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63)

[台灣老照片].1939年《風光台灣》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風光台灣》

《風光台灣》出版於日治時代昭和十四年(1939),由當時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發行的一本寫真帖, 書裡收錄了約90張台灣風景人文照片。

這是一本為促進觀光而發行的台灣風景寫真集,目標市場則是日本內地的民眾, 希望藉由寫真帖的宣傳,以吸引日本本土的遊客前來台灣觀光。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發行《風光台灣》以促銷台灣觀光,則與其本身的業務息息相關。 鐵路是當時台灣南北往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來台旅遊的觀光人數增加,鐵道部的營運自然也會隨之興隆。 當時台灣的主要鐵路幹線,除了南北縱貫線以外,宜蘭線、花東線也都已經通車。

這本寫真帖涵蓋的景點包括台灣各地,從北部到南部,從西部到東部,從平地到山地,但不包括澎湖及其它離島地區。 因為是促銷觀光的寫真帖,所以書中也安排模特兒入鏡,出現於書中的部份風景照片裡,使畫面更為賞心悅目。

《風光台灣》書中所介紹的自然景點,如玉山、雪山、南湖大山、太魯閣峽谷等,至今依然屹立於台灣; 至於人文風光,則大多已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或消失。當時的照片如今成為珍貴的時代記憶。

本書出版之時,其實時代並不平靜。中國與日本之間,已經爆發全面戰爭。 從台灣總督府鐵道部仍然出版這麼一本促銷台灣觀光的寫真帖,可見當時台灣並未感受到戰爭的壓力,對前景似乎依然樂觀。 兩年之後,日本進一步發動太平洋戰爭,將台灣捲入戰火之中。觀光蕭條,民生日敝,《風光台灣》也就難以再風光了。

這本寫真帖以圖片為主,雖然文字不多,然後翻譯過程中,仍遇到不少的挫折,主要是因為我學習日文的時日尚短, 日文程度不足所致。對於看不懂的內容,寧願不譯,以免誤譯。學然後知不足,困而知勉而行,譯述過程中遭遇的挫折, 我都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相信未來會愈譯愈順利。譯述過程,疏誤漏之處必然不少,敬請讀者包涵,也歡迎先進不吝提出指正或補充說明,不勝感激。

旅記日期:2014.12.04  


註1:本書為日治時代的著作,作者(出版者)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其立場、觀點、文字用語,有其時代背景,必然與今日台灣當代史觀不同。本文如實翻譯,以反映當時的時代風貌,並非代表筆者立場或觀點, 敬請讀者諒察。至於筆者的個人觀點或感想則請參考【譯註】或【延伸閱讀】的內文。

註2:本書影像資料來源: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中央研究院 臺灣研究所),網址:
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99/index.htm


《風光台灣》

◎台灣概念圖
【譯註】當時台灣總督府已規劃設立「國立大屯公園」、「次高山.太魯閣國立公園」、「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等三處國立公園(國家公園), 後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計劃受到擱置,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實現。
◎火車前進帶來的爽風
縱貫線急行列車是基隆、高雄四百公里縱貫鐵路線疾駛的王者,在火車機械聲響的快速前進中,帶來轟轟然的爽風。
◎天空的超特急
大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最自豪的Da-gu-ra-su(道格拉斯)機型,鋼製的機翼,閃耀於陽光下,疾速的飛翔, 僅僅幾個小時的航行時間,就可以踏上台灣的土地。
◎漂浮海上的宮殿
內地與台灣之間的海上航線,有大阪商船、近畿郵舶等輪船公司,一萬噸級的豪華油輪, 宛如浮在海上的宮殿,帶給人一趟愉快舒適的旅程。
◎海底之花
基隆以什麼出名呢?鰹魚、魚板、冬雨。但是在幾公尺的海洋之下,就可以探採珊瑚。「基隆珊瑚」是極為珍貴,享有盛名的台灣名品。
【譯註】日治時代1923年社寮島的日籍漁民在彭佳嶼附近進行延繩釣漁業時, 無意間以鯛延繩曳起珊瑚,發現珊瑚漁場。次年,開始採捕珊瑚,是台灣最早的珊瑚漁業。隨著珊瑚產量增加, 台灣水產株式會社在基隆設立珊瑚交易所,每月開市一次。「基隆珊瑚」因此享有盛名。
◎摩天之塔
台灣島大台北都會的中央,聳立一座直立的摩天之塔,這是台灣總督府的廳舍,台灣躍進的象徵,雄偉屹立於碧藍的天空之下。
【譯註】台灣總督府新廳舍,正式啟用於大正八年(1919),現為總統府。

