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清水国小校舍(市定古迹)
抵达台中的第二天,寒流来袭,天气变得冷飕飕的。上午进东海大学,
老婆进女生宿舍帮女儿整理及打包物品,我则陪着小东逛校园。中午完成任务,车子后车厢已塞得满满的。
天气寒冷,又忙了一上午,老婆及女儿已累得想直接回台北。中午在东海商圈用餐,餐毕,稍休息,
取道北二高北返,并顺道蜻蜓点水式的游览北二高沿途乡镇的几个景点。
从沙鹿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清水方向。清水,旧称“牛骂头”,是历史悠久的古镇,
原为台中县清水镇,台中县市合并后,现改制为清水区。
我探访的清水第一个景点是清水国小,是台湾第一处被列为古迹校园的百年小学。
清水国小成立于明治30年(1897),原为“台中国语传习所牛骂头分教场”,次年独立为“牛骂头公学校”,
最初设于鳌峰山山脚下的文昌祠。昭和10年(1935),迁至今学园路路底的现址,红砖砌造成的U形两层楼校舍,
采英式砖砌手法的建筑风格,古典优雅,深具特色。校舍刚完工不久,即遇上台湾中部大地震,
清水街房屋毁损严重,而新校舍仅受轻微损伤,经补强之后,屹立至今,
也通过民国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验。
走在清水国小的校舍长廊,红砖搭配洗石子的墙壁,西洋式的圆柱,绿色的木窗,弧形的拱门,
有我记忆中熟悉的校园身影,心情特别的感动。
|
|
清水国小校门。
|
清水国小校舍(1935年建造)。
|
图:清水紫云岩
离开清水国小,上了车,与老婆孩子会合,下一站前往紫云岩。
紫云岩位于大街路206号,背倚鳌峰山,创建于康熙元年(1662),历史悠久,
是清水地区最著名的寺庙。
停好车,老婆带着小东进庙拜拜。我仅进庙逛了一下,为争取时间,
就转往鳌峰山探访清水神社遗址。
出了紫云岩,沿着大街路往南走,过文昌街口,抵达清水地政事务所,
旁边有一条宽阔的石阶步道通往鳌峰山,当地人称为“神社崎”,
是昔日清水神社的后参道,共有二百八十八阶。
拾阶而上,抵达尽头之前,右侧的草地上矗立了一座震灾纪念碑。
昭和10年(1935)4月21日,台湾中部发生大地震,灾情惨重,
清水街共有326名居民罹难,因此建立“清水街震灾纪念碑”,以悼念亡者。
现存的纪念碑,仅有基座为当年原物,基座上方的大理石碑柱是后来重建的。
这座单纯悼亡死者的震灾纪念碑,怎会遭到破坏呢?大概是因为它座落于清水神社的圣域内,
所以在战后也一并遭到了清算。新建的纪念碑柱,震灾的日期,已改用民国纪元。
如今的清水街上,已看不见七十几年前那场大地震的遗迹。
不过透过当时台湾总督府勘灾后的出版品,例如《昭和十年台湾震灾记录》,
仍可看见当年震灾的惨况。
|
|
神社崎(清水神社后参道)。
|
清水震灾纪念碑。
|
|
清水街震灾景象。台湾总督府编,,《昭和十年台湾震灾记录》,昭和11年(1936)出版。
|
图: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清水神社遗址)
走完参道,抵达上方,接柏油路,左侧的营区,就是昔日清水神社的遗址了。眼前这条马路,
是当年神社的正参道,而我走上来的这条石阶路是后参道,因距离市区较近,
成为民众前往神社的主要通道。
清水神社创建于昭和10至12年(1935~1937)之间,是“皇民化运动”期间“一街一庄一神社”政策下的产物。
神社存续的时间不长,战后原址成了国军陆军清水营区,营区内仍保存昔日神社的一对狛犬(石狮子);
神社的基台遗迹仍在,成为营区的司令台。神社及附属建筑则都已拆除,改建为军用营舍。
当年日本人在鳌峰山兴建神社时,就已挖掘到一些史前的石器及陶器。昭和18年(1943),
日本学者国分直一在大肚台地进行考古调查时,正式确认了牛骂头文化遗址,
其年代在距今四千五百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间。民国86年(1997)年,清水营区废除后,
军方将土地归还台中县政府,台中县文化局委托学者进行挖掘,发现大量的史前器物,
民国91年(2002)将遗址指定为历史古迹,并规划为“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
牛骂头,是来自平埔族语的译音,清水昔为平埔族牛骂头社的居地。
大正9年(1920)台湾地区行政区域改制,牛骂头改名为清水,而沿用至今。
我以为“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已经完工,并开放供游客参观。到了现场才发现营门木栅深锁,
保全戒备森严,大门贴着公告,此园区仅提供个人或团体预约参观。公告写的预约电话及传真号码,
都已被白漆涂掉,而现场又无警卫或值班人员可洽询。仅能以相机透过栅门空隙,
远远拍摄园内的神社基址及狛犬,聊慰失望的心情。
|
|
清水神社狛犬。
|
清水神社狛犬。
|
图:鳌峰山市镇公园步道
