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26)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4)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採茶女

(∼續前篇

31.茶業一瞥

台灣的農業,稻米與蔗糖之外,茶葉是最大宗。三種產品都銷向中國,侵奪華南的市場。 中國一向是米糖的輸出國,如今反而必須向台灣進口這些產品。

根據最新的統計,台灣每年輸出的金額, 烏龍茶約三百萬圓,包種茶約二百萬圓,紅茶約一百萬圓, 我在美國曾看過烏龍茶暢銷的情形, 最初還以為是廣東省所出產的,如今知道不盡然如此,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台灣。

這次因為簡荷生的介紹,得以認識台北茶商公會會長陳天來。 承蒙他的招待,前往參觀製茶工廠,並且在他家品茶。工廠的茶葉堆積如山,雇用女工數百人, 揀選茶葉,加以分類,再放入地窯,將茶葉烘焙乾燥; 再由精於茶味的評審品茗以鑑定等級,然後包裝封固,以準備運載輸出。

當天所品茗的是有名的工夫茶,味道如福建所產的鐵觀音,是用木炭煮開瓦罐裡的泉水, 用宜興出產的小泥壺,先裝半滿的茶葉,然後將熱開水注入壺中。再以熱水澆淋茶壺外面, 然後立即斟出,用小瓷杯取飲。一壺茶可同時供五個人品茗,色香味都絕佳, 如此可以連沖七次,每次味道濃淡不同,各有風味。茶具也極為精良,有些人因為品茗成癖, 因而傾家蕩產。

陳天來原籍是閩南人, 因此特地以鐵觀音茶來招待客人。庭園中遍植各種香花,用來供薰茶之用。 據說閩商來台從事茶業經營的人有不少,華僑工人賴此為生的人相當多。

圖:台北橋

32.台北兩橋

大世界旅館老闆陳義芬,對我招待殷勤的美意,長久都沒有懈怠。 在我離開台北的前一晚,特別準備汽車,擔任導遊,帶我遊覽台北市。 看萬家燈火,乘車風馳,實在是一件很令人爽快的事情。

台北市郊的台北橋及昭和橋(註:今光復橋), 都是近年來所興建最大建築。前者略如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橋樑,後者略如廣州海珠區的橋樑。

我們經過所謂的「遊廓」(註:今萬華華西街一帶。), 即中國古代教坊(註:妓院)的別名也。 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排列在整排的房子之間。日本女人、朝鮮女人、本島女人都有,顧客往來不絕。 我們來不及停車參觀,只是開車緩緩繞行一圈,像走馬看花。這一天,車行三小時, 並沒有特別目的地,只是乘車逛街而已。

停留住在這個四時皆夏的勝地,又當如此風清月白的良宵,令人追想起十二年前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海濱乘坐汽車兜風的情景。 而舊日交遊零散,繁華往事如煙銷逝,如今鬢衰髮白,壯志漸息,令人有滄桑的感慨。

圖:台北車站

33.縱貫火車

台灣全島南北狹長,有一條縱貫火車鐵路,北起基隆,南訖高雄,早晚各有直達快車一班, 車行時間約十二小時。

車票分三個等級,三等車廂票價,才十元而已,相當的便宜。二等車廂票價加倍,頭等車廂再加倍。 夜行的臥鋪則頭等車廂須再加七元,二等下舖加四元,上舖加三元,三等車廂沒有睡鋪。

火車上的設備周到,服務人員殷勤,列車上的飯食也不會昂貴。 如需購小食(日本稱為「便當」。飯菜配置封固分裝於小木匣中,外加湯水,每人一份。), 則每餐半元,即可以適合口味及吃飽肚子。

通常台灣人多搭乘三等車廂,日人及台灣人官紳富商則乘坐二等車廂,而頭等車的乘客非常少。 日本的火車,除了車廂略為狹窄,其它一切都非常優良。就算是慢車的三等車廂,也保持整潔而有規矩, 台灣的火車也是如此。

火車沿途經過全島重要的都市,山水風景,令人流連。每個車站都設立告示牌,標明附近的名勝、交通路線, 、本站與上下兩站之間的距離里數,以及當地海拔高度。大的車站都設有飲食店、雜貨店。車站的腳夫、汽車夫、 人力車夫,都依官方的價格,絕對不會有討價還價或發生價格爭執。車站售票處、待車處、行李過磅處, 雖然極為喧鬧繁忙,但毫不擁擠,旅客也不會丟掉東西。這樣的秩序,與歐洲列強國家相比,毫不遜色。

圖:台中州廳

34.台中概況

我是在八月二十七日早上,由台北搭乘快車南下。承蒙中華總會館特派基隆會館主席易炳漢擔任嚮導, 陪同我一起南下。

易先生是浙江平陽人,定居在台灣已經十年,廈門話(註:此指閩南語)講得很熟練, 曾代表總會館南北視察多次。這一天中午過後,火車抵達台中,當地中華會館的代表來車站迎接我們。 台中州廳及市政府也派人到站來問候致意。

