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711)

[基隆市] .七堵火车站.六堵险圳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旧七堵火车站(历史建筑)

最近看到新闻报导,被列为历史建筑的七堵火车站,经过迁地重组,已接近完工,座落于七堵新车站附近的 铁路公园内。今日下午抽空前往探访。

抵达七堵的光明路,不见这座旧车站,于是到新车站询问,才知道正确位置。旧车站就在光明路与崇义街交会口 附近的光明路上,旁边有大型的停车场可供停车。

虽然七堵旧火车站已接近完工,不过还没开放参观,周遭被用栅栏包围,仅在20公尺外近看,而无法进入建筑物 参观内部设施。

七堵火车站是在1897年(明治30年)开始营运,这座木造站房完工于1912年(大正元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两年前,台铁实施南港专案,新的车站取代了原有七堵前站及后站,做为前站使用的这座老车站因此走入了历史, 由基隆市文化局列为历史建筑,并配合都市计划而迁移重建,以永久保存。

七堵火车站为日式建筑,屋顶混合“切妻造”与“入母造”两种风格,为主要特色。格局呈简单的直线, 以配合车站的空间使用。旧车站座落地点,前有小广场,后有小月台,营造车站的机能空间。将来正式开放后, 应可吸引不少铁道迷前来取景拍摄。

迁移重组的完工的七堵火车站。 木造的日式火车站。

图:六堵险圳石壁刻字

参观完七堵车站,沿着光明路续往汐止方向前行约一公里,接明德一路,看到路旁基隆河边的“福安宫”, 停车于庙旁附近,前往参观附近的“六堵险圳”大峭壁。

福安宫旁,沿着基隆河岸,有一条可供单车及人行的“顶圳景观步道”,入口有一座小拱圈景观装饰, 上面写着“小武夷山”。站在此处,正望见基隆河的河水逶迤自八堵而来,河道至此又大转弯,曲折 如蛇行,基隆河盘绕多曲的河道,恰似中国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所以这里才有了“小武夷山”的名称。

步道沿河岸而行,前行约两、三分钟,抵达“六堵险圳”石刻所在的大峭壁。狭窄的步道一侧紧临河水, 另一侧贴近几近垂直的峭壁。这里即是清朝时代六堵圳通过的地方。六堵圳的历史可溯自清嘉庆22年(1817), 余氏家族入垦六堵,为灌溉农地,因而辟建了“顶圳”及“下圳”两条水圳。顶圳引自今七堵拔西猴溪的水 源,修筑4.5公里长的水圳。道光14年(1834),顶圳完工,而以通过这处河岸峭壁的工程最为险峻艰难, 而被称为“险圳”。峭壁的岩壁今有前基隆市长所题的“六堵险圳”刻字。

峭壁下方另镶嵌着一块“六堵险圳沿革”的石碑,内容叙述清朝年间,曾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势与荷兰作战, 民兵集结于险圳上方,居高临下,使荷兰人死伤无数。碑文内容明显不符史实,为何基隆市七堵区的区长、 里长及理事长等人会轻率在碑石落款署名背书?若碑文内容加注“民间传说”几字,或许就不会让人觉得 内容唐突了。

荷兰人在1642年驱逐了占领基隆的西班牙人后,势力正式进入北台湾。荷兰人曾来过六堵,当无疑虑。 现在的六堵山仍留有“荷兰仔沟”的地名及流传着关于荷兰人的故事。不过历史上,清廷未曾与荷 兰人作战,两国还曾经是盟军。

1661年,郑成功攻入台南鹿耳门,继荷兰人之后,占领台湾。当时清廷视明郑政权为心腹大患, 而荷兰人则一心想要光复台湾。1663年,荷兰人与清廷合作,出动战舰攻打郑军反攻大陆 的前哨基地金门及厦门。1664年,荷兰人更一度重新占领基隆,不过郑经迅速派兵北上,荷兰人 作战不利,难以守城,只好撤退,才放弃了收复台湾的念头。

若说支持明郑政权的民兵曾与荷兰人在六堵打过仗,这种历史的可能性则是存在的。 

从步道上眺望基隆河。 六堵险圳峭壁。


图:顶圳福德宫(建于清道光14年)

过了六堵险圳的大峭壁,续行两、三分钟,抵达了“顶圳福德宫”。这是一间古老的土地公庙,建造于 道光14年(1834),以庇佑这条新完工的水圳。土地公庙历史悠久,但庙已改建,古味无存。庙旁有一 座特殊“六堵树仔公庙”,祀奉着树仔公、树仔婆两棵老树。

由此而去,邻近还有慈凤宫、三圣宫两间庙宇,都背倚六堵山,前临基隆河。沿着河岸步道续往前走, 就接产业道路,出口接工建西路。这条步道并不长,约十余分钟即可走完。于是循原路折返。

回到六堵险圳旁的河岸边,伫足欣赏附近基隆河的风光。峭壁下的河道弯流处,形成水潭,名为“龟潭”。 基隆河在这一带迂回曲折而流。站在此处,想起当地的地名由来。从汐止以上的基隆河,沿途分别出现 了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等奇特的地名。

过去学者认为,“堵”是土垣、土墙的意思,认为与汉人拓垦有关,透过构筑土墙工事,以防卫原住民有关, 以“堵”为名的聚落,都与此有关。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等地名,其中以八堵的地名最早出现,反映出 昔日汉人早期进入基隆河拓垦,是由鸡笼(基隆)越岭进入基隆河谷,率先抵达八堵。

图:基隆河

八堵,旧称“八暖暖”,1654年荷兰人绘制的《大台北古地图》就已出现了“Perranouan”的地名。可能 是进入此区拓垦的汉人,筑垣防御,形成聚落,而将地名改称为“八堵”。

后来随着开垦的脚步,渐次出现 七堵、六堵、五堵等的地名。清乾隆35年(1770),汉人与原住民签订的土地契约中已出现“八堵”这一 地名。

对于这样的地名见解,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例如,当时汉人已能向平埔族人承租土地耕种, 又何需设堵防御呢?而认为这些地名可能与基隆河的曲流地形有关。

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刚好都 位于基隆河的大曲流处。1654年荷兰人绘制的《大台北古地图》记录,显示当时汐止至八堵的 基隆河河道多曲流且充满砾石,难以行船,则可以想像,河道仿佛被石头堵住, 从八堵往下游走,每一曲流弯处,都有被堵住的感觉,所以汉人依次 以八堵、七堵、六堵、五堵来命名。

这样说法,也能够合理解释,为何五堵之后没有“四堵”的地名。基隆河至汐止以下,虽然仍有不少 曲流地形,但淡水河潮涨可至汐止,水量渐丰,有舟楫之利,所以汐止不 称“四堵”,而称“水返脚”。汐止不堵,下游的南港就更不堵了,连地名都已有了港口之名。

这样的地名解释,是不是更为合理呢?

旅记日期:2009.06.20 (写于2009.06.26)【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旅行照片]

迁移重组的完工的七堵火车站。
福安宫(顶圳景观步道入口附近的基隆河岸边)。
步道入口有“小武夷山”的拱门,远处为福安宫。
顶圳景观步道,也是单车道,通往六堵险圳。
从步道上俯瞰基隆河。
六堵险圳石壁,昔日顶圳工程最艰钜的路段。
峭壁上的“六堵险圳”刻字。
远望六堵险圳峭壁。
景观步道通往顶圳福德宫。
顶圳福德宫旁的树仔公庙。
基隆河。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旧七堵火车站.六堵险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