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分校遺址
今天的瑞芳古道之旅,仍採跳蛙方式,先遊侯硐小粗坑古道,然後跳遊大粗坑古道、金字碑古道、
貂山古道。
跳、跳、跳,連三跳,只為了用最短的時間捕拍幾處古道菁華景點。
這幾條古道都是我所喜愛的古道,雖是匆匆行,但抱著探望老友的心情,心思亦迴盪不己。
小粗坑古道入口位於侯硐的粗坑口。東北角瑞芳風景特定區已
開始規劃這條古道,古道入口處,已豎立解說牌,也正在興建小型停車場。沿途叉路口,
也都有明顯的指標。古道沿途,不再像初訪時那般的幽寂蕭瑟。小粗坑古道曾經只是山友
間耳語相傳的秘境,如今終於正式搬上檯面,由政府的旅遊機構將它公諸於世。
小粗坑古道的菁華在小粗坑聚落,一處採金時期留下來的石頭厝聚落遺址,一間已廢校小粗坑分校。
這所小學遺址,是我珍愛的景點。校園內的巨碩老樹,枝葉繁茂,樹下空蕩的鞦韆、佈滿青苔的石牆,
很能夠觸動旅人的情懷。
途中,我遇到當地一位老伯,邊走邊聊,在聚落也遇一戶人家、一對中年夫妻。我們聊了起來。
這住戶只有假日才偶爾上山,婦人說,這新的解說牌是前天才施工完畢的。小粗坑古道已全線整修完畢,
從登山口至小粗坑聚落約830公尺,而從小粗坑聚落至九份頌德公園,約1.6公里。
「這條路荒廢已久,以前至九份得撥著芒草亂竄找路,不小心就會迷路。」這位中年婦人說:「現在步道終於整修好了。」
老伯則說,小粗坑的住戶曾期盼這條古道打通後,可以將九份的人潮吸引過來。這裡的居民還曾計劃整修石頭厝,
在石頭厝殘垣上搭棚設茶鋪或咖啡館,以吸引遊客。我不認為這想法可行。九份的觀光客會不會走來回3.2公里的
步道來小粗坑喝茶聊天?九份到處都可以喝茶、喝咖啡、看海。中年婦人不同意我的見解,她認為觀光客一定會過來。
她說台灣的觀光客好奇,就算是天涯海角,必須翻山越嶺,只要有宣傳,觀光客會專程跑去一瞧究竟。是嗎?
我希望她猜錯。否則,小粗坑分校的鞦韆舊繩必須要換上新鍊條,才接待得起蜂擁而來的觀光客。
九份的繁華,屬於旅人、遊客和觀光客所共有,小粗坑聚落遺址能不能只保留給旅人呢?這裡沒有什麼好玩可看的。
我只是坐在鞦韆上無聊沈思而已。
圖:大粗坑古道–小鈷姆潭
大粗坑古道,我已闊別一年九個多月。我最憶小鈷鉧潭。一處私密景點。
我一路開車,沿侯硐國小前的產業道路,直抵大粗坑古道的入口處。當時初走時,這條路還柔腸寸斷,
如今已鋪上平整的柏油路,古道入口處通往「昇福坑」金礦的斷橋亦重修。
這次我終於注意到對面山壁林間的
一道細白長絲帶,那就是「菜刀崙瀑布」了。
大粗坑古道曾經毀於納莉颱風。初次走訪時,遇步道崩塌,我無路可走,只好切往溪谷,改採溯溪而上。
卻無意中,發現一處小清潭,命名為「小鈷鉧潭」。當時曾在小潭裡悠游裸泳,享受清涼舒適的溪水滋味。
夏日行走於無人溪谷時,我常有這種越軌行為。
台北郊山多溪澗,隨處都可找到人跡罕至的溪流清潭,在野溪悠游SPA時,我不曾撞遇過登山客。問擔不擔心曝光?
