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暖暖老街新貌
我又回到暖暖,这是这个月第二次造访暖暖。主要还是因为“清法战争”。
上次基隆古炮台之旅,
我曾与山友在暖暖金山寺后方山林寻觅清法战争古战壕遗址,却毫无所获,由于天色已晚,只好放弃,于是相约择期再探。
今天山友继续探访基隆西南线的古炮台,自基隆火车站出发,循大小山棱前进,翻越狮球岭,
下抵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附近。
清法战争(1884-1885)时,林朝栋曾领导官兵乡勇在狮球岭与法军做殊死之战。
由于官兵奋勇作战,法军始终无法突破狮球岭。今日的狮球岭附近有一“朝栋社区”,以纪念林朝栋当年的英勇事迹。
曾见证这场战争的狮球岭炮台,虽然古炮早已消逝,但堡垒炮台遗址依旧在,
已列为国家三级古迹。站在狮球岭上,你可以俯瞰基隆港,遥想当年战争景象。光绪十一年(1885),
狮球岭成功地阻绝法军进攻台北之路。今天的中山高速公路,正是穿越狮球岭,连系台北、基隆两地。
今天我未参加山友的行程,而是独自先去探访狮球岭隧道,
,与山友相约下午四点于暖暖金山寺会合,然后一起再探金山寺古战壕遗址。
下午两点多,我已抵达暖暖。我提早一、两个小时先到暖暖,先行探索金山寺古战壕遗址,虽然事前详细研读资料,但仍无把握能否
找到这处遗址。
图:站在暖暖火车站出来的天桥上眺望源远路(瑞八公路),左为基隆河,车站在镜头右侧
关于暖暖清法战争古战壕遗址的位置,暖暖地方人士曾传明先生所著“访暖暖古战道”一文,有如下的叙述:
“采撷记忆的步伐从安德宫移到了金山寺后方的山林小径。小径里,源远路上隆隆的车声隐约
可闻..”
源远路,就是“瑞八公路”,自中山高速公路滨海交流道下,直通瑞芳的就是这条公路,暖暖火车站就在公路旁,
车站有天桥跨越公路,过桥,对面有暖江桥跨越基隆河。
这篇文章还提到:
“转数个弯,顺着清幽绿径而下,不一会儿工夫就拐到了大马路。前一刻,走进时光隧道,
是思古幽情的古战壕;这一下,回到现实,是车水马龙的源远路;刹那时间,已神游百年历史。”
光读这段文字,令人向往不已。古战壕遗址应该距离大马路(源远路)不会太远。而文章又提及:
“回首凝望来时路,这不就是每日欣赏、暖暖火车站后的小山丘吗?”
图:暖暖火车站
根据这项线索,我抵达暖暖的第一站,就是位于源远路上的暖暖火车站。
我先走过天桥,来到暖江桥上。从这里回望暖暖车站,可以望见车站后小山丘的树稍露出的金山寺屋顶一角。
清法战争古战壕就隐身于这座小山丘的山林里,而我却不知道它正确的位置。
我站在暖江桥眺望基隆河,基隆河宛若小黄河,浊黄一片。我俯瞰桥下的基隆河谷。暖江桥桥下,是著名的基隆河壶穴地形,
但如今壶穴风华似已渐黯淡。
导览资料上说,基隆河壶穴地形精华集中于暖暖一带,尤其是暖江桥下的壶穴群最为可观。
但我在桥上显然感受不到。是基隆河水涨,不见壶穴,亦或是河岸旁兴建中的瑞滨快速道路侵扰了基隆河的壶穴?
我不懂地质,只能留下疑问。
我走回到火车站,在空荡的月台上怀想这个车站曾有过的风华岁月。
暖暖火车站建于大正八年(1919年),原本仅设有简单的升降站。后来,暖暖名人周钟声先生捐土地做为车站用地,
建成暖暖车站。当年古色古香的日式木造车站建筑若能保存下来,就可如同今天的菁桐、
集集火车站一般,成为珍遗的文化资产。
民国八十三年(1994),铁路局以暖暖火车站腐朽难修为理由,
将车站拆毁夷平,于是七、八十年来,暖暖三、四代人共同记忆的旧火车站建筑物从此消失。十年前这个决定,
如今让暖暖人士慨叹不已。
暖暖煤矿停采后,煤矿台车铁道废弃,车站已不见运煤景象。小镇逐渐没落,暖暖火车站降为无人管理的小站。
没有火车到站的时刻,车站空无人迹,空空荡荡,恰好提供给旅人沉思缅想的空间。
暖暖车站是由周钟声捐地所建。而清法战争时,领导暖暖地方乡勇与法军隔基隆河对峙,则是周玉谦(周印头)。
他们都姓周,都是地方闻人,暖暖老街又有周家古厝。周氏一族,应该是暖暖地方历史上显赫的一个家族。
图:周家古厝
我从暖暖火车站旁的山麓,寻找小山径,爬往小丘。
车站旁有一小溪,我循溪水旁的小径上走,约十余公尺,
来到上方林间,再往上走,溪谷路难行,林间又杂草丛生。
我犹豫不前,决定折返,改由上方的金山寺往下找。
于是返回车站,步行至安德宫,然后由安德宫循石阶上爬至金山寺。
来到金山寺,想问人,却未遇任何人。
于是循上次探访走过的路,往后山走,至一处山头眺望暖暖。基隆河、北回铁路、瑞八公路,就在山脚下。昔年的
淡兰古道就经过这个小镇,就是我现在看到的山脚下。
我又折回到金山寺。从金山寺左侧的林间,我找小路切往火车站的方向,在树林间钻寻,最后来到棱坡,看到山谷的
溪沟,但坡陡无法下切,于是只好折返。
折返回金山寺石阶步道,往下走,下至山腰较低处。我试着再切往车站方向的树林间,一阵乱闯,仍无所获。
愈走愈往下,竟穿出农家竹林至山脚下,绕了一圈,又回到暖暖街的安德宫。
我已耗掉一个小时,毫无进展。于是我在安德宫向一位中年妇女询问,是否听过金山寺附近的清法战争堑壕遗址?