◎台灣神社
劍潭山的蒼鬱綠峰之中,矗立著台灣島的鎮護者,是台灣神社的所在地。祀奉大己貴命、大國魂命、小彥名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英靈。
【譯註】台灣神社原址為今日的圓山大飯店。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19篇-劍潭公園.台灣神社遺跡
◎榮町通
通稱「城內」,熱鬧的大街道,主要是內地人開設的店鋪,店面相連,彼此競爭,每天有數萬名顧客造訪此地。
【譯註】榮町通為今日台北市衡陽路。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29篇-城中區老街散步(一):表町、榮町、京町的昨日與今
◎新公園
以白色的博物館為背景,風吹著的檳榔樹林, 充滿綠意廣闊的草坪,百花爭妍的花園,鯉魚躍起的涼爽池塘,這是台北市三十萬市民的公園,設施令人誇讚。
【譯註】新公園,今名「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366篇-台北.二二八公園的銅馬、銅牛、石獅
◎台北市公會堂
公會堂是台北市最自豪的華麗建築物,擁有完善的現代設備,提供市民集會活動使用。
【譯註】公會堂,今為台北市中山堂。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30篇-城中區老街散步(二):大和町、本町的昨日與今日
◎大稻埕
太平町是本島人店鋪櫛比鱗次的目貫大通。昔日是城外曬稻穀的田圃,如今是終日車水馬龍的熱鬧商業區。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95篇-太平町歷史散步-尋訪蔣渭水的足跡
◎雞籠下
永樂町市場中的雞隻買賣,吸引觀光客的目光。
◎行道樹:台北植物園內收集了約四百種熱帶植物。舊總督府建築遷移至園內保存,中央研究所的林業部標本室也設在此地。
【譯註】舊總督府建築即今日台北植物園內的歷史古蹟「欽差行台」(原稱「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12篇-植物園.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龍的屋頂
萬華龍山寺約創建於二百年前。大正十五年(1926)整修成為現在的模樣,廟堂殿宇規模宏壯, 外觀的盛況誇耀全台。精美特殊的龍形石柱彫刻,光彩奪目。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150篇-萬華古蹟之旅(1):龍山寺.青草巷.艋舺地藏庵
◎建功神社
建功神社位於植物園內,類似於靖國神社,合祀自本島改隸以來,因公殉職的英靈。
【譯註】建功神社,位於今台北市南海路南海學園內,原址改建為台灣教育資料館,僅存部份神社遺跡。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12篇-台北植物園.布政使司衙門.南海學園
◎祭典風景
城隍廟的祭典,可以看見長長的遊行行列, 身材高高的謝將軍及身材矮小的范將軍,兩隻手臂劇烈搖擺,大放異彩。
◎廟的旁邊:廟旁的攤販風光。
◎林本源的庭園:從台北來約二十分。板橋林本源的庭園是台灣首屈一指的的名園, 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園內林泉閣樓十分珍奇,令遊者嘆為觀止。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00篇-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
◎水牛精出現:水牛是一年兩期稻作的耕作者,在水田裡默默的勞動,對農家而言,水牛是珍貴的寶物。
◎鴨子
本島人珍重的家鴨,一群幾百隻,放養在河川裡, 每隔一定的時間餵飼料,在一定的場所進行集合,水鴨秩序整齊。
◎茶園
【夏】在潑灑的陽光之中,傳來歡樂的歌聲,採茶姑娘忙碌的摘採茶葉。

