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61)

高雄紀行(二):光榮碼頭.旗津海岸.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英雄路

(∼續上篇
來到高雄的第三天,終於見識到南國的陽光了。

我依舊早起,先去超商用餐, 然後獨自去逛附近的景點。

離住處不遠的英雄路,是高雄頗著名的一條道路,以路短聞名,雖是寬二十米的道路, 但全長只有一百五十公尺而已,是全國最短的道路,因此被高雄人戲稱是「英雄氣短」。

英雄路底,接臨海路,附近愛河的出海口,通高雄港。愛河出海口的左右岸分別有光榮碼頭及真愛碼頭, 兩座碼通之間有自行車道橋樑相通,而這條自行車道是昔日的高雄臨港線鐵道改鋪設的。

光榮碼頭原為高雄港13號碼頭,臨港線鐵路在在此地設有苓雅寮站,現在的自行車道旁還可以看到一小段鐵道遺跡。 而光榮碼頭曾是軍用港口,擔負著運送物資與官兵前往外島的任務。

以前義務役的士官兵受訓完畢,抽籤分發部隊,若不幸抽中「金馬獎」, 就得在這個碼頭登船前往前線了註1。 戒嚴時期,國軍在金門與馬祖佈署重兵,因此陸軍官兵抽中「金馬獎」的機率高達三分之一。以往軍中通訊管制嚴格。 人在外島服役,與女朋友相隔既遠又久,感情漸疏漸淡,就造成不少感情「兵變」的憾事。

十三號碼頭因曾曾擔任保家衛國的光榮任務,因此被高雄市政府命名為「光榮碼頭」,成為高雄港口的景點之一。 光榮碼頭的對面,就是真愛碼頭了。不知為何取名「真愛」?我倒是覺得很能反映當年阿兵哥上船的心情與祈盼。

我沿著臨海線鋪成的自行車道走往真愛碼頭,來到橫跨愛河的橋上,眺望著愛河及高雄港。然後在此折返。 這次行程匆匆,下次來高雄,或許可以來這裡搭船遊高雄港。

光榮碼頭。 真愛碼頭與光榮碼頭隔岸相對。

高雄臨港線舊鐵道。 從光榮碼頭眺望高雄八五大樓。 臨港線蛻變為自行車道。

圖:旗津風車公園

昨天在義大世界玩得太累,今天大家都晚起床,用完早餐,出發前往高雄旗津。

今天上午預訂的行程是到旗津海岸騎腳踏車。

車子經由過港隧道,來到了旗津。抵達旗津海岸的風車公園時,已經是上午十點半了。

南國的陽光,太過熱情了。海岸邊,連海風都挾帶著熱氣。老人與小孩都難敵熱浪, 只匆匆一遊,便紛紛躲到樹下避熱。

風車公園,地處海濱,毫無遮蔭,不宜這麼熱的天氣造訪。天氣熱,也不適宜騎腳踏車。下一站該去哪裡呢? 旗津的古蹟有旗后砲台與天后宮,我六年前來旗津時已造訪過。 這次來旗津,我想造訪兩個新景點,卻不清楚它們確實座落的位置。剛才來的沿途,也都沒看見相關的指標。

天氣實在熱,我提議先去旗津碼頭的商店街找家冰店吃冰,至少我還可去順訪旗津天后宮。 於是大家開車往碼頭而去。車前沒多遠,我就看到我的目標了。原來旗津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就座落於風車公園附近而已。

開車來到碼頭附近,放老婆與孩子下車,去跟大家會合,我掉頭開車回去。 提議去吃冰的人,卻沒去吃冰,一下去就失去蹤影了。

旗津風車公園。 旗津風車公園海岸步道。

楊妹妹到此一遊。 樹下避太陽。

圖: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設立於旗津其實已有幾年的歷史了,但缺乏規劃及建設, 這個地點並不為人所熟知。

這是一座紀念台籍老兵的公園。提起台籍老兵, 一般人會直接聯想的是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台籍日本兵, 這公園較特別的是,它紀念一群被歷史遺忘的原國軍台籍老兵。

台灣光復後(二次大戰戰後),大約有一萬五千名台灣人志願或被徵召加入國軍,後來投入國共內戰的戰場。 最後僅四百多人回到台灣。他們大多數死於戰場,而有一部份成為俘虜或投降,後來成為人民解放軍,甚至還參加了韓戰。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的外牆以三名分別身穿皇軍、國軍、解放軍制服的軍人為意像,表達那政權興亡的混亂時代, 這群台灣子弟兵所遭遇到的歷史悲劇。所以選定高雄旗津海岸設園立碑,因為這裡是台籍日本兵或國軍出征時最後一瞥的港口。

催生這座紀念公園的人,是創立「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的台籍老兵許昭榮。經過他的積極奔走, 民國八十七(1998),高雄市政府同意提供旗津海邊約一公頃的土地給老兵協會自行運用。由於缺乏經費, 初期僅設立「魂鎮故土」、「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紀念碑而已,園區缺乏整體規劃及維護,以致雜草叢生,環境不雅。 直到民國九十四年(2005),文建會與高雄市政府承諾投入經費興建紀念公園。

