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28)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6)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高雄港

(∼續前篇
51.高雄攬勝

高雄是台灣南部的一州註1。 州廳設治於高雄市,這裡又是通商大港。

高雄舊港本在附近的淡水(註:指高屏溪口,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 是荷蘭人的遺跡,歷史有名。 如今港口移築於此,規模擴張,可與台北的基隆相抗衡。前途發展,未可限量。

高雄州的名勝有鵝鸞鼻,位於全島的最南端。同治六年(註:1867)英國一艘商輪觸礁沉沒, 船員登陸後,被蕃人(註:台灣原住民族)所殺。 中英交涉多年,清廷政府終於屈服,同意在這裡設立燈塔。

又有一座琉球藩民墓。光緒初年(註:應為同治十年,1871年), 有琉球漁民五十四人,漂泊至此地,被台灣的蕃人所殺。日本以此為藉口, 出兵台灣鎮壓蕃人,並為琉球漁民建墓以紀念此事。這一事件成為後來台灣割讓給日本的開端。

高雄市內有一座壽山,舊名「打狗山」,又稱「麒麟山」,有新修建的馬路,可以開車直達山頂。 從山上眺望,台南、屏東的平原如鋪在腳下,像圖畫般的開展。 壽山的山上有高雄神社及壽山貴賓館。日本當今天皇攝政時(註:指裕仁為皇太子時)遊覽台灣, 曾經駐蹕此地。高雄州知事(註:州長)派專員為我導遊。 站在壽山頂,胸懷天上的白雲,遠眺島外的大海,景觀非常壯闊。高雄市另外還有撫山、鼓山,距市區不太遠, 可惜因時間匆促,來不及登臨。只在壽山憑欄凝望而已。

圖:高雄市州立女子中學(今高雄女中)

52.高雄女中

高雄市有州立女子中學(今高雄女中), 規模頗為可觀。經由市長介紹,由校長田喜八親自嚮導,帶我參觀學校, 講堂、餐廳、課堂、寢室等校舍,都非常整潔。

餐廳是新式,空氣流通,毫無臭味,尤為難得。寢室則是日本和式,高高的平台,鋪設草蓆, 上面有掛蚊帳,衣服、被單、枕頭、床墊,都是當時的擺設。 學校有學生五百多人,日本人及台灣人各半,平均年齡十六歲,就讀四年可以畢業。

女學生們都體格健美,妝束樸雅,制服為白衣黑褲。手臂坦露,胸部豐盈, 革除了傳統大家閨秀強調身材嬌小玲瓏的社會風尚。這一天剛好是大掃除日, 老師和學生都親自拿著畚箕掃帚。

女學生包著頭巾,赤著雙腳,打掃環境,就像是工作中的農家婦人,模樣可敬又可愛。 我這次遊歷中國西南各省,看見廣東、廣西、福建省中部的中下階層婦女, 都是靠著自己的勞力來維持生計,因此而朗頌杜甫的〈隴西行〉的詩句:「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我為此感動而精神抖擻。

圖:高雄銀座通(今五福四路)

53.高雄宴會

自從我到台灣以來,遊跡所到各處,都承蒙華僑及日台官紳的歡迎招待,有演說會,有座談會, 有茶會,有宴會。所到之處,都是如此,已經無法一一記述了。

高雄的演說會設在中華會館禮堂,場地地狹人稠,幾於讓人呼吸困難,我與翻譯員揮汗不止。 宴會則設在高雄樓,主人循一般習俗,召來美麗的女侍來陪酒助興,但每一桌席只有二人, 她們持著酒壺站在旁邊,隨飲隨斟,並不會坐下來陪客人喝酒,也不會在旁勸酒,也沒有彈奏唱歌。 這樣的陪酒方式,還不失高尚文雅的情趣。

中華會館的主席蔡世理先生,是留學日本九州大學的工學士,專攻礦業, 少年有志,常想回國服務,卻苦於沒有人介紹。他在台灣則因為華僑身分的國籍問題, 竟然無法一展抱負,言下憤慨不已。華僑子弟很多人都遇到這種情況。 不知道國內負責僑務的官員們,是否肯提出政策來協助華僑回國服務?

