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151)

万华古迹之旅(2).老松国小.清水岩.艋舺谢宅.青山宫.学海书院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西昌街

(~续上期

西昌街,位于龙山寺旁。马路正在整修中,布满钢筋折成的方格及水泥灌模。西昌街上有不少茶馆, 或在一楼,或在二楼,门口则有画着浓妆的女人坐着聊天,年龄看起来大约都在五十岁上下。 但实际年龄说不定比还我年轻。人若经历风霜,看起来都会较苍老。

街道骑楼不时可看到三、两“欧吉桑”结伴来此喝茶消遣,年龄约都六、七十岁以上, 或窃窃私语,或在聊天等着朋友会合。西昌街,给了我一种很黄昏的印象,虽然现在天气十分清朗。 走在西昌街,你不难查觉,这里有两种青草茶店铺,一种是“青草店”,一种是“青草馆”, 一字之差而已。

不过,你不致于会走错间。“青草店”店面开放,里头卖各式青草炼制的草茶; 青草馆”则店门紧闭,里头贩卖的大概是男人暮年心情的抚慰。

万华风化之名,历史源远流长。自道光年间,艋舺即有青楼艳妓。这不足为奇。娼妓制度与人类文明相始终。 经济愈繁华,愈能“赚食”谋生,声色娱乐应运而生。日据时期,日本政府正式在万华划出“游廓” (风化区)专区,范围大约是今天的贵阳街、华西街、桂林路、西园路包围的区域,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战后, 政府继续发给卖淫执照,号为“公娼”。我小时候就听过万华宝斗里的艳名。

民国86年(1997),台北市政府决议废除公娼。几经缓冲与争辩,公娼制度终于走入历史。但只是表面收拾而已。

西昌街骑楼青草馆门前年华老去的女人,惹人同情。以身体做为商品,有其宿命上的悲剧。一般商品可以不断研发, 或改良包装,或提升品质,以提升竞争力。然而生物基础的身体,会随年华而渐苍衰,是无可挽回的宿命。 因此,以皮肉为生,青春貌美,可以走红于高级酒家;风华已逝,便只能委身于暗巷茶馆,或沦落街头削价求售。

性工作者(娼妓),既不偷不抢,又自食其力,且撇开社会上层主流价值,其工作权益与尊严实应当受到尊重与肯定。 有社会学家认为,娼妓制度提供了社会情绪的宣泄口,疏解了社会的潜在压力。掌握权力的男人, 怎能既流连于声色场所,贪享服务,而却又在道德上鄙视这些提供性服务工作者呢?这是什么心态? 有人说这是部落父权的残遗心态。

图:剥皮寮老街(位于康定路、广州街口)

从西昌街北走,右转桂林路。直走,桂林路与康定路交叉路口,就是老松国小了。五年前(1999), 这所小学被公告为市定古迹。老松国小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学,学生一万多人。

老松国小始创于明治29年(1896年) ,前身为“艋舺公学校”,历史超过百年。初期为木造校舍,1920年代末,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校舍。 新校舍历史将近80年,但外观看来,还维护得相当完善。由于学校未开放,我只能站在街上及陆桥上远远欣赏这处古迹。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老松国小南侧,从康定路一直延伸至广州街北侧的“剥皮寮老街”。 这条街是昔年艋舺与古亭庄的联络要道,剥皮寮因而市况热闹。此地又是煤炭贩售集散地, 人为“土炭市”。早期的剥皮寮老街弯曲绵延,日据时期市区重划,老街被截断而渐没落。 后来位于老松国小南侧的这块区域,被列为老松国小预定地,实施禁建,使这段老街迄今 仍维持着清末日据时期的街貌。如今,屋宇残破,围栅深锁。

民国七十七、八年间,市政府教育局曾打算拆除这些老房子,做为老松国小校地之用,引起文化人士关切。 拆与不拆的争执,悬而未决,而十余年已过去。至今,剥皮寮老街的建物既未被认定是古迹, 也未被认定是历史建物,只是被认为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意象”而已。市政府在兴建校舍与 保存历史意象之间如何取舍平衡呢?下次来,我还能不能再看见这闽南与大正年代交错风格的红砖呢?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剥皮寮”地名由来,据说是因为清代时此地曾为木材集散地,自福州进口的木材运抵此处进行剥皮加工, 因而得名。

