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32)

[前人遊記].池志徵-《全台遊記》(1891∼1893)(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導言
池志徵,浙江省溫州瑞安縣人,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冬, 來台遊歷,擔任官署幕僚職務。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足跡幾乎遍及全台灣,遠及台灣後山。 《全台遊記》一書,作者自述,是根據光緒十八、十九年間的日記刪改而成為一卷。 當時作者還寫有《番社紀聞略》及《台遊雪鴻記》兩本書,可惜未妥善保存,後來都已亡佚,僅剩此書存世。

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時,池志徵才倉徨離開台灣。隔年,清廷因戰敗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池志徵所寫的《全台遊記》,旅行的所見所聞,足以稱為「台灣割讓前夕之寫照」。幾年之前,我就讀過這本書, 並將池志徵經由三條崙官道(浸水營古道的前身)前往台東的章節,收錄於《台灣古文遊記選注》一書。 相隔三年,重覽此書,行有餘力,決意將本書翻譯成為現代中文,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 並且選錄當時相關的台灣老照片,以做為讀者閱讀時的輔助參考。匆匆譯述,錯誤之處,在所難免, 尚祈讀者先進不吝指正。


《全台遊記》  (池志徵原著,Tony翻譯)
圖:雞籠(基隆)

我少年時讀到藍鼎元《平台紀略》、魏源《戡定台灣記》這些書籍,提及台灣土壤肥沃,物產豐富, 耕作一季,足以供應全年,可以富強,可以戰守,常羡慕而嚮往到海外一遊台灣。

我長大之後,喜歡遊歷,周遊各地,然而從未到過台灣。光緒十七年(1891), 同鄉友人將前往台灣北部的出任軍職,邀我一起前往台灣。我欣然同意。

於是我的台灣遊歷,從北部開始,然後往南走,再往東遊,三年之間,足跡遍及全台。 關於台灣山川的概要,人民物產的情況,各種奇異的風土民俗,以及隘寮番社的險阻,民番雜處的情景, 自古以來地方史書沒有記載的,人跡沒有到過的地方,我都將它記錄下來。

這一年的十月二十日,我從上海坐斯美輪船渡海往台灣。下午三點,輪船開行, 二百里的航行,天空霧茫一片,後來輪船停泊於鞍子島。

廿一日,雨天。中午雨停,我散步到船上操舵的船樓,回望,看見海上有島嶼重重疊疊,就像屏風般。 船員告訴我說:『我們已經過了普陀山,進入大海的範圍了。』。巨輪鼓浪,黑煙滾滾, 令人有「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快意。這趟海上之行,真是令人感到快活!

廿二日,早起,吹東南風,天氣非常和暖。剛過中午,看見前方雲霧中隱約有高山之影。 船員用望遠鏡眺覽,說:「雞籠山離這裡僅有二百餘里而已。」(註:1華里約等於0.57公里) 南洋的風浪非常險惡,這一趟航行,兩個日夜都沒有遇到海浪顛簸的情況,算是很幸運。

圖:雞籠港(基隆港)

下午四點,抵達雞籠(註:基隆)。雞籠三面被山圍繞,北面臨海。 雞籠的山巒層疊雄俊,海水碧綠而顏色清淡。滿山草樹,碧色如春。這是因為此地氣候溫暖,沒有霜雪的緣故。

港口內有小船數十艘,看見大輪船進港,急忙爭相划走避開,這些船夫看起來純樸愚魯, 聽不懂他們所講的語言。我和友人上岸買酒,這裡的街道有洋樓及客棧,街道相當諠譁, 是一座很熱鬧的港口。

我聽說從前台灣北部僅有八里坌(註:八里)這個港口有貿易商船與福建的港口對渡, 其餘的港口及支流僅能從事漁捕作業而已。如今八里坌港已經淤塞,新添設的港口有大港(註:不詳?)、 後壟、香山、滬美(註:滬尾,今淡水。下文都改稱滬尾)、雞籠,都是貿易往來的港口。

