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64)

坪林.大舌湖步道.虎寮潭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南山寺附近的茶園

續上期
我從坪林開車走坪雙公路(北42鄉道),約六公里多,來到大舌湖漁光國小。

資料上說附近有一條「漁光步道」, 到了現場才發現,「漁光步道」其實指的是附近的茶葉產業道路,大致是從漁光國小走北43鄉道,到達南山寺後, 再繞另一條產業道路回到漁光國小。

走在這條產業道路上,沿途可眺覽這一帶的茶山風光。附近山坡都以種茶為主,也闢建了茶葉 示範區。今天我就看到一輛遊覽車載著一群國中生來這裡參觀茶葉示範區。既然「漁光步道」可以開車,而道路 無遮蔭,上坡路又辛苦,我於是以車代步,前往南山寺。

上行,約一、兩公里,抵達南山寺。南山寺,又名仙公廟。廟外觀雕梁畫棟,規模不小,廟前有廣場, 廣場旁設有飲食商店。從廟前的馬路上可以俯瞰漁光村的茶山風光。進入廟內約略參觀,廟內左牆有碑文介紹南山寺 的創建沿革,述及當地地名的由來註1

這裡舊地名為「蛇舌湖」,是因北勢溪流至此地時, 曲流地形特別明顯,溪流彎曲如大蛇吐信,因而得名,後來改名為「大舌湖」。台灣光復後,村名又更改為「漁光村」。 乍聽「漁光村」時,會誤以為是臨海的漁港村落。這也顯示此地的溪流以盛產魚蝦而著名。碑文提到此地「潭中魚蝦 甚豐,時見魚戲波麟光閃爍。」碑文也提及南山寺建廟的動機,反映出昔日移民來此拓墾,為生存而衝突的歷史,終於 透過宗教的力量,尋求共識,化解宿怨。

南山寺的位置則引起我的好奇,從漁光國小上行的這條北43鄉道,經過南山寺後,通往平溪鄉的東勢格。 出東勢格,可至平溪、十分,再經由菁桐古道(又稱「汐平古道」) 或十分古道(又稱「暖東舊道」、「淡蘭古道暖東支線」), 聯繫台北盆地。在東勢格的山區裡,隱藏著不少被世人遺忘的古道小徑及荒廢的土地公、有應公廟,正召喚著旅人們前往探訪。

南山寺背倚的這座山,是坪林、石碇、平溪之間的界山-獅公髻尾山。鄉公所闢建了一條登山步道上山,路程短,大約十餘分鐘而已。 今天天氣悶熱,我的心情想戲水,不在登高,此山留待天氣涼爽時再來爬。於是離開南山寺後,轉往漁光村的「大舌湖步道」。

圖:古橋、石碑,橋頭有「淡蘭古道行」旗幟。

回到坪雙公路,繼續往雙溪的方向前進,過漁光橋,右岔路有「大舌湖步道」的標誌, 於是右轉,往溪谷方向走,不久,就來到大舌湖主要的聚落地區;過土地公廟,就是漁光派出所了。

漁光派出所旁有一間古厝。我看見古厝後方的小溪有一石橋,橋上插著活動旗幟,寫著「淡蘭古道行-尋根及茶鄉之旅」, 引起我的好奇。大舌湖怎會與「淡蘭古道」有關呢?

走近探看,發現這座橋是一座古橋。橋對面豎立了一塊石碑, 碑文記載建橋發起人、董事人、捐獻者的姓名;發起人之一為警官則來陸夫,確認這是日據時期所興建的石橋。

橋頭兩個石柱,其中之一刻著「大舌湖」,另一石柱似刻著建橋年代,但字跡模糊,無法辨識。石橋的 刻字顯示,日據時代「蛇舌湖」的舊名已改為「大舌湖」。我後來對照建橋石碑碑文與南山寺的碑文,發現石橋的 董事人之一白有建,也是南山寺創立時的捐助者之一。古橋與南山寺的創建年代應該很接近,歷史也應在百年 左右。

