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4)

內雙溪.高頂山(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高頂山古道

高頂山,位於頂山附近,名氣不如頂山

頂山是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東段)的第一座標竿名山,以草原及金毛杜鵑而聞名。

三年前的夏日,我第一次造訪頂山時,曾驚豔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之區竟有如此風光明媚之處,而遊客稀疏,頗讓人有身處世外桃源的感覺。

高頂山,附近有大片草原,為昔日牧養牛群之牧場,與頂山步道相距約二十分鐘路程,彼此之間有牛路相通。 山界對於高頂山並不陌生,然而這座山名氣小,我雖然聽聞過,但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

今年(2004年)八月間,山界陳岳前輩帶隊從至善路三段370巷底,爬往高頂山,並稱此條路線為「荷蘭古道」, 是昔日荷蘭人派兵為攻打西班牙人而開闢的一條道路註1。 這篇登山記錄發表後,才引起我的注意。吾友蕭郎則說, 這條路線他已走過多次,且登山補給站註2亦有相關的登山記錄。 他的話則讓我有所感悟。

我對於不知名的冷門山,一向興趣不高,然而掛上「古道」兩字,則無不引起我的注意。人各有所癖好,我雅好於探訪古道。 登山路線命名為「高頂山」,我竟視若無睹,而取名「荷蘭古道」,我則眼睛為之雪亮。看來,人不免迷惑於所謂的虛相虛名, 而忽略了真材實相。這是人之常情。古人說,雲從龍,而龍亦不可無雲以襯托其靈。所以美好的景點,不可無美名以襯托其美, 否則如何引人注意?

「荷蘭古道」會讓我眼睛雪亮,是因為「荷蘭」兩字。陽明山地區,乃至於大台北地區的古道,其歷史大多在晚清至日據時期, 較著名且有歷史可考的,如淡蘭古道, 大約建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由台灣知府楊廷理所開闢;如金包里大路, 約闢建於咸豐二年(1852年);如淡基橫斷古道, 約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荷蘭人統治台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且荷蘭人以南台灣為根據地, 當時北台灣尚處蠻陌之地,有可能存在這樣一條古道嗎?我初聞時,驚訝而不敢置信。

圖:古道沿溪畔而行

我這種認知反映出我對於台灣歷史的無知。

雖然我接受過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一年(中國通史)的歷史教育, 但教科書提到荷蘭人統治台灣的部份,大概只有幾頁而已。

課本重點又著墨於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 至於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期間(1624-1661年)之間史事,則幾乎一片空白。

我腦海裡有關荷蘭人的歷史,只有台南的赤崁樓、安平古堡,淡水紅毛城,還有我小時候就會唱的《安平追想曲》。

這幾年,走訪山林古道,因地理而涉及歷史,我所走過的古道,其遺址年代多在百年間,或至一兩百年間,超過兩百年者, 可說是絕無僅有。大台北地區竟出現一條「荷蘭古道」,無論真偽如何,倒是替我開啟一道歷史之窗, 開始涉獵那遙遠而屬於荷蘭人的台灣歷史年代。

荷蘭人崛起於十六世紀末。

西元1579年,荷蘭人脫離西班牙的統治,建立荷蘭共和國;1588年, 英國擊敗西班牙的海上霸權註3。 此後,英荷結盟並成立海軍聯合艦隊,襲奪西班牙在各地的殖民地。西元1600年,英國成立「英國東印度公司」, 西元1602元,荷蘭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以開拓東方的殖民地及貿易。1604年,荷蘭海軍遇風浪轉至澎湖, 打算做為據點,但遭明朝將領沈有容警告而撤退。

162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覓取與中國貿易的中途站;1621年,西班牙為保護中國貿易路線及馬尼拉安全, 準備攻取台灣;1622年,荷蘭人進攻葡萄牙人所佔領的澳門,戰況不利,遂轉而進佔澎湖群島,並至台灣西南海岸, 調查港灣海域地形;1624年,荷蘭人正式佔領台灣註4

西班牙人因此大為緊張,而於西元1626年五月五日派出艦隊沿東台灣北上,繞過三貂角, 五月十二日進入基隆港,佔領社寮島(和平島),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1628年,佔領滬尾, 築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今紅毛城),以牽制南台灣的荷蘭人。荷蘭人曾派艦隊北上進攻,但失利而返。

後來,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經營不利,規模漸縮小,兵力亦逐漸減少。荷人得悉後,1642年,派出艦船六艘及690名兵力北上, 進攻雞籠,西班牙守兵不多,於是開城投降, 結束了西班牙在北台灣短暫16年的殖民統治註5

根據歷史記載,荷蘭人北上攻擊西班牙人,運兵以船艦為主, 且西班牙在台灣北部的軍事據點以雞籠及滬尾兩港為主,荷蘭人進攻西班牙人, 似無理由走陸路,且當時荷蘭人的勢力只及台灣中部而已,對台灣北部內陸地形並不熟悉。 若說「荷蘭古道」為荷蘭人攻打西班牙人所開闢的道路,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圖:「荷蘭古道」?