◎橘子
【冬】清澄的天空,飛揚的白雲,映照著閃閃如黃金色澤的柑橘名產,村裡的姑娘出來採收柑橘了。
◎南方的風情
【台中風景】台中風光好,有二川八橋,岸邊柳樹迎風搖曳生姿,流水清澈, 美人在香蕉樹旁享受清爽涼風。
◎綠川
◎台中公園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07篇-台中公園.砲台山
◎水果店
◎香蕉:炎熱的南風吹著香蕉田,發出陣陣沙-沙-的聲響。
◎高爾夫球場
◎大甲絹的編織: 鄰里之間的婦女聚集在屋簷下,以手指及工具編織出精美的草帽。
◎八卦山御遺跡
這裡是明治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故北白川宮殿下率領近衛師團的精銳,擊退在此據險死守的匪徙的遺跡之地, 建有紀念碑,山上的相思樹在風中颯颯聲響,令人懷想殿下的偉德。
【譯註】八卦山之役為乙未戰爭時台灣民主國與日軍進行的最大的一次戰役。 北白川宮紀念碑已拆除,原址位於現在的八卦山大佛。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10篇- 八卦山
◎開採樟腦
◎腦寮
生長樟樹的涼爽山區裡,腦寮傳出一陣陣白煙,工人忙碌的喊呼聲, 將樟木蒸餾成為腦油。
◎吳鳳廟
為革除阿里山蕃的馘首弊風,殺身獻出自己頭顱的義人吳鳳,是歷史有名的人物。(從嘉義驛至吳鳳廟約三十分鐘。)
【譯註】關於吳鳳故事的真實性,學界迄今仍未有定論。在台灣原住民團體抗議下, 教育部已將吳鳳的故事從教科書中刪除。 關於吳鳳的故事,雖然清代的地方志有記載,然而故事廣為流傳則是在日治時期, 當時日本人為了進行山地教化,而將吳鳳的事蹟加以美化及歌頌,興建吳鳳廟,塑造吳鳳神話,並將吳鳳故事編入小學教科書,做為教化之用。 國民政府來台後,繼續沿用,將吳鳳故事編入小學國語、生活與倫理課本,故事內容則直接取自日治時期的國語讀本。
◎獨立山火車行駛路線圖
【阿里山之旅】從亞熱帶的嘉義到溫帶的阿里山,距離約72公里。 經由五小時的車程,在山區迂迴,車窗外展現各種珍木奇草。然後來到位於海拔八千尺的高處。這是營林所的強馬力登山列車,巧妙的鐵道工程,世界首屈一指,令人讚嘆的登山鐵道。
◎登山列車
◎阿里山神木
◎新高山主峰
【新高主峰】帝國第一高峰,比富士山的海拔高174公尺。 四周有東、西、南、北、前峰,巍然矗立於晤空,有君臨天下的氣勢。
【譯註】新高山,即玉山。因玉山比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的海拔更高, 日治時代成為日本帝國的第一高峰,因而被命名為「新高山」。