图:艋舺清水岩

从康定路北走,过贵阳街,就可看到艋舺清水岩正在整修中的牌楼。清水岩旁的贵阳街上有不少传统小吃店。 清水岩,俗称“祖师庙”,为国家第三级古迹。庙始建于乾隆52年(1789),嘉庆22年(1817)重修。

咸丰3年(1853年),清水岩毁于艋舺“顶下郊拼”的战火。“顶下郊拼”是泉州人内部血拼。“顶郊” 的晋江、惠安、南安三邑人与“下郊”的同安人相互械斗。 “顶下郊拼”,虽是泉州人内斗, 但亦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漳泉械斗。同安县地理位置接近漳州,同安人因与厦门一带进行贸易, 乃称做“厦郊”或“下郊”,与漳州人彼此友善。漳泉械斗,同安人往往加入漳方。 “顶下郊拼”时,漳州人也加入战局,协助同安人对抗泉州人,却“不幸”落败。 这场械斗极惨烈,连神明都受波及。

咸丰9年(1859年),大台北地区又发生大规模的漳泉械斗,双方都死伤惨重。漳泉领袖终于认清楚, 若世仇无法化解,则子子孙孙都得活于械斗恐惧阴影中。于是板桥林家漳人领袖林维让、林维源兄 弟将其妹许配给泉州举人庄正,表达和解诚意。双方于同治2年(1862)合建文昌祠, 设立大观学社,漳泉文人共同努力, 希望藉由教育的薰陶,逐渐化解漳泉之间的仇怨,促进族群间的和谐。这样的努力逐渐发挥影响力。

毁于战火的艋舺清水岩一直到同治6年(1867)才重建。其后虽屡经整修,但大体保持着同治年间的原貌。 艋舺清水岩是台北市内唯一仍保存同治年间寺庙原貌者,庙身虽不大,但梁柱朴拙优美, 廊墙镶砖浑厚有雅意。但目前庙身已渐破损,在政府补助下,殿身正在进行维修工程。 我注意到了前殿的门联柱还依旧是嘉庆22年重修时的旧石柱,而前殿额匾刻写的年代为光绪11年(1885), 正好是清法战争胜利的那一年。

清法战争时,法军进犯沪尾,台北告急, 民间相传,清水岩祖师爷显灵协助清军击退法兵,不知是否真有其事?但清水岩因而更香火鼎盛。

图:艋舺谢宅

从清水岩的牌楼山门走出来,横越康定路,直走长沙街,遇西昌街时,“艋舺谢宅”就座落于街角。 艋舺谢宅目前正在进行维修工程,外观已全被鹰架栅栏所围,无法一窥其貌。

艋舺谢宅始建于嘉庆4年(1799),为一古朴的四合院 。民国41年(1952) 由谢溪圳先生购得。 建物日久,逐渐损毁,后来高龄92岁的谢溪圳老先生将其捐出,民国88年公告为市定古迹。这是万华第一间被列为古迹的民宅。

目前艋舺谢宅的外观为二层楼的混凝土建筑,为日据时代所新建,当时开设为“星光旅社”, 取代原有的郊行。外观已完全看不出清代古院的景象。我好奇走入鹰架下,窥看谢宅内部, 穿过门廊,发现内院还有闽南古院建筑,但只能瞥见一隅而已。

艋舺谢宅的位置已接近于艋舺的发源地,蕃薯市街。谢宅曾为嘉庆年间著名的郊行, 对于我们记忆艋舺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古迹价值。或许要等到古迹整修完毕的那一天, 才有机会进入一睹其真貌。

从西昌街走回贵阳街,我走往贵阳街二段,朝淡水河的方向前进。这里的贵阳街已铺上典雅的地砖。 渐走渐发现两旁街道时而可见类似迪化街或大溪老街的大正时期旧屋,我心情开始起伏, 这里就是艋舺的发迹地,台北第一条市街-“蕃薯市街”了。

当年漳泉船只就在前方的淡水河口停靠,货物熙熙攘攘地从这里经过,运往台北各处; 原住民划着“Man-Kah”(独木舟)载着蕃薯来此与汉人交易。

三级古迹“艋舺青山宫”,就位于这条街上。青山宫始建于咸丰4年(1854),但目前和艋 舺谢宅的命运一样,全身被鹰架丝栏密裹,完全无法看清其貌。告示牌写说,因庙宇有崩塌之虞, 故封庙进行整修,将依原貌重修,工程预计四年。站在青山宫前,我不禁有些感慨。台湾迟至民国 71年(1982)才订立“文化资产保存法”,在此之前,不知多少古迹已被拆毁改建。

