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55)

[前人遊記].張遵旭-《台灣遊記》(四)(1916年)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吳鳳廟

(∼續前篇
四月十三日 晴
上午搭乘清晨五時四十分的列車南下,嘉義庶務課長及當地紳商等人來到車站送行。

聽說嘉義附近有一間吳鳳廟。清朝乾隆時期,吳鳳為蕃社通事,撫蕃四十餘人,很受到蕃人的愛戴。

然而蕃俗每以殺人為榮(至今風俗仍然如此),又每歲祭祀必獵取人頭做為祭品,吳鳳不忍蕃人殺人, 極力阻止,然而蕃人依然不停向吳鳳要求索取人頭。

吳鳳知道終究無法阻止,於是與蕃人約定日期可以獵取人員。到了約定的時間,吳鳳犧牲自己被蕃人殺害。 蕃人殺人後,才知道被殺的人竟是吳鳳。吳鳳死後,蕃社發生大規模的瘟疫,死了很多人,蕃人後悔且害怕, 發誓革除這一習俗,並設廟祀奉吳鳳。 後人至今仍然祭祀吳鳳。我們因為時間匆匆, 還不及前往參觀吳鳳廟註1

十時三十五分,抵達打狗(今高雄市),工事部出張所長筒井丑太郎、打狗支廳長本田正已前來歡迎, 簡短談話寒暄,即換乘汽車前往阿緱(今屏東市)。 打狗至阿緱的距離僅十五哩三分,過三塊厝、鳳山、後莊、九曲堂、六槐厝五驛(車站),即抵達阿緱。

阿緱市街約有千餘戶人家,人口約五千多人, 為台灣最南部代表性的城市。阿緱廳財務課長古本廣允、台灣銀行出張所長石村理則、警部瀧澤豐吉、參事兼區長蘇雲英等人都來到車站歡迎我們的到訪。

隨即來到阿緱市場參觀,看見市場陳列的蔬菜水果,大多是熱帶的產品,有以前我不曾見過的。 市場的設備極為完備,市場成立的目的及成效有三:第一,以價廉物潔的食物供給市民。 第二,節省購物時間,並消除賣買雙方種種不便利。第三,可以時常保持物價的平穩。 市場外的飲食店是中國人(譯註:參考後文,此處是指台灣人)經營的。

圖:阿緱廳市場

阿緱的人煙稠密,與中國的情況相同,不過較為整齊潔靜。我因而詢問檢查飲食店的方法。

瀧澤豐吉說,第一是「人」的檢查,第二是「水」的檢查,第三是「鍋」的檢查;並且注意防腐劑的濫用, 是重要的檢查事項。因為此地屬於熱帶,容易發生瘟疫及傳染病,因此市場食物的檢查極為嚴密。

我們又來到血清作業所,會晤所長高澤壽。他告訴我們以往牛疫傳染、耕牛病死的慘狀及農民損失情形, 並出示幾頁實際圖片給我們觀覽。他說,當牛疫流行時,會有民眾偷偷將病牛賣出,或將死牛偷偷掩埋等弊情。 因此要防止牛疫傳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後來血清作業所苦心研究,當牛疫傳染病發生之時,對於移動耕牛訂立取締規則, 牛隻須定期定點接受技術員的檢查之後,給付健康憑證(標誌於牛耳),才准許牛隻移動至其它地方。 另一方面以以血清疫苗分佈各處,注射疫牛,才漸漸達成獸疫預防的目的。最近幾年的防疫成績如下:

 年次  發生頭數  撲殺頭數  斃死頭數
 大正元年(1912)  3,329頭  3,253頭   76頭
 大正二年(1913)   832頭   759頭    38頭
 大正三年(1914)  1,219頭  1,139頭   80頭
 大正四年(1915)   181頭   175頭   6頭

目前的情況則是牛疫幾乎完全絕跡,經濟上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農民各得以安心耕種, 這是牛疫血清作業所近來最可喜的一事情。

