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77)

雙溪.北勢溪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三水潭(北勢溪與灣潭溪交會處)

北勢溪古道位於台北縣雙溪鄉泰平地區的料角坑,因古道沿著北勢溪的上游河岸而行,所以被稱為「北勢溪古道」。

北勢溪發源於雙溪與宜蘭頭城接壤的山區,流經雙溪、坪林、石碇,至新店龜山,與南勢溪匯流成為新店溪, 流向台北盆地,最後注入淡水河。

台北市的民生用水,取之於翡翠水庫,而翡翠水庫建於北勢溪之上。 北勢溪因此成為水源保護區,上游溪水清澈質佳。坪林以上的北勢溪,溪流蜿蜒多姿,處處碧潭翠景,例如粗石斛、 虎寮潭、闊瀨、黑龍潭、三水潭等,都是知名的露營地,而愈往上游走,青山綠水,景色愈為秀麗。

三水潭位於坪林、雙溪兩鄉交會之處。北勢溪與其支流灣潭溪在此交會,形成水潭,被稱為「三水潭」, 或稱「雙溪口」。雙溪口是北勢溪古道與灣潭古道的交會處。這兩條古道都以溪潭美景而著名。兩條古道 各自沿著北勢溪、灣潭溪,分別通往雙溪鄉的料角坑及灣潭。我在大台北山區走過不少古道, 其中,灣潭古道是一 條迷人而令人難忘的古道,而北勢溪古道又可媲美灣潭古道。

北勢溪古道從三水潭至料角坑。料角坑屬於雙溪鄉泰平村。昔日三水潭附近聚落的學童,就是走這條古道前往泰 平國小上學。這條上學路,我估計路程約兩小時。泰平村位處於雙溪鄉的南隅,昔日並無公路,居民出入皆靠一雙腳。

不只學童上學辛苦,就是外地老師要來泰平國小任教,出入也極辛苦。民國六十年時,有三位剛畢業的老師被分發到 泰平國小任教,從雙溪市區經過辛苦長途跋涉,終於抵達泰平國小,卻深感在此地任教極辛苦,次日便提出辭 呈註1。 我在三水潭遇到一位當地居民,他說小時候,他就是走這條道路去泰平國小上課。 他的年紀與我相彷,民國六十年時,應當還在讀小學,他或許曾見過這三位辭職教師的一面,或是曾聽到其 它老師提起這件事。

圖:北勢溪古道

走北勢溪古道,可從料角坑走向三水潭,或從三水潭走向料角坑註2。 我今天的行程是從三水潭走往料角坑。

三水潭本身就值得一遊,這裡潭清水碧,站在新完工的跨北勢溪水泥橋上,俯瞰魚群於橋下溪裡悠游覓食,溪水清澈, 溪裡有苦花、紅貓、石貼等魚隻,魚鰭麟紋,清晰可辨。

這裡也有一座百年土地公廟「雙溪口福德宮」,舊新廟前後並列, 面對著三水潭。從土地公廟出發,走往料角坑的方向,先過一水泥多孔橋,越過灣潭溪,然後順著北勢溪左岸而行。 先是一段寬闊的碎石路,沿途有一土地公廟及有應公廟。接著爬過一坡,再下坡,來到了北勢溪溪畔。這裡又有一水泥橋, 過橋,至北勢溪對岸。

過溪後,前面出現岔路,右岔路通往一民宅,為料角坑38號,左岔路則為碎石產業道路,繞向山腰高處, 可通往古道的終點料角坑、 泰平國小附近。在這裡遇到當地居民,證實了這北勢溪古道為當地居民進出泰平地區的舊道。這位居民說, 這條舊道已經少有人走了。目前三水潭對外的交通已大為改善。有水泥橋分別跨越灣潭溪及北勢溪, 汽車可通行往來坪林、雙溪。北勢溪古道便失去了交通的功能,因而逐漸沒落,變為寂寥冷清。然而, 這一條舊路,和灣潭古道一樣,因為沿途風光明媚,所以並沒有被登山者及旅人所遺忘,路況也還算不錯。

