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51)

[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台灣民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前言
農曆年前,向女兒借高中歷史課本一讀,關於台灣史的部份,已陸續整理出「日治時期」及 「清領時期」的課文,發表為文章。其中, 關於「日治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課文介紹相當簡略, 頗覺得意猶未盡。因此,我對於課本所提及的歷史內容更深入地延伸閱讀,並陸續整理資料,打算逐一發表成為旅記。對我來說, 寫文章的過程是對於閱讀效果的一種驗收,以驗證自己是否對於這些史實的來龍去脈有清楚的認識與了解。同時, 「獨『閱』樂,不若眾『閱』樂」,亦將這份閱讀心得分享給對歷史興趣的讀者朋友們。

這一系列的文章,暫且稱之為《台灣歷史回想》系列。這一篇先介紹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所創立的獨立言論機關-《台灣民報》。 這份報紙對於當時台灣社會的文化啟蒙,促進台灣民眾的政治覺醒,推展政治社會運動,發揮了領導的作用及影響力。讓我們穿越 時光隧道,回顧它的發展歷史。


圖:「台灣新民會」成員合影。第二排左起林呈祿(左2)、蔡惠如(左4)、林獻堂(左5)

《台灣民報》的創立,可以追溯至1910年代中期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所創辦的雜誌。

1915年,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成立 了一個同鄉會,稱做「高砂青年會」,後來改名為「東京台灣青年會」。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自決」、民主思潮及社會主義思想澎湃,留日的台灣學生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 開始關心台灣身為殖民地所遭受的種種不公平待遇。

1918年,林獻堂召集了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包括林呈祿、蔡式穀、蔡培火、石煥長、彭華英、黃朝琴、陳炘、吳三連等20 餘人,創立「啟發會」,以廢除殖民體制的《六三法》做起, 展開對台灣留學生的政治啟蒙運動,以積極關心殖民地台灣的命運。

後來,在蔡惠如的奔走下,1920年1月,「啟發會」擴大為「台灣新民會」,以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以更積極的行動, 推展台灣的政治改革及啟發島民的思想為目標。「新民會」成立之時,即提議創辦一份機關雜誌,以宣傳「新民會」的主張。

然而,當時留日學生,多無收入,阮囊羞澀,因此苦無經費籌辦雜誌。後來,蔡惠如離開東京前赴北京時, 許多留學生在車站送行,臨行前,正處於事業經濟拮据的蔡惠如卻拿出一千五百圓鈔票交給林呈祿,做為創辦 雜誌經費。

圖:《台灣青年》雜誌

林呈祿等人收到這筆捐款,感動之餘,開始積極籌畫,並向當時島內台灣富商募款,總計募得 辜顯榮三千圓、林獻堂一千圓、林熊徵一千圓、顏雲年一千圓等,於是由林呈祿、彭華英、蔡培火三人 負責設立「台灣青年雜誌社」。

1920 年7月16日,《台灣青年》雜誌在東京創刊發行,蔡培火擔任編輯兼發行人,雜誌以在東京留學的台灣學 生為對象。創刊時,台灣首任文人總督田健治郎還為刊物題字「金聲玉振」,以表示對於台灣留學生推行文化啟 蒙運動表示理解及祝賀之意。

《台灣青年》採月刊發行,中文54頁,日文62頁,售價4角,從1920年7月16日創刊,至1922年2月5日止, 共發行18期。最初一、二期言論溫和,而第三期起,內容漸涉及批評台灣總督府的施政政策,再加上刊 物運回台灣後,受到「總督府醫學校」及「台北師範學校」這些高等學府內台灣學生的歡迎,爭相傳閱。 總督府對這份雜誌態度轉變,開始採取嚴密審查與鎮壓的政策。《台灣青年》發行的18期雜誌中, 就有4期被總督府認為內容不妥而遭到查 禁的命運註1

《台灣青年》創刊一年半後,主要參與編輯的人員,如蔡培火、林呈祿等人已陸續自學校畢業, 須考慮個人未來就業及經濟問題,而《台灣青年》雜誌的經營一直仰賴島內的捐款支援而得以持續,因此一度面臨是否停刊 的問題。後來經過討論,決定募集資金,籌組公司,使雜誌得以長遠經營;並同時決定自1922年4月1日起, 將《台灣青年》,更名為《台灣》雜誌,強調這份雜誌不僅是屬於年輕人的刊物,以擴大影響的層面。