我不擔心。中年男子,體不碩、肌不美,就算有人無意撞見,也應懶得舉起相機鏡頭。
野溪裸泳SPA滋味如何?躺平於沁涼的清泉淺潭,仰望林梢藍天,暫拋開文明束縛,志得意滿時,起身坐溪石,
做日光浴,迎風吹拂,有與大自然融於一體的滿足感。
大粗坑步道重修後,「小鈷鉧潭」的位置已不再隱密,不再是個理想的裸泳地點。這次只是重溫舊夢,
停留約一個小時。然後返回走,開車直上九份,轉往大粗坑古道的尾段,再補拍大粗坑聚落遺址。
遺址的滄桑之美,大粗坑遠不如小粗坑。
拍攝完畢,我再跳往金字碑古道。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金字碑古道 - 金字碑
金字碑古道是屬於淡蘭古道的一部份,同治六年(1867)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時,
曾在此處刻字立碑,人稱「金字碑」,歷史超過一百三十年以上。
回憶起二年前,我初訪侯硐,初走這條古道,讀金字碑碑文,曾有深沉的歷史感慨。
「金字碑古道」旅記(33篇)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旅記,侯硐的礦業滄桑、
古道的歷史感懷,面對金字碑時引起的歷史惆悵,走進選煤廠廢墟裡,感受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人生愁緒;還有獨處於探幽亭時,悟出悠遊山林、心凝形釋的喜悅。因此下定悠遊山林的決心,而一路走來,
旅記不曾間斷,至今累計一百四十餘篇。
從102公路的登山口,約三分鐘爬上鞍部探幽亭,有一咸豐年間的「奉憲示禁碑」古蹟。再往下走,約七、
八分鐘可抵「金字碑」。這是至「金字碑」最節省時間的走法,但我不建議這種走法。旅人應該從侯硐車站出發,
沿著古人的步伐,一步步往上爬,體驗古人「行過三貂嶺,不敢越頭想某子」(註:不敢回頭想念妻子)的心情。
金字碑,無遊客,林蔭間,枯葉鋪滿徑,一股淒愴的氣氛。我的心情又沈緬於這幽緻的氣氛裡。
這裡的林間光線不足,上次拍攝的金字碑模糊不清,這次特別帶腳架支撐相機,終於拍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至於兩年前感慨「糾葛百年,難以解繫」的問題,兩年後再睹碑文,只是感慨更深。
離開金字碑,循102公路,至樹梅觀景台,轉往草山公路,我的下一站是貂山古道。
圖:貂山古道 - 無緣之墓
我的貂山古道之行,以「無緣之墓」為折返點。
「無緣之墓」位於山腰處,
路程約15-20分鐘。這是一座立於明治35年(1902年)的墓碑,因年代久遠,遂衍生出種種傳說,
或說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或說是採礦失敗的人生悲歌。
上次來此,面對無緣之墓,憶起年輕時為情所困的苦痛,頗有感觸。人生在世,對情緣起滅要有豁達的態度,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否則難免會陷於痛苦的感情枷鎖裡。
關於「無緣之墓」的愛情故事,並非真實。其實「無緣之墓」的由來與採礦人生悲喜有關。百年前,
無數人來此尋礦,有人幸運挖到礦脈,有人與富貴失之交臂,盤纏用盡,不得不黯然離去,遂豎立一
「無緣之墓」以解悲意。無緣者,與富貴無緣也。
上次來訪,距今已近兩年。而世事多變,最近我也剛蓋了一座無緣之墓。不過,心情並不感傷。
年過四十歲,墳墓愈見愈多,便漸能超越世俗的是非成敗。人生實苦,生命不免充滿徬徨與不安。
四十歲以前,我追求紅塵富貴,四十歲過後,我在尋找人生意義。
孔子說:「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至於追尋夢想,
則需要勇氣。但我情願準備再蓋一座無緣之墓,也不願失去追求夢想的熱情。
我在無緣之墓的無緣沈思還沒結束,手機已響起。原來是山友蕭郎來電。他說他已找到黃金池了。
蕭兄知道我今天在東北角一帶活動,而他剛好也在東北角尋找黃金池,結果已順利找到,
立刻來電,問我有無興趣前住,他願等我會合。
於是我離開無緣之墓,前往黃金池。從102公路,轉往金瓜石,走金水公路,至水湳洞。
圖:黃金池
黃金池的入口位於濱海公路過水湳洞,基隆客運「台金公司」
站牌往回走約100公尺處,山坡壁有一明顯的山徑。
我抵達時,蕭郎已繞完一圈黃金池,閒坐山坡欣賞海景,等我到來。
蕭郎帶著我走稜線路前往黃金池,路途不遠,路徑清楚,約莫20分鐘,便輕鬆抵達黃金池。
真沒想到,傳聞中的黃金池竟然離公路不遠,還不到一公里吧!
