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860)

高雄纪行(一):玫瑰圣母堂.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内惟埤文化园区.义大游乐世界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高雄玫瑰圣母堂

(~续上篇
这次来南部旅行,借住三姊夫在高雄的房子,房子位于五福三路国军英雄馆附近, 距离高雄爱河不远。抵达高雄时已夜晚八、九点,累了一天,我早早就寝。

第二天清晨,大家还在睡梦中,我把握时间,早起去逛爱河,顺访附近的古迹。步出大厦, 走到户外,才发现雨势不小。来到高雄,还没见识到南国的艳阳,却又遇上台北的雨。

经过国军英雄馆,随即来到了玫瑰圣母堂,这是高雄市有名的历史建筑。 昨晚我在附近路边找车位,不期而遇,因此特别感到惊喜。

民国九十年(2001)文建会曾举办台湾百大历史建筑网路投票活动, 当时获得票选第一名的历史建筑,就是高雄的玫瑰圣母堂。

玫瑰圣母堂,全名为“玫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也称“前金天主堂”、“玫瑰堂”,创立于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 是天主教在台湾建立的第一座教堂。最初仅是茅草搭建的临时传教所,隔年改建为土块砖。同治元年(1862),再改建为圣堂, 次年落成时,自西班牙迎奉圣母像,并更名为“玫瑰圣母堂”。现在的建筑外貌则是日治时期改建的。

哥德式高耸的尖塔,两侧的扶壁柱及玫瑰窗,是玫瑰圣母堂的建筑特色,而最特别的是正门上悬有一块“奉旨”石碑。 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处理牡丹社事件时,受当时天主堂神父的请托,向清廷请奏准予传教自由。 沈葆桢上奏之后,皇帝颁赐“奉旨”和“天主堂”两块圣石给予玫瑰圣母堂。

咸丰八年(1858),清廷分别与英、法、美、俄各国签定《天津条约》,就已准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 次年天主教即来到台湾的打狗港(高雄)开始传教。十几年之后,天主堂神父仍需请沈葆桢帮忙,可见传教之初,荜路蓝缕, 遭到不少阻力。教堂正门悬挂“奉旨”,用意在告诉社会大众,天主教来到台湾传教是得到皇帝许可的, 别再有不理性的仇外行为及滋生事端。

玫瑰天主当正门的古石碑“奉旨”。 高雄爱河。

图:高雄爱河

离开玫瑰圣母堂,没走多远,就来到高雄桥。桥下的河川,就是爱河了。 步上高雄桥,想拍照爱河,桥上是风口,瞬时风雨相挟而来,雨伞差点开花,急忙撤退。

于是沿着河东路的爱河河岸步道散步,往北走,预计走至中正桥,然后过桥,再走对岸的爱河河岸步道返回高雄桥。 沿途风雨时大时小。

走在河东路的爱河畔,引起我注意的建筑物是高雄地方法院。这里是日治时代高雄州厅的原址。高雄州厅,是台湾五大州厅之一,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遭盟军轰炸而受损,战后修复之后,做为高雄地方法院。

民国76年(1987),高雄地方法院以建筑老旧,空间不敷使用,将原州厅旧建筑拆除,改建成现今的面貌。 二十几年后,看到现在的建筑,会不会悔不当初呢?日治时期的五大州厅,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州厅的旧建筑至今仍在,都已是国家历史国迹,唯独高雄州厅已经完全消失。

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州厅旧址)。 高雄州厅(图左为今日的中正桥)。

图: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市定古迹)

抵达中正桥,过桥之后右侧的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是昔日的高雄市役所(市政府),现已被登录为市定古迹。

中正桥,日治时代称为“大桥”,是当时横跨爱河最大的一座桥梁,就位于高雄州厅旁,所以又被称为“州厅桥”。

高雄市役所建造完工于昭和十四年(1939),“兴亚帝冠式”为主要的建筑特色,采中央主塔搭配两侧对称副塔的塔楼式造型。 由于建造当时,已是中日战争期间,建筑外观以浅绿的国防色系为基调,以防空袭。

所谓“兴亚帝冠式建筑”,是1940年代前后,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而特别强调东方风味。因此以西洋的折衷建筑样式为基础, 再加上东方式的瓦顶。远远望去,建筑物像戴了一顶帝冠,因此而得名。这样的建筑物,充满了浓厚的权威感, 当时主要流行于公共建筑。高雄火车站与高雄市役所是台湾现存兴亚帝冠式的代表性建筑。

