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36)

木柵.茶葉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茶葉古道入口處的解說牌,古道舊石階己變為現代水泥石階

我大概將近十年沒來過木柵貓空。時間久遠,對附近道路已不太熟悉,得邊看地圖邊找。

從政治大學旁的指南路往上走,就是以觀光茶園著名的木柵貓空一帶,這附近景點頗多, 例如指南宮、猴山岳、樟山寺、銀河洞等,都有步道相連接。

這裡的山坡地以種茶為主,1980年,台灣茶葉產業日趨沒落,台北市政府輔導茶農, 發展「觀光茶園」,於是木柵貓空成為民眾踏青休閒的好去處,沿途都有各式農莊茶園提供茗茶餐點。

我習慣稱此地為「木柵區」,雖然木柵早已改名為「文山區」。「木柵」是舊地名,「文山」也是舊地名。 木柵地名源自早期的「木柵庄」。最初,來此地拓墾的漢人,設製木柵寨, 以防禦「番」人侵擾,因而得名。「木柵」之名,也隱隱透露出早期漢民族移民與原住民爭奪土地資源的歷史史實。清朝,木柵屬於「文山堡」。日據、民國時代, 木柵所屬的行政區域幾經變革。民國七十九年,「木柵區」與「景美區」合併為「文山區」。

木柵的開發史,依「台北市發展史」(1981年)記載為:

「雍正七年(1729年),曾有粵人溯新店溪而上,與平埔族秀朗社人衝突,被殺害者達百餘人。 後來訂合約,築霧裡薛圳,逐漸拓成耕地。至乾隆元年(1736年),郭錫瑠築瑠公圳, 引水於新店溪,始有泉州府安溪移民入墾,逐粵人並與番人爭地,迅速闢地成村。」

木柵,經歷了不同族群間的紛擾,最後是由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在此安身立命。

圖:由古道上方處俯瞰廖家古墓

今天木柵之行,是為了走訪茶葉古道。

近年來,國內古道探訪熱潮未歇, 木柵茶葉古道近在市郊,知名度高, 坊間旅遊書刊雜誌多有圖文報導,我慕名已久。

但報導多,資訊取得容易,激不起好奇心,因此反而影響了探訪的興致。

雖然如此,今天出門前,在木柵附近幾個景點抉擇時,還是優先選這條古道。我終究是想親自走一趟這條古道。

茶葉古道的入口就位於指南國小旁。指南國小位於指南路三段38巷5之2號。從政治大學, 沿著指南路三段,順著指標,即可抵達指南國小。茶葉古道自指南國小至三玄宮,全長約1.2公里。 入口處相當明顯,有一解說牌,內容述及古道緣起、附近地理位置,並附有一詩。詩云:

山明水秀石坡坑,梯山種田聽歌聲,
山中農戶衣食足,栽竹種茶又植橘,
樟湖明月無古今,人事滄桑舊變新。

木柵以鐵觀音茶聞名,一年有四次採收期。過去產業道路未開闢前,茶農必須挑擔運茶到山下販售, 就是這條茶葉古道的由來。從現場觀察,這條古道的外貌已經改觀,不復舊貌。

初走起的一段石階路,已變成是水泥所鋪成,我不免感到失望。不久,來到上方處, 右側有一典雅的廖家古墓,墓碑牌刻寫著「安溪」,正如歷史所載,這地區為福建泉 州府安溪移民的後代。往上走,又遇到幾座墳墓,無一例外,墓主皆為安溪人。今天和老婆一起同遊此地。 老婆的祖籍為泉州安溪,沿途看到「安溪」墳墓,人不親土親,她對這條古道便有著濃厚的親切感, 沿途對我述說起她的先祖渡台移民史。

圖:茶葉古道的精華段,古樸的石階路

沿著古道愈往上走,左側山坡地漸出現茶園,穿過一片竹林後,水泥石階路的盡頭, 我終於遇到真正原味的茶葉古道。

水泥石階消失不見,接下來是保存良好,維持著古樸、 原味、充滿歷史歲月滄桑感的舊石階。這就是過去農民挑著擔,踏踩過的石階,將茶運往山下所走的茶葉路。

這段雖然只有幾百公尺,但走在其間,頗能觸動心弦,是這條茶葉古道的精華段。愈往上走, 古樸的石階路又被現代水泥石階路所取代,古味已失。古道亦被新闢的產業道路所切割,越 過柏油路,再往上走,終於抵達三玄宮。這1.2公里的路,悠閒漫步走,邊爬邊休息,約走50分鐘左右。

這趟茶葉古道之行,路程短,天氣又陰爽,走來相當愜意。沿途亦有小解說牌,詳細介紹木柵茶葉發展歷史、 各式茶種,以及茶的煎煮方式。行走於其間,不禁懷想當年茶葉榮盛的年代。

木柵是台灣鐵觀音茶的發源地。日據初期,福建安溪人張迺妙、張迺乾(福建移民來台的張家第五代)兩族人, 從福建安溪老家引進,試種於今木柵區指南里樟湖的山坡地,成為台灣鐵觀音茶栽培的濫觴。