回想我的家鄉在夏秋之際,也常發生獸疫(如牛疫、雞疫),無奈鄉人不懂得如何預防, 而官署又不為人民研究解決的方法,有的鄉民或受到迷信的影響,放任疫情蔓延, 聽天由命,以致造成農業經濟損失以億萬計。然而缺乏精確詳細的統計數字,外界很少知道實際的情形。

圖:台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緱工場

接著來到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參觀註2,會晤喜多島二郎,他引導我們參觀各個工場。

製糖機的種類及順序,大致來說,如壓搾機、清淨釜、沉澱槽、結晶罐、分密機等,規模宏大。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資本與實力是東洋糖業的第一位。

試舉該公司主要的概況如下:該會社成立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 受到台灣總督府極力保護,以一百萬元資本創立,其後逐年擴張,目前資本有已二千七百五十萬元之多。 其實以其各項財產的統計,資產已遠超過此數(例如該公司所有的土地,其投資額與時價的差額已超過百數十萬元,即是一例)。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工場共有數處,例如橋仔頭、後壁林、車路墘、灣裡、三嵌店、鳳山等處, 除製造粗糖之外,也兼營精製糖、酒精(酒精為製糖的副產物)。甘蔗的耕種及採收,都用新式機械。 公司建有專用的鐵道,全長約四百多哩,汽車、貨車的輛數有二千以上,專有的汽艇、艀船四十餘艘。 公司自有(有土地所有權)的耕地,約有一萬五千多甲(一甲當我國十五畝多)。 目前一晝夜的製糖能力(指甘蔗壓搾能力)實際有七千三百噸,幾乎佔台灣全島製糖總能力的三分之一。 目前台灣所有公司的製糖總產量,每天約二萬六千百六十噸。

〔附記〕台灣製糖事業極為興盛,資本豐富,在所有產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茲舉其資本金在百萬元以上的製糖公司如下:
  1.台灣製糖公司  二千七百五十萬元
  2.大日本製糖公司 一千二百萬元
  3.鹽水港製糖公司 一千一百二十五萬元
  4.東洋製糖公司  一千一百萬元
  5.新高製糖公司  五百萬元
  6.台南製糖公司  三百萬元
  7.明治製糖公司  一百二十萬元

這樣的雄大魄力,排除各種障礙,終於能達到成功的目的,令我不能不深深感到欽佩註3。 參觀完畢,主人拿出紙帖請我們簽名題字留念。 接著我們來到觀山亭午餐,這是阿緱廳長早就為我們準備的餐點。席間,主人起身發表歡迎辭,我也致辭答謝。

飯後,又有水果招待賓客。我詢問水果名稱,叫做木瓜,頗似我家鄉的甜瓜。然而這種水果是木本植物, 味道甘美,是熱帶出產的極佳水果。飯後,我們前往阿緱廳,向廳長表達謝意。然後來到火車站, 看見本地人從各處源源來到車站,看見我們,都打招呼問好,似乎是因為中國人來到此地,是非常罕見的。 而我默默揣測他們的心意,又好像對我們抱持著無窮的希望。

〔附記〕自從割讓台灣以後,內地人與台灣人幾乎斷絕關係。中國固然不曾特派官員來台灣慰問及視察, 即使私人來此遊歷亦非常少見。因此這次我們來到台灣訪問,據傳各地的紳民都非常的感動。 我深盼政府日後能多加留意,私人方面則宜組織團體,時時前來視察,彼此借鑑,相信一定可以獲益匪淺。

圖:打狗港全景

阿緱廳參事兼區長蘇雲英只會講當地話,我們無法彼此交談,雖然相處四個小時,只能彼此點頭而已, 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二時三十分,我們搭乘火車返回打狗。打狗工事部技手中村武夫前來迎接。 下車之後,即步行前往港邊參觀懸空運轉機運載砂糖(啼兒佛阿式荷揚機)。該機藉由水力電氣做為動力, 每日約可起貨千噸。其造價約三十二萬元。

