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86)

花蓮紀行(三):豐田村.碧蓮寺(豐田神社)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豐田村的道路(民權街)

今天花蓮行程的第二個行程,來到了壽豐鄉的「豐田村」,探訪豐田神社遺跡。

「豐田村」,是日治時代的村名,範圍相當於今日壽豐鄉的豐山、豐裡、豐坪三個村落。

直到今天,當地人還是習慣舊名,火車站、派出所也仍然沿用「豐田」這個舊稱呼。

我在十幾年前,就聽聞花蓮有一個豐田村,時常會有一些日本觀光客來到這裡遊覽。豐田村並沒有稀奇的風景, 例如太魯閣的壯麗峽谷,或七星潭的浩瀚大洋,只是花東縱東平原上的一個鄉村聚落而已。

讀資料,才知道這裡曾經是日本移民村。日治時代大正初期,由於日本內地人口增長,耕地相對不足, 於是日本政府鼓勵民眾遷移前來新領地台灣開墾定居。當時的花蓮、台東,因地廣人稀,而成為設置日本移民村的首選之地。 吉野、豐田、林田,成為當時花蓮的三大日本移民村。

由於移民村的設置,來自政府的政策導及計劃,因此有完整的移民村規劃, 耕地的分配,道路的興建,灌溉水圳的開闢,公共設施的建設,移民指導所、警察派出所、醫療所、學校、佈教所及神社陸續設立, 讓這些遠來的日本移民可以在花蓮這塊新土地安身立命。

圖:豐田村的稻田(碧蓮寺附近)

豐田村開村於大正二年(1913),歷經三十多年的開墾, 而結束於昭和二十年(1945)。

當初移民們懷抱著夢想,在此建立新家園, 卻在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化為泡影。

花蓮的好山好水,並沒有辜負豐田村的日本移民。辜負人的是日本政府,當年錯誤的發動了大東亞侵略戰爭。

豐田村的日本移民承受了日本政府戰敗的苦果,數十年的辛苦因此付諸流水。戰後,日本結束在台灣的統治, 在台灣的日本僑民一一被遣返回國,僅能隨身帶走簡易的行李財物, 在台的產業都被國民政府接收。在台灣各地的所有日本移民村也就跟著一一消失了。

豐田村的土地,其實最早屬於原住民阿美族所有。清代文獻記載崇爻八社之一的薄薄社就居住於這片原野。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以武力征服此地,規劃設立日本移民村。二次大戰之後,移民村的土地被國民政府接收, 後來實施土地改革,透過「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政策,發放給台灣的農民。

圖:豐田移民村(壽豐鄉文史館)

我抵達豐田村,首先來到了中山路豐裡國小斜對面的壽豐鄉文史館。

豐裡國小,前身是「豐田尋常高等小學校」,設立於大正二年(1913),提供豐田移民村的子弟就讀。

壽豐鄉文史館,前身是「豐田移民村警察廳舍 」,曾經荒廢數十年,屋瓦破敗。後來經過翻修整理之後, 設立「壽豐鄉客家生活館」,現在改名為「壽豐鄉文史館」,入口處新立了一座「豐田移民村」的石碑。

到訪的時候正值中午休息時間,文史館未開放參觀。我們只好直接轉往碧蓮寺。車子行駛到中山路、民權街口, 看到民權街口立著一座鳥居,寫有「碧蓮寺」,這就是昔日豐田神社三座鳥居中僅存的一座。

從鳥居出發,前行約600公尺,民權街底,就是碧蓮寺了。碧蓮寺,是昔日豐田神社的遺址。 原有神社建築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純中國式的廟宇。

圖:碧蓮寺(豐田神社遺址)

豐田神社在戰後改名為「碧蓮寺」,神社舊建築毀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溫妮颱風期間。

