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蘭陽平原
●前言
最近探訪北宜古道歸來,寫完旅記之後,
淡蘭古道的悠遊心情未已,於是便思將近年來散寫於各篇旅記之中,與淡蘭古道的
相關的內容做一整體回顧。
不同時期寫的淡蘭古道旅記,因資料蒐集及認識不同,所寫的旅記內容或有不一致的情況,無法一一修正,在此做一總整理,以溫故知新。亦提供給有興趣的山友或讀者們參考。
●何謂淡蘭古道?
所謂「淡蘭古道」,是指「淡水廳」到「噶瑪蘭廳」
之間往來的道路。淡水廳的成立,可追溯至清朝雍正初年(1723元),當時清廷剛平定朱一貴事件,
深感台灣地區原有「一府三縣」的行政區域已不敷統治需求,於是擴編調整為「一府四縣二
廳」(註1)。新成立的淡水廳,廳治設於竹塹
(新竹市),管轄的範圍包括從大甲溪以北,至貢寮的遠望坑,與蛤仔難(噶瑪蘭)為界,疆域大約涵蓋了
今日北台灣的台北縣市、基隆市及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的沿海地區。
淡水廳的成立,代表著當時台灣的發展,已逐漸由南向北推進,由於嘉南平原較早開墾,土地開發接近飽和,
因此新至的墾民逐漸向人煙稀少的北部發展。至乾隆晚期,台北盆地亦已大幅開發,於是漢人的拓墾更深入位於後山
的蛤仔難(噶瑪蘭)。當時蛤仔難尚屬「番地」,並未納入清朝版圖,屬於化外之地。嘉慶元年(1796年),
吳沙率領三籍(漳、泉、粵)流民入墾蛤仔難,在頭圍建立據點,為漢人正式拓墾宜蘭的開始。
此後,漢人陸續湧入蛤仔難開墾,淡蘭之間的交通路線亦逐漸形成。
漢人陸續湧進蛤仔難開闢荒畝,規模日漸擴大,移民之間以及漢人、原住民的衝突漸多,
於是墾民籲請台灣府將蛤仔難收歸版圖,設官治理。嘉慶十五年(1810年),清廷奏准於蛤仔難設廳,
並將蛤仔難改名為「噶瑪蘭」,納入大清帝國的版圖。嘉慶十七年(1812年),噶瑪蘭廳正式設立。
圖:草嶺古道虎字碑
噶瑪蘭正式設廳,淡蘭之間的交通日趨頻繁,官府便計劃開闢淡蘭之間道路,以做為公文往返及警備之用。
噶瑪蘭當時治安並不安定,有移民間的族群衝突(如漳泉械鬥),有海盜的劫掠騷擾,成為噶瑪蘭治安一大困擾。
因此淡蘭之間須保持交通暢順,萬一噶瑪蘭有事,淡水廳的兵力可迅速前往支援平亂。
根據《噶瑪蘭廳誌》的記載,廳治設立之初,當時評估條三條淡蘭路線:
「蘭初開時,預籌進山道路,以備策應。其路凡三條:一由淡水三貂過嶺抵頭圍(頭城),係正路,
在漳人分得地界之內;一由艋舺之大坪林(新店大坪林)進山行走,經大湖隘抵東勢之溪洲,在泉人分得地界之內;
一由竹塹(新竹)之九芎林(芎林)進山,經鹽菜甕(關西),翻玉山腳,由內鹿埔可出東勢之叭哩沙喃(三星)
,在粵人分得地界之內。」
這三條民間走出來的淡蘭古道,分別通過漳州人、泉州人及廣東客籍移民主要的拓墾區域,而以繞經東北角的這條
為正路,也是吳沙入墾噶瑪蘭所走的路線。吳沙是福建漳州人,當時他率領三籍移民入蘭開墾,其中大部份是漳州人。
當年入蘭開墾以漳州人為主,因此今日宜蘭人的祖籍以福建漳州佔大多數。
第二條路線是沿新店溪經過新店的大坪林、屈尺,溯南勢溪至烏來福山,再越嶺阿玉山,
至今日宜蘭員山鄉的大湖、溪洲(七賢村),也就是所謂
的「哈盆越嶺古道」(註2)。
這條路線經過烏來的泰雅族領域,做為淡蘭的官道,有其困難。
