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23)

菁桐漫步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菁桐礦業生活館

我只是來菁桐散散心而已。

連日陰冷雨溼,待在市區裡有點悶,想往郊外走,腦海裡浮起菁桐,於是便往平溪而來。

菁桐,已是老朋友了。這幾年,來過幾次菁桐小鎮。漫步於菁桐火車站前的老街、石底大斜坑寂寥的礦區、 太子賓館附近的舊日式宿舍區,或是只坐在菁桐火車站月台上的椅子,看著安靜的鐵軌、廢棄的卸煤設施, 都能讓人沉澱心思,暫忘塵勞。

我停車於平菁橋的另一端,白石腳的礦工住宅旁臨基隆河的馬路旁。然後再走路過平菁橋,從橋頭的巷口彎進老街,走往菁桐車站。 非假日的菁桐,許多商家未營業,街巷顯得冷清。來到車站附近,才發現「菁桐礦業生活館」已經開幕了。 門口多了繽紛的活動布條與花籃。這個展覽館是利用車站旁原有的鐵路局的兩層樓員工宿舍改裝的。

菁桐最興盛時,車站有十一名員工,設有鐵路宿舍,如今卻成為無人管理的車站,只有假日才看得到站務人員。 展覽館入口櫃台處有菁桐簡介、平溪線的旅遊等資料免費供遊客索取,印製的頗為精美。展覽館無遊客,我靜靜的繞一圈, 瀏覽展覽的內容,開幕展的主題為「世紀菁桐」百年故事展,展出菁桐地區百年來採礦故事及文物,有不少菁桐坑的老照片。

「菁桐坑」是菁桐地區的舊名,包括現在的菁桐、白石、薯榔三村。這三個村原本都是人口稀少的散村型態的農業聚 落註1。八十多年前,菁桐坑開始採煤, 由於礦藏豐富,於是興築鐵路運煤,菁桐坑一 躍而成為繁榮的礦業聚落。人口最多時,高達萬人。

展覽館吸引著我的是一張佔據著整個牆面的昔日菁桐坑空照圖。地圖裡有我曾聽過而不清楚位置的景點,例如青桐煤礦、 殉職礦工招魂碑、周氏紀念碑;也有我曾匆匆路過而不知其歷史的地點,例如一坑、二坑、中埔礦工住宅等。一張幾十年前拍 攝的黑白空照圖,附有各景點的文字註解,著實令人著迷。我佇立良久,細覽每一景點。原本熟悉的菁桐,突然之間,又變得 處處充滿驚喜。而我原本只是來舊地重遊散步而已,卻產生了新探索的渴望。我記下幾處地點。

圖:石底煤礦選洗煤場

走出展覽館,跨過鐵軌,爬上車站對面的小山坡,來到石底煤礦礦區看望石底大斜坑。

來菁桐,總要來看它一眼。這個坑口, 曾是台灣產煤量最多的單一坑口,在台灣煤礦開採史上,有其不平凡的地位。

三年多以前,我初次看 見石底大斜坑,它幾乎已為土石所掩埋, 坑口僅剩約半公尺露在地表,雜草叢生。如今礦區經過規劃,豎立了各種導覽解說牌,石底大斜坑的坑口也出土重現。

在安靜空蕩的石底煤礦區,能體會那種繁華落盡的感覺。附近還有選洗煤場舊建物,這棟紅磚建物是菁桐的地標, 曾獲選為台灣百大歷史建築之一。這棟建物目前還是屬於私人產權,上次來時,正在整修,這次來時,頂樓已設咖啡廳,戶外陽台有咖啡雅座, 步道沿途有插著黃旗招搖的咖啡廳廣告。

歷史建物裡附設咖啡館並非壞事,我曾在 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看到成功的例子, 但經營之重點仍應是營造歷史情境,而非純賣咖啡。 廣告布條上,我似乎看不到這樣的企圖心。倘若選洗煤場的建物裡闢有展覽室, 展出昔日石底斜坑歷史照片及資料,我會想走進去,也許我會點杯咖啡,坐在陽台上雅座,俯看菁桐車站,我想這杯咖啡 也會充滿著香濃的歷史情味。

我站在遠遠處欣賞,沒有走近這棟建築。不知道事實如何?希望我猜錯。

圖:一坑工寮

下一站,我來到了一坑口聚落。這裡屬於薯榔村。

一坑口,是指「石底一坑」,是菁桐坑地區最早採煤之礦區,所以成為地名的由來。

這裡最早開採於日據時期大正十二年(1923年),前後在山上開鑿三坑 (舊一坑、一坑、新一坑),坑口附近有採礦事務所、 公會堂、酒保、工寮等,是菁桐坑最早形成礦業聚落的地方。當時用流籠將所採的煤運送至下方溪谷,然後以台車道運煤至菁桐車站。 平溪線鐵路完工於大正十年(1921年)。

