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想] .三百年前台海風雲-讀《閩海紀要》(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729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29)

[歷史回想] .三百年前台海風雲-讀《閩海紀要》(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鄭經時代台灣的行政區域圖

(∼續前篇
鄭經從銅山撤軍返回台灣之後,將東都改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並增設南路、 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

由於明鄭在大陸沿海的據點已完全喪失,無力反攻大陸,而鄭經亦無意西進。陳永華建議鄭經息兵養生,先好好經營台灣,再圖謀復興大計。

鄭經悉心委政陳永華,在陳永華規劃下,「分諸將土地,課耕種、徵租賦、 稅丁庸、興學校、通魚鹽,安撫土民,貿易外國。」

而由於清廷實施遷界,造成沿海騷動, 明鄭趁此召募沿海漢人前來台灣拓墾。荷蘭時代,台灣的漢人僅約一、兩萬人,至鄭經時代, 台灣漢人人口突破十萬人。

此時台海無事,鄭經統治下台灣實質處於獨立狀態,或有歷史學者稱之為「東寧王國」, 不過鄭經未曾正式宣布台灣建國,即使相傳桂王永曆帝已遭清兵殺害,鄭經仍奉明朝為正朔, 繼續使用「永曆」為紀元,仍以「反清復明」為使命。

這時海峽兩岸,雖然敵對,但互有使者往來。清廷不時提出優渥條件招降,「削髮歸順,自當封藩。」、 「傚朝鮮例,稱臣納貢。」只要鄭經承認清廷統治中國的合法地位,並奉中國為宗主國,則清廷容許鄭經據有台灣,以像朝鮮一樣,成為藩國,享有獨立的地位。

雙方派使或文書往來,各提條件,然而彼此各有顧忌,互信不足,始終無法達成和談協議。 然而兩岸之間,亦不再兵戎相見,台灣海峽平靜無事。

清廷最後一次招降,條件更優惠,清廷對台官員以書招撫鄭經曰:「台灣本非中國版圖,足下父子自闢荊榛.., 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地。」、「若能保境息民,則從此不必登岸,不必薙髮,不必易衣冠, 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

這次清朝所提和談條件最大的一次讓步。最後仍然和議破局。有歷史學者認為,倘若當時鄭經答應清朝的條件,則台灣早就獨立建國了,從此台灣海峽將平靜無事。


這樣的評論,飽含今人的情感,卻忽略了當時鄭經所處的歷史環境。

且不論清廷提出的和談條件,是否真心,或只是策略運用,和議不成,必然有當時的歷史條件,值得深思。

鄭經在回覆清廷的文書,早有「建國東寧」之語,當時清兵亦無力攻台,然而鄭經自始至終, 不敢宣布獨立建國,仍奉明朝為正朔。其理由為何?

這可從當時明鄭的內部條件來看。當時台灣約十萬的漢人中,十之八九,都是鄭成功攻台之後才移入台灣的。 這些移民,或為反清復明,或迫於戰亂,而流亡台灣,人心多思家鄉故土,只因故國被滿清佔據, 沿海又實施遷界及海禁,而不得不暫居台灣。心中無不盼望有一天能重返故鄉。

倘若鄭經不奉明朔,正式承認清朝,進而宣布獨立建國,則其政權的穩定性可能隨之動搖。清廷只要停止遷界政策,修邊政, 鼓勵流亡台灣的漢人返鄉,則在台的漢人,包括知識份子、士卒及農民,可能大量回流大陸,則將嚴重削弱明鄭的國力。 此時,清軍隨時可撕毀承諾,渡海消滅這一明朝的殘餘勢力。

鄭經無法接受清朝的和議條件,始終奉明朔,其根本的原因在此。用現代的詞彙來說,當時在台灣的漢人, 有泉州人、漳州人、汀州人、興化人、福州人、潮州人、惠州人,但沒有「台灣人」;在台灣的漢人有「大明意識」, 卻還沒有「台灣意識」。當時的鄭經其實並沒有條件去接受清廷的和議。

清廷不敢渡海攻台,鄭經亦無意反攻大陸,雖然雙方和談沒有結果,海峽仍是平靜無事。倘若長期對峙下去,隨著時間演變, 在台的漢人落地生根,代代綿延,或許「東寧王國」就可能成為歷史的事實。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叛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繼起,史稱「三藩之亂」。這場戰爭改變了台海局勢。

