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鹿港民俗文物馆(鹿港辜家旧宅)
四年前来鹿港旅游,错过的的景点之一,就是鹿港民俗文物馆了。
当时因为时间已晚,停止售票,所以无法进入参观,只能站在大门口,隔着铁栏,拍摄几张照片而已。
这次重访鹿港,自然将民俗文物馆列为必访的景点之一。
没想到又是无缘进入,只到大门口而已。
这栋豪华的巴洛克建筑,原是鹿港辜家的旧宅。与四年前来时相比,景像依旧,而文物馆的入口新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
写着“鹿港名人辜振甫先生故居”,并简介辜振甫的生平事迹。看见挂牌的标题,读其文,则不禁有所感慨。
说这栋豪华宅第是辜振甫的故居,固然没有错,然而辜振甫的父亲辜显荣才是这栋宏丽建筑的建立者,
他也是鹿港辜家事业的开创者,生前地位显赫,历史知名度更胜辜振甫,
而他的故居门口却挂牌写着是辜振甫的故居,熟知历史的人,岂不觉得这样的导览资讯是失准也失真呢?
导览文字仅叙述:“1937年先生父亲猝然辞逝,依传统承继家业,…”,竟连辜显荣的名字都略而不提,如此轻描淡写带过。
这样的导览文,并非因为鹿港民俗文物馆的疏失,而是反映了馆方的心态,仍视辜显荣为负面历史人物,而刻意的回避了。
可见战后经历六、七十年,辜显荣已被定型刻板化的历史形象依旧,连在自己家乡鹿港故居,名字都被刻意的隐去。
这么做是否合情合理呢?
图:鹿港民俗文物馆(辜显荣故居)
辜显荣,鹿港子弟,发迹于1895年的乙未战争期间。他因迎日军进入台北城,受到日本人重用,从此飞黄腾达。
这也是辜显荣被视为是“汉奸”或“台奸”说法的源由。
然而仅就此事而言,这样的说法,实有失公允。以当时情况,辜显荣迎日军的作为,其实更像是一位有气魄的男子汉。
回顾1895年,日军于5月29日从澳底登陆之后,短短不到一个星期,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即弃职逃去,
台北城遂陷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兵勇散逃,趁火打劫,人心惶惶不安。日军并不知台北城已乱成一团,
担心沿途有埋伏,不敢贸然前行,谨慎缓进。
当时台北城内的富商士绅担心城内动乱不止,身家财产性命危险不保,于是会商议计,
认为唯有速请日军进城,才能恢复台北城的秩序。然而紧急之际,谁愿冒生命危险去接触态度不明的日军呢?
辜显荣挺身而出,自愿前往接触日军,告知实际情况,以促请日军尽速进入台北城。
迎日军进入台北城,本是当时台北绅商的共同主张,负责执行任务的辜显荣却从此背上了“台奸”的骂名。
不懂日语的辜显荣,冒着生命危险勇敢接触日军,日本人欣赏他的胆识,因此加以重用,而辜显荣也把握机会,
从此开创辜家辉煌的事业版图。
日治时代,鹿港辜家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辜显荣更被昭和天皇敕选为贵族院议员,地位之尊荣,为台籍第一人。
对于辜显荣的负面批评,主要发生于日治时代的中期。自1920年代起,在民族自决、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等世界思潮的洗礼之下,促成台湾知识分子的觉醒,台籍社会菁英起而启迪民众,号召行动,或争取参政权,
或发展农民、劳工群众运动,或宣扬共产主义理想,以政治或社会运动挑战日本殖民统治。
图:辜显荣(1924)
在这样的大时代里,辜显荣始终站在统治者的一方,配合台湾总督府,召集同志士绅,组织协会团体,
与当时林献堂、蒋渭水所领导的民间社会运动相互抗衡,而彼此攻击。
对于辜显荣的批评及骂声,是在这个时期大量出现,包括他迎日军进城的往事,也被翻出来批斗算旧帐。
而这个时期的辜显荣,不仅在台湾政商得意,在中国亦交游广阔,人脉亨通。
他与当时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前后政要,如段祺瑞、冯玉祥、吴佩孚等人都有交谊。民国14年(1925),
北洋政府颁赠大绶嘉禾勋章给辜显荣,表扬其促进中日交流的贡献。
蒋介石北伐成功,统一中国之后,民国22年(1933),发生“闽变”事件,福建将领联合反蒋,宣布独立,
并与据有赣南的共军取得联系。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向来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日本对此事件的态度,
影响至钜,于是蒋介石透过辜显荣游说台湾总督府,希望日本政府保持中立,勿暗中支持福建政府。
日本政府的立场向来反共,所以并未支持福建新宣布独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
于是蒋能以优势的兵力,迅速平定这一事变。事后,蒋亲笔书函向辜致谢。
民国24年(1935),辜显荣访华,蒋在杭州接见他,并赠送亲笔签名的个人照片给辜,以做为留念。
两人因此建立情谊。
两年之后,辜显荣逝世,所以他并不没有涉入后来中日大战期间可能的立场问题。
回顾当年历史,辜显荣一生的作为,其实并不存在着所谓的“汉奸”的问题。
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无论是北洋政府或南京政府时代,政府要员都与辜显荣有所往来,
且有拥有公私情谊。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回顾1920~1930年代,辜显荣在台湾政治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
他的所做所为,其实并未涉及“忠奸”问题,本质上是阶级之间的立场冲突问题。
图:辜显荣(1935)
同一时代的中国,江浙财团及商绅地主,拥护蒋介石的国民党以武力消灭主张打倒资本家、
没收地主土地的共产党。当时辜显荣的资本家立场及利益,也必然反对当时台湾蓬勃发展的劳工及无产阶级运动的诉求。