我和蕭郎在黃金池畔,各自拍攝風景。今天只有我們兩個人。
蕭郎是台北郊山響叮噹的英雄人物,登山的歷史雖不長,約略早於我,但已爬過700座大小山頭,
這種毅力令人驚訝。我猜想,每一位堅決走向山林的英雄人物,背後或許和我一樣,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虛長蕭郎幾歲,見他年紀輕,未婚,登山卻如此「蕭郎」(閩南語),不免好奇。基於好意,
我曾想私下關心他的感情議題。今天黃金池畔,兩位郊山英雄首次獨處,機不可失,正是對話良機。
可惜我天性愚魯,心思翻湧,沉吟久,吞吐兩句,欲語又止,只好作罷。
我的心思卻飛回「無緣之墓」。蓋墳墓的心情,我最明白;不是為了要埋葬自己,而是為了告別過去。
無緣之墓應該有其積極的意義。有人說,一個故事的結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而一個夢想的結束,
則是另一個夢想的開始。我這麼說,只是想傳達一種人生態度,並不是只獻給蕭郎或我自己而已。
黃金池,只是一座人工池。或許是當年此地缺水,於是附近居民在山谷溪澗處築土堤形成這個堰塞湖,
途中還可發現些許殘遺的石階。池名「黃金」,位置又隱晦不明,便引起世人遐想。如今黃金池正式公開,
若更名為「人工池」或「埯塞池」,或許熱潮就會很快消逝。
我爬上更高處,獨自欣賞池景、山景、海景。南子吝山就在黃金池後方的小山丘的遠後方,但站在南子吝山頂,
卻無法看到黃金池。回想上次爬南子吝山、石梯坑山千辛萬苦探勘黃金池毫無所獲,這次卻輕鬆撿到黃金池;
但我對前後兩次黃金池行程的記憶珍愛程度,並不是純以結果來衡量。
從黃金池折返走,往濱海公路的方向。途中,蕭郎發出驚嘆聲,我跟著轉頭向北望。漸黃昏,金色陽光穿出雲層,
潑灑於大洋,逆光下,基隆山轉為暗沈,這海天遠亮近黯,交織成一幅動人的黃昏美景。這種美景不同於淡水夕陽。
淡水夕陽,詩情畫意,適合情侣共賞,而這裡的黃昏景象,奇山大海,美麗卻帶著悲愴,
我認為較適合英雄豪傑來欣賞。
旅遊日期:2004.5.1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行旅照片]
小粗坑古道-小粗坑聚落遺址(小粗坑分校附近)
小粗坑古道-小粗坑聚落遺址(小粗坑分校校牆)
小粗坑古道-小粗坑聚落遺址(小粗坑分校校園一角)
小粗坑古道-小粗坑聚落遺址(小粗坑分校教室內向外望)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大粗坑古道-小鈷鉧潭(1)
大粗坑古道-小鈷鉧潭(2)
大粗坑古道-小鈷鉧潭(旅人享受清涼SPA)
大粗坑古道-大粗坑聚落遺址(1)
大粗坑古道-大粗坑聚落遺址(2)
金字碑古道-奉憲示禁碑。
金字碑古道-金字碑。
金字碑古道- 幽靜古道。
貂山古道。
貂山古道-無緣之墓。
黃金池 (遠處背景為南子吝山)。
大海.黃金池.蕭郎。
登山口山腰處眺望濱海公路及南子吝山 (南眺)。
登山口山腰處眺望基隆山 (北眺)。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