過石橋後,有小徑通向山坡的茶園,這小徑不知是農路,還是新發現的古道?卻不見任何登山條。古橋就 在派出所正後方,於是我進去派出所詢問。員警也不曉得山徑通向何處。從地圖判斷,這小徑可能通向虎 寮潭。到了虎寮潭,則有山路可接胡桶古道、 北宜古道,通往宜蘭頭城。或許大舌湖也是淡蘭古道的一段。對於分散在坪林山區的各個散村聚落而言, 所謂的「淡蘭古道」,應是指無數交錯的道路,互相聯繫,可聯絡宜蘭與台北。以大舌湖的位置而言, 其實聯絡宜蘭可能比台北來的方便。

派出所旁古厝後方的地上有一顆日據時代「鑛務課第666號基石」,這裡標高290公尺,藍天隊標示的基石 名稱為「大舌湖漁光派出所」。

圖:從大舌湖步道俯瞰北勢溪

派出所旁道路上有「大舌湖健行步道」的標誌,寫著「往虎寮潭」,道路沿著北勢溪岸而行,沿途有農家茶園。

北勢溪流經這一帶時,轉了個大彎,像大蛇彎曲而過,曲流地形十分明顯,這裡就是「蛇舌」地名的起源地。

為節省時間,我開車向前走一段,約一公里,抵達產業道路盡頭,道路變為步道小徑。步道入口附近有一農家,門牌為「大舌湖32號」, 溪谷坡地則有茶園。我從停車處俯瞰位於下方約五十公尺的北勢溪溪谷,流水碧綠,湍流處,水花雪白。

大舌湖步道鋪水泥,路旁又有綠竹水泥護欄,是舊式俗氣的施工方法,幸好北勢溪溪谷清新脫俗,所以瑕不掩瑜。 整個溪谷不見人蹤,唯見溪水空自流,一路上,步道也無遊客,顯得幽雅而寧靜。大舌湖位於上游,虎寮潭 位於下游,因此步道緩緩而下,走來輕鬆自在。沿途種有山櫻花等各種樹木,若是初春時來走這條步道,青山綠意, 山櫻艷麗,應另有一番情趣。

大舌湖步道的路程並不長,才走十五分鐘,就來到了「粗石斛吊橋」。粗石斛,是當地的地名,這裡有露營地。 北勢溪從大舌湖流至此地,又形成一個大彎。粗石斛吊橋跨越溪谷彎曲處,附近河床寬闊,有釣客在垂釣,也有 遊客在溪畔戲水。步道過吊橋後就變為產業道路。從這裡到虎寮潭還有一段距離,約一公里左右。這時烏雲籠 罩山頭,天陰欲雨,於是折返,走回大舌湖取車,打算以車接駁,再繞公路前往虎寮潭。

圖:虎寮潭吊橋及狗齒地形

走回「大舌湖32號」民宅附近停車處,見坡地茶園有小徑可通往下方的北勢溪谷,溪美潭清,於是下切至溪畔, 打算在此戲水。

不料天不從人願,烏雲轉眼變色,雨說來就來,滴滴直落,我只好奔爬回到車上躲雨。雨勢稍歇, 再開車走雙坪公路往下游的虎寮潭。

虎寮潭位於粗石斛的下游處,也是北勢溪著名的露營地之一。我先來到了虎寮潭,然後再開車前往粗石斛, 抵達「粗石斛吊橋」。粗略預估,虎寮潭至粗石斛吊橋,若用步行,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

我回到虎寮潭。走「虎寮潭吊橋」,在吊橋上觀賞虎寮潭溪谷著名的「狗齒地形」。這裡的溪谷巨石經過長期河水沖刷, 形成不規則狀,宛如狗齒般。「狗齒地形」在虎寮潭一帶特別常見。 下雨天,今天想在北勢溪悠游已無法如願,心情有些失落。勉強找到一塊溪畔巨石,站在溪石上,撐傘看流水。 溪水奔流,奔向台北。北勢溪的溪水豐沛而清澈,令人讚嘆,也令人惋嘆。同樣一條溪水,上游的坪林與下游的台北,怎會相差如此多?

