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29)

基隆.獅球嶺砲台.廟口小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上山的蠻荒泥土小徑(老婆辛苦往上爬)

基隆市區幾個主要的砲台如二沙灣(海門天險)、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荷蘭城),我都曾走訪過, 唯獨獅球嶺砲台,雖久聞其名,但一直無緣造訪。

獅球嶺砲台位於高速公路穿往基隆的大業隧道口正上方的山嶺上, 雖然位置明顯,但車子下高速公路,須穿過大街小巷,彎曲小路,才可抵達,且上山巷道狹窄,難以會車。

因此,一直未曾前來獅球嶺。前些日子,在網路上讀到山友文章,提及由八堵火車站出發,爬往獅球嶺,心裡就躍躍欲試。 這一路線既可爬山,又可遊覽獅球嶺砲台。於是今天帶著老婆走這條路線,從八堵登山至獅球嶺。

我們出發晚,上午十一點四十分抵八堵火車站。出車站門口,左轉入地下人行道,穿越鐵路至車站北側。然後向左行, 在金華街190之3號民宅前,轉入右前方小水泥路。不久,過八德橋,在橋上可見基隆河淺灘處,水波閃動, 定睛一看,竟是密麻的吳郭魚群擠在淺水處爭食垃圾,污濁的基隆河水,竟出現此一「魚產豐盛」的場景, 令人嘖嘖稱奇。

過了橋,接高速公路旁的八德路,向右行,沒幾步,再向右轉,過尚仁橋,至尚仁國小, 再轉入國小門口左側的水泥小徑,然後沿著大水溝旁的這條小徑前行。

這一路走來,小路彎彎,道路錯綜, 沿路無任何指標,但憑一篇文章導引而已,不得不佩服山友記錄精準可靠。沿著大水溝前進, 約七、八分鐘,經過一座小橋,隨後便從麥金路的底下穿過,爬上階梯,已抵八堵交流道附近,路旁有一 小廟「五十公人祠」。

沿著廟旁柏油產業道路前行,至高速公路高架橋前,右轉一下坡小路(八德路78巷), 穿過一地下涵洞人行道,來到山邊十戶餘戶民宅。這時,看似路已至盡頭,於是問路,一對老夫妻指示我們 爬前方石階梯而上,在人家的門前處,發現右轉另有一小徑。續前行至菜圃旁,見一泥土山徑,路跡模糊, 但山徑旁林木綁有登山條。向菜圃旁一老伯確認無誤後,終於放心地往上走,正式展開今天的登山行。

圖:獅球嶺砲台碉堡營舍遺址

這條山徑蠻荒原始,除了登山客外,一般遊客大概不會選擇這麼偏僻的登山路線。

行走之間,老婆不免嘀咕幾句, 她對人煙稀疏的荒煙山徑沒有好感, 認為會有瘴癘之氣。幸好前行不到十分鐘,登上稜線,視野就開展起來,老婆的心情也開朗起來。

稜線山徑旁遍長似陽明山的矮箭竹林。一路前行,路徑清晰,坡度平緩,不久,即看到遠處山頭的涼亭等設施, 心想獅球嶺應該不遠了。

十二點二十六分抵山頂涼亭處,於此休息。山嶺清風吹拂,讓人有登山後的筋骨舒暢。老婆坐在石椅,掏出書來翻讀, 頗有一份閒情逸致,我則倒在涼亭石椅上,在風中小憩片刻。涼亭處,展望佳,視野遼闊,可遠至基隆港外的基隆嶼。

休息過後,我們續往下走,沿著石階而下,附近有一尊約二層樓高的南極仙翁的神像、公園設施及早覺會闢建的各種休憩設施, 一金色石獅處,基座上寫著「獅球長壽公園」。附近的杜鵑花則綻放璀璨,我笑著對老婆說:「何必上陽明山人擠人花季賞花呢? 今天這裡就有花可賞。」在這公園附近繞一圈,卻仍不見砲台遺址,於是續沿著公園水泥路往下走,約二、三百公尺, 終於看到了獅球嶺砲台。

圖:站在獅球嶺砲台,俯瞰基隆港,景色壯闊怡人

獅球嶺砲台遺址處,只剩一簡易碉堡及砲台基地座,頗為殘破。

砲口方向正對著基隆港灣,巨砲早已遺失, 但特殊的扇形砲台基地別具特色,可遙想當年情景。

基隆自古為海防重鎮,二沙灣砲台佔地遼闊,交通便利,為顯赫的一 級古蹟;大武崙砲台營址完整,且緊臨情人湖景點,為國家二級古蹟,相較之下,獅球嶺砲台的規模及腹地都顯得狹小, 再加上交通不便利,因此註定遭到冷落及遺忘。