关于“国家古迹”的认定,当年在立法院曾引起激烈争辩,许多老立法委员反对国家古迹的认定标准, 他们担心,若台湾这些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小堡小庙都被列为“国家古迹”,那么将来三民主义统一 中国以后,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岂不是会造成全国各地“国家古迹”一片泛滥?立法不能不慎。 这件事,后来以智慧解决,将“国家古迹”暂更名为“台闽地区国家古迹”。意思是说, 这套古迹评定的标准,只适用于台澎金马。

图:学海书院

接近贵阳街底,遇华西街,于是我转进华西街,向南行。

华西街的白天比夜晚冷清,许多商家还没营业,显得空空荡荡。华西街是一条名街,历史悠久, 曾是台北国际观光的代表景点之一。早期的华西街因艋舺渡津及蕃薯市集的发展而带动繁荣, 华西街巷弄弯曲,形如人腹凹状,旧名“凹月斗仔”。

日据时期,被划入“游廓”,从此艳名远播;光复后,改名“宝斗里”,仍是闻名的胭脂巷, 直到台北市政府废娼,华西街的特种行业才逐渐沉寂。对于华西街的曲折暗巷,我虽然好奇, 但没有走进去逛。我只是穿过华西街,经过一番弯绕,最后找到环河南路2段的另一处古迹-“学海书院”。

学海书院为国家三级古迹,是台北市仅存的书院古迹,始建于清道光 17年(1837),中途延宕,至道光23年完工,原名“艋舺书院”,后易名为“学海书院”。 日据时期,日本政府将此地标售,由高姓族人购得,改为高氏宗祠。

目前学海书院与龙山国小校区重叠, 形成古迹与校园交错的景象。学海书院亦年代久远,目前上方搭盖着铁棚架保护着。 因书院为私人祠堂,未开放,我只能在围墙外引颈翘首高举数位相机勉强取景拍摄而已。

延平南路沿着淡水河岸而建,河与路之间有一层楼高的水泥堤防。我从附近的一号水门穿过堤防。 堤防外为一停车场,再过去就是淡水河了。我站在淡水河畔望着河水。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台北市的淡水河畔。 以往,我几乎都是在淡水看淡水河。这里的淡水河,近岸处皆泥巴,河水在远处,难以想像这里曾是繁华 的艋舺渡津。现在台北市政府已规划蓝色公路,在五号水门重建大稻埕码头,以游艇往返大稻埕、 关渡之间,提供淡水河之旅,但航程并没有延伸至万华来。艋舺渡津,已随风而逝。

今天寻访几处古迹,中间又有白绕,费去不少时间。我回到捷运龙山寺站时,才发现捷运站出口, 和平西路、西园路交叉处,就竖立了一座万华地区古迹地图。上午我初抵时,只顾往龙山寺走 ,却没注意到这个导览图。因为延误不少时间,否则,今天应该还有时间可以顺访两处古迹- “万华林宅”和“台糖台北仓库”。

台湾山界一向有所谓的“基石”情结。山友们不辞辛苦,登高涉险,只为寻访一些日据时代竖立于台湾 各山峰顶的(测量用)基石,乐此而不疲。有山友戏称此为“基点情结”。年过四十的我,虽向往远 离尘嚣的山林基点,但对于散落于城市内的古迹“迹点”也兴趣渐浓。今天在万华游荡一天,算一算, 用山界术语表示成果,共捡了7颗“迹点”,计:龙山寺、艋舺地藏庵、老松国小、清水岩、 艋舺谢宅、艋舺青山宫、学海书院。以分等计算,则二等迹石1颗,三等迹石4颗,一般迹石2颗。 虽在城内捡“迹点”,但沉淀心灵的效果与沉醉山林相似。

旅游日期:2004.5.13  


[行旅照片]

老松国小。
剥皮寮老街(位于康定路、广州街口)。
剥皮寮老街一景(康定路上)。
艋舺清水岩牌楼(整修中)。
艋舺清水岩前殿。
艋舺清水岩正殿背墙。
艋舺谢宅(整修中)。
艋舺谢宅一景。
贵阳街二段(昔日的蕃薯市街)。
艋舺青山宫(整修中)。
从环河南路(靠淡水河)望贵阳街,右为华西街入口,想像当年蕃薯市街。
华西街观光夜市牌楼。
学海书院一景。
淡水河(从艋舺望淡水方向)。
淡水河(从艋舺望板桥、新庄淡水方向)。

[行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