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25)

[歷史回想].開蘭第一功臣─楊廷理的噶瑪蘭經歷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蘭陽平原

談起宜蘭的拓墾史,許多人都知道吳沙是「開蘭第一人」。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領一千多名漳泉粵移民, 進入蛤仔難(宜蘭的舊稱)拓墾,隨後大批移民聞風而至,促成了蘭陽平原的開發。

吳沙的事蹟被寫入教科書, 也曾被拍成電影。

從歷史學者的眼光來看,宜蘭的開發,更重要的一位功臣人物則是楊廷理。楊廷理一生三次來台,五次進入噶瑪蘭, 勇於任事,積極規劃,終於使噶瑪蘭設治,納入大清帝國的版圖,其對宜蘭的貢獻遠超過吳沙。

我很早以前就知道吳沙的事蹟,至於認識楊廷理,則是四十歲以後的事了。因為旅行,探訪古道, 而得知楊廷理當年入蘭曾走過淡蘭古道。有感於社會大眾對楊廷理較為陌生,所以寫了這篇旅記介紹楊廷理與宜蘭的淵源,以及回顧噶瑪蘭設治的歷史。

楊廷理,廣西柳州人,前後來台三次,在台任官職十六年,是一位有能力,又深得民心的官吏。 他三次來台,以六十幾歲的高齡,老驥伏櫪, 籌劃蘭事,終於使噶瑪蘭順利設治,成為國土。

雖然吳沙被尊為「開蘭第一人」,但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宜蘭拓墾的漢人。早在康熙年間, 就有通「番語」的漢人,往來蛤仔難(噶瑪蘭的舊稱),與原住民進行買賣,至少比吳沙早了六十年。 乾隆33年(1768),漢人林漢生率眾進入蛤仔難拓墾,遭到原住民殺害,拓墾失敗。

至於清廷官方與宜蘭的初次接觸,是康熙60年 (1721)年「朱一貴事件」之後,清廷擔心朱一貴餘黨藏匿後山, 更是首次派遣軍隊進入後山搜捕。事後,清廷官府第一次繪出了台灣後山輿圖。

圖:遠眺瞰蘭陽平原

當時官府進入後山,是為了搜捕叛逆,事後便行撤軍。

對清廷而言,台灣後山是化外之地,並非大清帝國的領土, 所以沒有留駐之意。清廷下一次再接觸蛤仔難,是半個世紀以後的事了。

楊廷理,清乾隆12年(1747年)出生。31歲,考中科舉,分發福建侯官知縣。乾隆50年(1785),奉調來台, 出任台灣府海防兼南部理番同知。次年秋天,台灣爆發「林爽文事件」,是清代台灣最大的一次民變。 林爽文起事後,台灣知府孫景燧遇害,淡水廳同知、諸羅縣知縣、鳳山縣知縣亦相繼被殺,台灣南北俱陷。 叛軍集結,攻向府城。

台灣知府遇害,叛軍聲勢浩大,當時人在府城的楊廷理攝理府事,立即籌劃守備,三日之內,募得八千義勇,加強守城。 與敵接戰,三戰皆捷,守住府城,並派員渡海求援。清廷獲悉後,急派大軍渡海,總計調動四省兵力,才平定這場大規模的民變。

事平之後,論功行賞,楊廷理出任台灣知府。隨後又晉陞為台灣道,這時楊廷理年僅四十歲出頭, 已成為台灣最高軍政首長,為仕途最順遂之時。

林爽文事件之後,官府追捕餘黨,楊廷理命令淡水同知徐夢麟派兵進入後山搜查,這是繼朱一貴事件之後, 官府勢力再度進入蛤仔難(宜蘭)。徐夢麟探知有漳人吳沙久住三貂,又得知蛤仔難生番尚未歸化, 並無居民,無須擔心亂民餘黨潛入後山。

後來徐夢麟向楊廷理報告,吳沙為人可信,且蛤仔難生番易於招撫,而土地廣闊,土壤肥沃, 可收為版圖,設治經理。徐夢麟是最早主張宜蘭設治的清廷官員。楊廷理認為此議可行,於是呈報上級, 上級卻以「經費無出,且係界外,恐肇番釁。」為由,否決此議。