圖:新竹州廳

54.新竹迴車

新竹州本來就在台北附近。然而我南下時,時間匆忙,沒有在此地停留。回程時, 特別前往新竹一遊。

九月四日一大早,我從高雄市搭乘快車北上,當天下午,即抵達新竹市。 在火車上遇到新任的新竹市助役(註:副市長)劉萬先生, 他從台中前往新竹市就職。

劉萬是台灣人首次被授予出任地方重要官職,所以台中車站的歡送人潮,以及新竹車站的歡迎人潮, 將車站擠得水洩不通,各大報紙也有大篇幅報導。劉萬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註:應是京都帝國大學),現在還很年輕, 態度謙和,談吐風雅。市助役,是市長以下第一人,如同副市長,可以代理市長, 實質上是市政府職位最高的事務官。

新竹中華會館及當地官紳來迎接我,也來迎接劉萬, 我們同乘官方所準備的汽車,訪問新竹州及新竹市各個官長。 然後又遊覽新竹神社。神社位於新竹市外的山林深密處。

我們由東門進入新竹市,城門匾額題字「迎曦」, 是乾隆年間,淡水廳同知李某某就原來的舊竹塹城改建的,本來有四座城門,如今僅剩這座城門。接著我們又前往參拜孔子廟。 原有的孔廟,如今有一半改為新竹第一公學校(註:今新竹小學)。 校長成瀨與三郎導引我們參觀各處,孔廟的櫺星門、大成殿、泮池及兩廡,都有保存下來。 春秋兩季,州市長官都會來此致祭。接著又遊覽城隍廟、文昌廟、媽祖廟,並參觀市立圖書館、商品陳列所、 州立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註:今新竹中學、新竹女中)。 匆匆一遊,只是走馬看花,實在太辜負了這些景點。

圖:新竹東門

55.新竹酬酢

新竹市是台灣北部的文化中心之一,有不少傳統世家、舊時士紳及文人墨客住在這座城市。

李濟臣先生是前清時代的秀才,年逾六十,鬍鬚長及腹部,一副道貌仙風的模樣。 他穿著傳統的熟羅長衫、麻紗馬褂、雙粱緞鞋,看起來宛如是清朝時代內地的官紳。

李濟臣建造了一座庭園,優遊林下,收藏很多書畫骨董。 還有一位周維金先生,家境富比王公貴族,而性好遊逛,不愛拘束,兄弟兩人, 隱居於郊外,園邸取名為「修園」,有脫俗而意遠之意。他邀請我住在他家。

另外有一位王少濤,擅長詩、書、畫,筆墨敏捷,承蒙他致贈許多作品給我。 並且邀約我明年再來訪問。這位先生只在意於遊山玩水,而不接近俗人。

又有一位鄭神寶先生,是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富裕而好做善事,遵奉母親的吩咐而拜佛, 在附近村落設立了一間「淨業院」,三代以內的家眷都帶髮修行。 我特地約好去拜訪他。他以素食餐宴招待我,非常豐盛,負責餐點的都是婦人。 聽說台灣這種家廟非常的多,都是有錢人家經營的,做為婦女修行的道場,也兼收外人。 規模及制度大略如一般的尼姑庵,但產權則屬於私人所有。

56.淨業唱和

淨業院的筵席上,同座的賓客大半都是會作詩的老先生。宴會聊天之餘, 也偶爾互相吟詠一些詩句,有不少佳作,可惜都不記得了。我僅記得自己唱和的其中二首五言律詩。

第一首:
有地名新竹,於今建一州。森林在城市,活水繞田疇。
北海琴尊古,(謂李濟臣)中原文物在,應號小神州。

第二首:
文酒冠裳會,天涯又此時。花前宜炳燭,席上快吟詩。
避地何嫌陋,論交未覺遲,飆輪催夢短,何以慰相思。

鄭神寶以其先人《香谷主政偏遠堂吟》的詩集贈送給我。周維金亦以其所著的大陸遊記相贈。 兩位先生因家學淵源,都很能作詩。

圖:大甲草帽編織作業

57.投贈誌謝

這次來台灣旅遊,隨身僅帶著小行李而已。因為夏天衣服輕薄,行李不多,寢具則旅館都有,無須準備。 而台灣對於書籍管制甚嚴,不能帶入,所以行李就非常輕便了。

在台期間,沿途一再承蒙朋友餽送禮物,踏上歸途時,裝填的行李就變得沉重。 食物名產、印刷物佔最多數,就不一一記述了。

其餘收到的禮物,有台北王少濤代為蒐集當代作家的書畫四幀、台北大同促進會贈銀船一架、 台中林獻堂贈大甲草席一床,值三十元。 新竹中華會館主席鄒學鵬贈大甲草帽一頂、彰化前街長李重禮贈爛心木(註:黃蓮木)手杖一枝, 都是當地名產,可以做為紀念。

大甲是台中的一處地名,所出產的草最宜編織,纖細柔軟,堅韌耐久。 草帽可以盛水不漏,草席可以摺疊不斷,一件可以用五、六十年之久。 最貴的一頂草帽要花費數十元至數百元,內地的售價則貴好幾倍。 我在台灣停留期間,除了明信片風景畫等小紀念品之外,就沒有自己購買過任何東西。 然而光這些別人贈送的禮物,已是大為珍貴了。

