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山路586巷。走往巷底的小土地公庙登山口。
犁头山位于新竹县新埔镇与竹北市的交界处,海拔约156公尺,因形似犁田的犁头得名。
犁头山因山势至此地,突然陡降,直落竹北平原,有如龙颌断落,所以古时又称“断龙颔”。
犁头山呈东西走向,北新埔,南竹北,分隔两地,这座山也是凤山溪、头前溪的分水岭。
山的北侧山坡较为平缓,早期新埔当地的农民上山砍柴或开垦茶园,在犁头山区走出许多农路小径。
随着社会变迁,山区产业式微,犁头山的农路逐渐荒废。民国97年(2008),
居住在犁头山脚下的当地居民张勤忠先生利用工作之余,热心整理荒废的旧路,命名为“文山步道”,以提供民众踏青赏景休闲之用。
次年,张勤忠再打通犁头山东段,使文山步道可东行至新埔镇的宝石里,衔接三段崎古道,
形成犁头山的纵走路线,西起莲华寺,东至三段崎,全长约6.6公里。其中较大众化的路段,
是从文山路587巷底登犁头山,然后由文山国小下山,环形一圈,路程大约1个多小时。
图:文山步道
文山路587巷位于远东化纤厂旁,进入巷内,沿着厂房的外围,小巷迂回,来到巷底的小土地公广场。
土地公庙附近有两条上山路线,登山口相距不远,姑且称之为文山A线及文山B线。
A线登山口位于土地公庙往回走十几公尺的马路旁,B线登山口则在土地公庙广场旁。
查看地图资料,A线较陡,也较迂远;B线较少人走,但距离犁头山较近。于是我决定走B线上山。
土地公庙广场旁就有三条小径,不确定何者才是登山口。在广场散步的一位老先生热心指点,
小土地公庙斜对面的土阶入口,才是B线登山口,其余的小径是附近的农路而已。
这位老先生说,文山步道是当地一位热心的民众开辟的,他已经过逝了,所以现在这条步道已没有人定期整理。
他看到我一个人来登山,不熟悉这里的环境,而天气又不理想,特别提醒我要小心路况,不要随便乱走。
从登山口上行,绕过农园的外围,路过一座张氏墓园。昨晚下过雨,山径湿漉,
感觉路况有点荒凉,渐行至更高处后,山径变得明朗,心情才为之舒展。
途中经过一处人工开凿的洼地,似烧炭窑遗迹,或为昔日拓垦的蓄水池。
约十七、八分钟,抵达棱线上,右往犁头山,左往观景平台。先取左行,往观景台,棱线山径,
宽阔好走,但另一侧则为陡落的地形,前行约四、五分钟,来到观景平台,是一处山崖边的林间开阔处,
泥土小广场设有木椅,可以眺览竹北平原及高铁新竹车站的景色。可惜天气灰濛,景色朦胧而已。
不时可望见高铁列车奔驰的身影,远远传来列车的呼啸声。
|
|
文山步道(棱线)。
|
观景平台。
|
图:犁头山棱线步道(左侧为陡落的险坡)
由观景平台续往前探,即遇见左岔路,为文山A线的上棱出口。从A线登山口上山约30分钟,
A、B两条路线的路程相差几分钟而已。
由此循着棱线往三段崎古道,长约4公里,就是三年前张勤忠先生新整理的路线了。
山友最近造访的记录,提及后段芒草区多杂草,路迹已渐渐不明。
我未再前行,循原路折返,走往犁头山的方向。棱路宽阔好走,面向竹北的山坡陡降,
偶有崩塌成悬崖,但路况好,并不算危险。棱线以相思树林为主,树木稀疏,不时有展望,但因天气影响,视野颇受拘限。
前行约七、八分钟,抵达一座山头,
有一无名基石,山友称这座山为“吧哩国山”。吧哩国,是新埔的旧称,为平埔族语,原意不详。
吧哩国山另有一条岔路小径可以下山至文山国小附近的国校街,
也是登犁头的路线之一,称之为文山C线,以做为区别。
续行的棱线山路,上下起伏,不久抵达一处小鞍部,有岔路通往竹北兴海街的登山口。
进入岔路,即可看见一棵奇特的树木,宛如一根水泥电线杆立于树林间,树干笔直高耸,
树干色泽如石灰,光滑苍白,相当奇特。我第一次在山林里遇到这种树木,附近共有三棵柠檬桉。
后来查询才知道树名为“柠檬桉”,原生地为澳洲。柠檬桉生长快速,外皮承受压力而逐年剥落,
造成树干表面光滑,而树干又高又直,相当奇特。山友经过此处时,不妨绕进去参观这几棵特殊的树木。
续循棱而行,爬上一陡坡,就抵达犁头山了。山顶有一颗三等三角点,
另有一颗头前溪水源点基石。山顶展望佳,高铁就从犁头山脚下穿过,山顶正对着高铁竹北车站。
远远望去,高铁新竹站造型独特,宛若一架三角翼的先进战机,而高铁长长的铁轨像似机场的跑道。
|
|
犁头山三等三角点(编号九七号)。
|
眺望高铁新竹站。
|