我們因此一起乘坐汽車前往拜訪台中州知事、市尹(註:州長、市長)及警察署長。 然後來到會館稍作休憩。下午,與中華總會館台中會館的職員舉行談話茶話,並在禮堂攝影留念。 晚間僑胞會同當地的士紳,在聚興酒樓舉行盛大的歡迎會,並邀政學商界領袖作陪。 我做了一場簡短的演說。晚上約十點鐘,才盡歡而散。

台中會館主席曾博安,是福建閩侯人;書記曹玉波,是定居福州的滿族人,台灣割讓之後, 才攜帶家眷來台灣經營商業。他有一個寶貝女兒,年方十齡,能講國語、日語、福州語、廈門語, 極聰明可愛。

35.勒停僑校

台中中華會館禮堂有十間有桌椅的房間,並有講台黑板等設備,彷彿學校的規模。 據說三年前會館曾倡議要建立一所華僑學校。當地官廳沒有核准,因此改名為「漢文講習會」。 因為根據總督府的命令,全島除了公立學校之外,不得有私立學校。 至於講習會則以日語為限,於是華僑子女學習國文及國語的機會就斷絕了。

我在會館看許多幼童玩著遊戲而沒有節制。詢問為什麼不讓這些小朋友進入公學校就學, 才知是因為學校名額額滿而被拒絕。就算是台灣人也不被允許錄取入學,僑生就更不用說了。 中華總會館、總領事館屢次向總督府的文教局交涉,都沒有結果,而且不告知是什麼理由。 只回答說,這是日本政府治台的教育方針,絕對不會改變,也不會通融。

我後來遊覽台灣各地,在演說或談話時,都會以從事教育者的地位,極力評擊這一政策違反人道與公法, 並指責世界各國都沒有這麼嚴苛的條例。對日本官廳,我也是直陳意見,然而我所說的話,宛如以水投石, 沒有什麼效果。不知在黨國身居要職的日本內地專家們,對此會作何感想註1

圖:楊肇嘉

36.醉月盛筵

台中的著名士紳楊肇嘉先生,是民主運動的領袖。三十年來,備歷艱苦,努力的以公開合法的政治手腕, 與日本政府政黨周旋。他時常在海內外奔走,目前剛好暫時返回故居。

楊肇嘉熱忱的在醉月酒樓設宴款待我,並約了同志三十餘人作陪。文學界新舊兩派的鉅子也都出席。

我們在席間談到了文化復興及地方自治的各種問題,討論頗為詳盡。因為楊肇嘉及在座的人士大多通曉中國話, 所以討論問答沒有語語隔閡。然而酒樓下面埋伏著不少偵察的警員, 令人有「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的戒心。

第二天,楊肇嘉邀請我到他家訪問。楊府雖然臨近市區,而屋後有座小園林。他請我寫了幾幅屏風對聯留贈, 然後我們握手珍重道別。後來多次收到他寫來的問候書信,每封信的內容都文采斐然,筆勢生動。 這才知道楊先生也是一位精於翰墨的人。

圖:林獻堂

37.霧峰喬木

台中有一村莊名為「霧峰」,是大望族林氏所居住的地方。林氏本是閩南籍,從前清以來,歷代都有顯赫的官職, 有文官,有武官,有很多族人官位顯赫。林氏家族很早就移民來台灣,擁有廣大的田產。

台灣割讓時,霧峰林家是全台首富,然而父兄子弟,維持傳統的家風,知書習禮,沒有紈褲子弟的不良習氣, 實在是難能可貴。林氏如今分為五大房,兄弟五人,還在世的有林獻堂、林階堂兩位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人。 他們聽到我遠道而來,託楊肇嘉向我致意,並邀我我前往霧峰參觀。

從台中市坐車,約一個小時,抵達霧峰。霧峰村落位於四座山的中間,田疇沃美,竹木青翠茂盛, 佳氣迎人,令人精神一爽。林獻堂、林階堂遠至村莊郊外來迎接我,並帶著我步行村中導覽介紹。 我們先進謁林氏宗祠,宗祠規模宏大悠久,令人懷想起自己的故鄉。接著抵達林氏園邸, 庭園流水之勝,在台首屈一指,如今歸為公有,讓大眾都可以來悠遊。 梁啟超先生是林獻堂、林階堂的老朋友,清朝時代曾來訪霧峰林家(註:1911年)。 林家宅邸四處牆壁懸掛許多梁啟超的墨寶。

晚上林獻堂在家裡舉行宴會,有很多賓客子弟及侍從多。宴會結束後,前往參觀村裡設立的「一新會」, 以及林家私人設立的「革新會」,設有幾班夜間課程,實施補習教育。兩會聯合邀請我演講東西文化的異同, 聽眾約三百多人,大半是林氏的親族,婦女也不在少數。教化流行,風俗美好,實在令人羡慕。