圖:《台灣》雜誌

改名後的《台灣》雜誌,改由林呈祿擔任編輯兼發行人,並任命蔡培火為台灣分社主任,返回台灣負責 募集資金,後來募足二萬五千圓資本,在台北成立「台灣雜誌社株式會社」。以林幼春為董事長,林呈祿常務董事, 林獻堂擔任顧問。

《台灣》雜誌,從1922年4月至1924年6月,兩年多的期間,共發行19期。這段期間,正是「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及 「台灣文化協會」正活躍的時期,因此《台灣》雜誌 介紹了許多關於民族自決運動的理論及實務,以支持這些政治社會運動,因此被總督府認定是一份「危險刊物」, 給予嚴密監控,不妥的言論,即遭撕毀塗銷才准運入台灣銷售或遭到直接查禁的命運。

《台灣》雜誌的文章多以文言文為主,因此大都流傳及閱讀知識菁英,對於一般百姓來說,並不容易理解其內容。當時, 受到中國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及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推動使用白話文運動的影響,《台灣》雜誌也出現黃朝琴 的《漢文改革論》及黃呈聰的《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開始鼓吹使用白話文。

為了讓島內不懂日文的台灣百姓容易吸收新知,以達到文化啟蒙的目的,在林呈祿、蔡惠如、黃呈聰、黃朝琴等人策劃下, 「台灣雜誌社」除了《台灣》雜誌之外,計劃發行另一本以白話中文為主的《台灣民報》。

1923年4月15日,《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採半月刊,運回台灣銷售。同年9月1日,發生東京大地震,《民報》被迫停刊, 10月15日復刊後,改為旬刊(每十天出版一期),同時將《台灣》雜誌的日文版移入《台灣民報》, 版面配置,中文佔三分之二,日文佔三分之一。

圖:《台灣民報》

《台灣民報》創刊之初,在東京能寫流利白話中文的台灣留學生並不多,編輯陣容並不堅強,當時主 要的撰稿人,在東京是林呈祿、黃呈聰、黃朝琴、王敏川、黃周、蔡炳耀、王鍾麟等人,在台灣則 是林幼春、陳逢源、蔡惠如、蔣渭水等人。 改為旬刊之後,每個月發行三期,刊物份量增加, 陸續吸引更多的知識菁英提供稿源。

白話文為主的《台灣民報》也成為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基地。定居於北京的台灣作家張我軍是第一個將「五四運動」 之後的中國新文學介紹到台灣的人,也因此在台灣掀起新舊文學的激烈論戰。 一些支持新文學的作家,如賴和、張我軍、楊雲萍等,也以《台灣民報》 為創作舞台,不時發表文學新作,並與舊文學的作家進行論戰。

1925年7月12日起,《台灣民報》擴大發行,由旬刊改為週刊,規模日益擴大,同年8月26日,發行 《創立五週年及一萬份突破》臨時特刊。這時,《民報》雖然在東京發行,卻克服了發行的不便 及總督府的嚴密檢查,發刊份數突破一萬份,比起當時在台灣發行已久的主要日系報紙, 如《台灣日日新報》一萬八千份、《台南新報》一萬五千份,可看出《民報》受歡迎的程度。 同年9月,「台灣雜誌社株式會社」改名為「台灣民報株式會社」。

1926、1927年之間,台灣最主要的社會團體「台灣文化協會」內部出現路線之爭, 彼此進行激烈的理論辯論,右派林獻堂、蔡培火主張民族主義,中間派的蔣渭水,以及左派連溫卿、王敏川主張 社會主義,各自在《台灣民報》發表議論,展開激烈辯論,這段期間也是《民報》言論最活躍奔騰的一個時期。

從《台灣青年》、《台灣》雜誌直到《台灣民報》,都是以東京為發行基地,出刊後,再運回台灣銷售,過程費時 費錢,因此將《台灣民報》遷入台灣發行,已成為必然的趨勢。《民報》創立之初,即有這個提議,然而台灣總督 府對於這一個台灣人所創立的言論機關頗懷戒心,對於《民報》申請遷回台灣發行,遲遲不願發給同意書。 這一申請案延宕至1927年7月16日,台灣總督上山滿之才核准《台灣民報》在本地發行。

1928年8月1日,《台灣民報》正式在台發行。遷回台灣的《台灣民報》,發行規模日益擴展;這時 ,將《台灣民報》進一步發展成為日刊,已成為《民報》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標。

1928年,由美國留學歸來的羅萬俥加入《民報》之後,積極展開籌劃工作。發行日刊不僅涉及總督府 是否容許的問題,也涉及龐大的資金及人材。發行日報,更急需培植記者人材,當時《台灣民報》唯一具有記者背景 的只有吳三連,他曾任職於大阪每日新聞擔任記者。

