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八德呂氏著存堂(縣定古蹟)
大年初四帶著孩子陪老婆回中壢娘家,中午吃大餐,肚子撐飽飽,便想出去走走。
午后陽光和煦,我提議就近去八德郊區看花田及遊埤塘,孩子飽飽,無人想動,老婆也想待在娘家,於是我獨行前往八德。
從內壢開車走114縣道,約二十分鐘,就來到八德的三元宮附近。
記得三年前來時,三元宮附近長興路兩側的農田,冬季休耕期間種植了油菜花及波斯菊植物,形成一片花田景觀。
想說來這裡走走,應可看見黃橙紅艷的花海。
來了才發現,睽違三年,景色已殊異。花田消失了,附近農田變成遼闊的空地,新建了幾條筆直的道路,
橫豎通過這大片區域。昔日路旁的鐵皮工廠房屋都已拆除。原來這裡實施土地重劃,農地已變更做為其它用途。
三年前,我曾尋尋覓覓才找到的呂氏著存堂,
如今因路旁房子已被拆除,座落田中的這棟古厝反而位置更為明顯,遠遠就可望見著存堂屋脊翹起的燕尾。
從新開闢的建德路進去,大馬路旁有小路(自行車道)可通往著存堂。
儘管附近景象有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呂氏著存堂不僅安然無恙,如今更已被登錄為桃園縣縣定古蹟,
是八德市唯一的縣定古蹟,頗讓人感到欣慰。
圖: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我未做停留,先前往探訪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等回程再來看古厝。
從長興路右轉興豐路,前行一小段,
興豐路再左轉,通過八德市區,一路直行,約七、八分鐘,經過國防大學及桃園榮民之家後,
就可看見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的景觀標誌。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就位於興豐路旁,公園面積約五公頃,是一處利用埤塘溼地闢建的生態公園,完工才兩年多。
埤塘並不大,環湖走一圈大約十五分鐘,而埤塘水岸沿途散布著大大小小的木亭台榭,可以賞景,令人流連。
湖岸經過綠化之後,有青青草地,也有綠榕老樹,並種植花卉,湖岸也設有休閒咖啡廳,
也有草坪運動場可供大人小孩運動及嬉戲,休閒功能頗為多元化。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交通便利,飲食及公廁等基礎設施又完善,很適合老人及小孩來此休閒,
輪椅及娃娃車都可推著上路。新春假期,又逢陽光暖和,因此有不少民眾來此踏青郊遊。
我喜歡這裡的環境。天氣涼爽、氣溫適宜時,獨遊至此,買杯咖啡,獨坐湖畔,可以閒適的消磨時光;
或者可闔家同遊,老人散步,孩子嬉戲,看池塘湖色,看鴨划魚游,也可以度過很愜意的一天。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八德埤塘
桃園自古以埤塘聞名,從清代至日治時期,靠著闢建水圳及埤塘引水蓄水,桃園台地形成了密集而完善的農田水利系統。
清朝時,桃園台地遍佈約萬餘座大小埤塘,日治時代經過整合之後,也仍有數千座埤塘,
因此桃園有「千塘之鄉」的美名。國內就曾有學者建議文建會以「桃園埤塘」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爭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如此,過去桃園的埤塘與國民旅遊相當疏離,我在桃園登山旅行多年,也曾遇見過不少埤塘。
埤塘大多水深危險,又無護欄,多豎立警語,而民眾須注意勿讓孩童靠近埤塘,以免發生危險。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的設立讓人領略了桃園埤塘之美,可以輕鬆悠遊,而又與土地歷史記憶有所接觸。
桃園擁有千百座埤塘,猶如千百座湖泊,若能好好規劃,讓每一鄉鎮至少設立一座埤塘生態公園,
或許能發展出具有桃園在地特色的埤塘觀光路線。
這樣的埤塘生態公園座落於各鄉鎮民眾的生活周遭環境,交通便利,可以隨時造訪,可以輕鬆悠遊,
對民眾來說,休閒怡情的效果,豈不更勝過遊覽名山勝水呢?
