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17)

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十三行博物館

今天出遊八里,預定從八里坐渡輪至淡水。

女兒念念不忘淡水迷人的打彈珠遊戲, 只想過境八里而已,而我則是想參觀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

對我來說,此行算是拜訪老朋友。

雖然對十三行博物館慕名已久,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讀到的一條新聞,十三行博物館與埔里中台禪寺同時 獲得二00二年「台灣建築獎」的殊榮。中台禪寺耗資數十億,為國內知名的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得獎 並不令人意外。引起我注意的是十三行博物館的設計人,孫德鴻建築師,是我的舊友,也讓我憶起當年一段逸事。

往八里的路上,向女兒介紹十三行博物館,強調這博物館是建築得獎名作,女兒聽了並不怎麼有興趣,仍一心嚮往淡水。 我則告訴女兒,我們家裡的室內設計及裝潢,就是這位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師所設計的。女兒瞪大眼,不太相信, 轉頭問媽媽,老婆笑著點點頭。我們家,算是孫德鴻建築師(我習慣叫他David)的第一件商業作品。

圖:十三行博物館

我認識David在十四年前。民國七十八年五月,我們在美語補習班相識。

他正準備出國留學。我們年齡相近,相談得來,便成為同班好友。

當時,David一邊準備留學,一邊在建築師事務所兼職,而我正準備結婚,新房剛完工交屋。 於是問David,願不願為我設計新房。David欣然答應,也很高興有這麼一個機會可發揮所學。

我對居家佈置或風格本無特別偏好,因此完全授權David,從房間的格局到地板、沙發、窗簾、書櫃、桌櫃、 甚至壁上掛的畫,全依他的想法或喜愛設計,於是他樂在工作,盡情發揮所長。當時,母親看在眼裡卻是十分擔心, 認為年輕人沒有經驗,對David不迎合傳統的設計風格也頗有微詞,終於引爆了衝突。

衝突起於David設計的主臥室,我的新婚之房。David大膽的選用墨綠色來粉刷牆面,他認為綠牆有 歐洲典雅的質感,我則尊重他的設計理念。牆面油漆好後,母親看了差點昏倒,怒氣連連地在背後嘀咕說, 哪有人新婚房漆成墨綠色,不吉祥,且會被親友嘲笑。而我的眾姊妹們看法與母親一致。我孤掌難鳴。 最後只好為難地向David解釋家母立場,David反倒安慰我,這種事本來就應該尊重長輩的意見,於是牆面重新粉刷, 由墨綠改為淺綠。母親雖仍不滿意,但勉強接受。

我新婚那年,David申請到學校,赴美求學。期間,還託在台灣的設計師朋友來我家裡拍照,寄回美國做為作業。 他顯然沒忘記這間房子,他說他幸運遇到一位能完全尊重設計師的好客戶(也是好朋友)。我的新家幾乎百分之 九十九是依照他的理念而設計,剩下的百分之一是功敗垂成的墨綠牆。

David 學成歸國後,獨立開業。我們曾一起吃過飯,閒話家常,後來各自忙碌就漸失去聯繫。再次見到他名字時, 他已闖出一番天地,以十三行博物館設計獲得建築界的肯定。

圖:十三行博物館-不對稱的幾何建築造型

今天來到十三行博物館,我是懷抱著探訪老朋友的心情而來。

David 仍然是個性鮮明,不拘泥於傳統,以不對稱的幾何圖形, 以大膽創新的建築造型,來呈現出這處台灣史前鐵器文化遺址。

David對台灣本土文化有強烈的認同,十四年前,我們曾 多次暢談過這方面的議題。而他勇於突破傳統的設計風格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早已見識過。

對女兒,我不會談起這些陳年瑣碎往事。但她們得知道,她們現在住的臥房,是我以前的書房,她們小時候 常用來爬上爬下,攀岩玩耍,佔據整面牆的大書櫃,就是爸爸的朋友,名建築師David所設計的。十四年前, David只是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但能懷著理想抱負,學習不懈,十餘年間,終能以專業獲得社會肯定。此事足供女兒參考, 應以David叔叔為學習榜樣。

