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50)

萬華古蹟之旅(1):龍山寺.青草巷.艋舺地藏庵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萬華龍山寺旁西昌街徒步區工程(施工中)

我從小生長在台北市東區。四十多年來,我對台北西區一向陌生。

若沒帶地圖,我走在萬華地區, 可能會迷路。今天我搭著捷運板南線,在龍山寺下車,預定探訪萬華幾處古蹟。

萬華古蹟,我只認識龍山寺。其它幾處古蹟,我未曾造訪過,有的甚至是最近才初次聽聞。雖然帶著地圖, 事前也抄錄各古蹟的地址,但不易判斷相對位置,因此繞了不少冤枉路。不過我不以為意,在街頭感受萬 華氣氛,閒蕩的感覺也很不錯。尋訪古蹟何必講求效率。

我因此兩次穿過華西街,兩次走過西昌街, 兩次路經貴陽街。再加上事後繪製行旅地圖,我總算對萬華龍山寺一帶的各個古蹟位置有較清楚的認識。 關於這次的旅遊,若完全依我實際行經的路線描述,恐怕讀者的思路會如陷五里霧,於是我只好重組旅遊記憶, 依合理的路線來敘述這趟萬華古蹟之旅。

「萬華」,舊稱「艋舺」,是台北發跡之地。「艋舺」這個地名,據說源自原住民獨木舟之發音(Man-Kah)。 早期原住民划獨木舟載運土產至渡頭與漢人移民交易,於是漢人以「Man-Kah」來表示番舟聚集之地。 「Man-Kah」或譯為「莽葛」、「蟒甲」,後來演變成為「艋舺」地名。這裡原只是一處小渡頭,後來漸 成漢番交易的小市街,以蕃薯(地瓜)交易為大宗,形成台北的第一條市街。後來大嵙崁溪(大漢溪)漸淤塞 ,原停泊新莊的船隻改泊艋舺,於是艋舺市街逐漸興旺。

自乾隆末(1795)至道光初年(1820),二、三十年間,艋舺已發展成為北台灣最繁華的市街。當時俗諺: 「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已然成為全台第三大港市。後來艋舺的繁華更超越鹿港及台南府城, 而成為台灣最大的都會。光緒元年(1875),欽差大臣沈葆楨奏准創立台北府,即建議將府治設於艋舺。

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總督府實施行政區域改制,始設立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日本人將艋舺更名為「萬華」。

圖:龍山寺正門

來到萬華,若看路標街名,你會以為來到中國的西南方。廣州、桂林、貴陽、梧州、康定、西昌, 這一條條以中國西南城市為名的街道交錯於這個地區。龍山寺就位於廣州街上。

走在今日的萬華街頭,已難以想像昔日艋舺的繁華。台北城的發展,由艋舺奠基,後來艋舺被大稻埕追上; 日據時期,西門町掘起;台灣光復後,西門町引領風騷,後來商圈逐漸東移,西門町榮景不再, 萬華則風華遠逝,愈顯落寞。

龍山寺外的街頭,隨處可看到群聚的遊民,這是台北其它地區少見的街頭景象。 龍山寺前的舊龍山市場則正改建為十二號公園,大片工地被圍欄,原有攤販被安置於人行道,擠於狹小的臨時攤位,顯得壅迫而凌亂。

這次來龍山寺,發現龍山寺斜對面的麥當勞已結束營業。當年麥當勞選中這地點,應是龍山寺為國外觀光客來台 北必造訪的景點之一。如今廟庭仍隨處可看到碧眼金髮的觀光客,亦不乏一般遊客,但麥當勞已退出此地。據說是 因為不堪遊民老人長期盤據。當地遊民每天長時間待在麥當勞,或輕微消費,或者不消費,整日在店內享受舒適的空間、 空調、廁所等設施。麥當勞不堪其擾,乾脆將店面結束。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各地麥當勞都有消費者佔用座位的行為,又以學生居多,並不礙事,何以至結束營業據點呢?是否遊民的形 象與麥當勞極力塑造的「歡樂氣氛」格格不入,於是寧可選擇結束這個門市點。這也反出映龍山寺附近的某種社會現象。

圖:龍山寺前殿

龍山寺是艋舺民眾的信仰中心,為國家第二級古蹟,始建於清乾隆3年(西元1738年) 。

萬華地區住民以福建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民為主,當年派員從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奉請觀音菩薩分靈來台。龍山寺佛道雜然, 主殿祭祀觀世音菩薩,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晉江、南安、惠安三縣,均屬於泉州府,三縣商人的公會「泉郊」,即以龍山寺為會所。龍山寺儼然成為早期 泉州移民的政治中心。泉州人為保護商業利益,私組武力,對進出艋舺的商船,設關徵稅,而龍山寺就是發號施令的大本營。

