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閩海紀要》,為明末清初福建泉州南安人夏琳所著,敘述明鄭三代在台灣的歷史,起於1645年,訖於1683年,
以編年為體,紀事簡明,勾勒出明鄭興亡的這段史事。
閩海,即台海,就是今日的台灣海峽。
明鄭是台灣第一個漢人建立的政權,雖然這段歷史已久遠,然而卻頗具時代意義。三百多年前,明鄭政權與大清帝國隔著台灣海峽對峙,
與1949年以後,國民政府與共產中國隔海對峙的情景,頗有相似之處。因此,這段史事不時被歷史學者或政治人物提起,援古證今,
相互比較,平添歷史耐人尋味之處。
義大利著名的歷史學者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有句名言:「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雖然是過往確實發生的事,
然而每個時代的人都會以當代的觀點,來審視歷史。因此,過往的歷史,在不同的時代,
會不斷的被重新詮釋,以符合當代的政治社會心理的需求。
解讀歷史,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身處今日的台灣社會,讀史更為不易。這篇讀史心得,
當然也免不了會有作者的「當代」觀點,但希望能較持平的審視三百多年前發生於台海兩岸的這段歷史往事。
1612年(明神宗萬曆40年),年僅18歲的福建泉州南安人鄭芝龍,隻身前往日本,
為他不平凡而卻以悲劇收場的海上人生揭開了序幕。
1623年,鄭芝龍娶日本女子平戶田川氏為妻。次年(1624年),鄭芝龍的
長子鄭森(鄭成功)出生。這一年,荷蘭人的船艦由澎湖駛往台灣,展開對台灣的殖民統治。
1628年,鄭芝龍向官府投誠,結束了海盜生涯,並從日本接回7歲的兒子鄭森。鄭芝龍原本追隨顏思齊,
從日本前往台灣,成為海盜集團的成員。顏思齊死後,鄭芝龍被擁為領袖,帶領弟兄,劫掠中國沿海州縣及海上的貿易船隻。官府無力追剿,於是改採招撫策略。
鄭芝龍歸降後,搖身一變,帶領昔日的部下,成為追剿海盜的官軍。幾年之間,陸續殲滅沿海各個海盜勢力。
1635年,「海盜悉平,通販益便。」鄭芝龍亦因平定海寇有功,累遷至南澳總兵,並掌控閩海。
當時往來閩海的貿易船「不得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以千萬計。」此時明朝國勢如江河日下,財困民窮,
內地盜賊四起,鄭芝龍卻憑恃著船堅砲利,坐擁海上貿易鉅利,而稱霸於東南沿海。
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城,明思宗崇禎皇帝自縊而死。隨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兵趁機入侵中國,
不但擊潰了李自成的農民軍,並以鯨吞中國之勢,大軍一路南下,攻城掠地,各地勤王軍紛紛潰敗。
崇禎死,軍民另立福王於南京。次年(1645),南京城破,福王被殺。
於是軍民又擁立唐王於福建福州,軍國大權取決於鄭芝龍,唐王僅為傀儡而已。擁立唐王,本非鄭芝龍所願,
只是迫於時勢,不得不高舉反清義旗。唐王封鄭芝龍為平國公,鎮仙霞關,以阻禦清兵入閩。鄭森被父親指派擔任唐王侍衛,
受到唐王賞識,封他為忠孝伯,賜姓朱,改名「成功」。此後,鄭成功被世人稱為「國姓爺」。
當清兵逼近福建時,鄭芝龍卻見風轉舵,與清軍統帥暗通款曲。清軍統帥貝勒王則以閩粵總督職位為誘餌,
於是鄭芝龍決意投降。
圖:鄭成功以金廈兩島為根據地,轉戰東南沿海。
1646年,鄭芝龍撤仙霞關守兵,讓清兵長驅直入。福州城破,隨後唐王遇害。
鄭芝龍向清軍歸降,
貝勒王卻不放心留鄭芝龍在福建,違反承諾,隨即將他送往北京,並持續進兵,討伐不願投降的明軍。
鄭成功反對父親投降清軍,於是帶領九十幾名部下,在南澳召募三千名士兵,起兵抗清,
並遙奉在廣東肇慶即位的桂王。
鄭成功起兵後,並無較穩定的根據地,兵船暫泊金門料羅灣,並與其它抗清的義軍相支援,伺機突擊東海沿海城鎮。
1650年,鄭成功奪下堂兄鄭彩所控制的金門、廈門兩島,併其四萬部隊,聲勢始為壯大,成為東南沿海抗清的主要勢力。
從1651至1658年,鄭成功不斷在東南沿海發動反攻作戰,與清軍形成拉鋸戰。其中最慘烈的是1652年的漳州之役,
鄭軍包圍漳州城,「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萬人。」戰況極其慘烈。
鄭成功以金門、廈門兩島為反清復興基地,雖然始終無法在大陸建立長期的據點,然而清兵能席捲中國萬里江山,
卻也無法攻下金、廈這座小島。原因何在?
