:你不知道的臺灣保衛戰》,
這本書提到了楊廷理古道。作者認為侯牡公路是昔日楊廷理古道的一段。他們根據的資料也是姚瑩的〈臺北道里記〉。
只是他們並不是從「姚瑩誤認方向」來推論,而是對姚瑩這段文句的解讀不同(註2)。
他們將「楊廷理新開路東」此句解讀為:
「(三貂嶺古道)在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指新路)迂遠,
人不肯行,故由此舊路云。」
姚瑩的這句話被解釋為「三貂嶺古道在楊廷理新開道路的東邊」,那麼楊廷理新路自然是在三貂嶺古道的西邊,
就是今日的侯牡公路了。雖然與我的推論方式不同,但結果卻同指侯牡公路。
圖:侯牡公路
1895年,《馬關條約》生效,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接收台灣。日軍從澳底登陸,越過三貂嶺進入猴硐地區,向瑞芳進軍。
當時也有部份日軍走較平緩的山路將軍事輜重及重型武器拖運過三貂嶺,這條山路就是今日侯牡公路的前身。
而查閱1904年的《臺灣堡圖》,這個區域最耀眼的一條道路,就是今日的侯牡公路了。
日治初期,日本人將它拓建軍用道路,成為淡蘭之間的主要道路。至於三貂嶺古道(金字碑古道)則在《堡圖》上完全消失。
此事令人難以理解。不到十年之前,北白川宮能久及其軍隊還走過三貂嶺道路,竟然未出現於《堡圖》,
是土地測量人員的疏忽,還是另有原因?
1904年《臺灣堡圖》繪出的侯牡公路,則令人充滿了歷史的想像。我想楊廷理籌設噶瑪蘭設治時,
必然思考過如何改善淡蘭之間的交通,如何使淡蘭官道避開車轎難行的三貂嶺舊路。百年之後,日本人選擇了侯牡公路(路線)做為第一條跨越三貂嶺的車行道路,背後或許有歷史傳承的因素。
日本人新到台灣,又處於用兵之際,勘察新路時,必然會雇用熟悉地形的當地民眾協助找出適合的路線。
「楊廷理新闢路東」這條大繞遠路,當時沒人肯走的道路,是否因此在1895年「敗部復活」呢?
以上的探討,只純粹是歷史的想像與揣測。將地圖顛倒過來,換個角度思考,提供楊廷理古道另一種可能的版本,提供同好參考而已,
當然完全無損於我對楊俊哲先生大作的景仰之意。
至於楊廷理古道越過三貂嶺之後,《噶瑪蘭志略.番市志》云:「查舊路由三貂大嶺至牡丹坑、遠望坑,
新路三貂嶺至三貂社、隆隆嶺,俱由大里簡入頭圍。」過牡丹之後的楊廷理古道(東段),這段路線就沒有爭議,
已屬定論。
旅記日期:2010.11.23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相關旅記】
- 第0090篇 -2003.03.30 雙溪.樹梅礦場.尋找燦光寮舖古道
- 第0091篇 -2003.03.30 燦光寮舖古道
- 第0331篇 -2006.01.03 尋找三貂嶺舖遺址
- 第0725篇 -2009.08.30 [歷史回想].開蘭第一功臣─楊廷理的噶瑪蘭經歷
- 第0485篇 -2007.08.07 淡蘭古道總複習(上)
- 第0486篇 -2007.08.08 淡蘭古道總複習(中)
- 第0487篇 -2007.08.10 淡蘭古道總複習(下)
註1:楊俊哲著,〈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
《歷史月刊》,一八六期,2003年。本文為作者另一篇〈燦光寮舖古道–清代嘉慶年間的淡蘭郵傳古道〉,
《歷史月刊》一七六期的衍生之作,並對部份有容有所修正。
註2:姚瑩的〈臺北道里記〉關於三貂嶺段的敘述如下:(原文無標點)
「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其外熟番有社及街市在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云。」
這段話有以下兩種斷句方式,造成文句意義不同:
1.「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其外熟番,有社及街市,在楊廷理新開路東,
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云。」
2.「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其外熟番,有社及街市在。楊廷理新開路東,
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云。」
不知姚瑩原意為何?我則認為第二種斷句的語意較為清楚。
探幽亭,位於三紹嶺古道最高點(越嶺鞍部)。這裡曾是清代台灣公路(官道)的最高點。
道光元年(1821),姚瑩前往噶瑪蘭赴任,登三貂嶺,來到此地時,以筆記下:
「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其外熟番,有社及街市在。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云。」
include('../adsense2.php');
?>
1904年的《臺灣堡圖》,侯牡公路(位於三貂嶺古道之西)成為通過三貂嶺的主要道路。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