◎覆滿白雪的主峰山頂
◎冬天的南湖大山
◎登山風景
台灣的登山之旅,慓悍的高砂族有強健的身體,做為嚮導。他們有令人驚嘆的負重能力, 能夠征服任何困難的山路。
◎冬天的合歡越嶺
從台中洲霧社越嶺合歡山,至太魯閣。合歡山附近的豪快展望,太魯閣一帶的淒然,美麗的峽谷, 景色富於變化,令人享受山旅的樂趣。
◎鳳梨園
◎鳳梨園
◎製糖工場
【砂糖王國】強烈的陽光沐浴下,甘蔗的葉子發出銳利的閃光,在風中如波浪般。秋天到春天時,台灣中南部原野的甘蔗田,農夫忙碌的工作, 工場畫夜不停的運作,傳來轟轟的聲音,製造出堆積如山的砂糖。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71篇-[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的回顧
◎甘庶採收
◎農場工作的婦女
◎台南驛
【台南點描】從火車站前開始,銀座通有並排的鳳凰樹,腳步輕柔的美人鞋踏聲,這是爽風之都台南令人驚讚之處。 台南歷史超過三百年,安平的潮音,ka-to-re(?)的山丘草原,赤崁樓的月色,鄭成功的偉業,在在令人有思古之幽情。
【譯註】ka-to-re?依據學者法賓兄的看法,可能是指Fort Utrecht,也就是荷蘭人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南方 的湯匙山所建的烏特勒支堡(1639年),居高臨下,用來屏衛熱蘭遮城。原址位於今安平第一公墓,已無任何遺跡。
◎台南銀座
【譯註】位於末廣町通(今中正路),為台南市最繁榮的商業街,而有「銀座」的美名。 圖片中的建築為林百貨,老台南人稱為「五層樓仔」,是南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日治時期, 林百貨與台北市榮町通(今衡陽路)的菊元百貨並稱為「台灣南北兩大百貨」。林百貨開幕於昭和七年(1932), 是當時台南市最高的建築,是台南銀座繁榮的地標。現被登錄為台南市市立古蹟,經過整修後,由台南市文化局委外經營,重現當年林百貨的風貌。
◎台南神社
【譯註】台南社社,原為台南士紳吳汝祥的宅邸「宜秋山館」,約位於今日台南市永福路。 據日本官方記載,明治二十八年(1895)10月28日,率領近衛師團接收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因感染瘧疾, 病逝於台南士紳吳汝祥「宜秋山館」宅第。(台灣民間則流傳北白川宮能久是被台灣義軍所暗殺或傷重至台南時死亡。)。 後來吳汝祥將宜秋山館捐給台灣總督府,原址設立北白川宮親王御遺跡所及台南博物館。 大正十二年(1923)日本人將北白川宮親王御遺跡所擴大興建為台南神社。戰後,神社改為忠烈祠。 民國五十八年(1969)神社主體建物遭到拆除,今為台南市公十一停車場。
◎安平海邊
◎億載金城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59篇-安平紀行(四):億載金城

◎Wa-to-re-hi-to之丘
【譯註】「Wa-to-re-hi-to之丘」,片假名譯音,語義不詳,可能指的是台南市大南門城外的墓地。 日治時代台南州廳以「紀念昭和御大典」為名義,強制徵收台南市大南門外公用墓地19甲,以建設綜合大運動場。當時引起民眾激烈抗爭, 台灣新文化協會多名幹部因「廢墓事件」而入獄。
【補註】Wa-to-re-hi-to(wutorehito),依據學者法賓兄的看法,與ka-to-re意義相同, 可能都是指Fort Utrecht,也就是荷蘭人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南方的湯匙山所建的烏特勒支堡(1639年),居高臨下,用來屏衛熱蘭遮城。 原址位於今安平第一公墓,已無任何遺跡。...Tony補註於2014.12.10
◎孔子廟
【譯註】今台南孔廟。
◎站在熱蘭遮城遺址
【譯註】熱蘭遮城遺址,今名「安平古堡」,照片背景為古堡上的燈塔。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57篇-安平紀行(二):開台天后宮.安平古堡(熱蘭遮城遺跡)

◎戎克船(zyanku)的睛珠
【譯註】英語稱中國帆船為「junk」, 音譯成「戎克船」,設計風帆,運用風力做為航行的動力。
◎養魚池
◎烏龜飼養
◎龍骨車
【譯註】龍骨車又名「踏水車」,為引水工具之一種,作為農田灌溉之用。
◎鹽田的孩子們
◎收納場風景