咸豐3年(1853),因利益糾紛衝突,艋舺地區發生漳泉大械鬥。漳州人落敗,於是艋舺為泉州人所佔。漳州人被迫遷 往較北的淡水河下游的大稻埕地區。後來,風水輪流轉。咸豐10年(1860),清廷與英法簽定北京條約,淡水開埠 ,外商循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尋求貿易商機。當時,上游的艋舺逐漸淤淺,於是大稻埕取而代之。隨後,台茶外 銷出現榮景,外商紛至大稻埕設立據點。至光緒年間,大稻埕已成台北首善之區。

我在龍山寺參考旅遊書本所載資料,欣賞廟宇古蹟之美。我對龍山寺的琳瑯滿目的匾額最感到興趣,從匾額的題字者 及其年代,往往可以觀察一座廟的歷史及其地位。

龍山寺的正殿建築及兩側的鐘鼓樓都有可觀之處。龍山寺歷經嘉慶與同治年間幾次大修,目前的寺廟風格係日據時代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時所修建,由泉州名匠王益順所設計建造。前殿八角藻井,鐘鼓樓轎式屋頂及正殿圓形藻井 皆出其手,精緻美奐,雕刻精密。

繞逛龍山寺一圈,一廊一柱間,都彷彿走過歷史,側殿的古樸寺柱,抬頭望,刻寫著「嘉慶」年號,動輒是近兩百年前 的古物,怎不令人緬懷憶往,陷入歷史的沈思呢?

圖:青草巷

步出龍山寺,向左轉,一旁就是西昌街224巷的巷尾。這裡就是萬華著名的青草巷。

青草巷出口對面的西昌街245號,就是國家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兩處景點與龍山寺連成一系。

青草巷,是最近讀自然旅行家劉克襄的文章,才認識的景點。青草巷內豎立著中、英、日文解說牌,其文如下:

青草巷

青草巷所在的西昌街二二四巷,是清代即有的古市街,週遭聚落則多經都市計畫道路拓寬及房屋改建,目前僅存從 青草巷到剝皮寮(老松國小南側)一段,尚保有古聚落市街紋理。青草巷弄內除保有舊時街道尺度,青草店家仍維 持店鋪風貌與經營型態。

我走進青草巷內,有幾家販賣藥草的青草店,仍維持著幾十年前柑仔店的傳統店鋪型式,讓人有一股親切感。至於 各種藥草,對我來說,都是青草,就算細看也看不懂,我只是隨意瀏覽而已。在短短地巷內來回走,感受一下昔年風華而已。

早期台灣社會,醫藥不發達,到廟裡求神問卜也是一種(民俗)治療方式。民眾至龍山寺參拜祈福完畢,順便來青草 巷抓幾帖藥草,於是這附近便形成中藥草鋪的市集。目前青草巷內的青草店鋪,大都是祖傳幾代的百年老店。

圖:艋舺地藏庵一景(外有頌經法事)

從224巷青草巷走出來,橫過馬路,就是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

地藏庵興建於清乾隆25年(1760), 曾於道光18年(1838)重修,歷史極為悠久,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之風格,建築簡潔,雕飾樸拙。

然而,今天地藏庵前搭起巨棚在辦喪事。寺廟外觀為棚架阻擋,我無緣看到這座寺廟的古樸外觀。廟前高架的棚蓬, 輓聯寫著「龍山寺住持圓寂比丘上慧下印大和尚靈堂」。

於是我從側巷小門進入地藏庵,直接走進內殿。地藏庵佔地不大,狹小的主殿內,長年燃香煙燻,木門幾乎變成褐 黑色,左右牆壁放置著王、謝將軍(七爺八爺)黑白無常的塑像,尊容令人肅恐,使整間殿宇有股黯沈氣氛。 而此時殿前靈堂揚起頌經聲。十餘位白髮蒼蒼、著居士服的老者,人持經書一冊,齊聲吟唱梵音,為圓寂的慧印 法師頌經祈福。我向地藏菩薩頂禮時,也陷入了沈思。

我還記得初讀地藏菩薩本願經時,是在民國八十五年,父親逝世那一年。在守靈期間,我初次接觸此佛經, 夜裡反覆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雖不盡相信其不可思議的神蹟,但寧可信其有,誦此經,為父祈福。