一旁早覺會蓋的水泥房都侵逼近碉堡,附近居民則坐在鄰近砲台的石桌椅旁野餐歡聚,小孩穿梭於碉堡內嬉戲玩耍, 獅球嶺砲台似成了附近居民閒時來逛的一處不起眼古蹟而已。儘管如此, 登上砲台嶺上,仍有可觀之處。站在嶺上,正面俯瞰基隆港,景色壯闊怡人,穿出大業隧道的高速公路就在前方山腳下, 站在此處,可強烈感受到獅球嶺砲台軍事位置的重要性。當二沙灣、大武崙、白米甕等砲台在最前線防禦失敗, 敵艦進港或登陸時,獅球嶺就成了阻卻敵軍入侵台北的最重要防線,此一防線不保,台北城岌岌可危。

圖:假日寂靜的基隆港

在獅球嶺眺望港灣美景,老婆連忙問附近民眾如何下山。只有小公車可搭。

我則從嶺上眺望基隆港,目測距離, 然後胸有成竹地告訴老婆:「我們走下山,逛基隆廟口。」老婆驚訝地問,要走多久?我不確定,但判斷應不遠, 我舉上次爬四分尾山為例,帶著女兒Peggy走汐碇公路的經驗, 整整走了一個小時,女兒都能走,何況我們現在是走下山路。

言之成理,於是,老婆與我沿著水泥路走下山,這段下 山路彎延狹窄,走至平地,憑著方向感,邊走邊問,兩人走在基隆陌生的街頭,想像成是異國之旅,也是蠻新鮮 的經驗,而不出我所料,只花了半個小時,我們就從獅球嶺砲台走到基隆著名的廟口觀光夜市。雖然是大白天, 下午兩點多了,廟口依然熱鬧,各小吃店人滿為患,生意最好的是廟口入口處的樂透彩投注站,排了長長人龍 等著買彩券。

擠在廟口觀光小吃區人群裡,空氣混濁,我與老婆都有些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沿途隨便找個路邊攤,吃個麵, 切盤小菜,輕鬆用餐來的自在。看來自己也不能免俗,沒到廟口一遊,好像沒來過基隆似的。 於是,匆匆吃了碗肉羹麵,趕快逃離廟口,步行往火車站而去。

路經港口時,佇足欣賞基隆港,假日的港口,不見忙碌的起降卸貨作業,港灣內寂靜 而美麗,我按下相機快門捕捉這港灣安詳的一刻,也對基隆港說聲再見。

旅記日期:2002.02.28


【行程記錄】
11:40 抵八堵.....12:00登山.....12:26 山頂涼亭(休息30分鐘)...14:10基隆廟口..... 14:50 基隆火車站.....15:27搭火車回八堵

【附記】

圖:獅球嶺砲台基座
抄錄獅球嶺砲台古蹟介紹如下:

臺閩地區國家三級古蹟獅球嶺砲臺

類 別:關塞
位 置:基隆仁愛區獅球里獅 球嶺頂
創建年代: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發生中法戰爭,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艦侵犯基隆,當時劉銘傳主持台灣北部防務。 為加強鞏固海防,曾聘英國技師幫助建造數座砲台,而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的一座。 獅球嶺砲台雖為基隆港最內部的防禦砲台,卻得地利之便,擁有控制全港的良好視野, 不僅是扼守基隆的重要依據, 亦擔負著防止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任。

中法戰爭時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達八個月之久,終使法軍無法向台北挺進。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乙未割台之役,日軍自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守將提督張兆連、 道員林朝棟及奧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獅球嶺砲台,留下了英勇抗日的一頁史詩。 經歷了這二次的禦侮戰爭,更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

獅球嶺砲台在日據時期遭荒廢,不僅大砲遺失,而且營舍建築及相關設施所剩不多。 現在較完整保存的僅有一座石造指揮所及一處砲座。營舍以石拱砌 成,平面近正方形, 內部設有房間及走廊。西側的砲座為鐵水泥造,呈扇狀的地面 ,有放射形之排水槽, 前方為中央增厚的孤形子牆,砲座面朝東北,正對基隆港囗,有萬夫莫敵之氣勢。現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行旅照片]

尚仁國小旁的溝邊小徑。
獅球嶺砲台基座。
獅球嶺砲台碉堡營舍遺址。
從獅球嶺砲台眺望基隆港。
從獅球嶺砲台眺望基隆港。
從獅球嶺砲台眺望基隆港。
老婆站在獅球嶺砲台眺望基隆港。

[行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