58.鄉情宗誼

台灣的華僑,除了來自福建、廣東、浙江以外,還有江西人(註:作者是江西人), 聽說總數不下千人,都是勞動階級,分居各都市鄉鎮,並沒有同鄉會的組織。

我在新竹見到的中華會館主席鄒學鵬,是江西人,旅居台灣三十餘年,詢問得知同鄉生活較上等的,大多販售高麗參, 下等的則多從事修補雨傘、各種工匠等工作,且十之八九都是來自江西樂安縣。我又遇見幾位姓江的華僑, 詢問之下,大多是從福建、廣東移居台灣。祖先大多來自淮陽郡,較少濟陽郡(註:江姓以淮陽、 濟陽為堂號)。除了工人外,也有經營小生意,但沒有大商家。

江姓華僑前來拜會我,台北有江汝舟,基隆有江秋華,新竹有江建臣,嘉義有江爐樹,台南有江元情。 來自江西的華僑看到我,特別表達了對故鄉的情感;江姓的華僑看到我則傳達了同宗的情誼, 他們都還保有中國內地古老的敦厚風俗。只是我奔波於東西南北,對於住在台灣的華僑們, 沒有什麼可以回饋報答,因而感到慚憾與遺憾。

圖:基隆港

59.基隆歸舟

國曆九月九日的清晨,我從台北出發,經由基隆港返國。郭總領事、 張副領事、台灣總督府及各個團體,都派代表到車站送行。

中華總會館林梧村、大世界旅館簡荷生,另外跟車遠送我到基隆港口。 並與基隆中華會館的同仁在高砂樓設宴為我餞行。

午飯後,登大阪商船福建丸(註:福建號)。 取道福州,轉往上海。購買船票及拖運行李,都仰賴易炳漢先生幫我打理。四點鐘左右, 船隻才開航。四望蒼茫,百感交集,隨口作了一首〈留別台灣〉長律詩,為此次的台灣之行劃下句點。

〈留別台灣〉
回首新高一片砂,海天盡處隔煙霞。(作者自註:台灣一名新高砂)
是何世界衝波上?如此江山向日斜。(註:日,太陽,此指日本。)
名士痛揮秋社酒,妖姬閒唱後庭花。(註:後庭花,南朝陳後主作,被視為亡國之音。)
滄桑莫漫悲身世,絲竹偏能遣歲華。(註:絲竹,泛指樂器。)

60.傷逝尾聲

我南遊經過廈門時,無意中遇到多年的老友許冀公及余佩皋女士。這次台灣之行,實際上是他們兩位所促成的, 出發之時,還麻煩他們隆重的為我餞行,並勞遠來送我,我們握手珍重而別。

等到我返國時,即聽到噩耗,許冀公因腦溢血,突然猝死。余佩皋女士也得到奇怪的疾病,而無法救治。 兩人逝世,前後僅差幾小時而已,又剛好是我抵達上海登岸的這一天(九月十三日)。 我何如能承受這樣的哀慟呢!

余佩皋女士的喪事在上海舉辦,他的丈夫莊希泉希望我為她寫一篇墓誌銘。出殯日,我親自前往送葬。 許冀公的喪事在廈門,他的兒子許青海來上海求見我,我參加追悼會,以輓聯及寫文章致哀。 他們兩人都與台灣很有關係,我寫的台灣遊記作品,來不及讓他們一見,感到極為遺憾。

西方人寫書於完稿之時,常在書中特別舉出親友的姓名,以做為紀念,稱之為「獻辭」(Dedication), 我也仿照這種做法,在篇尾提及他們兩人的姓名,希望他們能夠永垂不朽。
(全文完)

旅記日期:2013.10.18  


註1:關於日治時代的台灣行政區域,請參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416篇 -2006.10.16 日據時代台灣行政區域的演變

【延伸閱讀】
江亢虎來台期間,與台灣文化界舉行多次交流,並發表演說,當時新聞媒體多有報導, 江亢虎對東方文化、對台灣文化界的期許,對新舊文學的看法,也引起台灣文化界的反應與爭議。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以下這篇論文:
「江亢虎遊臺爭議與《臺游追記》書寫」,翁聖峰著,《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9期(台灣文學專號—紀念陳玉玲老師論文集), p31~54,2004年11月。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7ft4M2fCUjrMmtnOHFBZHl3TVk/edit?usp=drive_web
(註:如無法連結,請自行上網搜尋-江亢虎遊臺爭議與《臺游追記》書寫)


高雄市全景。
壽山館。
壽山高雄神社。
高雄愛河、高雄州廳、青年會館。
鵝鸞鼻燈塔。
新竹神社。
新竹孔廟。
基隆港。
更多Tony譯述的...《前人台灣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