但荷蘭人是否就不曾走過這條古道呢?似乎也不能武斷地認為毫無可能。

一張荷蘭人於1654年左右所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註6, 描繪了基隆、淡水北海岸及台北盆地的港灣、河流交通要道,以及沿岸原住民村社, 古圖上並標出一至六十一號的阿拉伯數字,且有荷文標註地名。

這顯示,佔領北台灣以後的荷蘭人,足跡已踏及淡水及基隆河流域,否則何以能畫出這麼詳細的地圖?

1640年代,荷蘭人的勢力僅抵達台灣中部,1642年驅逐西班牙人後,才開始派人繪製中北部沿途河川與村社。 1654年左右完成的大台北古地圖是由當時駐紮於淡水的西門•給爾得辜(Simon Keerdekoe)帶回巴達維亞東印度公司總部。 荷蘭時期東印度公司擁有完整的歷史檔案記錄,使我們今天能從昔日的古荷蘭文記錄裡, 了解三百多年前的台灣歷史面貌註7

1642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北部後,同年11月21日至23日之間,荷軍優司特•戴•弘特(Joost de Hont)隊長接獲命令, 在淡水林子社的番人三哥(Samco)嚮導陪同下,由淡水走陸路到雞籠,經過三芝、石門、金山、 萬里等地從事調查,但未深入內陸,而是沿著海岸線而行, 荷軍曾於富貴角的麟山鼻及白沙灣一帶休息註8

1644年,荷軍則由淡水出征多密爾社(Sotmior), 雞籠附近的基馬武里社等四社及淡水附近的十社紛紛歸降註9

或許,我們有機會從荷蘭時期龐雜的檔案資料中,找到可能的證據, 證明三百五十年前荷蘭統治台灣期間,曾經來過高頂山, 但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台北盆地遍佈平埔族部落, 無數古道交通其間,且經數百年來的滄桑變化,如何從荷蘭古文獻所載的古地名、路線與今日的地名、路線相應符呢? 在我看來,「荷蘭古道」是想像多於事實。

但無論如何,「荷蘭古道」激起了我探訪高頂山的渴望。

圖:風雨迷霧中,與高頂山基石相遇

今天窗外飄著細雨,我抱著碰運氣的心情,勉強外出,心想或許天氣午後會變好。

開車往外雙溪,轉往至善路三段370巷底註10)。

幾天前,我已來此試探高頂山的登山口而未成,當天無意間發現登峰圳,一時興起,改探訪登峰圳

今天舊地重遊,一路開車至370巷巷底,就看見了路左側有一登山口,樹上綁滿登山條。 下車,在附近稍逛一下,未看見「風行咖啡園」的招牌。一般的登山記錄, 都提及寫高頂山登山口有一「風行咖啡觀光果園」的招牌,我卻未看到。但以位置推斷這裡應該沒錯。

這時天空還飄著細雨,心裡猶豫著是否要放棄?於是從登山口往上走幾步,探望一下,見竹林夾道, 路平緩好走,心想既來之, 不如走一段看看,如天氣轉壞或途中路況不好,則隨時折返。一進入古道,約三分鐘, 路旁有一陽明山輔導會界柱,而路旁有竹林、駁坎及農圃,路相當平緩,我不知不覺愈走愈深入。

沿途頗有古道的感覺,平坦的路徑,幽緻的林蔭, 毫不遜色於我最近走過的三芝鄉茄苳坑、圓柳、五腳松等古道。我想,這樣一條山徑, 應該稱得上是一條古道。這附近的登峰圳,建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這地區的開發歷史已超過150年,這條路,縱然不是荷蘭古道, 也應是昔日農民上山拓墾的古道舊路。

約二十分鐘,抵達溪流處,溪水潺潺,水質清澈。可惜今日天氣極溼冷,無福享受沁涼溪水。 溪谷兩岸都有路徑,登山條則指向對岸,於是踏溪石而過。溪谷附近有殘遺的駁坎,被茂盛的冷清草及草蕨所遮掩。

突然發現草叢裡撒落著一堆金紙,紙張還相當新穎。於是好奇在附近搜索,卻未發現土地公廟或古墓。我今日獨行,不敢過於深入草叢, 只是敷衍搜索而已。於是繼續前行。

接著古道漸偏離溪岸,開始一段陡上路,天雨泥土溼滑,行進緩慢。但此時已走出興趣, 不想回頭。約七、八分鐘,來到上方處, 遇左右岔路,有藍天隊路標寫「往高頂山約30分鐘」,路牌稍歪, 不確定應走哪一條,決定選左路註11

