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浮屠文暢師序

韓愈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問其名則是,校其行則非,可以與之遊乎? 如有墨名而儒行者,問之名則非,校其行則是,可以與之遊乎?楊子雲稱: 「在門牆則揮之,在夷狄則進之。」吾取以為法焉。

(韓愈一生排抵佛老,眾所周知,偏偏韓愈有文名,時人都喜歡邀他寫贈序。 韓愈好友柳宗元邀請韓愈為文暢法師寫篇贈序,韓愈如何不失禮而又表達立場呢?文章第一段他先為文暢開脫,說他是 「墨名而儒行」,已在儒家門口,應該揮手鼓勵他進門,佛教又是來自夷狄,不識儒家文化,所以要邀請他進門。)

浮屠(佛陀的別名;指佛教)文暢喜文章, 其周遊天下,凡有行,必請於搢紳(古時官吏插笏於紳帶間,故稱仕宦為搢紳。 指地方的紳士)。先生以求歌詠其志。貞元十九年春, 將行東南,宗元為之請。 解其裝(打開他的行李箱),得所得敘詩累百餘篇,非至篤好, 其何能致多如是邪?惜其無以聖人之道告之者,而徒舉浮屠之說贈焉。 夫文暢,浮屠也,如欲聞浮屠之說,當自就其師而問之,何故謁吾徒而來請也?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業為之盛, 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故樂聞其說而請之。如吾徒者,宜當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 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語之,不當又為浮者之說而瀆告之也。

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聖人者立,然後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義, 教莫正乎禮樂刑政。施之於天下,萬物得其宜; 措之於其躬,禮安而氣平。以是傳之以是傳之以是 傳之以是傳之以是傳之周公孔子, 書之於冊,中國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為而孰傳之邪?夫鳥俛而啄,仰而四顧;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 猶且不脫焉。弱之肉,強之食。今吾與文暢安居而暇食,優游以生死,與禽獸異者,寧可不知其所自邪?

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教訓了文暢一大段話,又以「不知者不罪」為文暢開脫, 避免其讀此文時的尷尬。);知而不為者,惑也;悅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實者, 不信也。余既重請,又嘉浮屠能喜文辭,於是乎言。

( 這篇文章被喻為是「小原道」,可看做是「原道」的姊妹作。 韓愈一生排斥佛老,不餘以力,而寫贈序給佛老人士時,能不失禮,又能站穩立場,不愧為寫贈序的高手。儲欣說: 「公排釋老,語多出奇,此作獨堂堂正正。」。)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人,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 又稱韓吏部。卒諡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蘇軾稱讚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對後世古文影響深鉅,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作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