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27)

[彰化鹿港] .鹿港浮光掠影之三:丁家大宅的歷史懷想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鹿港丁家大宅(後門入口)

四年前遊鹿港時,從鹿港民俗文物館走往中山路的途中,經過丁家大宅的後門牆,牆門未開放, 當時還不曉得這棟宅院是縣定古蹟,只覺是一棟有規模的古厝而已。

從古厝附近的小巷走到中山路,只見附近都是新式的樓房,不曉得剛才看見的那棟古厝隱身於何處, 未做多想,就接著離去了。直到這次再訪鹿港,終於有機會一訪丁家大宅。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大門口出發,步行十幾公尺, 即來到丁家大宅的後門牆,今天後門戶有開,於是從後門進入參觀這棟古宅。

丁家大宅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為三進二落的長條形格局, 縱深約七十公尺,從後門進入,穿過中間廊道及庭院,經第二進的正廳合院,抵達最前棟(第一進),出了門, 就接中山路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最前棟的古厝已在日治時期改建為洗石子二層樓洋房, 難怪當年從中山路附近走過時,沒有發現到丁家大宅於隱身於這棟樓房的後方。

孩子們參觀古蹟,健步如飛,我亦步亦趨,印象浮光掠影而已。從丁家後院一路穿過暗廊、中庭、門廳,抵達中山路,卻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短短幾分鐘的足跡,彷彿穿越一條歷史的走廊,從清朝,歷經日治,來到了民國的中山路。 一棟古厝竟然可以給人這麼奇妙而特殊的歷史感受。

丁家大宅後院。 丁家大宅前門(新協源商號),前臨中山路。

圖:丁家大宅第二進合院正廳高懸「進士第」匾額

丁家來台始祖丁樸實,福建泉州人,清道光5年(1825),渡海來到鹿港發展,最初經營雜貨, 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註1,與大陸通商, 店號取名為「協源」。

後來丁樸實的其四子丁克家來台省親,並留在台灣發展,繼承父業,將協源記發展成為鹿港有名的商號。

事業有成的丁克家極注重子弟教育。光緒6年(1880),其第六子丁壽泉金榜題名,考中進士,榮耀丁家,而成為鄉里美談。 丁壽泉進士及第後,放棄在大陸任官的機會,返回故鄉,任教於白沙書院(今彰化孔廟旁), 曾出書院院長。

丁家事業與功名有成,後來買下五福街三間店面,稱為「新協源」,興建丁家大宅,即今日的丁家古厝,又被稱為「進士第」。

日治時代昭和8年(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五福老街拓寬成為今日中山路的格局。 丁家大宅臨街的店屋(第一進)因道路拓寬而拆除,改建成二層樓的仿洋式建築,就是現在所見的面貌了。

丁家大宅第一進的廳堂內有展示當年市區改正時,街道路拓寬及拆屋整建的歷史老照片。 早期鹿港的五福街,商家群集,店家設有棚蓋,以避免行人日曬雨淋,行人走在街上,幾乎不見天日, 因此有「不見天街」之稱。隨著道路的拓寬,西式樓房的興建,這樣的景象已經消失。

五福街-拆除前(翻拍導覽資料)。 五福街-拆除後(翻拍導覽資料)。

圖:五福街(不見天街)舊貌

台灣俗諺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二鹿,指的就是鹿港。

在台北的艋舺興起之前,鹿港曾經是台灣北路第一大港市,燈火萬家,舟車輻輳,百貨充盈,風帆爭飛, 《彰化縣志》云:「臺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

然而隨著海港河道淤塞,漸不利航運,鹿港於是漸走向衰微。同治年間(1860年代),安平、淡水、雞籠(基隆)、 打狗(高雄)陸續開放為對外通商口岸,鹿港的地位及重要性愈趨低落。 日治初期,縱貫鐵路未經過鹿港,而鹿港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亦漸減少,商業機能更為沒落。此時的鹿港已有美人遲暮之感。

鹿港著名的文人洪繻(1867∼1929),是丁壽泉的女婿,他在日治初期所寫的《鹿港乘桴記》, 寫出了鹿港由繁華落盡後的寂寥景象。「鹿港乘桴」,是指乘船遊鹿港的意思,而我想應該也有「鹿港沉浮」的暗寓之意。

洪繻,原名洪攀桂,光緒21年(1895)清廷割台之時,曾參與乙未抗日戰爭。失敗後,改名為「繻」,字「棄生」,有「棄繻生」之意。 從此絕意仕宦,在家中傳授漢學,終身不學日語,不用日本年號。日本人慕其名聲,屢次徵聘,皆不就,以遺民自居,終其一生。 《鹿港乘桴記》既寫出鹿港的盛衰,也寫出了1895年之後,台灣知識份子的苦悶心情。

洪繻是丁家女婿,丁家門前的中山路是昔日鹿港的「不見天街」,而洪繻的《鹿港乘桴記》起頭寫著:「樓閣萬家,街衢對峙, 有亭翼然,亙二、三里…」呈現的正是鹿港這條繁華市街昔日極盛時的景象。

走訪鹿港之後,再讀《鹿港乘桴記》,別有一番感觸,便覺得鹿港之旅餘音嫋嫋,迴盪心頭。《鹿港乘桴記》以文言文寫成, 我曾將它譯為現代中文,現在拿出來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讓我們隨著洪繻的足跡,來一趟歷史時空之旅,走訪百年前的鹿港, 體驗鹿港的繁華與歷史滄桑。

旅遊日期:2012.09.15 (寫於2012.10.05) 


