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13)

[台中豐原].葫蘆墩文化中心.豐原浮光掠影.后豐鐵馬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葫蘆墩文化中心

今天清晨六點多從台北出發,與老婆帶著小東,風塵僕僕的來到台中豐原葫蘆墩文化中心,參加「第22屆全國兒童聯想創作畫」總決賽。

這次的決賽是由主辦單位從全國12萬件初賽的作品中,遴選出每個年級70件優秀作品,總計六個年級共有420位小學生的作品入選, 然後今天聚集於葫蘆墩文化中心進行現場繪畫總決賽。

這次的聯想創作比賽,小東以「大佛」為主題,通過初選,入圍參加三年級組的總決賽。小東就讀幼稚園大班時開始學畫, 初試啼聲,即獲得當年花王公司舉辦的「魔術靈兒童繪畫比賽」幼稚園組的銅牌獎,獲得獎金3000元,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學畫這幾年的過程中,小東的作品不時參賽,曾幾次入選佳作。畫室老師認為小東有美術方面的潛能,加以鼓勵, 然而小東對繪畫的興趣浮浮沉沉,有時視為苦差事,缺乏像對棒球那樣的熱情,所以學畫中途曾經中輟過一段時間。

今天的豐原之行,小東就覺得不甘心,因為他得犧牲原本假日預定去基隆河彩虹河濱公園打棒球的時光。他問我,繪畫比賽結束,能不能趕回台北去打棒球。 我答說,上午比賽完畢,下午兩點半舉行頒獎典禮,等活動結束,回到台北時,已經天黑了,如何玩棒球呢?他只好心情作罷,專心投入今天的畫畫比賽。

圖:大街尾福德祠及葫蘆墩(墩腳)遺址。

小東進場參加比賽,老婆在會場外等候,我則沒閒著,利用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前進豐原市區逛逛。

我還不曾來過豐原市區旅行。由於時間並不充裕,於是就以走訪市中心中正路沿途的人文及歷史遺跡為主。

從葫蘆墩文化中心開車進入市區,只有幾分鐘時間而已。不過市區熱鬧,大街找不到停車位, 最後停車於富春國小的地下停車場,然後步行中山路,再接中正路。

我先走訪座於中正路277巷內的大街尾福德祠,參觀廟旁葫蘆墩遺址。葫蘆墩,是豐原的舊地名。地名的源起, 與廟後方的這座土墩有關。而大街尾福德祠的特別之處,是廟門前一對石獅子及周圍有四座石燈籠, 是來自昔日豐原神社的狛犬及御神燈。戰後(1945),神社被拆毀,狛犬及御神燈被移來這裡。

離開大街尾福德祠,接著來到廟東夜市旁的豐原慈濟宮。慈濟宮是豐原地方信仰的中心,主祀有「葫蘆墩媽」之稱的天上聖母媽祖。 豐原媽祖廟的歷史久遠,己不可考,據說創廟於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現在廟貌幾經整修,新舊並存,廟內楹聯、古碑的刻文, 有「光緒」、「大正」、「昭和」等各朝紀元及「葫蘆墩街」、「豐原街」等舊朝紀元及地名,低迴流連其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離開慈濟宮,沿著中正路,來到豐原火車站,參觀車站旁的頂埔派出所,這是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兩樓式的洋樓建築, 目前正在整修中。豐原火車站是百年車站,只是後來經過改建,容顏已失古貌,不復當年。

圖:葫蘆墩圳。

從富春國小經中正路,走到豐原火車站,步行距離約1.3公里。冬日陽光下,市區散步,走來舒適自在。

中正路是日治時代的豐原街大通,是最熱鬧的街道,至今依然如此,可惜沿途已少見古老的建築。

走在豐原市區,格外吸引我注意的是,看見水泥叢林之中,冒出一叢如巨大傘冠的綠蔭大樹,都是當地各個土地公廟的所在。 我因此而巧遇了豐西、雙福、橫街尾這三座土地公廟,意外觀賞了至少三棵以上的百年老樹。另外也遇見葫蘆墩圳, 驚鴻一瞥,因而有機會略識其歷史。

今天匆匆走過豐原市區,兩個小時的時間,印象浮光掠影而已。各個景點,只能做成小筆記,以供日後參考。 返回富春國小,開車離開市區,續繞往南陽國小。南陽國小就是日治時代豐原神社的原址,校園內還保存著神社的一些遺跡。 我剛抵達校門口,還沒找到車位,就接到老婆電話,說小東已提早半小時交卷了,已經在會場等我一陣子了。於是我就來不及進入校園探訪神社遺跡了。

