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基隆法军公墓标志牌
今天早起,在微风晨曦时分,我已抵达基隆。谁会想这么早起去逛坟墓?
法军公墓,位于基隆二沙湾中正路上,
离“民族英雄墓”不远。这两处坟墓,都产生于同一场战争(清法战争)。一边埋的是法军战殁的官兵尸骸,
一边葬的是清军将士的骨骸。
我曾来过几次“民族英雄墓”,而“法军公墓”则是第一次到访。一般的旅游地图并未标识“法军公墓”
的地点,我一直不清楚它的位置。今年四月,我与山友爬东北角南子吝山,
回程途经基隆中正路时,山友萧郎为我指出法军公墓的位置。
原来,法军公墓就在中正路上,以矮墙与马路相隔。
以前匆匆开车经过,都未注意到。但就算以前知道,是否会想进去逛?毕竟这是敌人的坟墓。
我停车于较远处的空地,然后走路到法军公墓。到入口时,才发现铁栅深锁,上面还贴着公告。原来,
法军公墓已被基隆市政府列为市定古迹,正在进行整修,因此暂时封闭,不对外开放。因为围墙不高,
而我来访的动机又纯正,于是便翻墙而入。
法军公墓的墓区不大,约莫两、三座篮球场大而已,显得相当的冷清,树林间有不少蜘蛛网。或许因为封园
,墓园内的黑蚊子特别饥渴,全程紧迫叮人,扰人思绪。我漫步于公墓区,细览每一座坟墓,坟墓造型都是欧
洲风味,相当古朴。墓碑碑文则都是法文,我看不懂。建墓年代都在一八八四至一八八五年之间。
图:“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
西元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清法之间,爆发战争。当时法军准备进攻基隆,夺取煤矿资源。
刘铭传衔命急赴台督军,坐镇基隆,亲自督导战局。
同年十月一日,法国海军陆战队强登基隆,
清军被迫退至狮球岭防线,于是法军占领基隆,葬战殁官兵尸首于二沙湾海滩。
法军占领基隆期间,
居民逃亡一空,基隆几乎沦为废墟,直至次年六月九日,清法签定和约,法军才自基隆撤军。
清军收复基隆后,并未破坏法军坟墓。
今天的法军公墓内,除了当年的法军坟墓外,还立有两座纪念碑。一为日据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0九年)
所立之“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佛国”是当时日本人对法国的译名。碑座正反面有中法纪念碑文,
其文如下:
西元一千八百八十四年及五年佛清之役,葬佛军将卒战死者于此。本年重修建立纪念碑以传后世。
西历一千九百九年十月立
(注:原文无标点符号)
另一座纪念碑的年代较晚,立于民国四十三年(1954),其碑文如下:
基隆法军公墓内葬有于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五年间,为国殉职的法国海陆军官兵七百人,
由中国官民妥为保护。该公墓于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之间,承中国政府之协助,经法国政府重予整修。
一八八五年死于马公及葬于该地之海军事务长戴尔及海军陆战队中尉若汉德之遗体,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二
十七日由法国军舰迁葬于此。花莲教区费声远主教主持葬礼,并由法海军一小队向中法两国纪念碑致敬礼,
中国军政当局、法国大使馆代办与全体馆员、法军舰长与官兵、法国侨民以及法国之友多人均在场。
(注:原文无标点符号)
这是半个世纪前法国政府所立的碑文。当时距离清法战争已七十年,但法国政府并没有遗忘这些客死他乡的军人。
图:法军坟墓
一百二十年前的这场战争,为当时清法两国的大事,亦受世界各国瞩目。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普法战争(1870)受创后寻求恢复自尊的民族情绪里(注1)。对清作战,
举国瞩目。每当前线传来法军总司令孤拔上将捷报时,举国为之欢腾,孤拔被视为民族英雄。
当时清廷则经历二十年自强运动,舰炮兵械,均有长足进步,亦不甘示弱。慈禧太后积极主战,
派遣刘铭传赴台督军;东南各省,亦同仇敌忾,筹饷运兵援台。
这场战争,最后以和局收场。法国政府因军事受挫,内阁被迫总辞,新政府态度转向和议;清廷则因顾忌日本
趁火打劫,于是主动放弃越南宗主权,与法议和。
法军总司令孤拔上将则是这场战争的悲剧英雄。清法签定和约后两天,他病殁于澎湖。孤拔为受部属爱
戴的杰出将领。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八月二十三日,他亲率十三艘法舰突袭福州,歼灭清廷南洋舰队大
小船舰二十二艘,几天之内摧毁福州兵工厂、造船厂及闽江沿岸军事设施。孤拔军事行动势如破竹,法国举国上下人心振奋。
图:墓碑上,几片落叶
然而,当时孤拔的战略目标为直扑中国北方,攻占烟台、威海卫或旅顺,直接压迫北京,
他认为攻占台湾并无必要且无法让北京感受到压力。
当时清军又已陆续增援基隆,攻打基隆将更加困难。
孤拔建议法国海军军部,放弃攻打基隆,直接北上。然而,法国政府坚持先占领北台湾,以做为谈判筹码。