圖:土地公潭

北勢溪古道的入口就在料角坑38號民宅旁。從民宅旁的小徑沿著北勢溪溪畔走,溪岸有廢棄的梯田。

前方有一小段崩塌, 不過並不嚴重,踏著溪畔溪石可輕鬆繞過。接著溪岸出現梯田狀的草坪,田地都已廢耕,草坪上還放養著水牛。

沿途走於 溪岸之上,可觀賞北勢溪谷優美的景色,而路徑清晰,少有起伏,走來輕鬆愉快。約走40分鐘,遇一小瀑布,續行十餘分鐘, 溪谷開闊水緩,形成潭面,當地人稱之為「土地公潭」。

土地公潭有青山倒影,境幽景美,在此休憩半小時。續前行,約七、八分鐘,來到一舊橋遺址,石橋越過小支流, 橋頭立著一塊建橋石碑。碑文刻寫著捐款者姓名及捐款金額。石橋已被水沖毀,只剩半截,無法通行。 這座石橋分為兩段,中間有石墩,橋面是由四塊長石板所構成。橋頭的石碑,苔蘚斑斑,字跡模糊, 「中正橋石碑」幾個大字,則仍清晰可辨。古道上的古橋命名為「中正橋」,初看見時,頗覺得唐突。 這座石橋的橋墩及石板相當古樸,會令人判斷石橋可能是日據時代或更早的年代所興建的。

其實這座橋是 建於民國五十五年,所以才會有這種當代的橋名。我猜想農民或許不清楚,當時全台各地以「中正」、 「中山」命名的道路或橋樑,都必定是當地最主要的道路或橋樑。這種深山僻壤的小石橋也命名為「中正橋」, 其實是有政治風險的。這座橋應該是全台灣最小的中正橋,如今則成了北勢溪古道上特殊的遺跡。

過中正橋,離聚落就不遠了。約十二、三分鐘,出產業道路,又約三分鐘,便來到了料角坑17號民宅。 沿著民宅前的道路下山,沿途經過一水泥多孔橋,還須走半個小時的產業道路,才能接上雙泰產業道路。 產業道路的出口為壽山宮附近的雙泰二號橋。這附近也是昔日古道舊路所經之地。

圖:和平橋

站在雙泰二號橋上,俯望北勢溪谷,遠遠望見一座舊橋橫跨溪谷。從馬路旁的小徑往下走,來到橋前。

這座水泥橋凌空越過溪谷,為日據時代的建築風格,有典雅的水泥中空欄杆。橋名為「和平橋」, 建於民國四十六年。對岸橋頭豎立一建橋石碑,寫著「和平橋紀念」, 字跡模糊,也是記載捐款者姓名及捐款金額。

雙泰產業道路約完工於民國七十六年,是循著昔日雙溪往泰平的古道舊路而修建的, 因此道路上還可看見古道遺跡,例如沿途有不少古老的土地公廟。我每次走雙泰產業道路時,對此印象深刻。

從雙泰二號橋走往烏山的方向,不遠處就有一座有應公廟。廟旁就有一古樸的石碑,風化的砂岩石碑顯得古意盎然, 石碑上刻寫「石」兩個大字,碑文也是詳列捐款者姓名及金額。 可惜立碑的年代已遭塗抹。有應公廟的墓碑及外牆經過重修,石碑的立碑年代處被竄改為「民國九十三年」,並添刻新的捐獻者姓名。

看到石碑上的錯字(例如將石「碑」刻為石「埤」),以及怪異的姓名(例如「莊烏龜」),雖然農民質樸而缺乏文采, 卻讓人感到一種樸拙的親切感,後來的人花錢修廟,卻隨意在古碑上塗抹竄寫,便讓人覺得是一種文明的粗暴。 在有應公廟附近,我看見了舊路跡,證實了眼前這條柏油路(雙泰產業道路),正是昔日的古道。