我們隨即搭乘鹿兒島丸(鹿兒島號)在港內遊覽。 同時登岸,憑高遠眺,望見海水浮沈,遠與天接。這時看見對岸的舊砲台隱約可見,一半已被破壞, 旁有舊式鐵砲一尊。觸目傷心,不禁有國破山河在的滄桑感懷。這一晚,住宿於春田旅館。

〔附記〕打狗港與北部基隆港對峙,為南部唯一的吞吐港口。以前港口極淺,幾乎與大洋隔絕。 明治三十二年(1899),後藤新平民政長官來南部巡視此地,認為港口有擴建的必要,於是派員調查研究。 然而因為當時正在建築基隆港,經費浩繁,同時興建兩座港口,經費有困難,於是計畫暫時擱置。 明治三十七年(1904),鐵道部進行鐵路的建設,同時調查台灣南部興建港灣的計畫又再被提起。 當時適逢日俄戰爭結束,台灣糖業輸出愈為增加,商業繁盛,因應時勢需求,打狗築港更有必要性。 於是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定案築港,預定六年竣工,總計經費四百七十三萬三千元。 港工興建動工還不到一年,因為台灣南部產業突飛猛進,極為發達,引起輿論討論修正築港計畫。 於是大正二年(1913)起,擴張工程,追加預算一千二百七十八萬四千元, 擴大及延長至十二年完工。打狗港兩旁築防波堤可以阻擋風浪,港內面積共三十六萬坪。完工之後的打狗港, 以每年可出入九十萬噸貨物為標準,碼頭設施可以同時停泊重量萬噸以下的船舶十艘。 該港每年輸出砂糖在四億七千萬斤以上,每百斤的價值以十六元計算,課稅五元計算, 總計稅收約二千三百五十萬元。砂糖是打狗港輸出品的大宗。等待港口興建竣工,諸項設備完成, 打狗港的遠景及繁榮程度,將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打狗不僅是台灣重要的商港,其風光亦極優美。據說有「旗山夕照」、「猿峰夜雨」、「江港歸帆」、「苓洲晴嵐」、 「埕埔曉鷺」、「戍樓秋月」、 「鼓灣濤聲」(「鼓」字為「壴+皮」)、「江村漁歌」等八景。

圖:開山神社

四月十四日 晴
發致劍星、休負、希仲暨淑蕙四君各一片註4

搭乘上午八時三十五分快車北行。這一天本來打算前往大目降(台南新化)參觀甘蔗試驗場, 因事無而取消行程。

火車出發時,本田正己、鐸木直之助、春田旅館的老闆等人都到車站相送。火車前往台南。 台南是台灣最古老的都會,現在約有一萬六千七百餘戶,人口六萬一千九百五十餘人,商業交通,極為繁盛,實為南部天然的首都。

這次火車抵達台南因與預定的時間稍有變更,所以地方官署並沒有派人來到車站迎接及導引。我們雇車到公園遊覽。 台南公園有池塘臺榭竹林,設施宜人,樹林陰蔭,頗饒雅趣。據說建設經費共十七萬元。 大約是在我國民國元年(1912年)始著手規劃,預計明年三月可以全部竣工。

從此處乘車,沿夾道多半為中國舊式市街,人口多是中國遺民, 門外對聯尚有「國恩家慶」、「福」、「喜」等字,而國旗則盡改為太陽旗了。看了實在是令人傷感哀痛。

這一天,天氣炎熱,我的心情愈感到不舒適。車行約二十分,抵達明延平郡王祠(明治三十年正月, 日本人改稱為「開山神社」,廟宇的形式明顯已有日本風味。),有「奉旨祀典」匾額, 左右題「擎天」、「闢地」的兩塊石碑。進入廟門,左右為張萬里、甘輝兩將軍祠。正廳的東面為東廡及儀仗所, 西側為西廡及祭器所。後院為寧靖郡王祠、太妃祠、監國祠。院中有延平王手植遺存的梅樹。 正堂匾額為「力挽回瀾」,對面匾額為「前無古人」。東西兩廡安置延平王部將一百十四人的神位, 都是明末時殉難烈士。瞻仰昔日的烈士,肅然起敬。

