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淡蘭國家步道」芻議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741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41)

拋磚引玉-「淡蘭國家步道」芻議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上個月收到了一封山友的邀約信, 邀我參加「千里步道籌畫中心」註1十一月下旬舉辦的「環台北一週—新郊山運動多元主題路線發想會」智庫沙龍。

這位山友希望我以在台北近郊旅行多年的經驗,能夠出席提供一些個人的經驗與意見。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倡導「新郊山運動」,希望能規劃出兩天一夜的路線,讓台北人可以沿山旅行,並住宿於一日可及的山間聚落, 在週休二日就可以享受如爬高山般的過夜體驗, 以親近我們生活周遭的山林。

這樣的想法,深得我心,很符合我多年來的旅行理念,不舟車勞頓,不跋高涉遠,隨時利用閒暇, 就在近郊的山林旅行,欣賞風景之餘,也藉此體驗風土民情,認識自己所生長的這塊土地。

雖然很認同這樣的一場研討會,不過我還是懷著歉意,回信婉拒了這一邀約。 因為這些年來,我深居簡出,隱於山林,習慣獨行,喜好靜思,心情上已不喜於參加熱鬧的場合。

更何況,一般的研討會,參加者眾多,受限於時間,未必能夠完整的詳述己見。 與其親臨現場,簡短發言,不如深思熟慮後,提出完整的書面論述。即使沒有參與盛會,也還是可以貢獻個人的意見與想法。

台北盆地,四周環山,很適合推展郊山運動,可以規劃出兩天一夜的路線行程相當多, 而我心中最心儀的路線,毫無疑問的,就是淡蘭古道了。

淡蘭古道,歷史悠久,然而兩百年來,滄海桑田,古道早已被現代公路所取代,古道或已堙滅消失, 或掩沒於草莽,是否還適合規劃做為「新郊山運動」的路線呢?

以現實情況而言,今日要完全依循古人路線,實地走一趟原始的淡蘭古道當然已不太適合了。 台北盆地早已變成為人口密集、高樓櫛比、車水馬龍的都會區了,自然無須硬著頭皮從艋舺(萬華)起程,一路吸著黑煙廢氣前行,受苦受罪。

但倘若選擇從台北盆地東南邊緣的山麓起程,經平溪、雙溪,以迄宜蘭頭城的這塊區域, 多山地丘陵,則仍保存著不少淡蘭舊路,縱使部份古道已被山區公路或產業道路橫切,古道斷續,無法連貫, 然而這些山區的道路,車少人稀,且沿途景色秀麗,古道加上公路,亦十分適合健行踏青。

我認為從中可以規劃出一條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淡蘭古道懷舊路線。 這樣的一條登山路線,雖然參考了淡蘭古道的舊有路線,但並不執著於遵循舊路。古人走古道, 旨在兩地旅行往來,取其交通便捷而已,今人走古道則著重於休閒,目的不相同,則路線選擇應以沿途之景色及人文之遺跡為重。

我構想的淡蘭國家步道路線,自基隆暖暖出發,經暖東峽谷,走十分古道越嶺至十分寮; 然後沿著灰窯溪溪岸,由石硿子古道越嶺至雙溪盤山坑。

接著續行內盤山古道中坑古道、 枋山坑古道至闊瀨營地(闊瀨國小)宿營,此為第一天行程。

第二天,續走闊瀨古道至黑龍潭,接灣潭古道至灣潭, 再續行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石空古道至頭城外澳接天宮, 而以外澳遊客服務中心為終點,全程約40幾公里(詳見附錄地圖)。

這樣的一條淡蘭古道,不僅適合做為台北「新郊山運動」的健行路線。以我親身的體驗,其沿途風景及人文歷史意義亦極為豐富。 其中,暖暖平溪段以礦業人文遺跡取勝,例如:荖寮坑煤礦遺址、 新平溪煤礦(台灣煤礦博物館) 、十分老街(平溪線鐵道)、慶和煤礦等礦業聚落的人文風華,而坪林雙溪段則擁有北勢溪上游優美的山水美景, 例如:闊瀨、黑龍潭、三水潭、夢潭、灣潭、坪溪等秀麗景色,而古道沿途所經之處,就有十幾座古老石砌土地公廟。

這樣的一條淡蘭古道路線,以其擁有的悠久歷史,自然美景及人文風華,絕對夠份量能成為一條國家步道, 我建議政府可將其規劃及建設成為「淡蘭國家步道」。

在我心中,這條「淡蘭國家步道」不僅僅是一條登山健行路線而已,它也是承載土地記憶的一條歷史古道。

當然,政府官員初聞此議,或許仍會有所擔心,倘若倉促決定建設,結果卻乏人問津,「淡蘭國家步道」淪為「淡蘭蚊子步道」, 則難免會遭到立委或民代的強烈譏評或究責。

官員即使有心,豈敢冒然行事?此亦人之常情,我認為也無妨。淡蘭國家步道的創建, 亦可由民間先行,然後政府再跟進。

回顧淡蘭古道的開闢,以及蘭陽平原拓墾史,本來就是民間的腳步先於政府。清朝乾嘉年間,白蘭氏、 無名氏及吳沙等無數人披荊斬蕀,入山林,冒危險,終於成功開闢蘭地。 事成之後,政府才將噶瑪蘭納入國家版圖, 而後有淡蘭官道的產生。