雙溪產業道路往雙溪方向走,沿途路旁出現古樸小巧的土地公廟。過虎豹潭不久,路左側有一座廟,廟名奇特, 廟匾為「蘭營守府官」,廟名為「總爺祠」,祀奉昔噶瑪蘭營的頭圍千總黃廷泰註3。 黃廷泰是最早開闢泰平地區的人。他率蘭營部卒行軍路經此地時,發現土地平曠,將此地命名為「大坪」, 而此地人煙稀少,土地多為荒埔。於是道光年間,黃千總招募佃農進入開墾,地名亦被稱為 「黃總大坪」註4,大坪,又名「大平」,即今日之「泰平村」 。

圖:北勢溪古道

嘉慶17年(1812年)噶瑪蘭正式設廳,當時淡蘭之間的主要官道是繞經東北角的草嶺,距離約二百餘里,宜蘭、 艋舺之間路程約須三天,道路迂遠,往來不便。

後來安溪茶商另由水返腳(汐止)走往平溪,再至雙溪大坪(泰平)地區, 然後切往頭城,走出另一條淡蘭之間的通道,使宜蘭、艋舺之間的路程縮短為一百二十五里。

這條路線由於「素無生番出擾」,而且「大溪、大坪、雙溪頭一帶皆有寮屋, 居民可資栖息」,因此安溪茶販往返淡蘭洽商, 皆走這一條路線。這一條路線多沿溪谷而行,當時的人提到:「有溪流數處,深廣五、 六尺許,必須造橋五、六座,設隘一、二寮,方足以利於行人。」由此可知,位於雙溪鄉的北勢溪及其支流溪谷, 以及雙溪鄉的其它河流溪谷,都曾在這條淡蘭古道路線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註5

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銘傳開闢由深坑、石碇經坪林至宜蘭的北宜道路,日本人又依據劉銘傳的路線, 闢建為北宜公路。公路完成後,成為淡蘭之間主要的交通動脈。而這條由頭城經由泰平地區, 出汐止的淡蘭古道便逐漸沒落而被遺忘,只成為山區各聚落之間往來的村里級的道路而已。

如今的北宜公路,車輛往來奔馳,交通繁忙而喧囂,昔日淡蘭古道的舊貌已不復見。 雙溪泰平地區山林溪谷的淡蘭古道則因被遺忘而隱蔽於山林,昔日的舊徑痕跡依舊存在,而古道歷經歲月滄桑,正散發出一股迷人的歷史芳香。 這種芳香,其味淡如蘭,愈久而愈香。隨著登山客及旅人的到訪,這股香醇之味,愈飄愈遠, 使人逐漸憶起這被淡忘了的淡蘭古道記憶註6

旅記日期:2005.07.19 (旅遊日期:2005.06.04)


[路程時間記錄]

三水潭…18分鐘…料角坑38號…40分鐘…小瀑…15分鐘…土地公潭…8分鐘…中正橋…12分鐘… 產業道路…3分鐘…料角坑17號…5分鐘…水泥橋…30分鐘…雙泰二號橋 (單程約2小時)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398篇 -2019.06.04 旅行影片:北勢溪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92篇 -2016.06.06 北勢溪古道

註1:這三位教師爬過的大樟嶺,被當地居民戲稱為「辭職嶺」。 雙泰產業道路完成後,大樟嶺附近仍保留一段古道舊路,以這三位老師的事蹟,而將古道命名為「辭職嶺古道」。

註2:
如何到達料角坑的北勢溪古道入口?
從台北出發,走北宜高,下石碇交流道,走106公路至平溪鄉,至十分寮時,右轉平雙公路,至雙溪,再走雙泰產業道路, 過泰平國小、壽山宮,遇雙泰二號橋,過橋後右轉,走產業道路,約兩公里,過一水泥孔橋後,道路S型陡坡而上, 至料角坑17號民宅。古道入口就在17號民宅附近的岔路,走往溪谷的方向。
如何到達三水潭的北勢溪古道入口?
從台北出發,走北宜公路至坪林,轉坪雙公路(北42鄉道),經闊瀨,循指標往黑龍潭的岔路,至黑龍潭時, 過紅白色水泥橋,繼續往前,過跨越北勢溪的水泥橋,即抵達三水潭雙溪口福德廟,再往前走過多孔水泥橋, 越過灣潭溪,續前行,再過橋至料角坑38號民宅。古道入口在民宅旁。