一坑聚落沿著基隆河的上游溪岸而建,在這裡還可看到早期的礦工工寮,都是舊式紅磚古厝。昭和六年(1931年)時,這裡建了六 棟工寮,被稱為「新寮」,目前還存有兩棟,由於位於地勢較低處,又稱做「下座」,也因是礦場電工所居住,又被稱為「電工寮」。 民國五十一年由美國經援註2,陸續興建十三棟, 稱作「上座」。現在的一坑口聚落則是白石腳「青桐煤礦」開採 時期(民國五十年代)的礦工工寮所形成。

我詢問當地的老礦工舊礦坑口的位置,他說礦坑在山上,路遠。時間不多,我沒往山上走,只是循著基隆河岸的步道往上走一段。 途中有岔路可爬往「平溪三尖」之一的薯榔尖。河岸步道的盡頭則有一日式民宅,再往前,僅剩溪畔小徑而已。

若循著小徑往上游走, 將可溯抵基隆河的源頭-分水崙。分水崙是基隆河與景美溪的分水嶺。時間不夠,我沒有再深入。下次吧!我告訴自己。我心裡也想 看看基隆河的源頭。

雖是第一次走進一坑口聚落,卻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這些紅磚古厝與我的年紀相彷,屬於同一年代,所以一見如故。不必有人介紹 解說,就有一份相知相惜的感情。

圖:青桐煤礦礦坑口

從一坑口越過106公路,可通往基隆河南岸的薯榔村另一區域,這條村道可繞一圈至白石腳,然後再走過平菁橋回到菁桐車站。

若時間足夠,可以慢慢的散步走一圈。彎曲的道路途中有零星的農家。

到了白石腳,突然看見一塊平整的開闊地,有幾間紅磚舊宅,我直覺猜想可能就是「青桐煤礦」的礦區了。果然沒錯。 這裡的地址為「白石腳42號」,門口豎立著一塊「青桐煤礦」的解說牌。我以前看市面上的鄉鎮地圖,一直以為青桐煤礦在106公路以 北的山區,沒想到礦區是位於基隆河南岸的白石腳地區,就在馬路旁而已。

這裡的舊建物正在整修,更名為「白石山莊」,準備經營休 閒餐飲。這裡的腹地不小,若能妥善規劃,或許能將菁桐的觀光人潮從車站附近導引至基隆河南岸,從太子賓館、日式宿舍,一路延伸 至這裡來。「青桐煤礦」,如同「石底煤礦」,都是菁桐坑不同時期具代表性的礦坑,這個歷史記憶不應該被遺忘。

青桐煤礦是石底煤礦礦苗漸枯竭後,新開闢的礦坑,由美國經濟援助,於民國四十四年開坑,民國四十六年生產,民國七十六年結束營運。 礦場最初命名「白石腳煤礦」,後改稱為「石底新坑」,後來正式定名為「青桐煤礦」註3。坑口前有事務所、 機電設備室、倉庫、更衣室、浴廁等建築。坑口已塵封近二十年,但依然十分完整,對照導覽解說牌上的舊坑口照片,令人有歲月悠悠的 感慨。白石山莊還在施工整建,部份現場還相當泥濘。我突然造訪,園內的黑狗一路遠遠跟著我吠叫。我對牠不理不睬,牠終於吠累了, 安靜了下來,讓我一個人在青桐煤礦的礦坑口前靜靜地欣賞這廢棄的礦坑。

圖:殉職礦工招魂碑

離開青桐煤礦,我回到平菁橋頭的白石腳地區。

過橋頭幾十公尺外,106公路上的白石社區活動中心對面山坡處,有一座山神宮及招魂碑,周氏紀念碑也在那附近。

山神宮是台陽礦業公司為安撫礦工人心而建的,原位於薯榔村的一坑口,民國四十四年移至白石腳現址。山神宮經過改建後,已無古味, 廟旁有一「石底礦場殉職者招魂碑」,豎立於民國四十五年八月,以悼念石底煤礦殉職的礦工。

礦工的工作,深入地底下數百公尺,其至一公里以上,極具危險性。在採礦高峰的年代,台灣大約每年都有超過百名礦工 因礦坑災變而死亡。我成年時曾親聞且熟悉的是民國七十三年半年內連續三次的礦場災變,觸目驚心的災變新聞佔據了滿滿的報紙 版面。那一年六月,三峽海山煤礦坑內爆炸,74名礦工罹難;七月,瑞芳煤山煤礦災變,101名礦工罹難;十二月,三峽海山一坑爆炸, 92名礦工罹難。三場礦災,共奪去二百多名礦工生命,吹奏起台灣煤礦業的輓歌。

此後,各地礦場陸續歇業,至民國八十九年三峽利豐 煤礦關閉後,台灣的採煤礦業終於劃下了休止符。百年之間,台灣開採煤礦,由最盛時年產五百萬公噸,降至黯淡的零公噸,由絢爛而 歸於寂靜。招魂碑背面的碑文字跡已模糊難辨,碑石則寂寥地佇立在這小山坡。