不過後來仍波折不斷,有旗津的議員認為園內設置的紀念碑像墓碑,觀感不佳,擔心會影響地方觀光。又有市議員因政治立場不同, 提案將「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更名為「和平紀念公園」,打算遷走「台籍戰士紀念碑」。民國九十七年(2008)5月20日晚間, 許昭榮於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前,在汽車內澆汽油引火自焚而死,表達內心的沉痛與抗議。一年之後,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主題館終於正式落成揭幕。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紀念碑是否會影響瞻觀及觀光呢?我覺得市議員太多慮了。 遊客有不同類型,前來旗津的目的各不相同,旗津有海岸美景,有歷史古蹟,更有紀念館及主題公園,或讓人輕鬆遊玩, 或使人肅穆以對,不同的景點可以吸引不同興趣的遊客,何必過於擔心呢?

還是因為議員們對於台灣過往的歷史滄桑缺乏理解與同情心呢?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外牆的軍人圖像。

主題館。 展覽資料。

(左)台灣歷代戰歿將士英靈紀念碑。(中)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右)主題館後方的觀景平台。

圖:勞動女性紀念公園(二十五淑女公墓)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原稱「二十五淑女公墓」,這座公幕源於旗津的一場船難悲劇。

民國六十二年(1973),一艘由旗津開往高雄的渡輪因船隻老舊,加上超載乘客,導致途中船隻翻覆, 造成二十五人罹難、七十幾人受傷的慘劇。死者全為年輕未婚女性,當時她們正搭船要前往高雄加工出口區上班。

當時罹難者家屬將她們合葬,稱為「二十五淑女墓」,以表達哀悼,並呼籲政府重視航運安全。這座墓園原位於它處, 後配合港口貨櫃儲運中心的擴建,而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遷葬於現址。後來台灣風靡「大家樂」與「六合彩」簽賭, 不少睹徒來此求明牌,投注虧損,牽怒而破壞墓園及墓碑上的遺照,造成墓園受損,而靈異傳說紛起,八卦媒體又胡亂報導,推波助瀾, 而使地方人心感到不安。

民國九十七年(2008),高雄市政府將二十五淑女公墓重新整修,並美化環境,正式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並將這二十五位年輕淑女定位為「六○年代為台灣經濟建設奮鬥的工殤少女英雄」,希望扭轉人們視她們為「雲英未嫁、慘遭滅頂」的船難陰魂, 也藉此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兩性平權與勞動安全的議題。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的導覽文字,頌揚這群女作業員為「現代默娘」,這是當年許多台灣女工的寫照。 她們放棄升學,以青春年華投入工廠裡枯燥單調的作業,賺錢貼補家用,好讓家中的兄弟有繼續升學的機會。

民國九十五(2006),國家文化總會將這裡標記為台灣女性文化地標之一,以緬懷台灣女工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付出與貢獻。


圖:東豐綠色廊道、后豐鐵馬道入口

在勞動女性紀念公園時,接到老婆電話,於是匆匆趕到旗津的海產店。

二姊夫在高雄任職,公務繁忙,在百忙之中,特地趕來旗津,他說丈母娘遠道而來, 不可失禮,席開二桌,招待我們享用旗津海產。

二姊夫利用午休時間前來請客,用完餐,熱情道別,又匆匆趕回高雄市區,不敢耽誤上班時間, 公私分明,而盛情感人。

中午過後,高雄依然炎熱。旗津騎腳踏車不成,於是決定提前北返,改到台中的東豐綠廊騎腳踏車。 抵達台中石岡,已是下午四點鐘,天氣轉為陰涼。我們一團十七人,分別租用電動四輪車及腳踏車, 先往豐后鐵馬道,參觀花樑鋼橋及九號隧道, 折返之後,再騎東豐綠色走廊至「0蛋月台」。

來回總計約十四公里,坐電動車的人,都覺得輕鬆盡興;騎腳踏車的人則甘苦不同,有人追風前進,有人叫苦連連。 晚上我們在石岡一家客家餐廳用餐,十七人圍成一桌,每個人都胃口大開,白飯免錢, 大家吃到不好意思再向老闆要白飯,而桌上盤盤佳餚幾乎都一掃而空。三天兩夜的南部旅行,至此圓滿結束。

這三天兩夜的旅行,第一天走訪安平古蹟,第二天遊高雄內惟埤文化園區及義大遊樂世界,第三天遊旗津,吃海產, 再到石岡騎腳踏車。 由於行程相當緊湊(尤其是我),一團老少十七人,各種小狀況在所難免。誰家孩子桀驁不馴?誰家孩子沿途哭鬧呢?

孔子作《春秋》,為親者隱,我謹遵此原則,所以旅記略而不記,以勵其改過自新。 至於此次旅行遊覽各景點,各家歡遊的趣味情景及照片,已各散見於各家成員的無名旅記或臉書相簿之中, 旅記亦略而不記,而僅記述各歷史古蹟及景點而已。

旅遊日期:2011.07.21(寫於2011.08.05) 

註1: 抽中金門服務,是從高雄光榮碼頭登船,若抽中馬祖則是在基隆的韋昌嶺登船。感謝讀者Mike兄補充說明。---Tony補註於2011.08.25。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高雄旗津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