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82)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的回顧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理事會議留影(前排左4林獻堂,左5楊肇嘉)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是由「台灣民眾黨」出走的右翼知識菁英所成立的政治團體, 主張在合法的前提下,追求地方政治的改革,是1920年代非武裝抗日運動最後的一股力量。

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以後,隨著台灣局勢的演變,工農運動漸成社會運動的主流 。蔣渭水領導下的民眾黨,積極發展勞工運動,也與簡吉領導的「台灣農民組合」取得連繫與合作,引起黨內 右派分子的不滿,認為蔣渭水的路線「有違黨則」。

1930年1月,楊肇嘉自日本東京返台後,積極鼓吹「地方自治改革」, 2月,林獻堂、林伯壽、蔡培火、羅萬俥、蔡式穀等人聚會,討論 另組政治團體,與蔣渭水領導的民眾黨區隔。民眾黨得知消息,於3月份的中央委員會議中做出決議: 「凡是黨員不得參加黨以外之政治結社及為其發起人」,希望阻止內部分裂,然而仍然無法挽回, 雙方終於正式決裂。

8月17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正式成立,以林獻堂為議長及顧問,楊肇嘉等五人為常務理事。 這個政治團體成立的最大特色是強調單一目標,即「促進地方自治制度的實施」,而且容 納在台灣的民間日本人參加,以淡化民族運動的色彩,純粹訴求落實民主,改革台灣現行的地方政治制度。

圖:楊肇嘉

地方自治聯盟成立之後,由於有不少地方士紳及資本家加入,且只採取「請願交涉」 的溫和改革路線,因此被「新文協」、「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左傾團體批評是 「資本家的結合」、「總督府的御用團體」。

面對「反動」、「退縮」、「妥協」、「投降」種種譏評,地方自治聯盟採取隱忍的策略, 而不與其它政治團體進行對抗。林獻堂強調,地方自治聯盟追求的目標,與民眾黨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 台灣自治的目標而努力。

唯一不同的是,地方自治聯盟的右翼菁英承認了政治現實,認為無法推翻日本殖民統治, 所以反對激烈的鬥爭或革命路線,以避免無謂犧牲,而主張體制內漸進改革。自治聯盟的成員也多出身地主 及資產階級的背景,因此亦反對以工農階級為中心的社會革命路線。

地方自治聯盟成立之後,積極舉辦「政談演說會」,動員幹部至全島巡迴演講, 並發行宣傳小冊,以宣揚地方 自治的理念,也屢次向總督府提出地方自治的建議及請願書。 當時台灣各地方政府(街庄)雖然設有「協議會」,但協議員只扮演提供諮詢的角色,又全數由官方指派委任,毫無民主可言, 也不符地方自治的精神。這種不合理的地方自治制度,就成為自治聯盟的主要訴求的政治改革。

1931年起,台灣島內政治社會運動的形勢有了劇烈的轉變。2月,台灣民眾黨遭總督府命令解散;6月,台灣共產黨 遭到大檢舉及逮捕,農民組合、新文協、台灣工友總聯盟隨之消聲匿跡或歸於沉寂,地方自治聯盟成了唯一 倖存的政治團體。這是因為地方自治聯盟的政治主張及訴求較為溫和,所以總督府尚能容忍其存在。

圖:蔡培火

1931年8月16日,地方自治聯盟在台中召開第一屆聯盟大會,會中悼念蔣渭水的逝世,並通過幾項宣言及決議, 例如賦與公民權參與普選選舉、確立州市街庄的自主權、由官方任命的諮詢機關改為民選的議會機關、改革行 政機關組織、實施義務教育等。

同年11月向台灣總督提出上述建議書。

民眾黨被禁之後,島內抗日運動漸趨於沉寂,自治聯盟內部的積極份子曾發出改革之議, 希望能擴大運動,但遭到大會否決,自治聯盟始終採取溫和保守的政治改革路線。 而1920年以來在台灣人民各種政治社會運動的抗爭下,總督府也有意改革地方政治制度, 釋出部份的自治權力,以安撫社會的不滿情緒。

1934年9月2日,林獻堂主動宣布終止「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總督府也釋出善意,10月宣布, 將於1935年實施台灣地方自治。次年(1935年)4月,總督府公佈地方自治的法令,市設「市會」,街庄設「協議會」, 議員半數由官方指派,半數由民選產生。市會議員擁有議決權,而街庄協議員只擁有諮詢權。由於議會代表的半數 仍然由官方指派,因此這只是形式上的地方自治而已。

選民的資格則有嚴格限制,規定須繳納市稅或街庄稅五圓以上, 而且年滿25歲以上的男子,且在同一地區居住六個月以上者才享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 選舉制度排除了婦女及貧民的參政權。

地方自治聯盟認為台灣總督府頒布的地方自治內容,議員僅半數民選,街庄協議員的職權又 受限制,因此表達了反對的意見。雖然感到不滿,但交涉無效,無法改變總督府的政令,最後只 是發表了措詞溫和的聲明:「總督府的自治制度改正條例中,雖然今有許多缺陷而不能滿足民意, 但比舊制度已稍有進步。」、「將繼續督促,以期地方自治的完全實現」。

