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暖暖老街新貌
我又回到暖暖,這是這個月第二次造訪暖暖。主要還是因為「清法戰爭」。
上次基隆古砲台之旅,
我曾與山友在暖暖金山寺後方山林尋覓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卻毫無所獲,由於天色已晚,只好放棄,於是相約擇期再探。
今天山友繼續探訪基隆西南線的古砲台,自基隆火車站出發,循大小山稜前進,翻越獅球嶺,
下抵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附近。
清法戰爭(1884-1885)時,林朝棟曾領導官兵鄉勇在獅球嶺與法軍做殊死之戰。
由於官兵奮勇作戰,法軍始終無法突破獅球嶺。今日的獅球嶺附近有一「朝棟社區」,以紀念林朝棟當年的英勇事蹟。
曾見證這場戰爭的獅球嶺砲台,雖然古砲早已消逝,但堡壘砲台遺址依舊在,
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站在獅球嶺上,你可以俯瞰基隆港,遙想當年戰爭景象。光緒十一年(1885),
獅球嶺成功地阻絕法軍進攻台北之路。今天的中山高速公路,正是穿越獅球嶺,連繫台北、基隆兩地。
今天我未參加山友的行程,而是獨自先去探訪獅球嶺隧道,
,與山友相約下午四點於暖暖金山寺會合,然後一起再探金山寺古戰壕遺址。
下午兩點多,我已抵達暖暖。我提早一、兩個小時先到暖暖,先行探索金山寺古戰壕遺址,雖然事前詳細研讀資料,但仍無把握能否
找到這處遺址。
圖:站在暖暖火車站出來的天橋上眺望源遠路(瑞八公路),左為基隆河,車站在鏡頭右側
關於暖暖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的位置,暖暖地方人士曾傳明先生所著「訪暖暖古戰道」一文,有如下的敘述:
「採擷記憶的步伐從安德宮移到了金山寺後方的山林小徑。小徑裡,源遠路上隆隆的車聲隱約
可聞..」
源遠路,就是「瑞八公路」,自中山高速公路濱海交流道下,直通瑞芳的就是這條公路,暖暖火車站就在公路旁,
車站有天橋跨越公路,過橋,對面有暖江橋跨越基隆河。
這篇文章還提到:
「轉數個彎,順著清幽綠徑而下,不一會兒工夫就拐到了大馬路。前一刻,走進時光隧道,
是思古幽情的古戰壕;這一下,回到現實,是車水馬龍的源遠路;剎那時間,已神遊百年歷史。」
光讀這段文字,令人嚮往不已。古戰壕遺址應該距離大馬路(源遠路)不會太遠。而文章又提及:
「回首凝望來時路,這不就是每日欣賞、暖暖火車站後的小山丘嗎?」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暖暖火車站
根據這項線索,我抵達暖暖的第一站,就是位於源遠路上的暖暖火車站。
我先走過天橋,來到暖江橋上。從這裡回望暖暖車站,可以望見車站後小山丘的樹稍露出的金山寺屋頂一角。
清法戰爭古戰壕就隱身於這座小山丘的山林裡,而我卻不知道它正確的位置。
我站在暖江橋眺望基隆河,基隆河宛若小黃河,濁黃一片。我俯瞰橋下的基隆河谷。暖江橋橋下,是著名的基隆河壺穴地形,
但如今壺穴風華似已漸黯淡。
導覽資料上說,基隆河壺穴地形精華集中於暖暖一帶,尤其是暖江橋下的壺穴群最為可觀。
但我在橋上顯然感受不到。是基隆河水漲,不見壺穴,亦或是河岸旁興建中的瑞濱快速道路侵擾了基隆河的壺穴?
我不懂地質,只能留下疑問。
我走回到火車站,在空蕩的月台上懷想這個車站曾有過的風華歲月。
暖暖火車站建於大正八年(1919年),原本僅設有簡單的升降站。後來,暖暖名人周鐘聲先生捐土地做為車站用地,
建成暖暖車站。當年古色古香的日式木造車站建築若能保存下來,就可如同今天的菁桐、
集集火車站一般,成為珍遺的文化資產。
民國八十三年(1994),鐵路局以暖暖火車站腐朽難修為理由,
將車站拆毀夷平,於是七、八十年來,暖暖三、四代人共同記憶的舊火車站建築物從此消失。十年前這個決定,
如今讓暖暖人士慨嘆不已。
暖暖煤礦停採後,煤礦台車鐵道廢棄,車站已不見運煤景象。小鎮逐漸沒落,暖暖火車站降為無人管理的小站。
沒有火車到站的時刻,車站空無人跡,空空蕩蕩,恰好提供給旅人沈思緬想的空間。
暖暖車站是由周鐘聲捐地所建。而清法戰爭時,領導暖暖地方鄉勇與法軍隔基隆河對峙,則是周玉謙(周印頭)。
他們都姓周,都是地方聞人,暖暖老街又有周家古厝。周氏一族,應該是暖暖地方歷史上顯赫的一個家族。
圖:周家古厝
我從暖暖火車站旁的山麓,尋找小山徑,爬往小丘。
車站旁有一小溪,我循溪水旁的小徑上走,約十餘公尺,
來到上方林間,再往上走,溪谷路難行,林間又雜草叢生。
我猶豫不前,決定折返,改由上方的金山寺往下找。
於是返回車站,步行至安德宮,然後由安德宮循石階上爬至金山寺。
來到金山寺,想問人,卻未遇任何人。
於是循上次探訪走過的路,往後山走,至一處山頭眺望暖暖。基隆河、北迴鐵路、瑞八公路,就在山腳下。昔年的
淡蘭古道就經過這個小鎮,就是我現在看到的山腳下。
我又折回到金山寺。從金山寺左側的林間,我找小路切往火車站的方向,在樹林間鑽尋,最後來到稜坡,看到山谷的
溪溝,但坡陡無法下切,於是只好折返。
折返回金山寺石階步道,往下走,下至山腰較低處。我試著再切往車站方向的樹林間,一陣亂闖,仍無所獲。
愈走愈往下,竟穿出農家竹林至山腳下,繞了一圈,又回到暖暖街的安德宮。
我已耗掉一個小時,毫無進展。於是我在安德宮向一位中年婦女詢問,是否聽過金山寺附近的清法戰爭塹壕遺址?