而今日的「淡蘭國家步道」路線,所以能夠略具雛形,事實上亦源自於民間的力量。 中華山岳藍天隊與各個登山團隊,以及無數的山友,往來於這塊山區,熱心整理山徑,而得以使淡蘭古道舊徑得以被發現及重現人間, 部份路段甚至已成為熱門登山路線。然後才逐漸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 例如基隆市文化局就已投入淡蘭古道暖暖段(十分古道)人文遺跡的保存與古道的維護。

因此「淡蘭國家步道」的初期規劃及路況維護,可由民間先行。

登山團體、地方文史人士、 熱心民眾,以及古道沿途的民宿、農莊業者,有興趣者皆可主動參與,就近維護古道, 使路標清楚,路徑清晰,路況安全,使遊客近悅遠來,絡繹於途。

一旦遊客漸多,古道名氣益響,則三、五年之後,自然水到渠成,相信政府部門亦樂意收編而正式納為國家步道, 屆時可投入更多國家資源,做整體營造,使這條淡蘭古道真正的成為國家步道。

我個人也願默默認養其中一段古道,攜刀具,除雜草,為催生「淡蘭國家步道」而略盡棉薄之力。

《台灣通史》的作者連橫於《台灣通史序》有云:「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 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淡蘭國家步道的設置,正可以宏揚及緬懷先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

當遊客行走於淡蘭國家步道,親睹台灣山水之秀麗與人文之美好,實地踏踩在古道土地之上, 一山一石,一溪一潭,一花一草,一蟲一鳥,古老的土地公,滄桑的有應公,一物一景,與心情相映,激盪胸中, 則愛鄉愛土的情感必能油然而生。 我相信淡蘭古道沿途十幾座古老土地公廟裡的土地公們,都會共同保佑, 促使淡蘭國家步道早日實現。

日期:2009.11.22


註1: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網址: http://www.tmitrail.org.tw/

【後記】
匆促走筆,寫成《淡蘭國家步道芻議》,所規劃的路線,僅憑個人主觀經驗揣度,旨在拋磚引玉而已。 這條40幾公里的淡蘭古道路線,我還有以下四小段還沒有親自走過,難免有所疏漏,歡迎山友指正及補充:
一.平溪石硿子古道。雜草較多,上次探訪走錯路,行程未竟。
二.枋山坑古道。據聞藍天隊已新闢路線,可由中坑鞍部福安宮直抵闊瀨營地附近,免繞山區產業道路。
三.灣潭福德宮至烏山62號民宅。這段路以雙泰產業道路(烏山路)為主,但亦有山路可走,或可開闢沿溪山徑以銜接兩地。
四.象寮古道(劉家古厝)與石空古道的銜接路段。我曾走到半路,遇雜草多,知難而退。

此外,淡蘭國家步道的規劃,未必侷限於單一路線,例如,黑龍潭至三水潭後,亦可不走灣潭古道, 而改循北勢溪古道, 接虎豹潭步道虎豹潭古道, 再走烏山古道東段,出宜蘭頭城大溪。


淡蘭古道想像圖(底圖來源:Google Earth)

【相關旅記】
第0485篇 - 淡蘭古道總複習(上)
第0486篇 - 淡蘭古道總複習(中)
第0487篇 - 淡蘭古道總複習(下)

【附錄:淡蘭國家步道構想圖】

【附錄:淡蘭國家步道行程規劃】

●兩天一夜(健腳行程)
第一天:
暖暖火車站-(搭車)-暖東峽谷-十分古道-台灣煤礦博物館-靜安吊橋-106縣道-灰窯產業道路-石硿子古道- 內盤山古道-中坑古道-枋山坑古道-闊瀨營地(約8小時)
第二天:
闊瀨營地-闊瀨古道-黑龍潭-灣潭古道-灣潭-雙泰產業道路-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石空古道 -外澳接天宮-外澳遊客服務中心(約8小時)

●三天兩夜(一般行程):
第一天:
暖暖火車站-東勢坑產業道路-暖東峽谷-十分古道-台灣煤礦博物館-十分老街- 順遊平溪線景點(菁桐)-十分車站附近民宿(約5小時)
第二天:
十分車站附近民宿-靜安吊橋-106縣道-灰窯產業道路-石硿子古道-內盤山古道-中坑古道-枋山坑古道-闊瀨營地 (約6小時)
第三天:
闊瀨營地-闊瀨古道-黑龍潭-灣潭古道-灣潭-雙泰產業道路-坪溪古道-象寮古道- 石空古道-外澳接天宮-外澳遊客服務中心(約8小時)


【用Google地圖看淡蘭國家步道路線】(可按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或按滑鼠拖移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淡蘭國家步道構想路線圖


「淡蘭古道的土地公們,請保佑淡蘭國家步道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