同年8月17,地方自治聯盟舉行第三屆聯盟大會,並於會中決議,推薦及支持適當的人才參與即將到來的 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員選舉。1935年11月22日,台灣舉行第一屆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員選舉。地方自治聯盟 在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屏東等支部,推薦17名盟員出來競選,結果當選11人。

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地方自治選舉,投 票率高達95.9%,只具諮詢性質的街庄協議員多由台灣人當選,而擁有議決權的「市會」議員 ,日本人與台灣人比例為51:49,仍以日本人佔了多數。

圖:林獻堂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之後,中日爆發全面戰爭,日本軍國主義氣焰熾盛,時局敏感, 加上「祖國事件」的影響註1,地方自治聯盟 也倍感政治壓力,而於8月15日自動宣布解散。

1920年代以來台灣非武裝抗日政治社會運動至此 劃下了句點。自治聯盟部份民族意識強烈的幹部,例如蔡培火、楊肇嘉則在戰爭期間前往中國,以實際行動 參加對日抗戰。

太平洋戰爭期間,總督府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在各地成立「皇民奉公會」。地 方自治聯盟的成員多為地主、士紳等社會名流,大多被網羅參加皇民奉公會,而迫於形勢,他們也不敢不加入。 例如,林獻堂參與皇民奉公會台中支部的業務,後來也被聘任為總督府評議員,1945年4月獲選出 任日本貴族院的國會議員,其他如蔡式穀、林呈祿、陳炘等舊聯盟幹部也都被迫加入皇民奉公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林獻堂等人歡慶台灣如願重歸祖國,終於能一吐怨氣,地方自治聯 盟舊成員紛紛重新活動。林獻堂組織「祖國光復致敬團」,前往南京向國民政府致敬,並歡迎陳儀 赴台就就職。

陳儀來台就任台灣最高行政長官之後,卻不願重用日據時代曾擔任過皇民奉公會幹部的台灣士紳, 甚至懷有敵意,欲以「漢奸」名義法辦一些台灣士紳,林獻堂一度也在逮捕名單之中。 陳儀完全無法體會,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身為台灣人的悲哀與委曲心情。

台灣省參議會成立後,林獻堂獲選為參議員,議長選舉時,林獻堂為眾望所歸,但受到陳儀的壓 力,林獻堂只好自動聲明退出選舉,最後由陳儀所支持的,自中國返台的台灣人黃朝琴當選議長。林獻 堂是當時台灣最孚眾望的社會領袖,不料光復後卻屢遭政治挫折,經歷幾次打擊之後, 最後對政治絕望而選擇避居日本,終老於他鄉。

圖:台灣地區受降典禮(1945.10.25)

二二八事件之後,繼之而來的國共內戰,時代的動盪,使台灣知識菁遭遇不小的打擊,但整體而言, 政治立場屬於右翼,走溫和改革路線的台灣自治聯盟的舊幹部,際遇相對較為幸運,多能躲過這一時期的 政治風暴。

台海局勢穩定之後,國民政府開始在台實施地方自治,不少昔日地方自治聯盟的菁英投入 選舉,而在政壇嶄露頭角。例如,吳三連曾當選台北市長;楊肇嘉 出任台灣省省府委員、民政廳長等職;蔡培火參選成功,成為立法委員,後來獲聘為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 策顧問等職。

戰後台灣維持了長期的軍事戒嚴體制,左派知識菁英遭到白色恐怖的整肅,幾乎消失殆盡,而 右派的台獨人士則避走海外,只剩下走溫和改革路線的政治菁英得以續存,在地方自治的層級裡 追求體制內的政治改革,一如1931年時的坎坷情況,只能以隱忍、漸近的方式,在威權體制下繼續追求台灣的民主化。

日期:2008.05.11


【相關旅記】

  • 第0538篇 -2008.01.27 重讀高中歷史課本-日治時代的台灣(三):近代社會運動的發展
  • 第0551篇 -2008.02.27 [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台灣民報》
  • 第0571篇 -2008.04.14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的回顧
  • 第0573篇 -2008.04.21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回顧
  • 第0575篇 -2008.04.24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啟蒙運動的回顧
  • 第0580篇 -2008.05.06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民眾黨」的回顧

    註1: 1936年2至4月,林獻堂參加《台灣新民報》組織的中國華南考察團,遊歷華南各地。 林獻堂在上海接受華僑團體的歡迎會致詞時,曾說「林某回到祖國」等內容,事後在《上海商報》刊出, 日本駐上海的間諜將此事轉報台灣軍部,後經媒體揭露此事,對林獻堂大加撻伐。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及 皇民化運動氣焰熾盛,因此對林獻堂的言行極為不滿。林獻堂返回台灣後,6月17日參加「台灣始政紀念日」園遊 會時,突遭一名日本右翼份子擊頰,要求其為「回到祖國」失言公開道歉,此即所謂的「祖國事件」。林獻堂受 到日本極右派的毆辱之後,心情憤慨,後來暫離台灣,前往東京避禍。


    台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