這是楊廷理與噶瑪蘭最早的淵源。

圖:蘇澳港灣

楊廷理出任台灣道,任職期間,頗有治績。乾隆60年(1795),楊廷理卻因一件舊案而入獄,仕途跌了重跤。

這一年,福州府府知鄧廷輯以楊廷理當年在福建侯官知縣任內,帳目不清,以貪瀆虧空罪名將他治罪。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眾入墾噶瑪蘭,楊廷理卻被判謫戌伊犁, 當個邊疆閒差小吏。直到嘉慶8年(1803)才獲釋返鄉。楊廷理尚積欠官餉, 因而無法復職。

楊廷理為此心情鬱鬱寡歡。消息傳至台灣,台灣仕紳慷慨集資捐獻,幫忙他償還官府欠款,令楊廷理感動不已。 由此可見楊廷理在台治績受到台灣人民的感念,而在他落難時給予資助。楊廷理終於恢復官職,分發福建任職。

楊廷理離開台灣的這幾年,台灣面臨海賊騷擾的治安問題,當時海賊以蔡牽勢力最為強大,橫行海上, 打劫商船。嘉慶8年(1803),蔡牽更入侵鹿耳門,官兵潰敗,退守安平,商船遭到擄掠,府城百姓震恐。

嘉慶10年(1805),蔡牽甚至稱帝,自號「鎮海威武王」,入據滬尾港口,焚艋舺市街,官兵大敗。 蔡牽又聯結山賊,分攻鳳山、安平,台灣局勢,陷於動盪。嘉慶11年(1806)春,閩浙水師李長庚率兩省水師馳援台灣,擊破蔡牽。 蔡牽遠走,此後不再敢入侵台灣。隨後另一海賊朱濆又繼起,侵擾台灣。

台灣出現嚴重治安問題,嘉慶皇帝想起了治台績效卓越的楊廷理。嘉慶11年(1806)9月,詔令楊廷理赴台, 出任台灣知府。嘉慶皇帝召見楊廷理時,楊廷理未忘蛤仔難設治之事,向皇帝再奏請此事,嘉慶皇帝則要他到任後,再與督撫長官研議此事。

嘉慶11年(1806),楊廷理再度來台任職。想當年,他擔任台灣首長一職,才四十幾歲,何等雄姿英發; 如今再次來台,已是六十高齡之身,回首往事,感慨良多。

圖:三貂嶺古道

嘉慶12年(1807),海賊朱濆入侵台灣,停泊雞籠,南澳總兵王得祿得知,率水師急行,夜至雞籠, 大破朱濆。

朱濆竄往蛤仔難,入據蘇澳,圖謀奪溪南土地,做為長期根據地。

當時蛤仔難雖非大清領土,但若任朱濆佔據,勢必成為大患。於是王得祿率水師, 台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勇,海陸聯合進擊。

九月九日,楊廷理自艋舺出發,越過艱險的三貂嶺,經燦光寮,出澳底, 再越過嶐嶐嶺,進入噶瑪蘭。

當時的入蘭道路相當艱險,楊廷理自述:「由艋舺、錫口至哈仔難,中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嶺,過谿三十六里, 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其中以三貂嶺最為險峻,山陡路滑,肩輿幾不能進,必須親自登爬。

楊廷理抵達蛤仔難頭城時,受到百姓熱烈歡迎。楊廷理隨即召撫各墾首,勿與海賊勾結,應齊心退賊。 於是楊廷理命各墾首各領番勇,趕赴蘇澳,與王得祿兩軍夾擊朱濆。朱濆大敗,撤出蘇澳。

楊廷理擊潰海賊,受到蘭地人民愛戴,再次請求設官治理。楊廷理親自看見蛤仔難土地肥沃, 漢人已多入墾,於是勘察土地,繪製成圖,向上級奏請設官治理。奏摺上呈,被否決,並命令回師, 楊廷理只好離開蛤仔難,當地百姓感到失望。

不久,楊廷理即奉令內渡。後來,蛤仔難百姓透過官府持續向朝廷上書,呼籲設治。 嘉慶14年(1809)初,嘉慶皇帝諭示:

