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狮仔头山 新店狮仔头山是一座名声响亮的郊山,因山形酷似一头蹲伏的狮子而著称。 台湾各地以狮子或动物为名的山岳非常多,但没有一座山能像新店的狮仔头山 形貌如此传神。 大部份的山峰,都给人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卢山真面目”的感觉; 当你愈接近一座山时,往往愈难看见这座山的完整外貌。 而狮仔头山却恰恰相反,当你爬到这座山的近处时,刚好有一块平坦地(观狮坪), 给你最佳的眺望角度,让你近距离的欣赏这座山宛如狮子般的蹲伏在你前面。 看到如此景象,无不让人惊赞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巧妙。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我独自上山来补拍狮仔头山照片,不料山区天气变化, 独自爬上观狮坪时,但只见一片雾茫茫,而四下无人。忽然迷雾中出现 模糊的庞然黑影,吓了我一大跳,以为出现什么妖怪。随即反应过来,才转惊为喜, 这雾中庞然大物,轮廓逐渐浮显,正是狮仔头山的身影。这是我对这座山印象最深刻 的一次经验。
图:狮仔头山崖梯
狮仔头山另一出名的特色,是登狮头那几近垂直,宛若天梯的崖梯,让不少人既爱又恨, 跃跃欲试,而又望而却步。 此外,狮仔头山著名的金毛杜鹃,在每年三、四月间盛开,则吸引无数游客上山赏花, 更为这座山锦上添花。 对登山客来说,狮仔头山是必爬的一座山峰,这座山拥有一等三角点,是台北盆地千百 群山之中,屈指可数的一等三角点山峰。更别说,狮仔头山名列台湾小百岳,又被选为 台湾百大名山。 而更吸引我的是,这座山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日据时代,狮仔头山设有隘勇线, 以保护日本人在此山区开采樟脑。日据初期,台湾民众亦曾利用此地险峻地形 做为抗日基地。因此这座山留下了隘寮、古碑、战壕、古井、土匪洞等历史遗迹, 被台北县政府登录为县定古迹。
五、六年前,我就来探访过狮仔头山。这次重访, 主要是因为台北县政府已完成狮仔头山隘勇线的步道整修工程, 增设新的步道系统,也发现了新的人文历史遗迹,所以特别前来补访几处以前未走过的景点。
图:狮仔头山登山步道
狮仔头山位于新店偏远的南境,从碧潭走北105公路(永业路、新潭路),约8公里, 抵达红瓦厝土鸡城的叉路口,路一分为二,右往狮尾登山口,左往狮头登山口。 从红瓦厝到狮头登山口,还有4公里的距离。 以往登狮仔头山,交通较为不便利,除了自行开车,就得倚赖当地叫客的计程车服务。现在新店市公所提供 免费社区巴士,例假日都有班次,可从新店市公所(捷运站旁)搭社区巴士,直抵登山口。 登狮仔头山,还是从狮头起登,较能感受这座山的奇妙造型与神韵。从登山口出发, 约20分钟,抵达观狮坪,就可以望见狮子蹲伏于前的山容奇景了。接着,就是爬崖梯了。 崖梯宛如狮嘴吐出来的长舌,你拉着绳,蹬着梯,一步步上爬,心情像是爬往狮嘴里, 等着被吞噬。 崖梯看似恐怖,实际爬时,其实没那么令人胆颤心惊。而且步道整修过,登崖的路况好过从前。 不过游客形形色色,胆子大小不一,假日游客众多时,狭窄的崖梯,恐怕难免塞车(人), 不难听到惊声尖叫或看到英雄救美的场面。 上了狮崖,视野展望顿时扩开,但见群山绵延辽远。今日登临,望向北宜公路方向,云海国小附近的山区一片云海, 远山浮在云上,颇有云山意境。循着棱线步道,经过狮仔头山前峰(最高点),便可抵达狮仔头山主峰的一等三角点。 沿途步道部份有经整治,部份能维持旧山径,各个景点也都设有详细的解说牌。