當時據有福建的耿精忠擔心自己實力不足,於是邀鄭經率軍渡海參戰。鄭經聞訊, 認為這是多年來難得一次反攻大陸的絕佳機會。次年(1674),鄭經率領大軍渡海, 重返睽違十年的廈門島。

原本擔心清廷威脅的耿精忠,卻因初期進軍順利,全閩底定,又攻入浙江,而反悔讓鄭經的勢力進入福建。 於是雙方交惡,在福建開戰,各自搶佔地盤。後來在吳三桂調停下,才劃界休兵。

三藩之亂初期,聲勢浩大,清廷東南半壁江山全部失守。而鄭軍最盛之時,擁有汀、漳、泉、興、邵、潮、 惠等七府及金門、廈門兩島,在福建建立了反攻大陸的根據地。 然而,在年輕且英明的康熙皇帝督戰下,清軍逐步反攻,耿精忠、尚之信兵勢日蹙, 最後降清,轉而攻打鄭軍。而吳三桂亦節節敗退。清軍逐步收復閩粵失土,最後,鄭經佔領的七府全失。 1677年,鄭經退守金廈兩島。

1678年,吳三桂因憂懼而突然暴斃,部將擁立其子,繼續作戰。鄭經則發動了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由劉國軒領軍, 包圍海澄八十餘日,戰況慘烈,清軍死亡三萬人,鄭軍終於攻下海澄。劉國軒驍勇善戰,常身先士卒, 曾經在漳州城外以萬餘兵力,對抗十餘萬清兵,指揮自如,令清軍畏懼不前,成為明鄭後期著名將領。

1678年,清廷再次厲行遷界之令。三藩之亂爆發時,下令「閩省居民遷入內地者, 悉還故土。」以挽回民心,而至此時,三藩只剩殘餘力量,於是清廷再次下令遷界,以打擊鄭經。 這項遷界令,「上自福州、福寧,下至詔安,沿海築寨,置兵守之;仍築界牆以截內外。」 結果造成「濱海數千里,無復人煙」的荒涼景象。

1679年,清廷閩浙總督姚啟聖在漳州設「修來館」,以高官厚祿吸引鄭軍將士歸順。 一些明鄭官兵因此而奔向敵營,金廈軍心動搖。

圖:1682年的台海地圖,義大利人羅希(G. Rossi)所繪《中華帝國圖》(局部地圖)

1680年,清軍發動大軍攻打金廈,鄭經見勢不可為,於是主動撤守,下令全師回台。

次年(1681),清軍攻入雲南,消滅吳三桂的殘餘勢力,紛擾八年的三藩之亂, 至此全部平定。

鄭經從1674年率軍渡海反攻大陸,1680年黯然還師台灣。西征六年,勞民傷財,卻無功而返, 鄭經從此意志消沉,不理政事,縱情於酒色。而他所倚重為左右手的陳永華也已於這一年病逝。

隔年(1681),鄭經病逝,享年40歲,長子鄭克臧(臧+土)繼位。明鄭內部卻發生政變,鄭克臧被殺, 部將另立12歲的鄭克塽繼位註2。康熙皇帝下令施琅建造兵船,準備渡海攻台。

有歷史學者認為,鄭克臧被殺,明鄭內部動亂,才讓清廷有可趁之機攻台。其實原因並不在此。 這次的政變,只有鄭克臧一人被殺,且事前獲得鄭經母親董太夫人的同意,過程並未引發動亂, 對明鄭的實力並無影響。鄭克塽繼位後,名將劉國軒負責台灣的防務,探知清軍準備渡海作戰,亦積極籌畫澎湖防務。

1681年,明鄭政權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鄭克臧被殺,而是鄭經西征六年造成國力嚴重耗損。 明鄭本是僅有十萬人口的政權,歷經六年的反攻大陸作戰,已耗盡陳永華苦心經營台灣累積的國力。

在反攻大陸作戰的後期(1679),因軍需浩費繁大,東寧政府無力支持。劉國軒奏請「請停文武官員月俸, 自餉轄兵三月。」可見當時的明鄭政權已因這場戰爭而財政瀕臨崩潰。

鄭經率軍返台時,其母董太夫人對他痛責:「若輩不才,莫如勿往;今觀此舉,徒累桑梓、苦生靈,是何益哉!」 鄭經回台後,台灣又連續遭遇三年旱荒,史載:「歲飢,米價騰貴,民多餓死。」