圖:后豐鐵馬道。

回到葫蘆墩文化中心,與老婆及孩子,就在附近簡單用餐及休息。

下午兩點,文化中心公佈決賽結果的得獎名單, 我趨前伸頸探看,結果小東榜上無名。我回頭安慰說,入圍即是肯定,沒得獎也沒關係。

其實人生太早成名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挫折是生命成長的心靈雞湯,年紀輕時,應該多儲存一些。

既然小東沒得獎,就不必參加頒獎典禮,我們可以提早離去。小東追問,那還可以趕回台北打棒球嗎?我說現在回去會塞車, 到台北都天黑了,不如就近去后豐鐵馬道騎單車。小東聽了很心動,於是我們立即啟程前往。 從葫蘆墩文化中心到后豐鐵馬道,車程約5分鐘而已。

對我們來說,后豐鐵馬道已是舊遊路線。小東讀幼稚園時就曾經來過。當時小東被媽媽載著走,如今已能與我共騎協力車,一起踩踏前進。 想當年,小東畏縮乖乖坐後座,如今則邊騎邊喊衝,一路催著我飆速,一定要拼過別人的自行車。

旅遊日期:2014.12.14 (寫於2014.12.18)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21篇-2011.01.11 [台中后里].后豐鐵馬道.花樑鋼橋.九號隧道


[旅行照片]

小東初試啼聲之作-《大掃除》,得到「魔術靈兒童繪畫比賽」幼稚園組銅牌獎。
小東作品-《大佛》,入圍第22屆「全國兒童聯想創作畫」決賽。
葫蘆墩文化中心大廳,繪畫比賽場地之一。
豐原市區(中正路)。
中正路(日治時代豐原街本通)舊貌(翻拍自導覽資料)。
大街尾福德祠(中正路277巷內)及墩腳公園。
葫蘆墩遺址(墩腳):
葫蘆墩一帶原屬原住民平埔族「巴宰海」(pazeh)分布的地區。清代台灣文獻《東瀛識略》提及淡水廳設屯熟番,有四十六社,其中之一即為「葫蘆墩社」, 葫蘆墩,可能是來自平埔族的譯音。另有一說,認為此地有三處土墩,是大甲溪漂積砂堆積而成的,分別被稱為「墩腳」、「墩身」、「墩頭」, 因三墩形體似葫蘆,因此地名被稱為「葫蘆墩社」。其中最大的土墩,就是此處。
日治時代大正9年(1920)實施行政區域變革,並大規模的更改地名,日本人因葫蘆墩本地稻米品質馳名全台,於是摘取神敕「豐葦原之瑞穗國」之「豐原」, 將葫蘆墩改名為「豐原」,沿襲至今。 八二三砲戰(1958)時,政府將金門撤退來台的居民,安置於現址搭棚設攤為生,而將墩腳整修成為如今模樣。民國102年(2013), 政府補助攤商遷移,將墩腳遺址整建為「墩腳公園」。
昔日豐原神社的狛犬及御神燈,如今守護著大街尾福德祠。
大街尾福德祠旁的老榕樹。
墩腳公園旁,日治時代的老房子,景況滄桑。
雙福祠及老樹         橫街福德祠          橫街福德祠老樹
豐原慈濟宮(媽祖廟),位於中正路179號。
慈濟宮三川殿(前殿)。
慈濟宮正門及匾額。
慈濟宮正殿。
頂埔派出所(豐原火車站旁),創建於明治39年(1906),原為木造建築,昭和6年(1931)遷建至此地,改建為兩層樓鐵筋混凝土洋式建築。 外牆顏色原為黃褐色,為當時為避免轟炸而採用的「國防色」,戰後改刷為紅色。現為台中市歷史建築,目前正在整修中。
豐原火車站,創建於明治38年(1905),初名「葫蘆墩驛」, 大正9年(1920)改名為「豐原驛」,原為木造車站, 民國50年(1961)改建成為象徵葫蘆墩造型的水泥新大樓。
葫蘆墩圳圳道系統之一(位於富春國小停車場旁)。葫蘆墩圳是中部最古老的灌溉水圳之一,取自大甲溪上游的水源,灌溉面積達三千多甲, 為清朝雍正年間地方巨紳張達京組織的「張振萬」墾號所開闢。
豐西福德祠,位於葫蘆墩圳旁。
豐西福德祠老樟樹。
南陽國小(豐原神社原址)。開車經過校門口,來不及進入參觀。
豐原神社老照片(今南陽國小)。
后豐鐵馬道。
花樑鋼橋大甲溪鐵橋(花樑鋼橋)。
花樑鋼橋。
九號隧道。
九號隧道北口。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如何前往葫蘆墩文化中心?
【自行開車】國道1號至台中系統交流道接國道4號,行駛至終點,直行,右轉台3線往豐原市區,再左轉圓環東路,至圓環東路782號。
【大眾運輸】從豐原火車站豐原客運總站搭乘91、235、206、207、208、209、91、235(往東勢、谷關、卓蘭方向)至文化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