图:防蕃古碑 狮仔头山重要的历史遗迹,如防蕃古碑、隘寮遗址,都座落于登山步道的支线上。支线步道 也是金毛杜鹃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因此,支线是不能错过的路线。 过了棱线步道最高点之后,遇叉路,可先取左叉路,前往防蕃古碑。沿途金毛杜鹃夹道, 不过今日造访,时节已稍迟。金毛虽犹在,杜鹃多凋零。 约五分钟,来到了防蕃古碑的遗迹处。“防蕃”,是旧式的称呼,清朝时称台湾原 住民为“番”,日本人称“蕃”,早已不合时宜。此碑是为了纪念明治35年(1902)间, 日本人在此设置隘勇线,期间伤亡或病亡的巡查员警。 当时日本人在此设隘勇线,是为了保护在此山区开采樟脑的日本商社。由于侵门踏户, 自然引起当地泰雅族人的激烈反抗。 从防蕃古碑续行约四、五分钟,就可抵达昔日的隘寮遗址。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别走错了路。 往隘寮遗址须取右下的叉路,直行的山路通往竹坑山。 由于防蕃古碑这里修建了一座平台,往右下的叉路被平台栏杆遮挡,路标又设在下方,入口不明显。粗 心大意的游客来到这里,若不小心,可能会不自觉的误走往竹坑山,愈走愈远,天一晚,就会被困在山区了。 媒体报载有游客来登狮仔头山却迷路困在山区,可能就是在这里走错了路。 整修过的隘寮遗址,刈杂草,除荒芜,基地显露,比起当年来时,感觉规模大了许多。石墙砌造的隘寮,内隔三间, 如今仅剩半部矮垣,墙角仍可见枪铳遗迹,而大门前另筑一道石墙,形成曲折的入口,以利于防御,都是隘寮的特殊设计。
图:狮仔头山主峰观景台 从隘寮有叉路可绕回棱线的古井附近,参观完古井、战壕遗迹, 便来到了狮仔头山的主峰一等三角点。 与昔日相较,今日的狮仔头山,前峰及主峰都新建了木造观景台, 少了树林遮蔽,便成了眺览佳处。狮仔头山座南朝北,站在观景台, 可以一一细数台北盆地北缘各大名山。 站在昔日的隘勇线,俯瞰台北盆地,城市美景与隘勇遗迹,两相对照,令人 兴起无数沧桑感触。百年前,台湾堡图犹绘此地为“生蕃地”,如今脚下不远的 整片山坡已成台北华城秀冈、康桥中学、小学及豪宅别墅了。 百年之间,台湾历经急遽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多元族群,相聚于此, 所以能形成今日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加以福尔摩沙自古即有美景美名,自然能够吸引国际 旅游媒体的注意与报导。 从狮仔头山走向狮尾,沿途较多歧路,但多彼此相通,大致取直行及往下坡方向走即可, 沿途分别可参观大小土匪洞及观音洞等天然石壁洞穴。 抵达狮尾格坪,续行不远,就抵达狮尾登山口。沿着产业道路往下走一百多公尺, 就可看见古道入口。这条古道是新修建的步道,沿着山腰绕回观狮坪,形成狮仔头山 环状步道路线,可避免假日时狮头崖梯上行下行互挤的窘境。沿途最值得一看的是菁礐遗址, 大小共四个,我在台北山区旅行,还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菁礐遗址。 返抵观狮坪,离去时,回眸狮仔头,不禁再次为这座山的美丽身影与历史人文遗迹 而感动。近日美国杂志以大篇幅称赞及介绍台湾景点,提及台北几个必游景点。国内媒体 纷纷引述报导,国人因此沾沾自喜。 其实,外人对台北的认识只是粗浅而已。台北值得一游的景点,岂只是故宫、鼎泰丰、士林夜市而已? 别的景点先不提,随手举例,我眼前的这道狮子头,难道会输给鼎泰丰的小笼包? 旅记日期:2010.04.12(写于2010.04.15)
【相关标签】
【路程时间记录】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狮头登山口→观狮坪→崖梯→大樟树→最高点→叉路口(取左)→金毛杜鹃林→防蕃古碑→石寮(隘寮)遗址→古井→战壕遗址→ 狮仔头山一等三角点→小土匪洞→观音洞(佛祖洞)→大土匪洞→狮尾格坪→狮尾登山口→古道入口→菁礐池遗址→观狮坪→狮头山登山口 【注意事项】 1.防蕃古碑至石寮遗址的叉路在休憩平台右下,入口较不明显。直行为往竹坑山方向,若误走这个方向, 会走往三峡熊空,愈走愈偏远,可能会发生迷路,而困在山区。 2.狮仔头山一等三角点至大小土匪洞,途中较多歧路,呈环状相通,叉路口指标较不明确,须特别留意。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