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50)

[歷史回想] .國民黨為何失掉大陸江山?-由郝柏村新書發表會談起(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1948年10月下旬,共軍進攻東北瀋陽。

(∼續上期
戰後的國共較勁,初期國民黨看似佔了上風。

各省省會、沿海通商口岸、重要城市,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上, 共產黨只控制鄉村地區。國民黨的部隊甚至打下共產黨的老巢延安。

然而這種勝利,只是表象。美國歷史學者費正清指出,國共內戰的初期情勢,國民黨的勝利及處境就像1937年侵華的日軍, 雖然順利攻佔中國沿海各大城市及掌握交通運輸線,然而中國土地遼闊,隨著佔領區域擴大,反而因防守城池而分散兵力, 而陷入泥沼裡。

國民黨的勝利,僅是象徵性的取得統治權,兵力無法消滅盤據於鄉間的共產黨部隊; 更何況這些部隊得到了農民的擁護,提供了種種情報,甚至加入成為共軍,參加解放戰爭。

結果國民黨陷入日軍進攻中國時的困境,只能控制重要大城市及交通線,而把鄉村留給了共產黨。 表面看來,國民黨搶到了富庶的沿海口岸城市及資源豐富的各省工商大城,而共產黨只拿下了貧窮的鄉村地區。 然而八年抗戰期間,中國廣大的鄉村受到戰爭的破壞較輕微,戰後很容易就恢復農業生產力。 更何況在戰爭期間,共產黨已在鄉村建立政治組織,戰後的接收是沿續戰時的工作而已,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接受, 及迅速動員投入內戰。

圖:上海(1949年)

相對的,國民黨的戰後接收任務就困難多了。

國民黨必須在短期內接收日軍及汪政權垮台後的龐大資產。 抗戰勝利像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美國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日軍在中國戰場並未被國軍或共軍徹底擊敗。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在中國的日軍還有百萬部隊及無數的物資,國民黨得從大後方調遣國軍及接收人員, 趕往中國各地日軍佔領區完成接收任務。

匆促接收,官員及部隊素質不齊,又是接收富庶的沿海城市,接收不當就變成演變成所謂的「劫收」了。 而城市經濟受到戰爭的破壞遠較鄉村嚴重,經濟的恢復,居民就業,物價膨脹的問題,都遠較農村經濟複雜棘手。 戰後國民黨因接收不當,曾在中國不少地方引起騷亂。例如台灣的二二八事件。

戰後初期的地盤爭奪,雖然國民黨在軍事佔了上風,然而共產黨順利的在鄉村站穩腳步, 國民黨則在城市亂了方寸。一、兩年之後,共軍便以鄉村包圍城市,展開攻城略地的大反攻了。 國共內戰,互有勝負。然而國民黨的部隊愈戰愈少,共產黨的軍隊卻愈源源不斷。

圖:共軍進入北京城(1949年1月31日)。

國軍在東北的失敗,是戰局逆轉的一大關鍵。蔣介石投入五十萬精銳部隊接收東北, 只收回幾座大城市,最後卻陷於共軍的包圍。

1948年5月的長春防衛戰,國軍被共軍圍城五個月,仰賴空中微薄的補給,最後國軍彈盡援絕,只好投降。 圍城戰役,造成長春市民數十萬人死亡,宛如人間煉獄,可見國共內戰之慘烈與殘酷。

同年10月,長春失守,共軍續撲向國軍據守的瀋陽。瀋陽接著淪陷。

郝柏村在新書發表會提到的「第一個如果」註1, 就是東北戰場。郝柏村說,如果蔣介石能夠及早將部隊撤退至營口,則國軍能藉由海上運補,使後勤無憂, 足以抵抗共軍的攻勢。「第二個如果」,郝柏村說,如果國民黨將三十萬部隊南撤, 以秦皇島港及大沽港為補給基地,亦足以保障平津走廊。

華北本是共軍的地盤,加上東北失守,林彪的野戰部隊挾東北勝利的餘威,由東北進入華北,最後終於導致平津的失守。 當時蔣介石若能認清時勢,不再耗損部隊在華北與共軍爭鋒,將兵力集中佈署於長江以南, 守住江浙閩粵等沿海城市(這些區域工商業發達,是中國資產階級的大本營,也是國民黨統治的基礎及重要支持力量), 等穩住經濟及局勢後,再謀北伐中原,則應有機會能守住半壁江山,就不致於全盤皆輸。