圖:《台灣新民報》

1929年1月13日,在蔡培火努力下,募集了三十萬圓資本,成立了「株式會社台灣新民報社」,推選林獻堂為首 任董事長,羅萬俥擔任當務董事。

1930年3月2日,「台灣民報社」與「台灣新民報社」正式合併, 從3月29日起,《台灣民報》改名為《台灣新民報》,由於總督府不核准發行日刊,因此仍採週刊發行。 直到1931年1月9日,才終於收到總督府核准日刊發行的同意書。

1932年4月15日,《台灣新民報》正式發行日刊第一號,由林呈祿擔任主筆兼編輯局局長。1934年1月19日, 獲准發行晚報,《台灣新民報》成為擁有日報及晚報的台灣媒體。

至1937年,《台灣新民報》日刊的報份突破五萬份,與當時日系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的發行 量旗鼓相當。然而廣告營收卻只有《台灣日日新報》的三分之一。這是由於島內的商業廣告較少, 財團大多屬於日系企業,多偏愛選擇日系媒體刊登廣告,因此《台灣新民報》的經營環境頗為艱辛。

而在報紙內容方面,從1931年日本關東軍出兵占領中國東三省,軍部勢力抬頭之後,台灣亦改為軍人擔任總督, 進行「南進政策」;此一時期,「台灣文化協會」、「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 「台灣共產黨」等政治社會團體都因遭到查禁鎮壓 而沉寂,《台灣新民報》的言論空間日愈縮小,已不如《台灣民報》時期。

1937年時,中日關係日益緊張,戰爭一觸即發,總督府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4月1日起, 宣佈廢止日系三大報《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台灣新聞》的漢文版,《台灣新民報》以台灣人讀者 佔大多數為理由,延期至6月1日起亦被迫廢止漢文版。

圖:「皇民化運動」,各地成立「皇民奉公會」,舉辦講習活動

「蘆溝橋事件」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台灣新民報》處境日益艱辛,已難以站在台灣人的立場 發聲。

1930年,《新民報》東京分社社長吳三連以言論反對總督府的戰時糧政政策,總督府威脅將《新民報》停刊, 迫使《新民報》將吳三連解職。

1941年2月11 日,《台灣新民報》被迫改名為《興南新聞》,藉以表明支持日本南進政策,冀求豁免於總督府 計劃將報紙合併整頓的政策。改名的《興南新聞》,只是苟延殘存而已。

太平戰爭爆發後,日本戰局愈趨不利,1944年3月26日,台灣總督府強迫全台六家報紙,《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 (原台南新報)、《台灣新聞》、《興南新聞》、《高雄新報》、《東台灣新報》合併為一家, 改稱《台灣新報》。至此,《興南新聞》走入了歷史。

回顧自1920年創刊的《台灣青年》起,歷經《台灣》雜誌、《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至《興南新聞》 於1944年3月27月發出最後一期的停刊聲明,總計25個年頭,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做為台灣人民的言論機構。 其中以《台灣民報》發行期間最為活躍,對於社會文化的啟蒙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日期:2008.02.27

 


【主要參考書籍】
葉榮鐘著,《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晨星出版。
楊肇嘉著,《楊肇嘉回憶錄》,三民出版。
黃富三著,《林獻堂傳》,國史館出版。
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出版。
施懿琳、中島利郎、下村作次郎、黃英哲、黃武忠、應鳳凰、彭瑞金合著,《台灣文學百年顯影》,玉山社出版。

註1:《台灣青年》發行第一卷5期 、第二卷5期、第三卷6期、第四卷2期,共18期,其中一卷4期、二卷3期、三卷6期、四卷2期遭到查禁。


《台灣民報》的幾位成員-(左起)蔣渭水、蔡培火、蔡式穀、陳逢源、林呈祿、黃呈聰、黃朝琴、蔡惠如。

《台灣民報》總批發處,位於太平町(延平北路二段)蔣渭水設立的「文化公司」(大安醫院旁)。

《台灣民報》新竹批發處,歡迎台灣文化協會演講團。布條寫著《民報》的口號-「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

《台灣民報》的競爭對手-日系的《台灣日日新報》總部,位於榮町(衡陽路),即中山堂旁的力霸百貨原址。 《台灣日日新報》為日據時代規模最大的報紙,1944年,與其它五家報紙合併為《台灣新報》。戰後,《台灣新報》 被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