她搖頭說不知道,但熱心地介紹我向安德宮一位老伯詢問。老伯說他聽說過塹壕遺址,位置就在金山寺左側的山谷
溪溝處,但他沒有親自見過。他說年代久遠,不好找,勸我不要獨自冒然進入該區域,以免發生危險。他所說的位置,
與我原先判斷差不多,但我卻沒有順利找到切往溪谷的路。
於是我在安德宮等待山友,趁空檔我與這位中年婦人聊天。我問起上次來時,暖暖街34號已被拆毀的周家古厝,
她卻告訴我,周家古厝還在,是在36號平房的後院。聽到這訊息,讓我感到意料,於是我橫過馬路,來到暖暖街36號。
徵得屋主同意,於是進入屋內,穿過客廳,來到後院。我終於看到傳聞中的周家古厝。只可惜,周家古厝已是風燭殘年,
隨時可能倒塌。這位少婦屋主提醒我不要進入古厝,以免發生危險。
看到周家古厝此等情景,我不免感慨。不知道周印頭、周鐘聲兩位地方歷史名人是否曾住過這裡?
我回到安德宮,不久山友們也抵達。我們一起上山,又搜尋幾處可能的位置,但仍無所獲,天色又晚,我又一次希望落空。
圖:從金山寺上方的小丘俯瞰暖暖。公路、鐵路、基隆河。
一個月兩次探訪暖暖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都以失敗收場,還有什麼辦法可想呢?
我別無它法,只能向「暖暖代誌」雜誌求
援了。我寫e-mai向「暖暖代誌」詢問古戰壕遺址。隔了兩天,我收到曾傳明「先生」的來信。
原來曾傳明是位女士,她自
稱是「譚媽媽」。她曾帶著就讀小學四年級的雙胞胎兒子去探訪過戰壕遺址,
她表示很樂意親自帶我們去尋找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
譚媽媽與一群暖暖地方人士,蒐集了不少當地清法戰爭的遺址資料,默默為家鄉文史貢獻一份心力。關於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
她希望我們能協助以GPS為古戰壕遺址做衛星定位。她說:
「一百年前,法軍留下了基隆的歷史記錄,讓我們有幸還原史實,重溫悲壯的一頁戰史;一百年後,我們的下一代是
否還知道這段歷史呢?如果不記下來,怕就此被湮滅了吧!」
如果能用GPS記錄下清法戰爭暖暖古戰壕遺址的衛星座標,則誠如譚媽媽所說的:
「那麼百年後,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去找時,就不會像我們一樣辛苦的在山林裡瞎摸了。」
看來我和暖暖緣分不淺,這次的基隆古砲台之旅也還沒有劃下句點。我相信,應該會有一個圓滿的完結篇正等著我們。
我自己充滿期待,也敬請讀者期待。
旅遊日期:2004.3.28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144篇 -2004.04.18 暖暖.清法戰爭百年滄桑
[行旅照片]
暖暖老街新貌。
站在暖暖火車站出來的天橋上眺望源遠路(瑞八公路),
左為基隆河,車站在鏡頭右側。
基隆河(似小黃河),遠處為興建中的瑞濱快速道路。
基隆河壺穴地形,漸失去風華。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從暖江橋上眺望車站後方的山丘,可看到金山寺的屋頂一角
(暖暖火車站被天橋遮住)。古戰壕就隱藏在這一片山丘森林裡。
無人看管的暖暖火車站。
暖暖火車站一景。
安德宮。
從安德宮往金山寺的途中。
金山寺。
從金山寺上方的小丘俯瞰暖暖。公路、鐵路、基隆河。
暖暖老街,周家古厝就在暖暖36號(平房)的後院。
周家古厝,近於頹壞。
周家古厝,破毀的窗門,一種不堪回首的滄桑感。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