圖:澎湖海戰,清軍進攻路線

1683年六月十四日(農曆),施琅率領戰艦六百餘艘、甲士六萬餘人,渡海攻打澎湖, 明軍由名將劉國軒在澎湖親自督戰,以三百戰艦,精兵二萬餘禦敵。

澎湖海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場大規模海戰。二百年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黃海海戰, 規模就遠小於這場海戰。而三百年前,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與英國在英吉利海峽的對決,規模亦不如這次的澎湖海戰。

1683年的澎湖海戰,在澎湖灣內展開,戰鬥極其慘烈,鄭軍英勇奮戰, 陣亡一萬多名士官兵,戰艦損失一百九十餘艘,澎湖海上飄滿浮屍焚船。 最後清軍取得勝利,劉國軒率殘軍逃回台灣。

澎湖海戰決定了明鄭政權的命運,台灣民心士氣頓時瓦解,鄭克塽只好派出使節至澎湖呈獻降表, 鄭克塽及文武官員依清廷指令,易衣冠,薙髮結辮。自鄭成功於1662年佔領台灣,至1683年鄭克塽投降為止,明鄭政權在台灣維持了22年。

1683年,時為康熙22年,康熙皇帝剛滿30歲,正帶領大清帝國走向康熙盛世。在施琅的奏請下,次年(1684), 清廷將台灣收入中國版圖,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康熙39年(1700),康熙皇帝下詔:「朱(鄭)成功係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下令將鄭成功及鄭經父子遺骨歸葬故鄉福建泉州南安。 這一年,鄭氏的後人,護送著鄭成功父子的骨甕渡海返鄉。當船艦通過台灣海峽時,大海滄茫,映照孤帆遠影,象徵著一個大航海時代的結束。


這個大航海時代,從十六世紀中葉起,以閩南人為主的民間海上武裝力量,縱橫台灣海峽長達一百年,最後更擊敗了新興的海權國家荷蘭,取得台灣,震驚歐洲。

而這股來自民間的海上力量,並非憑空產生,其歷史可追溯自中國兩宋時代的科技成就,造就了航海技術的發達。

元代時,福建泉州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明代永樂年間,鄭和更率領前所未有的龐大艦隊七次遠航西洋。

泉州人見識過鄭和的船隊,閩南人熟悉海洋,而明朝中葉後,國家海洋政策改變, 實施海禁,限制貿易,促使航海技術及人才流落民間, 最後更驅使福建沿海人民淪為海上盜匪。閩人傅元初曾愷切上書:「海上,閩人之田。」、 「海禁一嚴,無所得食。」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入海從盜,嘯聚亡命。

明鄭政權的覆亡,結束了這一百年來閩南人所創造的海上世紀。然而閩南人並沒有遠離海洋,隨著台灣的開發, 此後一波波以漳州、泉州籍為主的閩南人及來自潮、惠兩州的客家人,冒著禁令,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 移民前往台灣,寫出了一篇篇悲欣交織的渡海史詩。

最後一次大規模移民台灣的渡海史詩,發生於1949年。一、兩百萬軍民追隨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遷台, 以避戰禍。蔣介石以台北為臨時首都,以金門為反攻大陸的跳板,隔海與共產中國對抗。

三百多年前,明鄭與清廷隔海對峙的場景,三百年後,又戲劇性的在台灣海峽上演。而這次的海峽對峙, 歷時更久,經過了六十年,勝負仍然未定,結局仍然未知。

旅記日期:2009.09.14


註2:鄭克臧為鄭經的長子,陳永華的女婿。鄭經率軍西征時,委政陳永華, 陳永華奏請立鄭經長子鄭克臧為監國,鄭經准之。鄭克臧作風嚴毅,頗有鄭成功之風,因此叔父(鄭經諸弟)及鄭氏公子 都不希望由他繼位。而由於鄭克臧並非鄭經的正室所生,是鄭經侍妾昭娘所生,於是有政治流言誣說,鄭克臧並非鄭經親生子。 馮錫範及鄭經諸弟於是說服鄭經的母親董太夫人下令收回鄭克臧監國印。馮錫範等人為絕後患,令人刺殺鄭克臧。