这栋建筑物从日治时期直到二次战后,前后超过半个世纪,都做为高雄市政府的办公应,直到民国八十一(1992)市府另迁它地, 旧建筑才规划为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高雄市政府,亦曾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二八事件的历史现场,市政府对面设有二二八和平公园, 大理石的纪念碑刻载当年受难者的姓名。过马路,走进公园,雨中阅览碑文及名单,然后穿出公园,沿着爱河走返高雄桥。

中正桥,旧称“大桥”,俗称“州厅桥”。 高雄市二二八和平公园纪念碑。

图:内惟埤文化园区

绕一圈爱河回来,大人小孩们都已起床,正在吃早餐。天气不好,今天的行程受到影响。 讨论之后,于是决定第一站先到高雄市立美术馆所在的内惟埤文化园区。

抵达美术馆路,却大雨如倾盆,于是先不下车,三姊领路开着车,绕行内惟埤文化园区外围道路一周, 笑说是来参观高雄的豪宅区。

三姊说,从前内惟埤湿地这一带很荒凉,高雄当地人很少会想来这里游玩。后来整治为内惟埤文化园区,盖了美术馆, 整体环境变得涣然一新,美术馆周遭现在成了高雄新的豪宅区。尤其是面对市立美术馆及公园景观的道路第一排建筑,更为抢手, 可说是豪宅中的豪宅。

内惟埤文化园区占地超过三十公顷,内惟埤曾是高雄市面积最大的埤塘湿地,目前湿地仅存三公顷而已。 内惟埤辟建于清朝康熙时代,做为灌溉埤塘。内惟,旧名“内围”,据说清代此地设有镇兵,以土石或竹篱围成墙垣, 以保护聚落,因此称为“内围”。1904年日本人绘制的《台湾堡图》,此地设“内帷庄”,后来将“内帷”改为“内惟”。

绕了一圈,然后停车,先进美术馆大厅躲雨。老天爷很赏脸,不久就歇手让雨转停。于是大家决定走内惟埤湖岸步道。 撑着伞,雨中散步,有湿意,也有利益;内惟埤步道地处空旷,没有遮荫,雨天走来反而舒适,若是遇到艳阳天, 说不定反而会惹得老少怨叹。

走至半途,遇一群鸭鹅在湖滨休憩,小朋友开心的与鸭鹅逗玩,都觉得在这里看鸭鹅比昨天看古迹还好玩。


图:义大游乐世界

绕埤塘一圈,约半个小时。我提议顺道走访附近的凤山旧城。高雄唯一的国家一级古迹凤山旧城, 就在左营区,离内惟埤不远。

开车来到左营大路,终于看到凤山旧城的南门,而这时雨势却又变大。 凤山旧城不只南门而已,还有东门、北门,分散在不同位置,雨势不小,只好决定放弃。

下一站就直接前往高雄义大游乐世界了。车内孩子们闻言,欢声四起。

从左营高铁站附近上国道十号(高雄支线),下仁武交流道,循着指标,来到了位于大树区的义大游乐世界。 义大世界就位于义守大学旁,原本只是宁静的山区,如今盖了两家五星级大饭店、三个购物中心及大型的游乐园, 连成一气,规模宏大,是大手笔的投资。

昨晚高雄山区豪雨,发生土石流灾情,受新闻报导的影响,加上今天雨势不停,所以今天入园游客明显减少,园内有点冷清。 用完餐,就地解散,各自玩乐。由于游客少,几乎不须排队即可大玩游乐设施。幼童玩的儿童设施在特洛伊城堡室内, 不受天雨影响,小朋友玩得大呼过瘾。后来雨停,天气转阴,户外大型游乐设施陆续开放,敢冒险的青少年及有胆量的大人, 也都玩得很尽兴。

晚上集合用餐,年轻人已玩得不见踪影。用完餐,接着看夜间花灯游行及烟火秀,九点过后,才离开义大世界。 用晚餐时,我家小东对我说:“昨天看古迹好无聊,今天义大好好玩。”我笑着回答:“昨天看古迹好好玩,今天义大好无聊。”

其实陪着孩子游义大,我也很高兴。孩子玩得快乐,我则是以孩子的快乐为乐。
(~待续

旅游日期:2011.07.20(写于2011.08.03) 

【相关标签】


[旅行照片]

义大游乐世界。
特洛伊城(儿童游乐区)。
旋转咖啡杯。
迷你小蓝波。
旋风小飞侠。
海狗历险记。
勇敢小水手。
特洛伊城的夜空。



义大游乐世界大合照。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高雄玫瑰圣母堂.义大游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