离开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的门口,沿着马路上行。我想登鳌峰山,但事前搜寻资料,
却找不到鳌峰山三角点基石的资料,不晓得这座山的山顶在何处。
鳌峰山似乎是泛指这整片山脉,范围颇广,山区还辟有车道,供汽车开上山,我大概没时间可以走遍整个鳌峰山。
走了一小段马路,在前面转弯处,看见“鳌峰山市镇公园”的水泥牌楼标志,旁侧有石阶步道,
爬上之后,接上了宽阔的红砖步道,途中又有岔路,不知走向何处,只能随兴漫漫而游。
我认识鳌峰山,并想来此一游,倒不是因为清水神社或牛骂头遗址,
我从前并不知道这里有神社及史前遗迹,而是因为读过郁永河的《裨海纪游》,而认识这座山。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来台采硫,从台南乘着牛车北上,抵达牛骂头社后,因连日大雨,
大甲溪暴涨,无法渡河,而滞留于牛骂头社。
几天后,天气终于放晴,云岚散去,郁永河看见牛骂社附近的山峦,因好奇心驱使,而想登顶眺望后山景象。
牛骂社的平埔族人警告他,山上密林有时会躲藏“生番”以暗箭射人,郁永河不顾劝阻,
仍兴趣盎然的带着柺杖,穿过荆棘杂草,一路爬到山顶。
郁永河爬的这座山就是今日清水的鳌峰山。郁永河是台湾游记文学的开创者,我来到清水,
当然会想要一登鳌峰山,缅怀三百多年前在台湾大旅行的这位前辈旅人。
图:鳌峰山鹅卵石堆砌的石堤
我还在鳌峰山游走,手机铃声却响起,老婆来电催促,问我人在哪里,她和孩子已都上车,
等我开车。郁永河能不顾别人劝阻,我可不能不顾老婆。于是结束鳌峰山之游,遇见岔路,
就走往下坡路。
绕往紫云岩的方向,看见马路旁有一道鹅卵石堆砌的石堤,与下山的马路大致平行。
堤上可以行走,于是弃马路,改走石堤。原来这条鹅卵石路就是鳌峰山著名的“石坡”,石砌的堤防坡,
具有防洪功能,也成为民众游憩的步道。
下山走石堤,接观音巷,返抵紫云岩。我再次进庙匆匆一游。紫云岩,主祀观世音菩萨,在地人习惯称为“观音亭”。
虽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但紫云岩在民国六十年代(1970s)历经大改建,运用现代钢筋水泥及大理石建材,
将传统平房式的殿阁改建为三层大殿、五层楼台的殿宇,金碧辉煌、巍峨雄丽有余,而建筑古味则已不足。
对紫云岩的第一眼印象,使我轻忽,我只匆匆游览而已。庙门口著名的“树下阿婆粉圆”我也不及一尝,
就赶紧奔向紫云岩的停车场。我的轻忽,使我遗漏了紫云岩的古匾及古碑。
其实庙方还保存了清同治3年“慈庇兵戎”的古匾,此匾与戴潮春事件有关;
而正殿后方花园还有乾隆34年(1769)的古碑及明治39年(1906)的堤防重修纪念碑。
紫云岩虽已变成新庙,但仍然被登录为历史建筑。今天游紫云岩,
没吃到阿婆粉圆,并不觉得遗憾;事后知道漏掉了古匾及古碑,这就有点揪心肝了。
旅游日期:2011.01.15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东海大学。
清水国小校门口。
诚字碑。
昭和12年(1937),校长川村秀德从台北芝山岩取回的石块,
亲题“诚”字,立碑于校门口庭院。
校舍教室长廊。
拱形砖造穿堂。U型校舍每5间教室就有一座拱形穿堂,
做为建筑物的前后通道。半圆弧拱砖古典优雅。
钟楼。
司令台。
U形校舍中间的操场。
神社崎(参拜道)入口,位于清水地政事务所旁。
神社崎,是昔日清水神社的后参道,共二百八十八阶。
清水街震灾纪念碑。
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前身为陆军清水营区、清水神社。
园区内的清水神社基台遗迹
鳌峰山市镇公园步道。
不走马路,走“石坡”(堤防)下山。
紫云岩。
紫云岩庙前“树下阿婆粉圆”。
清水街震灾景象。台湾总督府编,,《昭和十年台湾震灾记录》,昭和11年(1936)出版。
图片中的这条街道可能是当时清水主要的街道大街路(可看见街道背后鳌峰山的山峦),
大地震后,重建后的清水街呈棋盘状,市街重心移至今日的中山路,大街路逐渐没落。
清水街鸟瞰图。台湾总督府编,,《昭和十年台湾震灾记录》,昭和11年(1936)出版。
图片右上角的明显建筑是新落成的清水公学校(清水国小),位于清水街郊区,附近多为农田。
当时清水街繁华的地段集中于靠近鳌峰山的这个区域内。
(资料来源:国立台湾大学特藏资源展示系统)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清水国小.紫云岩.清水神社.鳌峰山
◎我的交通路线:
从台中(北二高龙井交流道)北上,下沙鹿交流道,走台10线(明德路、三民路)至清水市区,右转中山路,
直行,再左转学园路,路底即是清水国小。若右转学园路(台10乙),直行再左转大街路,途经清水地政事务所,
旁边巷子即神社崎(神社参道)入口,大街路路底,即紫云岩。
include('../footbar_his.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