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136)

木栅.茶叶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茶叶古道入口处的解说牌,古道旧石阶己变为现代水泥石阶

我大概将近十年没来过木栅猫空。时间久远,对附近道路已不太熟悉,得边看地图边找。 从政治大学旁的指南路往上走,就是以观光茶园著名的木栅猫空一带,这附近景点颇多, 例如指南宫、猴山岳、樟山寺、银河洞等,都有步道相连接。

这里的山坡地以种茶为主,1980年,台湾茶叶产业日趋没落,台北市政府辅导茶农, 发展“观光茶园”,于是木栅猫空成为民众踏青休闲的好去处,沿途都有各式农庄茶园提供茗茶餐点。

我习惯称此地为“木栅区”,虽然木栅早已改名为“文山区”。“木栅”是旧地名,“文山” 也是旧地名。木栅地名源自早期的“木栅庄”。最初,来此地拓垦的汉人,设制木栅寨, 以防御“番”人侵扰,因而得名。“木栅”之名,也隐隐透露出早期汉民族移民与原住 民争夺土地资源的历史史实。清朝,木栅属于“文山堡”。日据、民国时代, 木栅所属的行政区域几经变革。民国七十九年,“木栅区”与“景美区”合并为“文山区”。

木栅的开发史,依“台北市发展史”(1981年)记载为:

“雍正七年(1729年),曾有粤人溯新店溪而上,与平埔族秀朗社人冲突,被杀害者达百余人。 后来订合约,筑雾里薛圳,逐渐拓成耕地。至乾隆元年(1736年),郭锡琉筑琉公圳, 引水于新店溪,始有泉州府安溪移民入垦,逐粤人并与番人争地,迅速辟地成村。”

木栅,经历了不同族群间的纷扰,最后是由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在此安身立命。

图:由古道上方处俯瞰廖家古墓

今天木栅之行,是为了走“茶叶古道”。近年来,国内古道探访热潮未歇, 木栅茶叶古道近在市郊,知名度高,坊间旅游书刊杂志多有图文报导,我早已慕名。 但报导多,资讯取得容易,激不起好奇心,因此反而影响了探访的兴致。

虽然如此,今天出门前,在木栅附近几个景点抉择时,还是优先选这条古道。我终究是想亲自走一趟这条古道。

茶叶古道的入口就位于指南国小旁。指南国小位于指南路三段38巷5之2号。从政治大学, 沿着指南路三段,顺着指标,即可抵达指南国小。茶叶古道自指南国小至三玄宫,全长约1.2公里。 入口处相当明显,有一解说牌,内容述及古道缘起、附近地理位置,并附有一诗。诗云:

山明水秀石坡坑,梯山种田听歌声,
山中农户衣食足,栽竹种茶又植橘,
樟湖明月无古今,人事沧桑旧变新。

木栅以铁观音茶闻名,一年有四次采收期。过去产业道路未开辟前,茶农必须挑担运茶到山下贩售, 就是这条茶叶古道的由来。从现场观察,这条古道的外貌已经改观,不复旧貌。

初走起的一段石阶路,已变成是水泥所铺成,我不免感到失望。不久,来到上方处, 右侧有一典雅的廖家古墓,墓碑牌刻写着“安溪”,正如历史所载,这地区为福建泉 州府安溪移民的后代。往上走,又遇到几座坟墓,无一例外,墓主皆为安溪人。今天和老婆一起同游此地。 老婆的祖籍为泉州安溪,沿途看到“安溪”坟墓,人不亲土亲,她对这条古道便有着浓厚的亲切感, 沿途对我述说起她的先祖渡台移民史。

图:茶叶古道的精华段,古朴的石阶路

沿着古道愈往上走,左侧山坡地渐出现茶园,穿过一片竹林后,水泥石阶路的尽头, 我终于遇到真正原味的茶叶古道。水泥石阶消失不见,接下来是保存良好,维持着古朴、 原味、充满历史岁月沧桑感的旧石阶。这就是过去农民挑着担,踏踩过的石阶,将茶运往山下所走的茶叶路。

这段虽然只有几百公尺,但走在其间,颇能触动心弦,是这条茶叶古道的精华段。愈往上走, 古朴的石阶路又被现代水泥石阶路所取代,古味已失。古道亦被新辟的产业道路所切割,越 过柏油路,再往上走,终于抵达三玄宫。这1.2公里的路,悠闲漫步走,边爬边休息,约走50分钟左右。

这趟茶叶古道之行,路程短,天气又阴爽,走来相当惬意。沿途亦有小解说牌,详细介绍木栅茶叶发展历史、 各式茶种,以及茶的煎煮方式。行走于其间,不禁怀想当年茶叶荣盛的年代。

木栅是台湾铁观音茶的发源地。日据初期,福建安溪人张?妙、张?干(福建移民来台的张家第五代)两族人, 从福建安溪老家引进,试种于今木栅区指南里樟湖的山坡地,成为台湾铁观音茶栽培的滥觞。