圖:周氏紀念碑

從招魂碑走往周氏紀念碑,路程約兩分鐘。

周氏紀念碑,為中國式雙龍抱珠的特殊造型碑體,碑石全名為「武功周氏追遠紀念碑」,背面有長碑文,字跡也已模糊。

碑石前有一日式石燈籠,為昭和十八年(1943年)所立。這紀念碑是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礦業鉅子周在思重修白石腳祖墳時所立。

周在思是汐止名人,因採礦發跡,成為巨富,曾為日據時代台灣礦業組織中的唯一台灣人理事, 在汐止建造大厝「斯園」(又稱「周家花園」),並返回白石腳立碑追緬祖先。周家全盛時期, 汐止的大厝占地400坪,花園1200坪,與霧峰林家、板橋林家花園並稱三大名園。我曾在汐止老街參觀過這座已荒廢的周家古厝

半個世紀間,周家產業瓦解, 周家古厝花園被法院查封拍賣而拆除,僅剩主厝殘佇,岌岌可危,命運未卜。我站在紀念碑背後, 試圖閱讀周在思當年所撰的碑文,一甲子之間,當年的榮文耀字,已不堪歲月銷磨而斑駁難辨。立碑之年,為周家鼎盛之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周在思逝世註4, 周家就此由盛而衰。

循著小徑走下山,約一分鐘左右,又回到106公路上。馬路對面有大片廢棄的廠房,曾是著名的礦工社區,巷口豎立著解說牌。 我越過馬路。

圖:當年的「美援寮」礦工模範社區

這裡的地名是「中埔」,因地勢高低,又分為上中埔(頂寮仔) 、下中埔(下寮仔), 是石底煤礦營運時職員宿舍及礦工工寮的主要區域。

從日據大正年間(1920年代),這裡便陸續興建宿舍、工寮、集會堂、兒童樂園等,民國50年代更運用美國經援興建所謂的「美援寮」。

民國51年中埔工寮被指定為「民生建設實驗區」,獲得政府補助改善環境,成為模範礦工社區。直至民國60年代,約有四、五百戶人家。

礦業沉寂後,頂寮仔曾改建為礦石廠,輔導礦工轉業,但如今頂寮仔的工廠亦已結束,成為廢墟。下寮仔地區,當年的「美援寮」模範 社區,則已多淪為荒地,僅剩殘舊幾棟而已。

世紀菁桐,世紀變遷。礦藏由豐富而枯竭,中埔模範社區也由繁榮而至蕭條。中埔與菁桐車站僅一河之隔,有一橋相連。 頂仔寮至下仔寮有大片的區域,淪於荒堙蔓草之中,著實可惜。倘若政府能加以規劃,或許中埔地區有機會可重現昔日的礦業 風華。礦藏資源愈開採而愈枯竭,人文資產則愈保存而愈豐饒。菁桐的中埔,或許有一天能再重新經營出一種能夠生生不 息的礦業文化。我期待有這麼一天。

旅遊日期:2005.02.01 


註1:菁桐因地多野生菁桐樹,所以被稱為「青桐坑」庄;白石村, 舊稱白石腳,因附近的山峰,石為白色,村庄在山下,所以稱「白石腳」;薯榔村則是昔日種植薯榔的人搭寮之地,所以稱為「薯榔寮」。

註2: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時局極為艱困,美國提供軍事及經濟援助,一直 至民國五十四年為止,總計援助台灣約十四億美元(當年幣值),以協助國府渡過風雨飄搖的時期。

註3:礦場取名為「青桐」煤礦,而不是取名為「菁桐」煤礦。為何與地名不一樣? 我不曉得,若勉強猜測,可能是「青桐」比「菁桐」的發音較響亮吧!

註4:一說民國三十六年逝世。

[相關旅記]

菁桐小鎮.十分瀑布
菁桐古道.百年古厝.石底煤礦
菁桐.太子賓館
平溪.石筍尖.三坑山.菁桐小鎮
菁桐古道.蜻蜓點水


[行旅照片]

菁桐火車站。
昔日的菁桐火車站。(翻拍展覽資料)
菁桐礦業生活館(2004年1月27日開幕)。
菁桐坑空照圖。(展覽館一樓)
菁桐日式車站。
石底煤礦選洗煤廠。
石底煤礦礦區建物遺跡。
石底大斜坑。
一坑工寮(1)
一坑工寮(2)
民國50年代美援興建的礦工工寮。
一坑口「下座」,地勢較低,又稱「電工寮」。
青桐煤礦礦區轉變為白石山莊。
青桐煤礦的舊建物已經過整修。
青桐煤礦礦坑口。
青桐煤礦舊照片。(翻拍自導覽解說牌)
山神宮。
石底礦場殉職者招魂碑。
周氏紀念碑。
周氏紀念碑前的日式石燈籠。(昭和十八年立)
中埔(下寮仔)的美援寮。
中埔(下寮仔)殘舊的美援寮。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使用左側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