【延伸閱讀】

註1: 鹿港是貿易港埠,當時以船運輸出農產品至大陸,再運回商品來台銷售,位於港埤商街進行大宗貨品買賣的批發商行,俗稱為「船頭行」。

【附錄】鹿港乘桴記 洪繻(洪棄生)原著                  Tony譯

有房屋樓閣萬家,街道商家互相面對面,道路的上面搭著亭子,像鳥展開翅膀的樣子,如此綿延二、三里長。 道路直的像弓箭的弦,路面平的像是磨刀石。夏天走在這條街道不會流汗,雨天走在這條街道不會鞋濕。 而一條河流通往港口,就可以出海了。商船一艘艘,像葉子一樣,隨著潮汐進出,來去如龍, 迅速快捷,一艘艘貨船前後相望。街上的店屋,店的前門可以駕車停車, 店的後門就是碼頭,可以停船上下貨。這是昔日的鹿港。

現在百姓仍在,但鹿港已經變得蕭條。鄰里仍是老樣子,但已變得空蕩冷清。 大海蒼蒼、海水茫茫,再往前五里的地方,海岸沙洲已乾涸,現在變成鹽場。鹿港的萬家屋瓦如同砌磚, 鹿港的港口長堤宛如城壕,沒有了通商往來,沒有貿易利益;一眼望,令人黯然感傷。這是今天的鹿港。

昔日鹿港最繁華的時代,固然是我不曾見過的;至於鹿港還沒衰微至今日地步時, 我小時候還曾經親自目睹過。鹿港居台灣南北的中間,其港口至福建南部的泉州,僅隔著台灣海峽而已。 以往閩南、浙江、廣東的貨物,常由鹿港輸入;而台北、台南所需的貨品,向來都是由鹿港輸出。 乃至於台灣土產要輸往福建、廣東,都無不以鹿港為主要的集散地。

鹿港人民富裕之後,於是文教興盛;在學校讀書的人絡繹於途, 鹿港學子每年都有秋春在京師參加會試考試,金榜題名而記名於官吏名籍。 鹿港設立學校可不是只聚集一些未來要供人使喚的庸才而已。而當時鹿港通往大海的河道已淤淺, 可以涉水而過,海船來時,只能停靠於鹿港內渡口。昔日號稱「鹿港飛帆」的景象,已大概看不到了。 而貨物的裝卸,都得先用竹筏運送至大船。然而當時的竹筏還有千百艘;依賴竹筏載貨為生的還有數百人家。

直到如今,改朝換代之後,海關的官員比虎豹還更凶猛,從前的中國貨物已有些不再進口。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後,進口的貨物由南北港口輸入,已不再經由鹿港了;加上關稅苛刻暴厲, 海關官員殘酷,很多商店攤販都因此破產,福建的貨品不能從南北港口輸入的,也不敢由鹿港走私進來。

鹿港經營鹽田是近年來才創辦的。日本官員雖然聲稱是為了增加鹿港居民的收入, 而真正的原因則是讓百姓繳更多稅,使官府擁有更多的稅收益而已。而且因為海邊設置鹽田, 阻礙河水排洩,山洪爆發時,鹿港有一半的人家都會淹水,鹿港的房屋逐漸頹毀,人民逐漸流離,這是有原因的。

我往年與朋友乘著竹筏遊覽鹿港的海濱時,當時新的鹽田還沒有興築,舊的鹽田也還沒有完工。 我也沒有心情走至海隄,在海邊徘徊,海水連至天際,天空如一頂斗笠,萬里一片白色如銀, 而海水滉漾碧綠如琉璃色。夕陽正要下山,月亮如鉤,剛升上山。 水鳥已在休息,船夫搖著船竿,竹筏徐徐行往新溝而去,則漸漸靠近鹿港的舊港口,從前商船進出的所在, 已淤塞變為沙灘地,居民開墾為菜圃。沿著新溝往南走到大橋頭,則就大致能夠掌握鹿港的全部景觀了。

眺望鹿港街尾的一塊區域連至安平鎮(註:安平鎮是指今鹿港民俗文物館大門前至石廈街、安平巷、復興路一帶), 則是光緒二十二年(1896)因戰火而被焚毀的數百間華屋樓宇,如今仍然瓦礫堆積成丘,滿目蒼痍。 幸好因為鹿港商業凋零,行政官員們也不重視這裡,所以不至於拆掉市場房子,強迫百姓搬家, 以拓寬馬路,實施市區改正。然而,再過幾年,就不知道會不會這麼做了。 台灣割讓時的滄桑經歷,使人恐懼的心情,大概就像這樣了。我的遊興已盡,於是將竹筏靠岸, 改為步行。鹿港遠近燈火明滅,鹿港最繁華時,號稱有萬戶人家,如今已剩三千戶而已。 實在令人感慨啊!

---《鹿港乘桴記》原文


[旅行照片]

丁家大宅第二進,為合院建築。前有庭院與第一進的洋樓建築相連。

鹿港舊貌。
圖片出處:《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昭和5年(1930)。
鹿港舊貌。
圖片出處:《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昭和14年(1939)。
鹿港市區改正後的五福街街道景象。
圖片出處:臺灣博覽會記念編纂,昭和10年(1935)。
今日的鹿港中山路。
今日的鹿港中山路。
更多Tony譯述的...《前人台灣遊記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鹿港古蹟地圖
◎如何前往鹿港丁家大宅(丁家古厝)?
國道1號彰化交流道下,接彰鹿路(142縣道),直行即可抵達鹿港,接中山路,至中山路1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