蔣介石沒有這麼做,他選擇與中共在淮河平原進行決戰。

圖: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的國軍,是蔣介石最後的精銳部隊。

徐蚌會戰,中共稱為「淮海戰役」,是國共最後的大對決,雙方都投入超過五十萬的兵力。

純就軍事觀點而言,這場戰役,國軍的實力勝過共軍。蔣介石並非盲目蠻幹。 蔣介石投入最後的王牌,精銳嫡系主力部隊擁有美援裝備的機械化部隊,適合淮河平原作戰。 國軍確實有機會一搏,以扭轉戰局。

結果國軍慘敗。蔣介石苦心保留到最後做為決戰的裝甲部隊,被共軍包圍在壕溝內而動彈不得。

這些平原上的壕溝是中共動員百萬農民在遼闊的淮河平原上挖掘出來。中共動員群眾的能量驚人, 民心向背由此可知。

這種動員力量與人心向背,超出了黃埔將領及蔣介石的想像,以致於國軍最後的優勢兵力, 在優勢的戰場上,竟一敗塗地。從此,戰爭局勢徹底逆轉。這時,國民政府想重啟和談,為時已晚。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布下野。4月,共軍渡過長江,撲向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廣州, 局勢更急轉而下。10月14日,廣州失守。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蔣介石趕到重慶親自指揮。11月30日,重慶失守,蔣介石逃往成都。

共軍續向成都進攻。1949年12月10日下午二時,蔣介石搭乘飛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飛往台灣, 內心想必感觸良深。萬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蔣介石從此再也沒有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

圖:國軍部隊從吳淞口上船,撤往台灣(1949年)。

民國37年(1948)年底,蔣介石在下野前,下令親信陳誠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並密令中央銀行將庫存黃金運往台灣。

徐蚌會戰國軍失敗的消息陸續傳來,蔣介石終於認清時勢,開始著手規劃以台灣做為復興基地了。

共軍節節進逼,國軍節節敗退,中共已勝券在握。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蔣介石退至台灣,處境艱辛,美國已不再支持他了。國民黨認為蔣介石政府腐敗,徒然浪費掉美國投入軍事援助。 美國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宣布不再介入中國事務,等於間接宣告放棄蔣介石。 國府運抵台灣的黃金要應付軍餉及軍事開銷,難以久撐,而共軍積極準備渡海攻台,希望一舉徹底消滅國民黨。

這一年的六月,韓戰爆發。毛澤東下令「抗美援朝」,人民解放軍投入韓戰。韓戰,成為歷史的轉折點。美國 立即改變立場,派出太平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並恢復對台軍事援助。

國共內戰的歷史,充滿了戲劇性。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1936),中共被國軍追殺二萬五千里,幾近覆滅;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1949),國民黨則一路潰敗,幾乎土崩瓦解。 兩黨都曾山窮水盡,卻又各自柳暗花明。第一次國共內戰,因西安事變而結束,共產黨死裡逃生; 第二次國共內戰,則因韓戰爆發而出現轉折,國民黨轉危為安。

民國38年(1949)底,國民政府遷播來台。民國42年(1953),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台灣的佃農從此成為自耕農, 擁有了自己的農地。短短不到四年,國民黨迅速在台灣完成了土地改革。這是丟掉整個大陸江山得到的血淚教訓。

圖:蔣介石在台灣復職(1950)。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失敗,退守台灣。此事影響歷史深遠。

首當其衝的是,1951年在舊金山召開的戰後對日和約會議。 參戰的同盟國,英國已承認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美國支持台北的中華民國, 誰代表中國出席和會,各國意見紛歧。

結果是,艱苦抗戰八年,做為對日本作戰的主要同盟國,中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未受邀參加舊金山和約會議。

二次大戰期間,盟軍領袖宣言戰後台灣歸還中國,也因國民黨丟掉大陸江山而出現變數。「中國」沒有參加和會, 台灣要歸還給哪一個中國,無法取得共識,所以和約沒有明確記載台灣的主權歸屬。條文僅陳述日本放棄對台灣的主權而已。

在當時,這對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而言,並不是一個難題。中華民國政府畢竟實際接收了台灣, 並行使主權,而且受到美國為首的反共陣營國家所支持。然而,最終它還是成為日後台灣要面對的一個難題。

國民黨畢竟失去了整個中國江山。蔣介石的中華民國,始終無法反攻大陸,時間拖久了,國家的名實不符,終究難以在國際社會代表全中國。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終於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這代表國際社會正式承認了國共內戰的勝負結果。