而雞籠的港口寬敞,漲潮時水深二、三丈(註:一丈約等於3.3公尺),四季都可以停泊外國商船, 與福寧沙埕、烽火(註:福建省福寧府,沙埕、烽火,皆地名)隔海對峙, 實為南洋第一要塞之港,所以這裡進出的船隻尤其特別多。

雞籠港外有一些小島嶼分佈其間。十里之外有雞籠嶼,八里有桶盤嶼, 左側十里有獅球嶼,右側十里有燭台嶼、抬簥嶼,又十五里有香爐嶼,又三十里有鳥嶼、雞心嶼,又三十五里有花坪嶼。 港口的東邊有很多煤礦(註:八斗子煤礦, 設有撫民理番同知(註:官名),治理地方並兼管礦場的經營,並且堆砌石塊成為岡壘,以禦防海寇。 雞龍此地終年陰霾,少有晴天。我抵達雞籠的這一晚,月色明亮,照映海浪,星河交輝,基隆港南北兩側海岸的蟲聲如秋鳴般,令人興起悲傷的感懷。

圖:獅球嶺隧道

廿三日,上午搭乘小船上岸,坐火車至台北府城。

上午八點,搭上火車,從雞籠出發,山行二十里, 有一座隧道長約一里多(註:獅球嶺隧道

隧道內兩旁石壁奇形怪狀,火車通過時,隧道內充滿煙霧,陰陰暗暗,危險又潮濕。火車在山洞中聲音轟隆,有如打雷聲, 令人毛髮聳然。

又二十里,抵達八堵,又十五里,來到水返腳(註:今汐止)。在這裡換車。 又十里,抵達南港,又十里,到達錫口(註:今松山),都設有售票車站, 提供貨物及乘客上下車。再行十二里,抵達大稻埕(註:最早期的台北車站設於大稻埕市街的南側,後來才東移至今址附近。), 在這裡下車。

從雞籠洋船碼頭至台北府大稻埕,里程計三十里,都經過山區,曲折而行,溪谷岩洞出奇,風景如畫。 時節已是殘冬,而這裡的田中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像是內地四、五月份景象,則台灣土地肥沃及氣候暖和可見一般。

下車之後,僱用人力車進台北城。台北城內的人口還不多,街道寬敞通達。 男人無論貧或富,都不穿長服,喜歡搭配紅綠的辮子頭,有的重量可達七、八兩。 女人則從七、八歲至十五、六歲,都喜歡盤著紅辮子。婦人喜歡穿著豔麗的服裝,就像鮮花般,裹著小腳,腿足有如彎弓, 而腳戴著金練環,大的腳環有如機械按鈕,走起路來發出琅琅的聲音。

台北城內的屋宇多樓房, 牆瓦都是紅色的,這是「赤嵌城」名字的由來(註:台北城並無「赤崁城」的舊名, 可能是作者對紅毛樓或赤崁樓認知所作的解讀。)

圖:台北城(北門)

廿五日上午,我與友人在台北城頭散步。從前台灣北部只有淡水廳的廳治設城,位於新竹。

淡水廳舊有的轄區南北長達四、五百里。光緒十年, 因為法國侵略台灣,沈文肅公(註:沈葆楨)請設台北府縣, 以鞏固台灣北部,太僕寺卿林維源出資協助興建台北城

台北城周圍十里,環以護城河。護城河河岸密集種植大樹,樹木碧綠而且雄峙。遠眺台北城四周,有崇山疊嶂,中間為開闊的平原, 氣象宏闊,實為全台最佳形勢之地。建造城池,沒有比這個地方更為理想。雖然目前城池剛建造不久, 城內設施簡陋粗獷,民氣只是初開而已,然而十年之後,台北城應當會與粵東、華南、華東各城市,同為中外繁榮富麗的城市。 以台北的優越地理形勢,我認為一定可以成為這樣的城市。

廿六日,遊覽艋舺(註:今萬華)。艋舺在台北府城南門外三里, 是淡水縣內最大的市鎮(註:當時台北府下轄淡水縣、宜蘭縣、新竹縣、基隆廳), 有居民數千家,有參將分司營署駐紮此地。