註3:
「頭圍」即「頭城」舊稱;「千總」為武官的官名。

註4:
臺灣府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冊/道里)記載如下:

噶瑪蘭未入版圖以前,為生番藪;設官定制後,又以地廣人稀,未能悉墾。邇年來聖澤覃敷,番黎向化, 人口日漸稠密、土地日漸開拓;凡遐陬僻壤之區,無不開闢周遍。如黃總大坪者,當人力未及之時,棄為荒埔;迨道光年間, 有黃千總始招佃入其地,除蕪穢、翦荊榛,堵截泉源、引流灌溉,墾得田地百數十畝,內皆農民耕作。路 由頭圍北關內土名外澳仔,登山至外石硿嶺,轉北五里為內石硿嶺,越嶺東北支分小路一條, 七里至烏山溪尾寮,則為黃總大坪矣。其間土地平曠,田園溝渠流灌,阡陌交通。唯僻處偏隅,經由之路雜沓, 蠶叢險偪,難容輿馬。」

註5:參考《噶瑪蘭廳志/卷八雜識(下)/紀事》以下內容:

入山孔道,初由東北行,自淡水八堵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三貂隆嶺, 入界。(註:隆嶺古道 嗣改從東行,由暖暖三瓜仔三貂,則比諸由雞籠而稍近矣。(註:燦光寮舖古道迨開疆時,復由三瓜仔迤東南行,三貂魚桁仔遠望坑過嶺, 至大里簡,入頭圍。(註:草嶺古道此即今所行,視舊路又較近矣。然自蘭城艋舺,計當二百餘里。官程四站,民壯五寮,雖便而猶未捷也。 茲查有一路,地甚寬坦,毋庸多涉深溪、重經峻嶺;只由頭圍砲臺外,斜過石空仔山六里至鹿寮(一名待牛寮), 再十二里至大溪,又十二里至大坪,二十里至雙溪頭雙溪頭二十里出屬之水返腳, 再二十五里便抵艋舺矣。 統計自頭圍艋舺九十五里,自蘭城艋舺一百二十五里。凡所經過內山,素無生番出擾,一概做料煮栳、打鹿、 抽籐之家。而大溪大坪雙溪頭一帶皆有寮屋,居民可資栖息。現安溪茶販入往返,皆資此途。惟中有溪流數處, 深廣五、六尺許,必須造橋五、六座,設隘一、二寮,方足以利於行人。又中有一路,不出水返腳而出錫口。又有一路, 不由大坪,可直向萬順寮出口;路更坦曠無谿,出口到,皆十餘里。附志之,以俟捷足者先登。」

註6:本文有關淡蘭古道史料及路線的研判,感謝以下幾位三友熱忱協助, 謹此表達感謝之意:
蕭郎 - 獨步山林網站
法賓 –法賓的登山瑣記網站
老恩 –山民主意網站


[行旅照片]

三水潭。(北勢溪與灣潭溪交會處)
三水潭。橋上觀魚。
水泥橋跨越灣潭溪,走往北勢溪古道。
過橋,走產業道路,先上坡,再下坡。約十七八分鐘,抵達料角坑38號民宅。
翻過柵欄,前方紅屋為料角坑38號民宅。
一小段崩塌路,不難通過。
北勢溪古道,路徑清晰。
北勢溪古道,沿著北勢溪溪岸之上而行。
北勢溪古道,路況好走,無太多起伏。
沿途可以欣賞溪流之美。
約走40分鐘,遇到小瀑。
過小瀑,約15分鐘,抵達土地公潭。青山倒影於潭。
續前行,約8分鐘,抵達中正橋遺址。
中正橋建橋石碑。
中正橋遺址。橋面為四塊長石板所構成。
過中正橋,約15分鐘,抵達料角坑17號民宅。
再走35分鐘至出口。附近有「和平橋」舊橋遺址。
和平橋紀念「牌」。
有應公廟。
有應公廟旁的石「埤」(碑)。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