穷苦的劳工阶层希望提升薪资、改善福利,资本家希望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佃农要求减轻田租、希望成为自耕农,
而地主则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彼此立场相左,利益相冲突,必然发生对立,端看政治机制如何协调及改革,化解阶级冲突,以促进社会和谐。
1917年,苏俄革命的成功,带动世界革命的思潮,鼓舞各国无产阶级须联合起来,采取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于是各国阶级对立激化,彼此仇视,而演变成势不两立的局面。1920年代的台湾,左翼社会力量兴起,
而中国则从此展开了国共之间长达二十几年的内战,直到1949年才分出胜负。
在共产主义的思潮袭卷之下,资本家被视为是“剥削者”,辜显荣必然遭遇左翼反对阵营的激烈攻讦了。
而殖民地台湾的特殊地位,使得这种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社会运动,又掺入了民族运动的色彩,
成为动员群众的诉求。所以当时“台奸”、“走狗”这种攻讦字眼,就纷纷出笼而指向辜显荣了。
辜显荣病逝八年之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抗日胜利的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新政权与辜显荣的阶级属性契合,
然而此时带有仇日的民族情绪,因此改朝换代之后,辜显荣曾经“媚日”的历史,使他的历史评价在战前战后判若两人,
自云端跌落谷底。
倘若辜显荣多活十年,则也许今日他的历史形象将完全改观。以他灵活的政商手腕,战后必然成为当时“台湾光复致敬团”的代表之一,
前往南京向祖国致敬,与蒋介石相见叙旧。两人本是旧识,阶级立场相同,辜显荣不难在改朝换代之后,稳固新的政商关系,
一新以往形象,一如当时台湾其它在日治时代拥护日本统治者的士绅家族在战后成功的扭转形象。
图:鹿港民俗文物馆门口的导览牌-辜振甫故居
辜显荣逝世时,为辜家留下庞大的事业,而当时辜振甫还只是个20岁的青年。
辜振甫原本向往文学,父亲的猝然辞世,使他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梦想,
接手经营父亲遗留的事业,从此走向不同的人生。
辜振甫曾着有诗集《杂存》、小说《浮云》等,他喜欢听唱京剧,曾得京剧名伶的指导,
习唱京剧,能粉墨登场表演,尤喜扮演诸葛亮的角色,唱作俱佳。继承父业,虽非所愿,
但也将事业经营的有声有色,并延续鹿港辜家的政商关系,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民国80年(1991),辜振甫接受政府邀请,出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担任海峡两岸交流谈判的代表。两年后,
他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展开两岸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谈。
辜振甫出任海基会董事长,当时却引起野党在国会质询,并提起辜显荣的往事,
提醒辜振甫勿步其父亲“卖台”的行为,再掀辜家的历史阴影往事。
却面对如此难堪的质疑,当时辜振甫的心情想必痛苦不已。
回顾1895年,历史昭然若揭,《马关条约》,大清政府出卖台湾人民在先,台湾人无辜而被迫承受。
当时台湾人面对这一历史变局,各个人表现的情操与气节,或许高低有所不同,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被扣上“卖台”的罪名。
我读1920至30年代的台湾政治社会运动史,觉得蒋渭水可爱,辜显荣不可爱,
这纯然是个人的理念及价值认同,我并不会因此而觉得辜显荣可恶或可憎。人各有志而已。
台湾光复后,后来辜家慷慨捐出鹿港旧宅的土地及建物,做为鹿港民俗文物馆。我认为在文物馆的门口立牌或在馆内辟室介绍房子原有主人的生平事迹,
亦是合乎人之常情的合宜之举,又何必刻意回避呢?更何况房子的主人原是声名显赫的资本家与历史名人,又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其生平事迹,
可以坦然接受社会公评,又何必遮掩而避而不谈呢?
希望下次再访鹿港时,能看见文物馆的大门口,大方的挂上牌子,写着:“辜显荣故居”。
旅游日期:2012.09.15 (写于2012.09.30)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注】
本篇旅记辜显荣照片引自国立台湾大学特藏资源展示系统(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图像出自《辜显荣翁传》(尾崎秀真主编,宫崎健三主笔)。台湾光复后,辜家曾经回收此书销毁。民国96年(2007),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重新出版此书,
由杨永良译为中文,书名定为《辜显荣传》。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辜家鹿港本宅。
图片出处:《辜显荣翁传》,辜显荣翁传记编纂会,昭和14年(1939)。
辜家鹿港本宅。
图片出处:《辜显荣翁传》,辜显荣翁传记编纂会,昭和14年(1939)。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鹿港古迹地图
◎如何前往鹿港?
国道1号彰化交流道下,接彰鹿路(142县道),直行即可抵达鹿港。
include('../footbar_map.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