第三條路線更奇特,是由新竹經九芎、關西入山,然後越嶺至今日宜蘭的三星鄉。這條路線在後來的淡蘭古道文獻中
很少再被提及。這條路線的可行性極低,因為這條路線穿越泰雅族人核心的居住地,漢人如何平安走此路往
返竹塹、噶瑪蘭?這條道路應是泰雅族人聯絡淡蘭之間各部落的一條社路,或許當時新竹山區的客家人
與原住民有貿易往來,曾利用這條道路往返淡蘭。這條淡蘭之間古道,有人認為就是新竹尖石鄉
的「司馬庫斯古道」(註3)。
這三條淡蘭路線,其中兩條都經過內山,容易遭到原住民襲擊,因此繞經東北角的這條路線遂成為淡蘭之間主要
的官道。這條路線位置最北,我將它稱為「淡蘭古道北線」。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三貂嶺古道金字碑
●淡蘭古道北線
淡蘭古道北線,最初的路線是由艋舺出發,經由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至八堵,折入雞籠(基隆),
循海過深澳,再南下越嶺至瑞芳,然後經由三貂(今雙溪)、槓仔寮,至澳底、福隆,然後翻越隆
嶺(隆嶺古道),進入噶瑪蘭。
吳沙即是走這條路線入蘭開墾,可說
是最早形成的淡蘭古道。《噶瑪蘭廳誌》敘述這條路線的隆嶺段如下:
「嶐嶺在廳治之北五十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
乃八景之一。嶺腳有防汛,為從前入蘭孔道。」
淡蘭官道的修築,則在設廳之前,就已經展開。主要是為了防範海盜的侵擾。嘉慶十年(1805年),
海盜蔡牽騷擾蛤仔難,知府馬夔陞為加強海防,而在大三貂港口(澳底)設「汛」,並在十六里外的深山處
的燦光寮設「塘」,以作為外圍防線(註4)。
大三貂港與燦光寮之間,有兵勇往返巡守。
嘉慶十二年(1807年),海盜朱濆船泊蘇澳,準備攻擊蛤仔難,楊廷理由艋舺率兵取陸路,赴蘭馳援。當時,
楊廷理越過三貂嶺後,不走舊路,而另闢新路,經由牡丹坑(三貂村),通往燦光寮,接汛塘路,至澳底、
福隆,由隆嶺古道進入宜蘭平亂。
這條翻越三貂嶺的道路,最初為平埔族人白蘭氏所開闢,經過楊廷理修建,後來成為淡蘭古道的官道,
稱為「三貂嶺古道」(又稱「金字碑古道」)。
嘉慶十三年(1808年),楊廷理為加強防務,於三爪仔(位於瑞芳)設汛,而
與燦光寮塘、大三貂港口汛連接成一道防線,有巡防的汛塘路相通。因此在東北角地區出現了一條不經由
三貂嶺,而是改由瑞芳、九份、樹梅、燦光寮至澳底、福隆的新路線(燦光寮舖古道)。
>
圖:草嶺古道
嘉慶十七年(1812年),噶瑪蘭正式設廳之後,淡蘭公文往返頻繁。
嘉慶二十年(1815年),台灣知府將北海岸的
四個舖遞站(註5)-淡水舖、
圭柔山舖、金包里舖、雞籠舖裁撤,移至新興的艋舺(萬華)、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與暖暖,
各舖都設有舖司一名及舖兵四名,同時新設柑仔瀨(瑞芳)、燦光寮、三貂嶺等舖。
這七個舖遞站相連成的路線,
即是視為是淡蘭之間的官道。
這條官道的路線從艋舺至瑞芳後,分為兩路,一由瑞芳經九份、樹梅至燦光寮,為兵勇巡守的汛塘路(同時也是
傳遞公文的郵舖路),一條則是由瑞芳經猴硐,越過三貂嶺至牡丹坑,再轉向燦光寮,兩條路線在燦光寮會合後,