接著的山徑又變得平緩好走,路旁偶見竹林及拓墾的遺跡。十餘分鐘後,接近山頂, 樹林間漸籠罩著薄霧,而雨勢漸增。沒多久, 前方豁然開朗,天空亮而白茫,突然就來到了山頂,風雨霧交加迎面而來。

透過溼而矇朧的眼鏡,我看見一大片弧形起伏的草原, 迷霧草原裡有零星低矮的灌木叢。勉強還有能見度,我頂著風雨霧向前走,十幾公尺外, 就看見高頂山的基石。在風雨霧中與基石相遇,有一份興奮之情。

風大,雨彷彿跟著變大,又有霧。我不敢走遠。草原上不見牛群,大概都已躲起來避風雨。 根據山友的記錄,高頂山一帶多牛群,來此地切忌穿著鮮豔衣服,以免招惹牛隻。今天天氣實在不好,整片草原空無一人,也空無牛隻。

雖然獨自擁有這一片草原,但沒什麼好羡慕的,我也同時也獨自擁有淒風苦雨。草地溼冷,連坐下來休息片刻都不行, 只好匆匆告別。我告訴自己,要再找個豔陽天重訪高頂山。這片廣闊草原離頂山步道還有一段距離, 一般遊客的足跡不會至此,若是天晴時候,我敢說這裡是頂山世外桃源裡的世外桃源。

圖:高頂山大草原

下山的速度並沒快多少,溼滑的山徑,得步步為營。

花了三十分鐘回到越溪處, 從這一頭望見溪岸另一條岔路,溪畔旁有一排竹林, 才驀然想起,我曾見過這景象。陳岳前輩帶隊走「荷蘭古道」,曾拍攝到這個景點。

我已下山至此,而「荷蘭古道」這四個字又激起我的意志力,溪岸另一條上山的路才是所謂的「荷蘭古道」, 怎能不探一下呢?因為好奇,於是轉入岔路,想往上走一段看看。這條沿著溪畔小徑,質樸原始,更有古道的感覺。 沿途多駁坎遺跡,荒廢已久。

由於山路鄰溪,所以較潮濕,路旁冷清草極茂盛,山路沒有剛才走過的路寬暢, 但路跡不難辨認,也不難走。本只想探路一小段,又不知不覺愈深入而欲罷不能。十分鐘後,古道越溪,接著山徑漸陡, 穿梭於樹林間,而沿途都有登山條提供導引。後段愈走愈陡。

約三十分鐘,又是同樣的經歷,前方豁然開朗,天空亮而白茫。我又回到大草原上。 這時不知身處於草原的何處。幸好,雨雖未減弱,但霧已漸消散。循著草原灌木叢上的登山條往前走,約不到百來公尺, 就看見高頂山的基石在前方。原來,這兩條路線的出口 距離極為接近,都在高頂山基石附近。

我又再一次的回到高頂山。第二次走的路線,就是所謂的「荷蘭古道」。就親自探訪的經驗而言, 這條路線,沿途有不少駁坎遺址,確實充滿古味,應是一條先民古道。 不過古道後段則陡爬穿梭於雜樹林, 不像古道,似乎是山友為登頂而硬開闢出來的山路。

先民入山拓墾,大多沿溪而上,尋覓溪畔平坦坡地,修築駁坎,種植並取水灌溉農作果樹,而愈往上游拓墾,當溪水漸稀而山勢愈陡時, 便停止拓墾,故向山拓墾的農路古道多為單向往來,並不以貫通兩地為目的。這條古道,是否為「荷蘭古道」?我是懷疑的, 但做為一種歷史情懷,如此暱稱,倒也無妨。

我在高頂山稍做停留,望著這片雨中清新的大草原。這條路線,從登山口出發, 路程才約一個小時,沿途除一小段陡坡外,皆走於平緩的森林裡,中途有清澈溪流, 終點有美麗草原,確實是值得一走的路線。稱「高頂山」,無以稱其美,或許應冠以古道之名,以發揚此一路線。

稱「荷蘭古道」,則茲事體大,我不敢輕易跟進,或許可取「高頂山」與「荷蘭古道」之中道,稱之為「高頂山古道」。 沿溪兩路線,分別稱之為東線及西線。至於「荷蘭」之名適與否, 則留待專家學者更嚴謹之考證註12

