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總督嶺古道
莎士比亞說:「玫瑰即使不叫做玫瑰,依然芬芳。」
話雖如此,但擁有一個美麗響亮的名字,
總是較能引起注意,尤其是身處這麼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例如臉書相簿如雲,若只匆匆一瞥相簿標題,有東施、南施、西施、北施,大多數的(男)人大概都會先點選西施相簿。內容未知如何,但名字吸引人,畢竟較容易受到注意。
旅記尚未進入正題,所以先有這番感觸,是因為今天所爬的五坑山,其實早就聽過,只是沒有認真注意而已。
直到最近當地民眾整理五坑山步道,舉辦活動,改名為「總督嶺古道」。不僅有了古道之名,還掛上響亮的總督名號,
看到名稱,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目光不被吸引也難。
詳查其內容,五坑山確實擁有不少歷史遺跡,例如台灣總督府古碑、砲台遺址等,而自然風光也頗具特色,山頂可以觀山、觀海、觀日出,還有夫妻奇樹可觀。而五坑山步道相當平緩,
大約一個小時就可走完,正適合此酷暑季節、登山意懶的時候。
圖:深澳坑路(右前方巷口為141巷)
五坑山,位於基隆市的深澳坑路,離八斗子不遠。
若從台北開車前來,交通極為便利。多便利呢?
一旦車子開上中山高,至五坑山登山口,中途只需經過兩個紅綠燈。
走中山高,來到暖暖,再接62快速道路,從16K下交流道(往八斗子),遇第一個紅綠燈左轉,就是深澳坑路。
續行不久便抵達深澳坑路141巷口,就是五坑山登山口了。路口附近的站牌為五坑口站。五坑是當地地名,反映出這一帶的聚落與開採煤礦有關。
基隆這附近曾經蘊藏豐富的煤田,早在清朝時代就已開採。中國第一座以機械開採的近代煤礦(清國井)就座落於離此地不遠的調和街236號附近。而如今都已走入歷史,礦坑塵封已久,
五坑口已無礦場設施與煤塵煙味。
停車在141巷口附近福源宮旁的馬路。福源宮是一間新改建的土地公廟,
廟旁有一塊大正七年(1918)的古碑。走到141巷巷口,看來只像尋常巷道,巷口未見登山指標或古道導覽圖。
走至巷底的洗衣亭,才看見了「總督嶺古道健行既綠竹筍季」的活動指標牌,循著指標方向,
走一小段山溝旁的水泥路,就進入了綠竹筍林區。
|
|
福源宮古碑。
|
深澳坑路141巷。
|
圖:總督府牌碑(明治35年)
盛夏的清晨,氣溫還算溫柔,走在綠竹林區的平緩泥土路上,頗覺怡然自在。
一小段竹林路之後,變為土階上坡路;幾分鐘後,爬上山稜,又變為平緩的土路。
遇一座輸電線桿柱之後,來到了分岔路。右往總督府牌碑及五坑山,左往夫妻樹。
先取右行。循稜緩緩爬坡,不一會兒就抵達總督府牌碑處。一根長長的石柱,四面都有刻字,字跡已模糊,僅「總督府」三字仍清晰可辨。這塊古碑就是「總督嶺古道」命名的由來了。
旁有小解說牌,說明石碑立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六月三日,
旁註「距今約118年」,卻是計算失誤,又註明「大正五年發跡,以前為管制區」,
則這牌碑應是當年的界碑,表示這裡已屬於軍事管制區。
至於大正五年(1916)「發跡」所指為何?是否表示五坑山的砲台遺址是大正五年時建造的呢?解說寫得簡略,所以無法得知。
過了總督府石碑,山徑突然轉為陡上,名為「好漢坡」。不過僅一小段而已,
輕鬆登爬抵達上方,又遇岔路,右往八斗子調和街。續直行沒幾步,就是五坑山砲台遺址。五坑山的基石位於砲台土丘的上方,從一旁的小斜土坡爬上去,輕輕鬆鬆登頂。
|
|
五坑山砲台遺跡。
|
五坑山砲台遺跡。
|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五坑山觀海平台眺望基隆嶼
五坑山,又稱「深澳坑山」,海拔154公尺。
山頂有圓狀的戰壕遺跡,而山丘後方背海的林間小平坦地,有石砌的殘牆遺跡。從現場看來,這裡僅是一處小型的砲台陣地而已。
由總督府的碑柱,大概可推想此處砲台設置於日治初期,而若追溯歷史,則最早可能是建於光緒10年(1884)的清法戰爭期間。
當時基隆曾是主戰場。法國覬覦基隆煤礦,將領孤拔率艦強攻基隆。由於清軍缺乏制海火力,於是選擇向後撤退,沿著基隆外圍的山頭稜線,建立起一道道的防禦塹壕陣地。
法軍佔領基隆,卻困守港區,無力向外突圍,而清軍試圖反攻,亦無法收復失土,雙方形成拉踞戰。
直至光緒11年4月,清法和議,法軍才退出基隆。五坑山的砲台陣地,可能在當時就已存在,而在後來被日軍繼續使用。
