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20)

[台中石岡].東豐自行車綠廊.石岡穀倉.石岡水壩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東豐自行車綠廊(東豐綠色走廊)

週五南下台中,兩天一夜的行程,第一站選定石岡附近的東豐自行車綠廊。

這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封閉型自行車專用道,是中部地區頗富盛名的自行車道。 由於假日來騎車的遊客頗多,所以趁著週五先來一遊,以避開人潮。

東豐自行車綠廊原是台灣山線縱貫鐵路的一條支線,以豐原起站,經石岡,至東勢, 稱為「東勢支線」,或「東豐鐵路」,完工於民國47年(1958),主要是為了運載大雪山林場所採伐的林木, 並同時提供沿線居民對外的交通服務。

大雪山林場伐木結束後,這條鐵路的營運隨之沒落,而於民國80年(1991)停駛,從此鐵道荒廢,鐵軌拆除。 後來地方為促進觀光,於民國89年(2000)將這條廢棄鐵道改建為自行車專用道, 以帶動沿線地方的繁榮,這條自行車道綠廊形成的帶狀觀光休憩區域,就被稱為「東豐綠色走廊」。

東豐綠色走廊的入口,位於國道四號(台中環線)豐原端的高架橋下。從台北開車走中山高 南下,至台中系統交流道時,轉入國道四號,往豐原方向,接近終點,由高架路面下至地面路面後, 直行遇紅綠燈,再迴轉往高架橋下,約幾百公尺,看見路旁成排的單車出租店時, 即抵達東豐自行車綠廊的入口。

圖:東豐自行車綠廊入口,也是后豐鐵馬道的入口。

這裡也是另一條自行車道「后豐鐵馬道」的入口,兩條自行車道由此出發,然後一分而二, 東豐自行車綠廊東往東勢,全長12公里,后豐鐵馬道北往后里,全長4.5公里。

兩條自行車道各有特色, 除了風光明媚,景色怡人,也有歷史古蹟可尋訪,都是不可錯過的單車悠遊路線。

在鐵馬道入口,隨意挑了一家租車店,詢問價格,一般單車租金100元,親子車150元,不限時間, 可以無限暢騎,相當經濟實惠。我們租了兩台親子車,老婆再柔性殺價,說是朋友特別介紹來這家店租車, 老闆聽了高興,很阿沙力的再打八折優惠。我想主要還是因為非假日遊客少,租車店大多生意冷冷清清或關店休息, 有客戶上門,所以老闆也願意降價吸引顧客。

兩條自行車路線,先走哪一條呢?由於抵達豐原時,尚未用午餐,老闆說,若要沿途找店家用餐休憩, 則可先走東豐自行車綠廊,沿途較多商家,於是我們就先走這條路線。

我們夫妻輪流載著小東,一騎入東豐自行車綠廊,心情就飛揚起來。筆直的自行車道,一路暢行無阻, 夾道的楓紅,天上的白雲互相輝映,兩旁則見農園綠圃,鄉村農家景致與風情,而沿途只見稀疏的自行車而已, 天氣又怡人,騎來舒適自在。不久,抵達朴子口車站,是昔日東勢支線的舊車站, 狹長的舊月台佇立於車道旁。續行百來公尺,左側有一座高塔,為東豐綠廊地標, 附近有一座伯公廟,旁有一棵老樟樹。在此休息一會兒。

自行車綠廊。楓紅白雲相映。 朴子口車站。

圖:石岡車站旁的舊火車車廂

續行,一路仍是綠樹夾道,兩旁鄉野風景,一路前行,抵達4.7K的舊石岡車站。

車站附近廣場旁停放著兩節舊車廂,是昔日行駛於東勢支線的客車車廂, 這種舊式列車也曾普遍行駛於台灣各地,是普通車及平快車專用的車廂,有我熟悉的記憶。

抵達這裡,小東喊著肚子餓。老婆騎車去石岡市街找飲食。舊車站旁有小攤賣茶葉蛋, 招牌寫著「阿婆茶葉蛋」,於是先買一顆茶葉蛋,讓小東止饑一下。舊式的列車車廂前, 立著一塊木牌,寫著「0蛋月台」,有趣的名稱, 這是什麼意思呢?小東問。現場卻沒有解說資料,我也不曉得是什麼意義。

小東則認為可能與賣茶葉蛋有關,倒是被他猜中了一半。後來才知道, 早期石岡地區的農民常在清晨擔著蔬菜水果在石岡車站月台搭火車前往豐原市區零售農產品, 因此石岡月台又有「零擔月台」之稱。零擔,即「零售擔」的意思, 後來因諧音而被暱稱為「0蛋月台」(零蛋月台)。 石岡,舊稱「石崗仔」,位於大甲溪南岸沙洲,因坑谷多石而得名。

老婆從7-11便利超商買便當回來,已先探得石岡穀倉。她說石岡穀倉就位於大智街與忠孝街口附近, 她從大智街口進入(有7-11便利商店招牌),往超商的途中看見了這棟巨大的日式木造穀倉。

石岡車站。 「0蛋月台」。

圖:石岡穀倉(石岡農會碾米穀倉)

