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信義] .虎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755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55)

[北市信義] .虎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登虎山稜線,俯瞰山腳下

虎年新春,初一好天氣,接著就轉為虎雨綿綿,沒有一天出晴,直到初八,天氣終於好轉。

趁著好天氣,出去走走,爬虎年的第一座山。

四獸山之一的虎山,可說是所謂的「家山」(home mountain),是離家最近的一座山, 又以「虎」為名,自然是新春登山「開工」的首選。

虎山的登山口在奉天宮。奉天宮,又稱「天公廟」,主祀玉皇大帝。大年初九是天公生日, 今天廟裡廟外,已是熱鬧喧騰的景象。廟前左側的戲台,演出歌仔戲酬謝天公。還沒登山, 先來看一段歌仔戲,回味一下童年戲棚下看戲的情景。

從廟左後方的登山口拾階而上,便來到了龍山洞。這座人工開鑿的岩洞,昔稱「日本洞」, 是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末期掘岩鑿洞建造的碉堡陣地,如今成了一座石窟廟宇「龍山宮」。

這裡曾有許多少年時的美好回憶,可惜如今已走樣,不復舊貌。

圖:從虎山峰俯瞰昔日的永春陂(對面山腰的學校為永春高中)

過了日本洞,循虎山稜線上爬,沿途有兩處突出的巨岩,可眺覽風景。

這段山路,難能可貴的仍然保存昔日虎山傳統的砂岩石階。

中年人走少年時熟悉的路,難免會有歲月的感懷。然而山是家鄉的山,讓人有熟悉的歸屬感,不是遊子的心情,所以能從容愜意的閒適漫步。

過去一年,多次來過虎山及虎山溪自然步道,大多是傍晚前的小遊,來回約一個小時。只是單純的散步, 筋骨活絡而已,自然不用也不會想寫旅記,重複敘述同樣的景色及心情。

我常想,與其走遍天涯海角,看盡千山萬水,終不如朝夕悠遊於家鄉的一山一水, 過著平淡、適意與自在的生活,只爬一座山,只看一條溪。

這種口氣聽起來有點像是早覺會老人的口吻了。現在還是旅人,心境還沒到那裡。 我還想去旅行,去看看台灣這塊土地的山水風土與人情。我所想的只是暮年的願景而已。

今天只爬到虎山的最高點虎山峰。在虎山峰上,望向象山,想起近日從網蒐尋到的永春陂舊照片, 而我更想念的虎山下的中陂(已填平改建為瑠公國中),則始終無緣得見這池陂水的舊照片。

曾經熟悉的環境,卻沒有機會為它留下影像記憶,這當然是時代的限制。三、四十年前, 數位時代還未來臨,不像現在數位相機及網路如此普及。今日每個人發表在網路上的影像及文字記錄,我相信都會成為百年後旅人所蒐尋的珍貴記憶。

登家鄉的小山,寫篇小旅記,為虎年旅記暖身開工。

百年前的永春陂,遠處為象山(或南港山?)(資料來源:《臺灣鐵道案內》,1912年)。
註:遠處應為南港山,而這座陂塘應該是新庄仔陂,而不是永春陂。....Tony補註於2010.03.14

旅遊日期:2010.02.21 (寫於2010.02.24)


[旅行照片]

奉天宮山門(福德街221巷)。
奉天宮,大年初八,歌仔戲酬神。
登山口(奉天宮左後方)。約120級石階,抵達龍山洞。
龍山宮(龍山洞)。昔日的「日本洞」。
龍山洞。
舊的砂岩石階路,是少年時代走過的路。
巨岩上俯瞰山腳下。綠色區塊為廣慈博愛院舊址。
虎山巨岩,賞景佳處。
巨岩頂。
砂岩石階路,爬往虎山一二0高地。
後段石階已改鋪成花崗石步道。
爬向虎山峰,虎山步道唯一的陡攀路段。
爬向虎山峰,回首來時路。
虎山峰。虎山稜線的最高點。
眺望鄰近的獅山(近)及象山(遠)。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虎山稜線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