茶叶曾是北台湾重要的产物,带动台北盆地的经济繁荣。

台北盆地开发晚,西元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占领台湾时,台北盆地仍是荒芜一片。嘉南平原,开发早, 盛产蔗糖,台南成为台湾的政经中心,安平港则是台湾最重要的港口。当时台湾的政治版块是“南重北轻”,刚好与今日相反。

图:茶叶古道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北台湾的重要性日增。天津条约,清廷开放台湾门户,沪尾(淡水) 与安平港对外开放,随后鸡笼、打狗(高雄)亦陆续开放通商。

道光年间,台湾北部大嵙?(大溪)、文山堡等地,农民即开始以种植茶叶为副业,制茶渐兴隆, 当时茶叶主要销往福建。福州和厦门商人自台湾输入的劣质茶叶与较高品质的闽茶混合后,转卖大陆各地,赚取更大的利润。

同治4年(1865年),英国宝顺洋行的约翰.陶德(John Dodd)来台北收购樟脑及贩卖鸦片,发现台湾北部适合种茶, 于是引进现代商业模式的产销方式,因而开启了台湾茶叶的黄金时代。陶德自福建安溪引进茶苗, 分发给淡水附近的农民,又透过洋行贷款给茶农,然后再向茶农搜购茶叶,产销分工。

同治6年(1867年), 陶德将台茶试销澳门,获得成功。同治8年(1869年)又将“台湾制”的茶叶直接外销纽约, 成功打开了美国市场。此后,大批外商纷纷来台设立茶叶洋行。闽南茶行亦相继渡海, 在台北大稻埕开设商行,经营茶叶外销。转眼间,北台湾的山坡地变成茶园的天下。

光绪4年(1878年),茶叶已占台湾北部出口总值的90%,成为北台湾重要的产业。同治4年(1865)时, 台湾茶叶输出仅13万6千斤;光绪19年(1893年)时,输出跃增为1,639万4千斤,30年之间,成长120倍。

清法战争(1884年)后,台湾建省(1885年),刘铭传被授任为首任台湾巡抚。 刘铭传办公的巡抚衙门没有设在台南古都,也没有落脚于预定的台中城,而是在台北城。 除了刘铭传本身的政治考量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北台湾的经济力量已经举足轻重。 随后,日本人占领台湾,继续以台北城为政治中心。台湾的政治版块转变而为“北重南轻”。这个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没想到一包小小的茶叶,在台湾南北政治版图重心的位移过程,也曾发挥过微妙的影响力。

旅游日期:2004.3.13   


[后记]
关于木栅茶叶古道,网路及市面杂志旅游书刊已多有详文介绍。这次古道之行只是偕妻单纯踏青寻幽而已。 最近又忙碌,本想偷懒,略而不写这次的旅记。 近日读山友小周兄“清法战争基隆炮台与战场遗迹(一) 法兰西军之逆袭”一文, 述及清法战争为台湾“重北轻南”的分水岭。清法战争时,台湾的驻军以湘军势力为主,政经重心也在南部。 战争爆发时,主战场在台湾北部,由淮军名将刘铭传主导战局。战后,台湾建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驻扎台北城。 台湾政经中心因而由南北移。随后,日本据台,总督府亦设于台北城,从此确立了此后百年间,台北做为台湾政治中心牢固的地位。 溯其根源,清法战争可说是台湾由“南重北轻”,转变为“北重南轻”的分水岭。

这观点很新鲜,我读之津津有味。随后,学历史的法宾兄提出补充见解,认为造成台湾政经重心北移的最大原因并非是清法战争, 而是台湾开放对外通商之后,北台湾生产的茶叶和樟脑逐渐取代了南部的米和糖,成为台湾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 艋舺和大稻埕(尤其是大稻埕)在经济上逐渐取代安平港的地位。刘铭传在台湾建省时,曾计划建省城于桥孜图(今台中市附近), 但却始终在台北办公,其原因是台北的经济力量已经是不可取代的了。因此台湾的政治中心是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并非决定于刘铭传之好恶而已。

小周兄好史,法宾兄学史,两人相互切磋台湾的“南北问题”,意外扯出“茶叶”来,使我回味这趟茶叶古道之行有了新认识。 于是不敢轻言弃写此篇旅记。这篇旅记终于勉强产出,只是为了替篇尾的“后记”短文做陪衬而已。
(Tony写于2004.3.26)


[行旅照片]

指南国小。
指南国小旁,茶叶古道登山口。
茶叶古道解说牌,古道旧石阶己变为现代水泥石阶。
茶叶古道石阶路,几只农家小狗在前引路。
廖家古墓,后方远处为茶叶古道。
从古道上方处俯瞰廖家古墓。
茶叶古道的精华段,古朴的石阶路。
这一段朴质的石阶路,最能触动旅人心弦。
苔痕旧石阶,散发出思古幽情。
古道末段又出现水泥石阶路,右为许家墓园,墓主亦为安溪人。
道旁绽放的杜鹃花。
古道旁竖立一地理师题字的碑石。
古道终点-三玄宫。
三玄宫附近路旁琳琅满目的招牌。
回程,经过旧石阶与水泥石阶交会处。

[行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