旅遊日期:2004.12.27 

【延伸閱讀】
.第0488篇 - 2007.08.16 內雙溪古道連走「荷蘭古道」
.第1588篇 - 2020.08.19 旅行影片:陽明山荷蘭古道.內雙溪古道環狀路線


[相關時程記錄]
登山口…20分鐘…越溪…40分鐘…高頂山…30分鐘…越溪(改走東線)…30分鐘…高頂山

註1:陳岳前輩認為:「荷蘭古道係1642年,荷蘭派兵經頂山到萬里加投, 攻打西班牙人,文獻只提及隻字片言,但經當地耆老口述才更加深信。」後來補述,這條古道為1641年荷蘭人征伐雞籠失利 後所走的撤退路。

註2:登山補給站, 蒐尋「高頂山」,即可找到相關登山記錄。

註3: 西元1588年7月22日,西班牙與英國為爭奪海洋霸權,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大海戰。西班牙船艦占絕對優勢。但是, 海戰的結局,卻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遭毀滅性的失敗,幾乎全軍覆沒。

註4: 荷蘭人佔領澎湖後,明天啟三年(1623年),福建總兵率領兵船登陸白沙島,與荷軍血戰八個月,並擄獲其守將,但荷人仍堅守城塞,不 肯撤退堡。其後,明廷為了結束戰爭,擬定和談條件,即荷人撤出澎湖,明廷則默許荷人佔領台灣。西元1624年8月26日, 荷軍轉移至台灣,佔領台灣,寫下台灣有文字記錄的歷史開端。

註5:參考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第55-61頁,蓬島文代公司,1980年。

註6:地圖名為:「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 圖(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國內學者曹永和教授,曾費心 蒐集與台灣有關的歐洲古地圖及文獻,以一篇《歐洲古地圖上之臺灣》長文,享譽學界。 他稱這張古地圖:「可謂是一幅描繪臺北、基隆、淡水等地區頗詳細地圖。尤其是值得注意者,即為臺北盆地出現於古地圖較詳細者 當以此圖為首次。」參考:翁佳音著,《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年。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前言

註7:同註6。

註8:參考:翁佳音著,《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年,第五章。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第五章 北部海岸──四四號至五四號解讀

註9:潘英著,《平埔族史略》,台灣文獻,第四十四卷第一期,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第113-153頁,民國八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註10: 從外雙溪往至善路三段370巷有兩條路,一過楓林橋,走萬溪產業道路,過四公里多,左轉至善路三段370巷,約一兩公里,至登峰圳; 另一條路線是過聖人橋,走至善路三段336巷,約兩公里多,可到達上方的370巷。走聖人橋距離較短,但路較狹窄。

註11:兩條路殊途同歸,半途又相通,但不確定於何處相銜接。我選左路, 回程時,循原路走,結果卻是從右路回到這個岔路口。但中途沒有看到兩條路交會處。

註12:我有猜想過,這條「荷蘭」古道是否可能是「河南」古道?「荷蘭」與「河南」 同音,當地耆老或許因口傳而誤解語義。這條路線與清末興建的淡基橫斷古道有地緣關係,清軍(河南勇)走過這條路線的可能性,確實比荷軍高 多了。清朝時,擎天崗以西760公尺的雞心崙設有河南營,而當時坪頂地區已開發,有坪頂新舊兩條古圳,清軍或許曾巡守過此路。李瑞宗先 生在調查雞心崙的「河南營」遺址時,當地有耆老則稱該遺址為「荷蘭營」,相傳為荷蘭人所建的城堡。

【補註】
高頂山古道起點附近的聚落,舊地名為「香對」,隸屬於芝蘭一堡雙溪庄。香對,是「指製香的水碓」。 水碓通常是用來舂米之用,昔日這裡的居民採伐樹木,利用水碓搥打樹皮製成香粉,而有了「香對」地名。 這條古道稱為「香對古道」,或許更能反映古道的歷史。...Tony補註於2012.02.25


[行旅照片]

至善路三段370巷巷底,登山口在路左側。
山徑平緩,有殘存的石階。
古道好走,不知不覺更向前走。
接近溪流處,聽到潺潺水聲。
越溪後,走於雜樹林中,路寬闊好走。
接近高頂山時,霧漸籠罩,細雨紛飛。
來到大草原,強風雨霧,不見牛群。
高頂山基點。匆匆留影,不敢久留。
回到越溪處,發現另一條古道(東線)。
(東線)古道沿著溪左岸而上,旁有一排竹林。
古道潮濕,多冷清草,野草侵道,路徑較不明顯。
沿途溪畔不時可發現駁坎,蠻有古道的感覺。
又回到大草原。霧已散,但風雨仍大。
可惜憂愁風雨未停,只好與草原道別離。
回程。幽雅古道(1)
回程,幽雅古道(2)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