艋舺地當龜崙(註:今桃園龜山)、雞籠兩山之間, 沃壤平野,溪流環抱,西至海口三十里(註:應為北至海口),直達滬尾, 並有觀音山、大屯山為屏障,與福建的五虎門為對口港岸。

沈文肅公(註:沈葆楨)的奏摺稱讚艋舺是「淡蘭扼要之區、全台北門之管也。」 艋舺幾乎到處都是歌樓舞館,這裡的習俗重女輕男,有終身不嫁,以娼為榮註1。這種風氣不知是從何時開始?唉! 土地氣候溫暖潮濕,人性自然流於淫佚,我想應當多開闢湖水以渲洩這些陰淫之風,應當多栽種大樹以收斂這些陽亢之氣。 地方政府官員怎麼沒看到這一問題而處理呢?

下午四點多,返回台北城。

圖:滬尾(淡水)

廿七日,離開大稻埕,搭乘小輪船遊覽滬尾。

大稻埕在府城的北門外,也是淡水縣的一大市鎮。我前日從雞籠搭火車來台北城,即是在這裡下車。 大稻埕兩條街道有數百家店面,幾乎都是茶莊。

台北出產的物產以茶、樟、靛(註:藍靛染料)、油、 煤為大宗。每年茶的產量約二千萬斤,而以烏龍茶為最佳,美國人喜歡喝這種茶。

從大稻埕到滬尾,水上航程約四十里。我從洋大橋(註:今台北大橋)搭乘小輪船。 這座洋大橋橫跨淡水河,長二百四十丈,是為了讓火車通過淡水河而建造的。橋旁有夾板,小輪船,帆船及浮筒非常多。

由淡水河的內河港埠通往滬尾、雞籠,都由在大稻埕碼頭上下船(註:此地俗稱「大橋頭」)。航行於淡水河, 沿途山水奇曲,風景類似我的故鄉浙江省的武陵、蘭溪兩地。倘若在淡水河的河岸幾里之間,多蓋洋樓, 密植柳木,景色氣象將更添絢麗雄奇。未來台北邁向興盛之時,我想一定是會先從淡水河的沿岸開始!

中午,抵達滬尾。滬尾的民居有數千家,都依山曲折而建,街道分為上、中、下三層。 中、下市街的人口較為稠密,街道擁擠,摩肩接踵,然而街道的上方,有樹木遮陰, 樓閣參差其間,頗有鄉間村落那種深遠隱約的閒情意。

由滬尾街往西行約二、三里,即是港口,俗稱「淡水港」。淡水港的兩岸南北都是山峰, 中間開闊,成為大港,寬約六、七里,水深三丈。淡水河兩側岸邊都有暗礁, 輪船須等待漲潮時,才能進出港口。 淡水港是雞籠以南的咽喉之地。港口附近, 以前設有荷蘭砲台(註:淡水紅毛城。 如今港口外的北岸又新建造西洋砲台(註:滬尾砲台, 規模非常雄壯。近年來又設立水雷局及海關等機構。(∼待續

旅記日期:2013.11.08


註1:池志徵對艋舺民風的認知未必符合當時事實, 不過從他的敘述可以得知,晚清時代的台灣,艋舺的風月場所應已有相當的規模。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選擇在艋舺(萬華)設立「遊廓」 專區(風化區),而不是選擇設立於大稻埕, 或許正是因為有晚清時代這樣的歷史背景。


基隆港&二沙灣砲台。
基隆港。
台北車站(清代建造的第一代台北車站,位於大稻程市街南側)。
台北城內,遠處為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原址位於今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城石坊街(今衡陽路)。街道遠處為西門(已拆除)。
街道近處為急公好義坊(後遷移至今二二八公園內)
大稻埕淡水河岸,遠處為台北橋。
淡水河岸。
淡水,舊稱「滬尾」。對岸為觀音山。
淡水河。遠處為大屯山。
淡水紅毛城。
滬尾砲台。
更多Tony譯述的...《前人台灣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