「蛤仔難北境居民,現已聚至六萬餘人,且於盜匪窺伺之時,能知協力備禦,幫同殺賊, 實為深明大義。自應收入版圖,豈可置之化外?況其地又膏腴,素為賊匪覬覦。若不官為經理, 妥協防守,設竟為賊匪佔踞,豈不成其巢穴,更為臺灣添肘腋之患乎? 著該督撫等熟籌定議,應如何設官經理,安立廳縣,或用文職,或駐武營,隨宜斟酌,期於經久盡善為要。」

然而此時台灣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各地紛擾,居民死傷甚多,官府窮於應付,而沒有餘力勘辦蛤仔難設治事宜。 嘉慶15年(1810)年,閩浙總督方維甸來台巡視,楊廷理也來台查辦漳泉械鬥案。蛤仔難頭目包阿里等攜帶各社戶口清冊, 請求收入版圖,方維甸大受感動,而積極進行蛤仔難設治的籌劃工作。

蛤仔難設治,牽涉龐雜,須籌設官署、編制吏員、配置兵營,以及人口普查、田畝丈量,以做為課稅的基礎; 務雜而事煩,又須公正處之,自須派遣有能力又熟悉蘭陽風土的官員,才足以勝任。這件事當然就交給楊廷理來辦理了。

圖:楊廷理雕像(宜蘭市昭應宮二樓左殿)

蛤仔難設治本是楊廷理的心願,接獲命令,楊廷理「胸有成竹,了無難色。」

四月五日(農曆)從艋舺出發,這是楊廷理第二次前往蛤仔難。

登三貂嶺時,楊廷理感慨賦詩:「可怪躋攀無腳力,重來絕頂汗如濡。」 此時的楊廷理已是六十四歲的老翁,又值酷熱的夏日,爬三貂嶺時,當然覺得格外辛苦了。

楊廷理在噶瑪蘭待了幾個月,悉心勘查,籌劃蘭事,回來之後,上奏《噶瑪蘭創始章程》。 楊廷理認為「噶瑪蘭」原為番語,閩音謬誤為「蛤仔難」,因此將地名改正為「噶瑪蘭」。 設治的奏議轉呈福建省,卻被長官以「事難懸擬」駁回,要求台灣道再研議後回覆。

楊廷理苦心籌謀,上級卻嫌事情麻煩,駁回他的議案,讓他頗為失望。這年冬天, 汪志伊接任閩浙總督,令臺灣道張志緒親往噶瑪蘭覆勘。

於是第二年(嘉慶16年)的元宵節前,楊廷理又陪著長官張志緒前往蘭地考察。這是他第三次入蘭。 楊廷理根據這次考察,議定申覆的內容後,再次呈報上級。九月, 閩浙總督汪志伊根據楊廷理所提,上奏《勘查開蘭事宜狀》。

嘉慶16年(1811),這一年的秋天,噶瑪蘭發生大水災,楊廷理又風塵僕僕的趕往勘災, 並著手噶瑪蘭城地興工事宜。這是他第四次入蘭。

嘉慶17年(1812)初,朝廷核准開蘭,正式設立噶瑪蘭廳,隨後發佈首任噶瑪蘭廳通判(廳長)為翟淦。同年八月,噶瑪蘭廳官員到任。

不料這時噶瑪蘭卻傳來「漢番」衝突的事件。朝廷不放心, 立即改派已準備前往福建建寧就任知府的楊廷理暫代噶瑪蘭通判。九月,楊廷理再次前噶瑪蘭,代理通判職務, 這是他第五次入蘭,也是最後的一次。

拖著老邁的身軀,楊廷理再次辛苦的登上三貂嶺,此時他為噶瑪蘭終於成功設治而感到欣慰, 不以登爬為苦,而欣喜吟詩:

「五入深山敢憚遙,開雲屢喜見三貂。」

三個多月後,蘭陽政事,步入軌道。翟淦正式接任噶瑪蘭通判,楊廷理才告別噶瑪蘭。次年初,楊廷理染病, 還來不及前往建寧赴任,病逝於台南,享年六十七歲。

楊廷理身後獲得宜蘭人民的永遠感念。今日宜 蘭市昭應宮(媽祖廟)二樓的左殿,仍供奉著楊廷理的雕像及祿位, 宜蘭人尊他為「三大老」之首,至今祀奉不絕。

至於楊廷理五度入蘭,辛苦登爬的三貂嶺,這條古道因同治6年(1867)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路經此地, 題詩勒石立碑,如今以「金字碑古道」而聞名。劉明燈登三貂嶺,比楊廷理整整晚了六十年, 可惜當年楊廷理行經三貂嶺,有吟詩而未勒石為記,否則現在這條古道應該就會被稱為「楊廷理古道」了。