各處聯額極多,不能一一遍記;只記得西邊廡門的對聯:「返日共揮戈,滄海樓船拚轉戰;餘生皆裹革,秋風甲馬倘來歸。」 我們接著來到農園亭中休憩。看見城上雉堞高低不一,鼓摟聳立,古木蕭疏,點綴其間, 令人有「風景不殊、舉目山河」之感註5。(∼待續

旅記日期:寫於2014.02.16


註1: 關於吳鳳故事的真實性,學界迄今仍未有定論。在台灣原住民團體抗議下, 教育部已將吳鳳的故事從教科書中刪除。關於吳鳳的故事,雖然清代的地方志有記載, 然而故事廣為流傳則是在日治時期,當時日本人為了進行山地教化,而將吳鳳的事蹟加以美化及歌頌, 興建吳鳳廟,塑造吳鳳神話,並將吳鳳故事編入小學教科書,做為教化之用。

註2: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是台灣最早創立的新式製糖廠,由日本三井財閥創立,日治時期為台灣四大製糖會社之一。 旗下的阿緱工場因產能極大,被譽為是「台灣糖業的新高山」(玉山)。 1945年以後,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大日本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的在台資產被國民政府接收,合併成台灣糖業公司(台糖)。 1950年代的台糖是台灣最具實力的一家公司,外銷曾佔當時台灣出口外匯的百分之七十九。

註3: 當時台灣的糖業主要是由日本財團所掌控,台灣蔗農或受雇於糖廠成為農工, 或者與會社簽定嚴苛的供貨合約。由於收購條件嚴苛,蔗農備受製糖會社的壓榨,受到極不公平的剝削。 這是張遵旭短期參觀訪問無法觀察到的實情。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社會主義的風潮襲捲世界, 1920年代的台灣蔗農組織「台灣農民組合」,起而對抗財團會社不合理的耕作契約。 請參考:
[歷史回想].1920年代「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的回顧

註4: 本書此處突然插入此句:「發致劍星、休負、希仲暨淑蕙四君各一片。」不解意思。原文照錄。

註5: 此句意指「風景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江山已經改變。」語出南朝.宋.劉義慶語出《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 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指東晉渡江士人悲嘆國土的淪亡。



[台灣老照片]

嘉義停車場(火車站)前街道。(1916.4.13清晨 張遵旭搭乘列車南下阿緱。)
吳鳳廟-嘉義著名廟宇(張遵旭來不及參觀)。
阿緱停車場(今屏東火車站)(1916.4.13上午 張遵旭抵達阿緱)。
相關照片引自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源展示系統台灣老照片資料庫
阿緱市街。
阿緱牛疫血清作業所。(1916.4.13上午 張遵旭參觀血清作業所)。
阿緱牛疫血清作業所。。
阿緱血精作業所免疫牛舍。
台灣糖業株式會社阿緱工場(1916.4.13上午 張遵旭參觀阿緱工場)。
阿緱工場。
阿緱工場專用鐵道。
阿緱工場搔卸機-壓榨甘蔗。
打狗停車場(高雄火車站)(1916.4.13下午 張遵旭返回打狗。)
打狗街道(高雄街道一景)。
打狗港全景。
舊砲台城門。
台南停車場(台南火車站)(1916.4.14上午 張遵旭抵達台南火車站)。
台南公園(1916.4.14上午 張遵旭遊覽台南公園)。
台南公園。
台南市街大正通(今中山路),沿途種植鳳凰木。
台南市街一景。
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1916.4.14上午 張遵旭參觀開山神社。)
開山神社。
開山神社。古梅,相傳為鄭成功手植梅樹。
更多Tony譯述的...《前人台灣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