用餐之後,老婆及小東在石岡車站旁的觀景平台休憩,我獨自前往參觀石岡穀倉。

石岡穀倉位於忠孝街139號, 離石岡車站僅幾分鐘路程而已。

來到石崗穀倉,才發現今天未開放進入參觀,僅能參觀建築外觀而已。這大概是非假日出遊常會遇到的問題, 因為平日遊客少,所以有些小型的展覽館或古蹟建築就未開放,以節省人力成本。

石岡穀倉,高約四層樓, 建造於日治時代昭和17年(1942),台灣中部曾在1935年發生關刀山大地震, 因此日本人特別以防震的結構工法來建造這棟兼具儲米及碾米廠功能的穀倉。

隨著時代的演進,石岡地區的農民如今大多改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水果,稻米產量銳減,石岡農會穀倉已失去原有功能而荒廢多時,石岡農會原本有意將這棟老舊建築拆除, 而將土地另作其它用途。

民國88年(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又發生大地震,造成慘重災情,而石岡穀倉這棟老舊建築雖然也部份受損, 卻沒有倒塌,通過了七級大地震的考驗,而引起專家學者的注意。地震不倒,石岡穀倉也因此而獲得重視及重生的機會, 而被台中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予以保存,避免遭到拆除的命運。

參觀完石岡穀倉,回到車站與老婆孩子會合,續行約兩百公尺,抵達台中縣遊客服務中心(4.9K處)。 抵達這裡,還沒騎到半途,已有人喊累了。

圖:石岡水壩(石岡壩)

從豐原騎往東勢,是往大甲溪上游的方向,越騎愈多上坡路。倘若騎完全程12公里, 則來回24公里,老婆及小東可能會拒絕再騎后豐鐵馬道,則我錯失的古蹟損失恐怕會更大。

於是決定只騎至6K處即折返,然後去探訪石岡水壩。剩下的6公里(東勢段)東豐自行車綠廊就留待下次再造訪。

石岡水壩的入口位於朴子口車站及石岡車站之間,剛剛騎車經過萬靈祠時, 有看到路旁指標寫著「石岡水壩出口」,我誤以為此處是「出口」,則前方應該還有「入口」, 而其實指標「出口」就是指「入口」的意思。我因此而錯過這一景點。一路騎至石崗車站,才知已離水壩愈來愈遠。

回程抵達萬靈祠時,循指標轉往石岡水壩。約三、四鐘,即騎至壩頂入口處,自行車不能進入壩頂, 僅能徒步走過壩頂,前往大壩北側參觀九二一地震的斷壩遺跡。但租來的自行車並沒有附鎖, 如何捨車而行呢?幸好非假日遊客不多,壩頂入口的警衛熱心幫忙遊客看顧車子, 讓遊客可以安心進入參觀。

石岡水壩建造於民國63年(1974),民國66年完工營運,壩體橫跨大甲溪,壩高25公尺, 壩長357公尺,供應大台中地區的民生、工業和灌溉用水。 由於水壩位於車籠埔斷層上,九二一大地震時遭到重創。位於斷層上的16、17、18號閘門由於受創極為嚴重,無法修復, 於是保存斷壩遺跡,並於原址設立紀念碑,作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

我來到石岡水壩九二一地震的斷壩遺跡處,大理石紀念碑,被切割成兩塊並列,中間為走道,通往斷壩遺跡。 大理石的切面,一邊刻著九二一大地震震央的經緯度,另一邊刻著地震發生的日期及時刻。 民國八十八年(1999)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十二秒,忽然一陣天搖地動,我從睡夢中驚醒, 我和老婆驚恐的急拉著孩子往門外衝。

來到斷壩處,眼前這橫歪直倒的巨大水泥牆柱,令人怵目驚心,十二年前的記憶又浮上心頭。 今天的東豐自行車綠廊之行,清風綠景相伴,一路心情飛揚,而這一刻則令人斂容。

旅行,遇見悲愴的歷史,更何況這是自己曾親身經歷過的往事。

石岡水壩九二一紀念碑。 民國88年9月21日零晨1點47分12秒發生大地震。

旅遊日期:2011.01.14 (寫於2011.01.18) 


【延伸閱讀】
第0830篇 -2011.02.19 石岡梅子車站.百年芒果樹
第0826篇 -2011.02.18 土牛碑.土牛客家文化館.劉章職古墓
第0821篇 -2011.01.14 后豐鐵馬道.花樑鋼橋.九號隧道
第1043篇 -2013.12.16 東豐綠色走廊(東勢段).東勢客家文化園區.騰雲號
第0830篇 -2011.02.19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旅行照片]

東豐自行車綠廊。楓紅白雲。
藍天白雲好風光,東豐綠廊騎單車。
綠廊地標。
舊列車、「0蛋月台」、阿婆茶葉蛋。
石岡穀倉(歷史建築)。
自行車道旁一小段舊鐵道。
台中縣遊客服務中心(現在應改稱台中市遊客服務中心)。
萬靈祠(萬善同歸)。石岡水壩入口旁。
石岡水壩入口標誌。
石岡水壩水閘門。
石岡水壩壩頂。
石岡水壩位於車籠埔斷層線上。
石岡水壩九二一地震紀念碑,前方為斷壩遺跡。
石岡水壩斷壩遺跡。
回程。朴子口車站。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東豐自行車綠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