踏上歸途時,雨又暫歇。走坪雙公路返回坪林,途中看見上昇路岔路口的箭頭標誌寫著「第二蘇花公路之稱的環山路」, 我來時就已看到這路標,回程時勾起我的興趣,於是繞往上昇路,上昇路可接環山路。車往上爬,還沒到環山路, 在高處就望見被環山包圍的坪林聚落。北勢溪流經坪林,北宜高速公路的跨河大橋、坪林拱橋、坪林新橋、坪林舊橋都盡收於眼底。

這一景一幕扣人心弦。我下車俯瞰坪林。不一會兒,卻雷聲大作,雨又淅瀝而下。既然豪雨又來,自不宜再闖進「蘇花公路」。 於是車迴轉,真正地踏上歸途。坪林更深遠的山區,只好留待下次再訪。

旅記日期:2005.06.08 (旅遊日期:2005.05.18)


【延伸閱讀】
.第1501篇 - 2020.02.27 旅行影片:坪林.大舌湖步道
.第1502篇 - 2020.02.29 旅行影片:坪林.虎寮潭

註1:南山寺(仙公廟)廟史及沿革

源自民國前壬寅年開基建寺至今一0二年,追溯至光緒二十八年(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 當時有一學者為福建省漳州府人氏,姓林名揚,為教育本地學子,來此設立私塾。

先生諳風水,對於文山之地理環境, 讚不絕口,可謂山明水秀,地靈人傑,面觀九重山,水流潺潺,雲海晨曦,猶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寺廟龍邊先人取名「蛇舌湖」宛如大蛇如信,險惡無比,虎邊下水口山,狀似老鷹展翅, 故名「鴟鴞山」,背面為基隆河、北勢溪及新店溪之上游水源, 山形如一面大旗,故稱「大旗尾山」又名「獅(司)公髻尾山」。

本寺出水口為「蟾蜍潭」,潭水清澈涼可沁心, 潭中魚蝦甚豐,時見魚戲波麟光閃爍,故村名稱「漁光村」。潭上有塊大石,狀如蟾蜍因而名為「蟾蜍石」, 石下有一大洞,如蟾蜍嘴,洞深不見底,遇括(刮)風下雨,洞內發出聲音嘎嘎作響, 叫人稱奇。傳說前人入洞探視,巧遇鴛鴦鳥,水獺穴居其中,若非靈鳥帶路將迷失洞內。

寺廟下方因地形似劍,與面山相沖,當時之居民屢生口角,衝突不斷,地方上無法和睦相處,恐將阻礙地方之發展。 為此林揚先生相信先天之地理風水會影響後天的居住環境,若造寺建廟將可制化,每當廟會慶典時, 左鄰右舍準備三牲來寺參拜,無形中既可拉近彼此之距離,鬥爭鬧事將得抑止。因此率先建立一草茅設立私塾,親自教導誨人不倦, 當時區長楊心亮先生為其好善助人之心感動,隨即召集地方士紳詹萬紫、陳金好、楊德隆、白有建、陳和尚、陳玉、王三川、 陳通元先生等與其他熱心人士,其(齊)同發起募捐草寺,名為「南山寺」 並恭迎木柵指南宮孚佑帝君(俗稱仙公)分身鎮殿,香火日益鼎盛。

某日草寺突遭祝融,原因係地方上將有一劫數,因此火星引火將寺燒毀以平災厄,仙公金身絲毫未損, 乃神恩廣大慈悲顯化所致,眾信徒深受神恩,再次募款並改以瓦屋重建完成。 (以下歷年七次增修擴建情形等碑文內容-略)


[行旅照片]

南山寺牌樓(位於漁光國小北43鄉道起點)。
南山寺,又名仙公廟,為木柵指南宮孚佑帝君分身。
「漁光步道」沿途山坡茶園。
大舌湖漁光派出所。
漁光派出所旁石厝後方的鑛務課基石(No.666)
古橋。橋上有「淡蘭古道行」旗幟。
古橋石碑。
發起人警官則木陸夫等三人,董事人白有建等兩人。
北勢溪在大舌湖繞一大彎(1)
北勢溪在大舌湖繞一大彎(2)
大舌湖32號民宅附近停車,俯瞰茶園及北勢溪谷。
大舌湖健行步道。
從大舌湖步道俯瞰北勢溪。
大舌湖健行步道,為水泥路面。
大舌湖健行步道,為水泥路面。
從吊橋俯臨北勢溪,左側為產業道路,通往虎寮潭,約一公里左右。
回到大舌湖32號民宅停車處。一陣急雨。
來到虎寮潭。虎寮潭吊橋及狗齒地形。
北勢溪狗齒地形。
撐著傘看江水奔流。
從上昇路高處俯瞰坪林聚落(1)
從上昇路高處俯瞰坪林聚落(2)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