郝柏村在新書發表會,提出了「六個如果」,有著國軍老將深厚的愛國情感。「六個如果」,如果其中之一能夠成真, 如果國民黨能守住長江,或保住江浙、福建、兩廣及台灣,則今日的中華民國,至少擁有二億人口,國力足以雄峙東亞, 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起平坐,就不需要委屈的收國旗而與中共談共識了。

日期:2011.06.25


【後記】
1. 本文關於國共內戰的觀點,參考《費正清論中國》(China:A New History)一書,及個人的主觀見解。

2. 本文所選圖片從網路蒐集。依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公開發表五十年的攝影作品已屬於公共財。圖片若有侵權, 敬請來信告知,將立即刪除。謝謝。

【補記】
這篇旅記發表後,引來一些讀者連續留言批評。為避免旅記留言板成為筆戰戰場,所以這些留言都已刪除,但頗覺有所失禮。 對此,我願稍作一點補充說明。

這篇旅記的主題在寫國共內戰的歷史滄桑,並不涉及台灣當前的政治紛爭或統獨立場。歡迎讀者針對旅記具體內容提出討論, 但請勿亂扣帽子,動輒攻訐作者是「大中國主義者」。我關心的是台灣的歷史滄桑。這篇旅記的結尾寫得迂迴含蓄, 恐讀者失察,所以還是直接說明清楚(雖然我寫文章不喜歡如此。文章寫得太直接,就索然無味。我喜歡結語餘音嫋嫋,含不盡之意。) 我的旅記結尾提及:

「如果國民黨能守住長江,或保住江浙、福建、兩廣及台灣,則今日的中華民國,至少擁有二億人口, 國力足以雄峙東亞, 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起平坐,就不需要委屈的收國旗而與中共談共識了。」

我用「如果」作結,則可與文章起頭的(郝柏村)「六個如果」前後呼應,文章一氣終始。而這段文字純是悲憫台灣的歷史滄桑與今日處境,與個人統獨立場無關。 設若這段敘述成為事實,則無論是統派或獨派,都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今日中華民國(台灣)的處境就不會如此艱辛了。統派想統一,而與中共交流時, 若有如此國力,則還需要委屈的收國旗、藏國號,而寄望於中共的善意嗎?獨派想獨立,國力如此雄厚,則改國號、換國旗,有什麼顧忌?想加入聯合國, 又有什麼困難呢?說不定世界各國會爭先恐後的要承認台灣共和國呢!

無論讀者統獨立場如何,我想應該都會同意,台灣今日的處境,實源於國共內戰的歷史滄桑(只是對未來的國家走向, 看法與立場不同而已)。這篇文章只是在探討國共內戰,國民黨為何失敗,並敘述其相關歷史而已,別無它意。我引用了歷史學者(費正清)的見解, 再加上我個人的主觀看法;若我的見解不夠成熟或幼稚,請諸君一笑置之,別為此耗費寶貴時間來留言賜教。我的見識淺陋, 不值得您這麼用心對待。實在不敢當,不敢當。(Tony補寫於2011.07.01)


註1:以下是郝柏村所說的「六個如果」,資料引自媒體報導。

●第一個如果:一九四八年秋,如果東北戰場蔣介石採取軍師長的意見, 放棄瀋陽,主力向營口撤退,確保以營口與葫蘆島兩港,為補給線的據點,以三十萬大軍分守兩個主要海空據點, 足可牽制林彪五十萬大軍入關,可保華北平津走廊。

●第二個如果:如果以秦皇島港及大沽港為補給基地,足可保衛平津走廊, 則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不可能在北平(北京)宣稱建政。

●第三個如果:如果濟南守軍王耀武主力,於一九四八年初秋即主動放棄濟南, 而向青島撤退,與膠東守軍會合,組成以青島港為補給基地的十萬大軍據點,足可牽制陳毅主力南下,主導徐蚌會戰。

●第四個如果:如果黃百韜兵團,由新安鎮向連雲港撤退,構成以連雲港為補給線的十萬大軍據點, 不僅免除在碾莊被殲,且可牽制陳毅主力,無法集中對杜聿明部形成包圍。

●第五個如果:如果無碾莊的失敗,杜聿明部主力可順利撤至淮河以南,不致有徐蚌會戰失敗。

●第六個如果:如果有營口、葫蘆島、秦皇島、大沽港、青島港、連雲港為主體的據點, 足可牽制共軍主力過江。

郝柏村認為,如果能夠採用這些戰略,國民政府既能和亦能戰,可以等待美國政局的演變,而不致於全面的潰敗。

現在的年輕讀者,不熟悉中國大陸地理,可能無法充份理解郝柏村所說的各個地名及其地理位置。 我在以下的google地圖上標記這些地名,以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中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