從五坑山砲台遺址,續行約兩分鐘,來到一處空曠地,為觀海平台。站在此處,正可感受到此地在當年的重要位置。
平台與基隆嶼遙遙相對,監控著八斗子一帶的海岸,而清代官營的八斗子煤礦(清國井)就在山腳下的不遠處。
此處為五坑山視野最佳處,可觀日出及山海美景,這裡昔日亦屬於軍事管制區,
而遺跡無存,空曠泥地,有稀疏林木,林間有木椅,供遊客休憩之用。
觀景平台另一邊有陡下的土階,號稱「101小天梯」,與方才爬上來的「好漢坡」相當,
都只一小段陡坡而已,抵達下方,山徑又變為平緩,不久即接回主步道。
由此取右行,可出深澳坑路109巷的登山口,取左行則可經過夫妻樹,
循原路返回141巷登山口。
圖:夫妻樹
由於想一睹夫妻樹的面貌,於是取左行。約三分鐘即看見前方路旁的斜坡有兩棵樹相依偎,就是所謂的「夫妻樹」了。
夫妻樹的樹幹並不大,以前未豎立解說牌時,山友經過此處,往往未多留意而因此錯過。
夫妻樹奇特的地方,在於樹根擁有大板根;由於斜坡土石裸露,泥土鬆軟,容易流失,
為了求生存,夫妻樹的樹根演生出巨大的板根,以防土壤流失。露出土外的板根竟長達十公尺以上。
夫妻樹的樹根緊密交纏在一起,同心協力,對抗土石流失,所以有夫妻樹之稱。
而細看夫妻樹,也覺得頗有意思,兩棵樹的姿勢儀態一副恩愛模樣,其中一棵樹幹的樹瘤恰似女性雙峰,使得一夫一妻的夫妻樹意象更為傳神。
由夫妻樹續行,約三分鐘即可返抵剛才往五坑山總督府牌碑的岔路口,
再循來時路下山,約十分鐘即返抵登山口。看看手錶,才上午八點三十分而已。
回桯,順道參觀附近的清國井遺跡。
第一次探訪清國井,已是六、七年前的往事了。通風井遺跡依舊隱身於調和六橋旁的236號民宅旁,而當年清廷官礦主井的位置卻依然晦而不明。
因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幕在即,
調和街已拓寬整建為四線大道,將來觀光遊覽巴士飛馳而過,車上遊客可曾知道光緒元年(1875)清代第一座現代化的基隆煤礦就座落於調和街的路旁?
基隆煤礦與基隆的歷史緊密相連,一百多年前,
千名法國軍人為了得到它,魂斷基隆二沙灣;
一百多年前,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為了基隆煤礦弊案而黯然丟官,因此中斷了台灣現代化的努力。
這麼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遺址,多年來卻僅有雞籠文史工作室所豎立的清國井遺址石碑默默的佇立於調和街236號民宅旁的隱密處。筆直寬闊的調和街大道上,
卻完全看不到任何官方的指標或導覽文字。
旅遊日期:2010.07.06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延伸閱讀】
.第1584篇 - 2020.08.10 旅行影片:總督嶺古道(五坑山)
【路程時間資訊】
深澳坑路141巷口---2分鐘---洗衣亭---10分鐘---稜線岔路(右往五坑山)---3分鐘---
總督府牌碑---3分鐘---五坑山砲台遺址---1分鐘---五坑山---2分鐘---觀景平台---6分鐘---
(經101天梯)接回主步道---3分鐘---夫妻樹---3分鐘---稜線岔路---10分鐘---深澳坑路141巷口(約一個小時,含休息)
[旅行照片]
總督嶺古道路線指標(位於深澳坑路141巷內)。
沿著山溝旁的水泥路進入。
綠竹筍小路。
一小段土階路後,山徑轉為平緩上行。
岔路口。取右上往總督嶺牌碑。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稜線林徑。
明治三十五年總督府牌碑。
好漢坡。
五坑山砲台遺址。基石在右側土丘上方。
五坑山觀景平台眺望基隆嶼。
101小天梯。
夫妻樹。
返抵登山口。登山口旁有一洗衣亭。
清國井遺址(通風井遺跡,已水泥封蓋)。
位於調和街236號(日式木造民宅)旁,路口為調和六橋。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總督嶺古道.五坑山
◎交通資訊:
中山高下濱海交流道(暖暖交流道),接62號快速公路,至16K下八斗子交流道,遇第一個紅綠燈,
左轉深澳坑路(102縣道),直行至深澳坑141巷口。巷口前路旁有一福源宮土地公廟(深澳坑路161之1號)。
若由基隆市區搭公車(基隆-瑞芳或金瓜石),則在五坑口站下車。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