◎草山行的道路
台北-士林-草山的道路,提供遊客上山旅遊之用。
【譯註】草山,今名「陽明山」。草山道路,今為「仰德大道」。
◎溫泉地的櫻花
春天時,草山溫泉的台灣緋櫻,爭妍競開,紅花如雲。溫泉鄰近聳立翠綠的紗帽山, 在綠翠山峰照映下,遊人的目光流露出快樂的神情。
◎硫磺谷
◎泡湯
【北投溫泉】北投溫泉是「台灣的別府」,繁華令人讚嘆。
【譯註】日本大分縣別府市以溫泉產業者名。因此北投溫泉被視為是「台灣的別府」。
◎水都淡水
釣魚、攝影、高爾夫球,淡水是「台灣的威尼斯」(水都)。
◎【淡水二景】之一:淡水高爾夫球場
◎【淡水二景】之二:海水浴場
◎帆船石
【台灣南端的旅行】從潮州線潮州驛出發,沿途有木麻黃的行道樹,快駛約二個小時,即抵達台灣南端的鵝鑾鼻岬角,有明朗的海洋、樹木、沙灘及草原。
◎鵝鑾鼻燈塔
◎古戰場 石門
【譯註】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因牡丹社事件,出兵侵犯台灣,當時日軍的統帥為陸軍中將西鄉從道。 後來日本政府於昭和十一年(1936)在石門古戰場的山丘上興建「西鄉都督遺蹟記念碑」,以表彰西鄉從道的功蹟。 戰後,紀念碑遭到破壞,原碑已消失。
◎四重溪溫泉
◎木瓜
◎波羅蜜
◎遊覽船乘場
【探索日月潭】傳說中風光明媚的山中湖泊-日月潭。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019篇-日月潭之旅(1):日月潭.拉魯島.伊達邵

◎四手網
一種小型的定置網,四角形的袋狀網,裡面放置魚餌吸引魚群,再收網捕魚。
◎蕃女禱歌

◎日月潭化蕃的杵歌

◎教育所:【蕃社的造訪】。
◎母與子
◎機織
◎粟搗
◎狩獵
◎狩獵
◎祭典的跳踴
穿戴著各種顏色的絲毛和羽毛,貝殼裝飾的美麗服裝,振著玲,隨著音樂舞蹈, 徹夜圍著圈圈,盡情的奔放的舉行祭典。
◎仙寰橋
【譯註】仙寰橋已改建為今日的長春橋,位於太魯閣峽口長春祠附近。原橋位置在今長春橋上方。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95篇-太魯閣紀行(四):布洛灣.寧安橋.長春祠
◎深水溫泉
【譯註】今名「文山溫泉」,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的野溪溫泉。 相傳1914年太魯閣戰役中,日軍深水少佐發現此地的溫泉,而被稱為「深水溫泉」。
◎仙境 太魯閣溪谷
東海岸溯著塔次基里溪往上游約三十四公里之間, 溪谷奇巖絕壁峭立,山容水態雄偉峻嶺,或有懸空如彩虹般的鐵線橋,或有淒絕的瀑布,沿途連接不斷,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景觀。
【譯註】塔次基里溪,今名「立霧溪」。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92篇-太魯閣紀行(一):溪畔壩.燕子口.流芳橋.九曲洞.慈母橋
◎台東耶馬溪
台東鄰近海岸線的地方,有很多美麗的風景。 特別是耶馬溪的吉川橋附近,清流翠巒,風景怡人。
【譯註】台東耶馬溪,即「馬武窟溪」(馬武溪),位於台東縣東河鄉,日治時代因奇岩怪石之勝景,而有「台東耶馬溪」之稱。 「耶馬溪」位於日本九州大分縣中津市,以溪谷美景著稱。
更多Tony譯述的...《台灣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