图:文山国小百年枫香
头前溪流经竹北,形成广阔的平原,从Goolge的卫星空照图俯瞰,犁头山确实形似一支的犁头,
尖嘴状的犁头插入竹北这片沃野。
山脚下的竹北平原,有六张犁、八张犁、十张犁、二十张犁等地名,都是先民来此拓垦时期形成的地名,
与犁头山的山名可以互相辉映。
六张犁,现在称为“六家”。高铁新竹车站就座落于六家,所以俗称“六家车站”。
从犁头山可继续纵走棱线至西段起点的莲华寺,路程约1小时。
犁头山顶另有岔路下山,通往文山国小,为文山D线,可说是文山国小的后山步道,路况最佳。
下行先穿过相思林,接着为笔直的山径,旁侧有竹林拓垦地,后半段山路铺设了简易的水泥石子路。下行约十二、三分钟,即抵达文山国小。
文山国小创建于民国53年(1964),校址设于犁头山的山麓,校园内有三棵巨大的百年枫香,值得顺道参观。
从文山国小校门的石阶路下行,续接乡间小路,路口为118县道里程10K处,沿着马路走小一段,
再转入国校路,约十来分钟,即返抵文山路587巷内小土地公庙旁的停车处,完成文山步道O形环状路线。
旅游日期:2012.04.05 (写于2012.04.14)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路程时间记录】
文山路587巷小土地公庙---20分钟---棱线---4分钟---观景台---8分钟---吧哩国山---8分钟---鞍部(往兴海街103巷)---4分钟---犁头山---12分钟---文山国小---20分钟---文山路587巷小土地公庙,
环形路线约1至1.5小时。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文山路587巷底的小土地公庙(B线登山口)。
从小土地公庙的B线登山口起登,途中一景。
文山步道观景平台。天气迷濛,展望欠佳。
循棱线山径走往犁头山。
吧哩国山,山顶有一颗无名基石。有文山C线通往山脚下的国校街。
循着棱线往犁头山。沿途以相思林为主。
过鞍部岔路(往兴海街登山口)后,爬向犁头山。
犁头山。头前溪水源点基石。
走往文山国小登山口(文山D线)。途中的相思树林。
路旁的竹林垦地。山路已铺简易的水泥碎石。
接近出口。远处为文山国小。
文山国小百年枫香。
文山国小校门口的石阶路,通往118县道10K处。
(注:文山国小操场另一侧有柏油路通往国校街,走返文山路587巷的距离更近。)
国校街。通往文山路587巷底的小土地公庙。
◎再访犁头山(2012.04.10)
4月10日,我路过竹北,顺道探访兴海街103巷底的犁头山登山口。这个登山口位置较隐密,
目前较少有关于这条路线的记录。我从东兴路一段(120县道)进入兴海街,再转入103巷,巷道迂回田间,遇岔路,再右转103巷131弄,行驶至巷底,
水泥桥过溪后,抵达山脚下。
步行产业道路上山,约四、五分钟,过一座小土地公庙后约几十公尺,
左侧电线杆(十兴高干6左3支25)旁有山径,即是登山口。上行约三、四分钟,即可遇见柠檬桉。过柠檬鞍,
即抵达文山步道的棱线鞍部,续行约四分钟,即可登上犁头山。兴海街103巷底是距离犁头山最近的登山口。
从兴海街103巷底的产业道路上山。
过小土地公庙,不久即抵达登山口(附近产业道路旁也有五棵柠檬桉。)
登山口。入口有登山条,但无正式指标。
沿途路径清晰。
柠檬桉,树干直挺,色泽灰白,从远处看,宛如一根电线杆。
柠檬桉,树干极高,阳光照耀下,几乎看不见树梢。
登顶犁头山。天气晴朗,竹北平原美景如画。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犁头山.文山步道
◎如何前往文山步道?
北二高关西交流道下,循118县道往新埔方向,至118县道(文山路)远东化学纤维厂(约10.5K处),左转587巷,遇岔路,再左转至路底,小土地公庙附近空地可停车。
或中山高竹北交流道下,接光明六路往芎林方向,左转117县道(自强北路),直行,再右转118县道,至远东化学纤维厂(约10.5K处),右转587巷。
大众运输:搭乘新竹客运5620(新竹-中坜)至文山国小站(文山D线)或远东厂站(文山路587巷巷口)下车。
include('../footbar_map.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