战局发展果如孤拔所料,法军虽然成功占领基隆,但进攻沪尾时,兵力已不足,六百名法军抢滩作战,
遭清军英勇抵抗,大败而归。登陆基隆的部队则又染疫病,疫情严重,于是法军陷于台湾战场的泥沼,
无法突破清军防线,动弹不得。
其后,孤拔宣布封锁台湾,然而效果不大,清廷以各种走私船运送物资兵力增援台湾。法军虽然长期封锁台湾,
但兵舰也被牵制于台湾。孤拔屡次要求增援,然而越南战场的法军亦兵力吃紧,预定援台的四千法军,被安南法军司令截留。
光绪十一年(1885)一月六日,法国劲旅“非洲兵团”九百七十一人抵达基隆。一月二十五日,清法爆发第一
次月眉山攻防战,法军投入一千九百名兵力,清军斗志昂扬,终于击退法军。三月四日,清法又爆发第二次月眉山攻防战,
法军浴血作战,终于夺下月眉山,但已无力追击清军。
三月底,法军攻占澎湖,做为准备撤军的转进基地。四月初,清法议和,双方停止军事行动。五月中旬,澎湖大疫,
法军多罹病患,死亡近千人。
六月九日,清法于天津签定和约,六月十一日,孤拔在病情及心情抑郁下,病逝于澎湖。孤拔遗体于八月二十五日运抵法国,
八月二十八日法国政府于巴黎为孤拔举行国葬。
在此之前,六月十三日法军在澎湖驻地为孤拔举行悼念会,军官朱利安.比奥德(即后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文豪皮耶.
罗逖)写了一篇真挚感人的“孤拔提督挽词”,他写道:
“我从不曾见过执枪的水兵在哭泣,但此刻所有仪队的水兵却静静的流着眼泪。这间小小的礼拜堂非常朴素,
小小黑色罩布也十分简朴。当提督的遗骸运回法国时,毫无疑问地,国人会举行一个比这澎湖海湾更辉煌万倍的葬礼。
可是,国人能够替他做出什么,能够为他造出什么,比此刻将士们出自内心的眼泪更美的东西呢?”
对孤拔而言,清法战争是壮志未酬。由于受国内的政治牵制,他无法按自己的想法来打这场战争。最后,法国新上
台的政府决定谋和,停止军事行动。孤拔坐困澎湖,部下又病死近千人,心情倍受打击,他自己也没有逃过病魔的侵袭而撒手归天。
图:法军公墓标志牌(法文)
清法战争则是台湾发展的新契机,战后,台湾地位更形重要。慈禧太后于是同意台湾建省,刘铭传因战功被授任为台湾巡抚,
开始积极治台,从此台湾迈向一新的时期。
我来探访法军公墓,是沿续今年三、四月间探访暖暖金山寺清法战争古堑壕遗址的心情。
一百二十年前,清法两军血战基隆,清军英勇抗敌,保乡卫国;法军则奋勇作战,忠于国家;两国军士各自为自己的国家
而血流于此,埋骨基隆二沙湾。清法历史恩怨早已随风而逝。
今天我到基隆,主要是为了探访“二沙湾炮台”。二沙湾炮台离法军公墓不远,
我先到法军公墓参观并凭吊当年战殁的法军将士。一百二十年前的二沙湾炮台就位于这附近的海滨,扼守着基隆港门户。
清法战争时,二沙湾炮台毁于法舰的炮火。战后,刘铭传重建炮台于二沙湾后方地势较高处,并扩充规模,
添购巨炮,即是今天的国家一级古迹-“海门天险”炮台。
旅游日期:2004.07.07 (补写于2004.08.24艾利台风.风雨日)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注1:1870年7月普法爆发战争。7月19日,法向普正式宣战。
同日,普鲁士政府发布战争动员令,
几十万普鲁士军队渡过莱茵河,向法国境内进攻,迅速攻占阿尔萨斯及洛林省。九月一日,拿破仑三世及几
十万法军在色当城附近被四十万普军包围,无法脱困。翌日,法军投降,拿破仑三世及十四万法军被俘。两天后,
法国发生革命,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继续与德作战。普军于一八七一年一月包围巴黎。法国被迫签定
“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五月十日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及洛林两省,并赔偿五十五亿法郎。
世界文学名篇《最后一堂课》,即是以普法战争后,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为背景,当地一所小学的法语老师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感人故事。
[行旅照片]
基隆法军公墓,位于中正路上。
基隆法军公墓(中文标志牌)。
基隆法军公墓(法文标志牌)。
“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
“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纪念碑文。
民国四十三年(1954)重修法军公墓纪念碑。
重修法军公墓纪念碑。
法军坟墓。
墓碑上,几片落叶。
“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
法军坟墓。
法军坟墓。
基隆港一景(1)
基隆港一景(2)
基隆港一景(3)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图]
include('footbar_his.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