十三行博物館既有實體展覽館,亦有專屬網站,對遺址發現經過、十三行文化內涵及出土文物均多有詳盡介紹; 而關於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理念,網路亦多詳細資料,我無須點滴勤作筆記或贅述其細節文字。而當進入博物館, 與妻女在視聽室一起觀看十三行遺址的簡介影片時,心中倒是有所感觸。

我對十三行遺址的認識程度,竟和女兒一樣,同屬於小學程度。我這一代的中年人,在學童時代是無緣認識台灣史前文化。 今天透過影片的介紹,才認識這處位於台北盆地外圍淡水河口附近的史前遺址。十三行遺址距今約一千八百年, 十三行人是台灣目前出土的遺址中唯一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住民。

圖:從十三行博物館最高處眺望觀音山-大坌坑遺址

十三行出土的文物中有許多非本地所產,如金和銀所製成的器具、玻璃手環、玻璃珍珠、銅幣等,可猜測當時 的十三行人已知與他地或海外從事貿易。

一千八百年前,大約是中國的三國時代。

史書記載,黃龍二年(西元240年),孫權曾派兵一萬人渡海尋求「夷州」,擄掠數千人而還。關於「夷州」的地理位置, 史載不明,有人說是琉球群島,亦有人說是台灣。

若果真是台灣,則孫權的軍隊極有可遭遇到八里的十三行人,這應是漢民族與台灣史前住民的第一次戰爭。 十三行人是否也俘擄了一些東吳的士兵呢?說不定煉鐵技術就是由這些士兵傳授給十三行人的。 我沒有學術證據,只純然是歷史的想像而已。

八里除了有十三行遺址外,在觀音山面向大海的山麓,還有一處距今6500年前到4500年前的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 遺址年代夠遠,難以想像,即便是那時的中國也尚未進入信史時代。

民國46年(1957)地質學者林朝棨先生就已發現了十三行遺址,距今已將近半世紀。雖然發現的早,但林朝棨先生應當 會感到寂寞。因為幾十年間,台灣的中、小學生教科書僅只有提到,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附近發現北京猿人 和山頂洞人的遺址,還有河南的彩陶文化、山東的黑陶文化。

幾十年來,台灣的史前遺址不斷出土,或遭無知破壞,或被刻意忽視,只有少數遺址被幸運保存下來。幾十年來, 台灣不缺考古的技術,亦不乏考古的人才,所欠缺者,是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認同)而已。

離開十三行博物館,來到八里左岸。女兒迫不及待地想坐渡輪轉往淡水,無心觀賞左岸美景,而今天左岸人滿為患, 我亦無心賞景,想速速離開,沒想到事與願違。八里渡船頭擠滿了人,遊客大排長龍等待渡河,似難民潮。 於是決定放棄坐船,還是開車繞過關渡大橋前進淡水。

台北縣的古蹟有一半坐落於淡水,可以想像,這是一處多麼充滿豐富人文歷史的小鎮,足可令人流連忘返。然而, 捷運通車後的淡水,繁華過頭,假日擠滿人潮和車潮,也因為如此,這兩年來,我與淡水的關係變得淡淡如水。
(~未完待續

旅記日期:2003.10.05 


[行旅照片]

十三行博物館標誌。
十三行博物館外觀。
十三行博物館-不對稱的幾何建築造型。
十三行博物館(遠景)。
十三行博物館入口(B1),有走入地下考古的感覺。
從十三行博物館眺望八里海岸,左為施工中的台北國際商港。
從十三行博物館最高處眺望觀音山-大坌坑遺址。
八里污水處理廠,位於十三行博物館旁。
八里碼頭附近,對岸為淡水鎮。
八里淡水河口的沙洲及石滬。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