她摇头说不知道,但热心地介绍我向安德宫一位老伯询问。老伯说他听说过堑壕遗址,位置就在金山寺左侧的山谷
溪沟处,但他没有亲自见过。他说年代久远,不好找,劝我不要独自冒然进入该区域,以免发生危险。他所说的位置,
与我原先判断差不多,但我却没有顺利找到切往溪谷的路。
于是我在安德宫等待山友,趁空档我与这位中年妇人聊天。我问起上次来时,暖暖街34号已被拆毁的周家古厝,
她却告诉我,周家古厝还在,是在36号平房的后院。听到这讯息,让我感到意料,于是我横过马路,来到暖暖街36号。
征得屋主同意,于是进入屋内,穿过客厅,来到后院。我终于看到传闻中的周家古厝。只可惜,周家古厝已是风烛残年,
随时可能倒塌。这位少妇屋主提醒我不要进入古厝,以免发生危险。
看到周家古厝此等情景,我不免感慨。不知道周印头、周钟声两位地方历史名人是否曾住过这里?
我回到安德宫,不久山友们也抵达。我们一起上山,又搜寻几处可能的位置,但仍无所获,天色又晚,我又一次希望落空。
图:从金山寺上方的小丘俯瞰暖暖。公路、铁路、基隆河。
一个月两次探访暖暖清法战争古战壕遗址都以失败收场,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我别无它法,只能向“暖暖代志”杂志求
援了。我写e-mai向“暖暖代志”询问古战壕遗址。隔了两天,我收到曾传明“先生”的来信。
原来曾传明是位女士,她自
称是“谭妈妈”。她曾带着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双胞胎儿子去探访过战壕遗址,
她表示很乐意亲自带我们去寻找清法战争古战壕遗址。
谭妈妈与一群暖暖地方人士,搜集了不少当地清法战争的遗址资料,默默为家乡文史贡献一份心力。关于清法战争古战壕遗址,
她希望我们能协助以GPS为古战壕遗址做卫星定位。她说:
“一百年前,法军留下了基隆的历史记录,让我们有幸还原史实,重温悲壮的一页战史;一百年后,我们的下一代是
否还知道这段历史呢?如果不记下来,怕就此被湮灭了吧!”
如果能用GPS记录下清法战争暖暖古战壕遗址的卫星座标,则诚如谭妈妈所说的:
“那么百年后,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去找时,就不会像我们一样辛苦的在山林里瞎摸了。”
看来我和暖暖缘分不浅,这次的基隆古炮台之旅也还没有划下句点。我相信,应该会有一个圆满的完结篇正等着我们。
我自己充满期待,也敬请读者期待。
旅游日期:2004.3.28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行旅照片]
暖暖老街新貌。
站在暖暖火车站出来的天桥上眺望源远路(瑞八公路),
左为基隆河,车站在镜头右侧。
基隆河(似小黄河),远处为兴建中的瑞滨快速道路。
基隆河壶穴地形,渐失去风华。
从暖江桥上眺望车站后方的山丘,可看到金山寺的屋顶一角
(暖暖火车站被天桥遮住)。古战壕就隐藏在这一片山丘森林里。
无人看管的暖暖火车站。
暖暖火车站一景。
安德宫。
从安德宫往金山寺的途中。
金山寺。
从金山寺上方的小丘俯瞰暖暖。公路、铁路、基隆河。
暖暖老街,周家古厝就在暖暖36号(平房)的后院。
周家古厝,近于颓坏。
周家古厝,破毁的窗门,一种不堪回首的沧桑感。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图]
include('footbar_his.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