茶葉曾是北台灣重要的產物,帶動台北盆地的經濟繁榮。

台北盆地開發晚,西元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台北盆地仍是荒蕪一片。嘉南平原,開發早, 盛產蔗糖,台南成為台灣的政經中心,安平港則是台灣最重要的港口。當時台灣的政治版塊是「南重北輕」,剛好與今日相反。

圖:茶葉古道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北台灣的重要性日增。天津條約,清廷開放台灣門戶,滬尾(淡水) 與安平港對外開放,隨後雞籠、打狗(高雄)亦陸續開放通商。

道光年間,台灣北部大嵙崁(大溪)、文山堡等地,農民即開始以種植茶葉為副業,製茶漸興隆, 當時茶葉主要銷往福建。福州和廈門商人自台灣輸入的劣質茶葉與較高品質的閩茶混合後,轉賣大陸各地,賺取更大的利潤。

同治4年(1865年),英國寶順洋行的約翰.陶德(John Dodd)來台北收購樟腦及販賣鴉片,發現台灣北部適合種茶, 於是引進現代商業模式的產銷方式,因而開啟了台灣茶葉的黃金時代。陶德自福建安溪引進茶苗, 分發給淡水附近的農民,又透過洋行貸款給茶農,然後再向茶農蒐購茶葉,產銷分工。

同治6年(1867年), 陶德將台茶試銷澳門,獲得成功。同治8年(1869年)又將「台灣製」的茶葉直接外銷紐約, 成功打開了美國市場。此後,大批外商紛紛來台設立茶葉洋行。閩南茶行亦相繼渡海, 在台北大稻埕開設商行,經營茶葉外銷。轉眼間,北台灣的山坡地變成茶園的天下。

光緒4年(1878年),茶葉已佔台灣北部出口總值的90%,成為北台灣重要的產業。同治4年(1865)時, 台灣茶葉輸出僅13萬6千斤;光緒19年(1893年)時,輸出躍增為1,639萬4千斤,30年之間,成長120倍。

清法戰爭(1884年)後,台灣建省(1885年),劉銘傳被授任為首任台灣巡撫。 劉銘傳辦公的巡撫衙門沒有設在台南古都,也沒有落腳於預定的台中城,而是在台北城。 除了劉銘傳本身的政治考量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北台灣的經濟力量已經舉足輕重。 隨後,日本人佔領台灣,繼續以台北城為政治中心。台灣的政治版塊轉變而為「北重南輕」。這個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沒想到一包小小的茶葉,在台灣南北政治版圖重心的位移過程,也曾發揮過微妙的影響力。

旅遊日期:2004.3.13   


[後記]
關於木柵茶葉古道,網路及市面雜誌旅遊書刊已多有詳文介紹。這次古道之行只是偕妻單純踏青尋幽而已。 最近又忙碌,本想偷懶,略而不寫這次的旅記。 近日讀山友小周兄「清法戰爭基隆砲台與戰場遺跡(一) 法蘭西軍之逆襲」一文, 述及清法戰爭為台灣「重北輕南」的分水嶺。清法戰爭時,台灣的駐軍以湘軍勢力為主,政經重心也在南部。 戰爭爆發時,主戰場在台灣北部,由淮軍名將劉銘傳主導戰局。戰後,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駐紮台北城。 台灣政經中心因而由南北移。隨後,日本據台,總督府亦設於台北城,從此確立了此後百年間,台北做為台灣政治中心牢固的地位。 溯其根源,清法戰爭可說是台灣由「南重北輕」,轉變為「北重南輕」的分水嶺。

這觀點很新鮮,我讀之津津有味。隨後,學歷史的法賓兄提出補充見解,認為造成臺灣政經重心北移的最大原因並非是清法戰爭, 而是台灣開放對外通商之後,北台灣生產的茶葉和樟腦逐漸取代了南部的米和糖,成為台灣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 艋舺和大稻埕(尤其是大稻埕)在經濟上逐漸取代安平港的地位。劉銘傳在台灣建省時,曾計劃建省城於橋孜圖(今台中市附近), 但卻始終在台北辦公,其原因是台北的經濟力量已經是不可取代的了。因此台灣的政治中心是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而轉移, 並非決定於劉銘傳之個人好惡而已。

小周兄好史,法賓兄學史,兩人相互切磋台灣的「南北問題」,意外扯出「茶葉」來,使我回味這趟茶葉古道之行有了新認識。 於是不敢輕言棄寫此篇旅記。這篇旅記終於勉強產出,只是為了替篇尾的「後記」短文做陪襯而已。
(Tony寫於2004.3.26)


[行旅照片]

指南國小。
指南國小旁,茶葉古道登山口。
茶葉古道解說牌,古道舊石階己變為現代水泥石階。
茶葉古道石階路,幾隻農家小狗在前引路。
廖家古墓,後方遠處為茶葉古道。
從古道上方處俯瞰廖家古墓。
茶葉古道的精華段,古樸的石階路。
這一段樸質的石階路,最能觸動旅人心弦。
苔痕舊石階,散發出思古幽情。
古道末段又出現水泥石階路,右為許家墓園,墓主亦為安溪人。
道旁綻放的杜鵑花。
古道旁豎立一地理師題字的碑石。
古道終點-三玄宮。
三玄宮附近路旁琳琅滿目的招牌。
回程,經過舊石階與水泥石階交會處。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