這不僅是因鄭成功卓越的軍事才華而已,鄭成功更憑恃的父親鄭芝龍遺留下來的海上資產。
軍隊打仗需花大錢,以金廈兩小島,如何養得起數萬部隊,應付連年征戰?若無軍餉及糧食,
則無法供應部隊長期作戰。歷史上,許多打著「義軍」旗號的部隊,最後變成喪失民心的盜匪,其原因在此。
而鄭成功則靠著掌控中國沿海對外貿易,累積鉅資,以養兵抗清。例如,1657年,荷蘭駐台長官揆一遣使向鄭成功要求通商,
願意「年輸款納餉銀五千兩、箭坯十萬枝、硫磺一千擔。」鄭成功許之。由此可見鄭成功掌握海上貿易的財源,因此能憑恃著金廈兩島,與清廷形成長期對峙。
這段期間,清廷不斷透過鄭芝龍勸降,鄭成功不為所動。1654年,清主撤銷對鄭芝龍的禮遇,將他幽禁於寧古塔,
後來更用鐵鍊三條,手足杻械,以防止鄭芝龍逃亡。
1658年,桂王(永曆帝)遣使晉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這一年,鄭成功決意發動一次大反攻。
鄭成功認為幾年來屢次反攻大陸,無法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佔領福建沿海的漳、泉等城鎮,缺乏足夠的號召力,
因此決定大舉北伐,直取金陵(南京)。若能一舉奪回明朝故都,則必能感奮人心,使各地人民紛紛起義響應。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鄭成功渡海攻台,包圍熱蘭遮城進軍路線
七月,鄭成功率軍17萬大軍北伐。初期勢如破竹,迅速兵抵南京城下,展開圍城,震動清廷。
不料,在清軍大舉反攻下,鄭軍先盛後衰,鄭成功慘敗,損失了三分之二部隊,且折損了不少得力的將領。
鄭成功只好退回金廈。這場戰役,使鄭軍元氣大傷。
1660年,清軍達素領兵數萬大舉進攻廈門,企圖一舉殲滅鄭成功的部隊,卻被鄭成功擊潰,達素羞憤自殺。
鄭成功則感受到,金陵喪師之後,兵力耗損過大,反攻大陸,一時無望,而金廈兩島距離大陸太近,
地蹙軍孤,於是而有謀取台灣的想法。
當時台灣已被荷蘭人統治達30幾年,又地處大洋,部將們大多認為難以攻取,而且不願離開故鄉。
而沿海的其它義軍聞訊,亦反對此舉。例如,據守舟山群島,擁立魯王的張煌言就修書力阻,
他認為鄭成功若將根據地移往台灣,則金廈難保,將嚴重打擊沿海各地反清義軍的士氣,則復興大業及人心將就此斷絕。
他批評鄭成功這麼做,「生既非智,死亦非忠」。最後,鄭成功仍決意攻台。
1661年,鄭成功率二萬部隊進攻台灣,在何斌導引下,鄭軍船艦趁著漲潮,通過荷蘭人未設防的鹿耳門危險水道,
避開熱蘭遮城的砲火,先攻取普羅文遮城,再包圍熱蘭遮城。經過七、八個月包圍後,荷軍不支。1662年2月,
荷蘭長官揆一終於投降,結束了荷蘭在台三十八年的統治。
鄭成成攻佔台灣後,改台灣為「東都」,以台南附近為「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
分遣士兵屯墾。然而僅僅半年時間,鄭成功就病逝於台灣,享年39歲。鄭成功壯年早逝,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台灣的衛生環境惡劣,