旅記日期:2009.08.30


【相關事件年表】
康熙年間
已有漢人進入蛤仔難,與原住民進行交易。
康熙60年
朱一貴事件爆發。南澳總兵藍廷珍率軍渡海來台。
康熙61年(1722)
南澳總兵藍廷珍派兵進入蛤仔難搜捕朱一貴餘黨,清廷首次繪製台灣後山地圖。隨即撤軍。
●乾隆12年(1747)
楊廷理出生。
●乾隆33年(1768)
林漢生率眾入墾蛤仔難,遭原住民殺害,拓墾失敗。
●乾隆42年(1777)
楊廷理初仕(31歲),任福建侯官知縣。
●乾隆50年(1785)
楊廷理第一次來台,出任台灣府海防兼南部理番同知。
●乾隆51年(1786)
林爽文事件爆發。台灣知府孫景燧在彰化城遇害。
楊廷理代理府事,召集兵勇,成功守住府城。
●乾隆52年(1787)
楊廷理升任台灣知府(41歲),令淡水廳同知徐夢麟勘查蛤仔難,以防林爽文餘黨藏匿後山。
●乾隆53年(1788)
楊廷理升任台灣道(42歲),成為台灣最高軍政首長。
徐夢麟建議蛤仔難設治。楊廷理同意上奏,遭上級否決此議。
●嘉慶元年(1796)
吳沙率眾入墾蛤仔難。
楊廷理遭控訴昔日侯縣知縣任內貪瀆虧空,入獄,遭判謫戌伊犁。
●嘉慶8年(1803)
海盜蔡牽入侵鹿耳門。楊廷理獲釋,從伊犁還鄉。後來在台灣仕紳資助下,償還庫餉,恢復官職。
●嘉慶10年(1805)
蔡牽稱帝,自號「鎮海威武王」,入據滬尾港,焚艋舺市街,官兵大敗。蔡牽又聯結山賊,分攻鳳山、安平,台灣局勢,陷於動盪。
●嘉慶11年(1806)
閩浙水師李長庚率兩省水師擊破蔡牽。
9月,楊廷理奉詔來台,出任台灣知府(第二次來台)。
●嘉慶12年(1807)
海盜朱濆入據蘇澳。王得祿率水師,台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勇,海陸聯合進擊。
楊廷理第一次入蘭(61歲)。擊敗朱濆後,楊廷理奏請蛤仔難設治,遭上級否決。
楊廷理奉詔內渡。
●嘉慶14年(1809)
嘉慶皇帝諭示,研議蛤仔難設治。
同年,台灣漳泉械鬥,官府無餘力勘辦蛤仔難設治事宜。
●嘉慶15年(1810)
閩浙總督方維甸來台巡視,指派楊廷理入蘭(第三次來台),籌劃設治。
四月,楊廷理第二次入蘭。
楊廷理上奏《噶瑪蘭創始章程》,遭上級以「事難懸擬」駁回,要求台灣道再研議後回覆。
●嘉慶16年(1811)
元宵節前,楊廷理陪同長官台灣道張志緒前往蘭地考察。
楊廷理第三次入蘭。
同年秋天,噶瑪蘭大水災,楊廷理前往勘災,為第四次入蘭。
同年九月,閩浙總督汪志伊根據楊廷理所提,上奏《勘查開蘭事宜狀》。
●嘉慶17年(1812)
嘉慶17年(1812)初,朝廷核准開蘭,正式設立噶瑪蘭廳,首任噶瑪蘭廳通判(廳長)為翟淦。
同年八月,噶瑪蘭廳官員到任。此時蘭地發生漢番衝突事件。
朝廷改派楊廷理暫代噶瑪蘭通判。
楊廷理第五次入蘭(66歲)。
十二月,翟淦正式接任。
●嘉慶18年(1813)
楊廷理病逝於台南,享年67歲。



蘭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