我的佛緣慧根淺薄,後來幾年間,便極少涉獵佛書,仍以儒學為宗。地藏王菩薩曾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理想何等崇高,其精神則令人敬佩。而我認為地藏王菩薩應該知道,他可能因此永 遠留在地獄救人,永遠沒有機會成佛。或許重點不在結果,而在努力的過程,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地藏王菩藏的精神與孔孟的淑世理想並無二致。

我隔著門柱,從內殿探視前院靈堂的頌經儀式,內心有另一種感慨。光陰這個東西,實在不可思議。父親逝世, 彷彿還在昨日,轉眼已近八年。我已年過四十三歲時。人生如白駒間隙過。有時人不免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然而歲月卻不待人。我不禁懷想,會不會有人還在選擇之間猶豫時,生命就倏然到了盡頭,而你已無所選擇。 我帶著某種感觸離開艋舺地藏庵。

走出地藏庵,循西昌街北走,我走在萬華街道,繼續我的古蹟之旅。
(∼待續

旅遊日期:2004.5.13  


[讀者迴響]

因為晚睡,總是有幸可以讀到Tony兄新出爐旅記。

有一點小弟想要跟您說明的,就是1853年的械鬥,通常被視為泉州人內部的衝突、又稱「頂下郊拼」。頂郊指的是惠安、南安和晉江三縣人,又稱三邑人。下郊(或廈郊)指的是同安人。頂下郊拼乃是三邑與同安為了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與碼頭地盤而產生的械鬥。當時三邑人引安溪人為奧援,同安人則與漳州人結盟,結果同安人大敗,只好退往大稻埕。

至於「泉州人為保護商業利益,私組武力,對進出艋舺的商船,設關徵稅」,則似乎言重了。當時的郊(也就是商人團體)經常約定對團體內的船隻或貨物按重量或金額抽取些「規費(抽份)」,以應付公共所需,如祭祀神明、辦公費用、官府需索等。這大概都是各商家甘願(或不得不甘願)出的。 因為Tony兄的文章看的人太多、所以讓小弟不得不多嘴,請原諒!至於筆誤很少,就不必多提了。--- 法賓 (2004-5-25)


關於1853年的「漳泉械鬥」,可能又是我過度的歷史想像了。我所參考的資料是莊永明先生著「台北老街」所述:「1853年,艋舺發生了『頂下郊拼』的械鬥事件;頂郊指的是泉州之晉江、惠安、南安所謂安邑人,而下郊則指同安及漳州等人;雙方為了爭奪地盤,早已互不相容,又因碼頭工人口角,而引發了一場火併。」我因為覺得「頂下郊拼」對讀者來說較陌生,須多著筆墨解釋,故代以大家熟悉的「漳泉械鬥」,沒想到反而曲解了真正的歷史原貌。感謝法賓兄指正。

至於「泉州人為保護商業利益,私組武力,對進出艋舺的商船,設關徵稅」的用語,會不會是我漳州人的歷史心靈在作祟?莊永明先生的原文如下: 「『頂郊』人為保護商業利益,私擁重兵,在淡水河設立關卡,凡是進來艋舺的船隻,所載貨物,他們都徵收百分之五的從價稅,」

這樣的說法,我初讀時,也是有些懷疑。設關抽稅是政府的行為,官府怎能容許民間團體私設關卡呢?以「公共利益」(祭祀神明、辦公費用、官府需索)為名目,商家則不敢不遵從,背後應也有官府的默許與撐腰吧!

我寫旅記時,總是想像多於考據,不免時有錯誤。法賓兄及讀者如有發現,歡迎隨時提出指正。「大菁」事件,殷鑑不遠。-- Tony (2004-5-26)


[讀者迴響]

被稱做郊或行郊(由許多行組成,故稱)的商人團體,其實是具有一定自治功能的,所以也不是背後有政府的撐腰或默許,而是明著來的。十幾年前有美國學者援引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論來討論帝制中國晚期(大約是明代中期到清末)的社會結構時,中國各地的行會(guild)大概是最常被引用,以證明中國有所謂公共領域的證據。不過反對派則認為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是特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現象,有其特殊的歷史意涵,不能拿來類比於中國。...法賓 (2004-5-26補充說明)


[行旅照片]

龍山寺旁西昌街徒步區工程(施工中)。
龍山寺正門。
龍山寺前殿,主祀觀世音菩薩。
龍山寺鐘樓。上簷屋頂使用「轎頂式」,猶如將軍的盔帽,為全台首見。唐山老師傅王益順設計。
龍山寺側殿。採走馬廊(迴廊)設計,為唐山老師傅王益順設計。
西昌街224巷青草巷歷史解說牌。
青草巷一景。
青草巷一景。
艋舺地藏庵一景。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