再續往澳底、福隆,越隆嶺古道,進入噶瑪蘭。
然而這條官道較為迂遠,民眾都還是習慣走舊路,即越過三貂嶺後,不走往燦光寮,而是直行至頂雙溪、
槓仔寮、遠望坑,至福隆之後,再越過隆嶺進入噶瑪蘭。
這條舊路在噶瑪蘭廳設立之後,又再做修正,更往南移。古道越過三貂嶺之後,至槓仔寮(貢寮)的遠望坑後,
不往福隆,而是直接越過草嶺,至大里簡(大里),抵達頭圍(頭城)。於是草嶺古道取代了隆嶺古道,成為淡蘭之間
的主要道路。道光初年姚瑩《台北道里記》所記載的淡蘭古道,即是指這條經由草嶺的路線。同治六年(1867年),
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在三貂嶺段留下「金字碑」、在草嶺段留下「雄鎮蠻煙」、「虎字碑」的歷史遺跡,
成為這條淡蘭古道上珍貴的歷史見證。
這條淡蘭官道從台北艋舺出發,繞經東北角的草嶺,至噶瑪蘭,全長約二百餘里,路程須三天兩夜,頗為迂遠,
商旅咸感不便。而隨著移民不斷向內山拓墾,講求效率的私人商旅,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考量下,不斷從內山尋找
更便捷的淡蘭路線,於是淡蘭古道的路線不斷向南修正,淡蘭之間的距離,也從二百餘里而縮短為一百餘里。
(∼待續)
旅遊日期:2007.08.07 (更新日期:2008.08.08)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註1:
「一府三縣」為台灣府,下轄: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
「一府四縣二廳」為台灣府,下轄: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彰化縣、淡水廳、澎湖廳(新設)。
註2:現有的資料認為這條路線
是「桶后越嶺古道」。但根據山友蕭郎兄表示,這條路線比較可能是哈盆古道,因為現今員山鄉大湖地區的東邊仍有隘界圳、隘界路,
大湖隘應該是員山通往雙連埤的門戶,延伸往烏來則是哈盆古道。今據以修改為哈盆古道。
註3:據歷史學者法賓兄表示,
嘉慶九年巴宰族岸裡社潘賢文率西部平埔族一千餘人翻越中央山脈進入羅東地區(後來遷至三星),
可能就是走這條路線。但從關西前往宜蘭,似乎不必走司馬庫斯古道,可從關西馬武督至羅浮,
然後沿溪谷(今北橫公路)進入宜蘭。或許是因為平埔族人能通泰雅族語,所以得以平安通過
泰雅族人的區域,一般漢人恐怕難以走出這條淡蘭古道。
註4:「舖」,現代的用語,就是「郵局」的意思。
台灣的郵政始於明鄭時期,稱為「舖遞」。清朝時,在台灣各地設有五十幾個舖遞,負責遞送公文。
。當時舖遞多設於開發較早的南部平原。雍正元年(1723年),在竹塹(新竹)設置淡水廳,治理北台灣。其後,
台北盆地逐漸開發,官府陸續設置舖遞,大甲溪以上共設十一舖,包括大甲、貓盂、吞霄、後龍、
竹塹、南崁、淡水、圭柔山、金包里、雞籠等舖。
註5:「汛」、「塘」都是清代綠營的編制。
清廷的軍營編制依大小分為「營、汛、塘、堆」四級。汛是有將官、士兵的軍營單位;塘是無將官,
僅有士兵駐守的軍事單位。
[行旅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