【事件年表】
●1612年
 鄭芝龍前往日本,時年18歲。
●1623年
 鄭芝龍與平戶田川氏結婚。
●1624年
 鄭森(鄭成功)出生。荷蘭人佔領台灣。
●1628年
 鄭芝龍降明,結束海盜生涯。
●1630年
 鄭森從日本返國,時年7歲。
●1642年
 鄭森19歲,長子鄭經出生。
●1644年
 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崇禎帝自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福王即位於南京。
●1645年
 清兵破南京,福王遇害。唐王即位於福州。賜鄭森姓朱,改名成功。鄭芝龍掌握軍政大權。
●1646年
 鄭芝龍降清,唐王遇害。鄭成功起兵抗清。桂王永曆帝即位於廣東肇慶。
●1647年
 鄭成功軍隊暫泊金門料羅灣。時金廈為鄭彩所控制。
●1648年
 閏三月,鄭成功攻佔同安。九月,清軍破同安,屠城,死五萬人。
●1649年
 正月,鄭成功攻佔漳浦。六月,伐潮州。
●1650年
 鄭成功奪下金廈兩島,兼併鄭彩部隊,兵四萬,聲勢壯大。
●1651年
 鄭成功部屬施琅降清。
●1652年
 鄭成功十月圍漳州城,凡及六月,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萬人。
●1653年
 清主封鄭芝龍為同安侯、鄭成功為海澄公。鄭成功拒絕招撫。清主大怒。四月,成功圍漳州城。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餘萬人。十月,清軍解圍,鄭成功退守海澄。
●1654年
 清主幽禁鄭芝龍於寧古塔。
●1657年
清恐鄭芝龍逃亡,加鐵煉三條,手足杻械。六月,台灣荷蘭長官揆一獻物於鄭成功,求通商,鄭許之。
●1658年
桂王遣使晉成功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北伐,進軍南京,先勝後敗,損失三分之二部隊,退回金廈。
●1659年
桂王渡金沙江,逃入緬甸。
●1660年
清兵大舉進攻金廈,被鄭成功擊退。鄭成功穩住情勢。
●1661年
鄭成功率軍攻台。四月登陸,包圍熱蘭遮城。清順治帝病逝,康熙帝即位,時年8歲。清處決鄭芝龍,命沿海遷界。
●1662年
荷蘭在台長官揆一投降,荷蘭結束在台38年統治。三桂令人絞殺永曆及太子。鄭成功改台灣為東都。五月(農曆),鄭成功病逝,享年39歲。鄭經繼位。
●1663年
清與荷蘭合兵攻金廈,清軍佔領金廈,大肆擄掠,百姓傷亡慘重。鄭經撤往銅山。
●1664年
鄭經撤軍回台,暫無西征之意,委政陳永華,息兵養生。
●1665年
清提督旋琅疏請攻臺,拜靖海將軍;船至外洋,遭颶風,折返。清主招還施琅回京,其餘歸降將遣駐各省。
●1669年
清主命招諭鄭經,雙方文書往返。鄭經無意反攻大陸,而清主亦厭兵,無意征台。
●1673年
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叛變,據雲南四川貴州抗清,揭開三藩之亂的序幕。
●1674年
靖南王耿精忠據福建叛變抗清,東聯鄭經,鄭經率軍入閩。與耿精忠內訌,在福建開打,爭奪地盤。清廷停止遷界政策,允許閩人返回沿海故鄉。
●1675年
鄭經與耿精忠和解。以楓亭為界,各不侵犯。鄭經攻陷漳州。
●1676年
劉國軒攻陷惠州。耿精忠勢蹙,降清。
●1677年
清軍入泉州,鄭軍失利,鄭經退守金廈兩島。
●1678年
吳三桂暴斃。清閩浙總督遺使入廈門招撫鄭經,鄭經拒絕。清廷再度實施遷界。
●1679年
姚啟聖開第於漳州,曰「修來館」,以高官厚爵重賞鼓勵鄭軍官兵歸順。
●1680年
清派大軍攻金廈。鄭經放棄金廈,撤軍回台。康熙帝令尚之信自殺。
●1681年
正月,鄭經病逝,享年40歲。九月,清軍入雲南,殺吳三桂世子,三藩之亂完全平定。
●1683年
施琅率軍攻台,澎湖一役,鄭軍失敗。鄭克塽投降,結束明鄭在台22年的統治。
●1700年
康熙帝下令,鄭成功及鄭經遺骸歸葬故鄉福建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