圖:八德三元宮(歷史建築)
離開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循原路折返。我來到了八德三元宮。
舊地重遊,
廟前路旁老樹依舊,最大的變化是三元宮左後方已矗立起建設公司高高的鷹架。
一棟大樓正在興建中。那個地點是三年前我曾走過的土地,是台灣著名木作匠師葉金萬「樹德居」古厝的遺址。
當時古厝已被夷為平地,我無緣一見,只見滿地殘磚碎石破瓦。如今新樓已蓋超過十樓了。
繞進巷子裡,就近看望建築工地,心情還是感到幾分惋惜。葉家後人拆祖厝,建新樓,
可以理解其想法與心情。拆掉老房子,土地賣給建商,或者與建商合建大樓,
各房子孫,雨露均霑,或可分得樓宇以安居,或可分得錢財以安身。
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經,我想身為子孫,要做出這種決定,應也是一種痛苦的抉擇。
台灣這塊土地不停的發生這樣的案例。社會輿論若只奢望古厝人家要有文化理想,
畢竟陳義過高,也不合人情,不如國家立法使古老建築物被登錄為歷史古蹟時,
其產權擁有者可以獲得合理(等同市價)的徵收補償金額,或許才是可長可久的做法。
圖:呂氏著存堂
我又來到了呂氏著存堂。三年不見,再相遇時,正見夕陽霞光斜照古厝,牆磚彷彿抹了胭色,
又紅又橘,明媚極了。
上次來訪,古厝無人,門戶閉鎖。今天則幸運遇見一位婦女在門庭忙著整理環境。
一問才知她不是呂家的人,而是八德文化研究工作協會的理事長鄭靜美女士。
她歡迎我的到訪,並引領我入內參觀。
著存堂現已無人居住,而做為呂氏公祠,目前由八德文化研究工作協會負責維護,
因此她常駐守於此地,並舉辦活動,帶引領民眾參觀古蹟。參觀時才知道,
三年前我走訪呂氏著存堂之後,後來這棟古厝遭小偷竊走古香爐、文魁匾、
花筒和部分雀替。呂家族人呂登元於光緒十一年(1891)考中舉人,
因此古厝的屋脊才有象徵官宦尊貴的燕尾裝飾,家中保存寫有文魁的古匾,
而花筒和雀替則是著名匠師葉金萬的作品,竟都遭偷竊,讓人痛心。
呂氏是八德大姓,八德開拓於乾隆年間,最初僅八戶人家,因此地名稱為「八塊厝」,
呂家就是其中的一戶,呂氏家族在八德發展已超過二百六十年。著存堂的建築現貌是大正八年(1919)改建的,
木雕部分由葉金萬負責,彩繪則由邱鎮邦擔綱,兩人都是當時台灣北部著名的匠師。
幾年前,在八德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奔走及溝通下,獲得了鄉里及呂家子孫的支持,
使得著存堂這棟古厝得以保存下來,並成為國家歷史古蹟。鄭靜美女士曾參與這一過程,
能如數家珍道其細節。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美好的結局,
鄭靜美女士也曾流著眼淚看著工人及怪手拆除葉金萬大師的樹德居古厝。
旅遊日期:2011.02.06(寫於2011.02.11)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相關旅記】
.第0531篇 -2008.01.09 三元宮.呂氏著存堂.日本神風特攻隊隊長駐所舊址
[旅行照片]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入口標誌,位於興豐路(114縣道)旁。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導覽圖,圖左後方為停車場。
埤塘水岸有青青草地。
生態溼地及觀景台。
八德埤塘。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埤塘旁有大片草地。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內的咖啡廳。
八德三元宮(歷史建築)。
從小巷內眺望葉金萬古厝遺址興建中的大樓。
呂氏著存堂前新闢的小路(自行車道),通往建德路。
呂氏著存堂(縣定古蹟)。
斜陽照映紅磚。
左護龍。
右護龍。
左右護龍石窗上面都有泥塑彩繪吉祥物。
正廳大門兩側有精緻的木窗雕刻。
木窗雕刻-螭虎團爐。
正廳(呂氏祠堂)。
「俎豆馨香」橫匾。
俎豆,祭祀用的器皿,引申為追思祖先。
「俎豆馨香」寓意祖先名聲美好,源遠流長。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