民國五十一年(1962),碧蓮寺重建完成,改為今日的模樣。 後來鄉公所將廟前的廣場及周遭空地整建為「中正公園」,規劃成為一處遊憩景點。

昔日豐田神社,主體已消失,僅存一些石燈籠(御神燈),放置於入口參道的兩側。神社狛犬(石獅子), 如今放置於碧蓮寺門口的左右側,基座刻著奉納者日本人的姓名,昭和二年(1927)的紀元,清楚明白的表明牠的身世。

豐田神社創建於大正四年(1915),而現場所見的石燈籠則多是昭和三年(1928)時民眾所奉納的,可見神社應是在那個時期有所擴建, 成為現成的規模。中正公園內立有一塊「開村三十周年記念」的石碑,立於昭和十七年(1942),題字人是當時台灣總督長谷川清。 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期間,三年之後,豐田神社、豐田移民村就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消失。

圖:豐田神社狛犬

走訪歷史遺址,看見殘存的遺跡,總會令人有歷史滄桑之感。

個人的命運,隨著時代而浮沉,並非個人所能完全掌握。

台灣人經歷過百年以來曲折的歷史命運,所以對於豐田村的日本移民能夠有一分同情的理解。

豐田村第一代的日本移民,當初懷抱著夢想,選擇來到這塊土地追求新的人生。 不料幾十年之後,因為命運的轉折,一生的努力,化為烏有。對他們來說,台灣,應是不堪回首的傷心之地。

對於豐田村日本移民的第二代來說,心情感受就不一定樣了。日本是異鄉,而台灣才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 戰後,被遣返日本,是被迫離開故鄉。正因為如此,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有日本觀光客來到豐田村,其中很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他們回來探訪故鄉,連流於昔日的鄉間小路,或撫摸昔日舊家的殘牆,淚流憶想兒時生活的點滴往事。

來訪碧蓮寺時,日正當中,天氣正熱,園內沒有任何的遊客。孩子們剛吃飽飯,對於碧蓮寺, 遊興闌珊。日治或日據時代的往事,對他們來說,已然遙遠。他們寧願待在車子裡吹冷氣,等我回來。

碧蓮寺入口旁,立有一塊「豐田地區體驗動線圖」,列出豐田村幾十個景點或歷史遺跡,若想一一走訪,需要不少時間, 既不適合今天的團體,也不適宜今天的天氣。在烈日下,走訪豐田神社遺跡,一身汗流浹背,其實有點辛苦。如此熱中懷古, 太陽應笑我多情。(∼待續

旅遊日期:2014.07.03 (寫於2014.07.14)  


【相關旅記】
.第1084篇 - 花蓮紀行(一):砂卡礑步道.七星潭
.第1085篇 - 花蓮紀行(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第1087篇 - 花蓮紀行(四):吉安慶修院
.第1088篇 - 花蓮紀行(五):松園別館
.第1089篇 - 花蓮紀行(六):新城天主堂(新城神社)
.第1090篇 - 花蓮紀行(七):花蓮紀行(七):燕子口步道.太魯閣峽谷


[旅行照片]

豐裡國小(豐田尋常高等小學校)。
豐田移民村警察廳舍。
如今成為壽豐鄉文史館。
來訪正值中午休息時間,未開放參觀。
豐田神社鳥居(中山路、民權街口)。
碧蓮寺(豐田神社遺址),位於民權街底。
豐田神社石燈籠遺跡。
參道旁的石燈籠遺跡。
碧蓮寺前的中正公園。
碧蓮寺,重建完工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
豐田神社昔日狛犬,守護著今日的碧蓮寺。
豐田神社,戰後改名「碧蓮寺」。
寺廟內已無神社舊跡。
昭和十七年(1942)「開村三十周年記念」石碑。
碧蓮寺前的廣場通道,是昔日神社的參道。
豐田的稻田,花蓮的山巒。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花蓮之旅
◎如何前往碧蓮寺(豐田神社)?
【自行開車】從花蓮市走台9線往南行駛,過豐田火車站後,左轉地下道,繞至車站前的中山路,直行至民權街口,右轉民權街至路底。
【大眾運輸】無。從豐田火車站步行至碧蓮寺約1.6公里(約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