圖: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在東京留影

38.議會無望

台灣自立議會運動,雖然是楊肇嘉所領導的, 然而幕後最高的領導人,其實是林獻堂。

這是因為林獻堂的家世及個人聲望,都稱得上是台灣全島的第一流士紳,朝野內外,眾望所歸。

日本政府對他表面尊崇而暗地牽制,不敢公然冒犯他的人身及家庭安全, 則林獻堂潛在力量的雄厚可想而知。

台灣議會請願運動幾經波折,因為日本內閣與台灣總督的更迭,不同時期,政策或緊或鬆,各有不同。 直至最近才由台灣總督發出最後警告,直接表明的說,只要日本帝國存在的一天,台灣就沒有自立議會的希望。 詞氣如此堅決,林獻堂與楊肇嘉召集同志籌備了很多數次,才正式宣告終止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從此以後,只是努力於促進地方自治的實現與發展,實在是萬不得已。

圖:彰化孔廟大成殿(今貌)

39.彰化文廟

彰化本來是台中州的一街(註:街是行政區域)。 街的規模比市為小,大略如吾國人口聚集的鄉鎮。最近彰化才由街升格為市,成為彰化市。

其實在清朝時代,彰化是台灣中部的文化中心及南北交通的要道。 後來因為台中市大為發展,而彰化距離台中很近,於是淪為附庸地位,然而城市人口還有五萬人以上。 很多資本家及文學家都寓居在這裡。

我這次遊覽彰化,承蒙當地官廳、紳商會同華僑歡迎招待,導遊市內名勝。 而文廟(註:孔廟)尤其特別值得記述。 據說台灣剛割讓時,日本人佔據文廟做為兵營,隨即改為傷兵醫院,大成殿及兩側廂房都變得狼籍不堪。 後來經由當地士紳再三呼籲,日軍才退出,交還文廟,封閉保管。

最近十年來, 日本政府通令尊崇孔子,於才重修文廟,並舉行祭祀的儀禮。春秋兩季,由官廳主祭,並規劃恢復傳統的八佾之舞、三獻之禮。 於是文廟重新修葺一新,並附設漢文圖書館。余聽說之後,而有所感慨。深感彰化文廟的廢興, 與我國近年來的情況大致相同。 於是特別在殿前與同遊的幾位先生合影留念。前彰化街長李宗禮及當地著名詩人、前清老秀才施梅樵也都在現場。

圖:八卦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40.八卦溫泉

彰化公園附近,有一座八掛山, 登高一望,全市盡入眼簾,是彰化市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地方。 山上有日本故北白川親王剿匪紀念碑,又有官營溫泉浴場,是遊客聚集的地方。

聽說八卦山溫泉的發源地離這裡很遠,用鐵管引來,水已太涼,不合使用,於是用人工蒸熱,溫度可以任意調節。 浴場有大眾池、家庭池、個人池,又有食堂、寢室,遊客可以整天徜佯於溫泉浴場內。 浴場內樹林花朵密茂,清風徐來,不知是現在是中午,也不知是酷熱的夏天。

這次承蒙中華會館招待,同遊的有十幾個人。日本料理店下女茶資,聽說價格並不便宜。 這一天天氣最熱,溫度高達華氏百度(註:約攝氏37.8度)。 我進入溫泉池三次,飯後小睡了一會兒。聞風而來,向我索取書法的人源源不斷, 我隨手揮灑,寫了什麼詞句,多已不記得了。各地報紙輾轉刊登我的新聞,我也不再做記錄或保存了。 (∼待續

旅記日期:2013.10.16  


註1:大正三年(1914)時,台灣士紳林獻堂曾倡議創辦一所專供台灣人就讀的中等學校, 獲得台灣各地士紳如辜榮顯(鹿港辜家)、林熊徵 (板橋林家)、顏雲年(基隆顏家)、陳中和(高雄陳家)等人慷慨捐資。 建校經費籌措完成後,台灣總督府遲遲不核准設校的申請案。最後只好由林獻堂等人將建校基金捐贈給總督府, 由總督府於大正四年(1915)創辦公立的「台中中學校」。台中中學校是日治時期第一所專收台灣人的中等學校,即今日「台中一中」的前身。 請參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62篇 - [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制度的回顧


台中州廳(今台中市政府)。
東京台灣留學生歡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團代表。。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理事會議留影(前排左4林獻堂,左5楊肇嘉)。
彰化孔廟大成殿(今貌)。
彰化城東門舊門(已拆除)。
彰化城東門眺望八卦山。
八卦山俯瞰彰化市,山腳下為彰化公學校(今中山國小)。
更多Tony譯述的...《前人台灣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