鄭軍攻台,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而染病死亡。
圖:鄭成功畫像
鄭成功英年早逝,壯志未酬,死前感嘆而曰:「自國家飄零以來,枕戈泣血十有七年,進退無據,罪案日增;
今又屏跡遐荒,遽捐人世: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於此極也!」
鄭成功雖然沒有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然而驅逐荷蘭人,佔領台灣,使台灣成為一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
其對於台灣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與貢獻。
1662年,鄭成功取得台灣,清朝順治皇帝也在這一年逝世,年僅八歲的小皇帝康熙繼位,
清廷處決了鄭芝龍及其族人,同時宣佈沿海遷界,採經濟封鎖,以斷絕明鄭的貿易利益來源。
鄭成功病逝後,因接班問題,引起一場小型的內戰之後(註1)。
鄭經順利繼位。然而鄭經不願住在台灣,隨即返回廈門,將台灣的政務交由陳永華處理。
鄭成功病逝,荷蘭人及清廷都認為是大好的機會,荷蘭人想取回台灣,清廷則想消滅明朝殘餘勢力。1663年,清荷聯軍
攻打金門和廈門,鄭軍不敵,鄭經於是率部隊撤往銅山。金、廈兩島被攻陷,史載清軍「擄掠珍寶婦女,兩島之民爛焉。」
鄭軍「兩島之舊將、殘兵、官員、紳士無船可渡者,或投誠、或逃遁,流離失所,死亡殆盡。」
後來,鄭經再從銅山撤退,將全數部隊撤往台灣,在大陸沿海的根據地完全喪失。
荷軍也趁機展開反攻,1664年8月,荷蘭人重新佔領雞籠。1665年4月,清廷派施琅率領龐大水師,渡海攻台。不料,
船艦抵達澎湖外海,遭遇颱風,被迫折返。後來,清廷認為大軍渡海攻台不易,於是態度趨保守,改以經濟封鎖及招降為主要對台策略。
於是朝廷招施琅回京,並將已降的鄭軍官兵分駐各地。佔領雞籠的荷軍,則面對鄭軍的反撲,
辛苦支撐兩年,感到難以為繼。1668年,荷軍主動撤出雞籠,從此放棄了光復台灣的念頭。
(∼待續)
旅記日期:2009.09.14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註1:鄭成功治家嚴肅,當時世子鄭經居廈門,
與乳媼私通,生子。鄭成功聞訊大怒,令人持劍至廈門殺鄭經及經母董氏,責以教子不嚴。
諸部大驚,不敢聽命,又不敢違命。時鄭成功已染病,於是拖延此事。鄭成功不久後病逝,鄭經因此逃過死劫。
鄭經襲位後,以周全斌為都督,陳永華為參軍,馮錫範為侍衛,帥師往台。而在台的部將黃昭、蕭拱辰以鄭成功
有令要殺鄭經,而迎立鄭成功之弟鄭襲,拒經入台。並發兵進攻鄭經的部隊,周全斌力戰,黃昭兵敗,部眾散去,
鄭經才順利繼位。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