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63)

[台灣老照片].1895年《台灣諸景寫真帖》(第2輯)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台灣諸景寫真帖

(∼續前篇
《台灣諸景寫真帖》第2輯,是由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人員所拍攝的日治初期台灣照片,拍攝時間是在1895年10月16日至11月7日之間,共收錄26張黑白老照片。

《台灣諸景寫真帖》總共2輯,第1輯涵蓋北台灣的基隆、台北、新竹三地,而第2輯則集中於南台灣的高雄(舊稱打狗)、台南兩地,尤其以台南為主。

拍攝的期間正值乙未戰爭期間,日軍的主力部隊近衛師團由台北南下,而增援的部隊,分從嘉義布袋、屏東(舊稱阿猴)枋寮登陸,攻向當時台灣民主國的最後的大本營台南。

本寫真帖裡的高雄照片,拍攝於10月16∼18日,而台南的照片,則拍攝於10月21日至11月8月,而以10月21日為主。 這一天,日軍進入台南城,台灣民主國至此滅亡,後續仍有零星的戰事,直至11月18日,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正式宣告:「全島悉予平定」。 本寫真帖裡的高雄、台南老照片,大多數是我以前不曾見過的,也見證了台灣民主國最後的歲月,更使人覺得照片彌足珍貴。

寫真帖的每張照片都附有題名、簡介及拍攝日期。由於我不懂日文,擔心解讀有所疏誤,所以特別保留日文簡介文字。歡迎先進前輩不吝指正及補充說明。

旅記日期:2014.03.21  


《台灣諸景寫真帖》(第2輯)

◎台南市街部份光景
圖片大樹木左上方處為當時台南著名的兩廣會館(現今中正路、民權路之間消防局附近)。台南的讀者或許能夠判讀出這張照片拍攝的地點。
◎台南市街光景(其一)
大西門(鎮海門),原址在今台南市民權路、西門路口。日治時代1907年因拓寬西門路而遭到拆除。
◎台南市街光景(其二):遠處為安平市街。

◎台南大西門城樓上眺望城外光景及遠望安平方向(其一):
◎台南大西門城樓上眺望城外光景及遠望安平方向(其二):
◎台南城內兩廣會館外門:
兩廣會館,位於當時台灣府龍王廟街(今台南市中正路、民權路間消防局附近),原稱嶺南公所,由旅居台南的粵桂人士所建;光緒三年(1877) 改建為兩廣會館,宏偉壯麗,是當時台灣最大的粵式建築。
◎兩廣會館中門屋上的裝飾
兩廣會館是當時台南城內著名的建築。完工後不久,即遇台灣割讓,會館被沒收充公,後來成立台南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二次大戰後期毀於戰火。
◎兩廣會館於天長節宴會中國人演劇餘興節目:
日本人稱天皇生日為「天長節」。11月3日為明治天皇的生日。日本人在兩廣會館舉行宴會,並有中國戲劇表演的節目。
◎安平街道及台南市區遠望:圖片中央飄旗處為台南城大西門。
◎安平居留地景況(其一):圖片中央的洋樓為英國領事館(今西門國小操場)。
◎安平居留地景況(其二):從另一個角度拍攝英國領事館附近的景物。
◎安平大砲台門口:即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 附近有一處規模較小的安平小砲台(今安平路與安北路交叉口),所以二鯤鯓砲台又被稱為「安平大砲台」。
◎安平大砲台內部的光景
◎打狗信號台的光景:
打狗信號台(燈塔)。光緒九年(1883),鳳山水師副將王福祿聘英籍工程師築燈塔於旗後山今址。
◎台南城外大南門遠眺:城外一片墓地景,與大西門外櫛比鱗次的民房情景形成強烈對比。
日治時代台南州廳以「紀念昭和御大典」為名義,徵收台南市大南門外公用墓地19甲,以建設綜合大運動場。當時曾引起民眾激烈抗爭,台灣新文化協會多名幹部因「廢墓事件」而入獄。
◎安平城外中國人挑伕荷物搬運的光景:
◎打狗海峽的光景:峭壁上方的建築物為英國領事官邸,下方的小建築為砲台據點。
◎打狗信號台眺望旗后街(總稱打狗)的展望(其一):圖為從燈塔處俯瞰旗津海岸。
◎打狗信號台眺望旗后街(總稱打狗)的展望(其二):旗津街景。
◎岑仔寮遠眺打狗港:
岑仔寮,即「苓仔寮」(今苓雅區),意指收藏漁網的簡易舍寮,位於今高雄苓雅區大竹里。
◎打狗?頭砲台:可能是清代設於哨船頭海岸的砲台(今雄鎮北門)。
◎打狗信號台往打狗海峽、哨船頭、猿山方向展望(其一):
位於哨船頭海邊的建築為前清打狗海關、怡和洋行等建築。
◎打狗海峽信號台猿山方向的展望(其二):圖片右上方為英國領事官邸,下方半山處的小建築為砲台。遠處山峰為猿山,即「打狗山」(打鼓山),今稱「壽山」。
◎鳳山南部日軍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三大隊出發前集合光景:拍攝於1895年10月16日。
當年10月11日,由乃木希典率領的第二師團一萬餘名兵士,從阿猴(屏東)枋寮登陸。10月16日佔領鳳山。10月18日,與近衛師團主力軍會合, 包圍台南城。10月21日,日軍進入台南城。
更多Tony譯述的...《台灣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