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延吉街(54巷)老家照片(约1962年)
人的年纪愈来愈老,无论喜欢或不喜欢历史,都自然而然的会渐渐有了历史感。原因不难理解,
历史本来就是由时间堆积而成的世情变化。
一旦生命有了足够的时间纵深,则时代的演进,
社会的变迁,世事的沧桑,个人的际遇,今昔的变化,心里的感触,就会有了历史的感触。
以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这四十年来家国的变化可说不小。
我出生于农业社会,成长于工业社会,就业于资讯社会,而中年时,遇到了网路社会。
从小至今,平生不断面对急遽变迁的环境。
人类有文明以来,历经过四波重要的技术革命。第一波约发生于一万年前,使人类迈入农业社会;第二波发生
于两百多年前,人类因此进入工业社会;第三波则发生于半个世纪前,人类迈向资讯社会;第四波发生于
十几年前,网路社会翩然来临。最后两波的技术革命就发生于最近的这几十年内,就是我这一辈所成长的年代。
回顾这四十年来台湾社会的变迁自然是十分剧烈了。无形的社会心理及人际变化且不论,
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且不谈,仅就一家一己的成长环境而言,我童年的旧家及附近的景观
在四十年间,就已因都市的急遽发展而全然消失了。
童年居住的延吉街54巷老家,因被政府划入道路用地而被政府征收拆除,老家附近的
一些平房及田野,如今都已发展成为高楼林立的市区菁华地带。大圳沟加盖成为道路,老树
则被砍除殆尽。
图:老家附近的“四四兵工厂”铁路支线(1971年)
昔日家门前有“四四兵工厂”铁路支线,早就已被拆除;家门后的台铁纵贯铁路,
如今亦已地下化,原有路面变成高架的市民大道。
唯一不变的,仅只剩下童年游戏时所在的土地公庙还伫立于原地,但外貌已变,
周遭亦已不是从前的圳沟及田野了。老家及附近的环境,景象只存留于记忆里而已。
四十年前,家电品并不普遍,不像今日手机、数位相机,几乎人手一台,可随拍随看,
又有电脑或网路可供储存影像。当时想要拍照,除了照相机之外,底片及冲洗照片都要花钱,
因此一般人家较少照相。我的童年照片已经不多,老家房屋及附近的风景照片就更加稀少了。
最近,已55岁的二姊终于赶上了网路革命的潮流,学起年轻人,设立了自己的部落格(blog),
开始写网志。所谓“老妇聊发少年狂”,二姊以数十年人生之体验与积蕴,思往事,叙来者,
于是网志文章一篇接一篇,如泉涌而出。
而二姊为写网志,重新整理所搜藏的旧照片时,找出一些老家的旧照片,于是委托我代为扫瞄为数位图片。
这些老家旧照片当然让我感动不已。虽然照片以人物为主,但照片中的背景,出现了我常常想念
的老家景象。尽管只是片面、部份的影像而已,亦足让人心情感到安慰。
于是择录几张老家的旧照片,发表成为旅记,使自己的孩子能知父亲童年的生长环境
而知所源起。而读者若有童年曾居住于台北市延吉街、市民大道口附近的车层里,或许可从部份图片中
找到你所熟悉的乡愁。
看着四十年前的旧照片,当然会有岁月的感怀。许多旧的事物无可避免的随着时间而
消逝,总令人感伤。虽然时间无情,会变了容颜,老了岁月,带走生命,然而每一代
的情感,并不会因此而消逝,而会累积成历史情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日期:2009.05.08 (写于2009.05.15)【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include('../adsense1.php');
?>
[老家照片]
老家前的一张大合照。时间约在1950年代。中坐的白发阿妈是我的祖母。
祖母逝世于民国45年(1956),我还没出生。
小朋友摄于门前的小圳沟前。
前排左起:堂侄(大伯的孙子)、大哥
后排左起:二姊、三姊、堂侄女(大伯的孙女)
老家前的合照(约1962年)。
前排左起:Tony、堂哥(三伯的儿子)、大哥
后排左起:堂侄女(大伯的孙女)、三姊、二姊
左起:待查、Tony,摄于老家。
背景出现山棱,可能是三张犁附近的山峦。
二姊(前坐)、堂侄女(大伯的孙女)摄于大伯家门前。
背后的烟囱即是我家三合院左护龙(厨房)。
大姊摄于老家前。背后红砖厝是我的乡愁。
老家的红砖厝在我父母小时候就已存在,如果保存至今,应也有百年历史。
二姊摄于老家三合院左护龙前(1968年)。院埕之前设有铁栏杆及栅门,
大人进出铁门须低头弯身,小时候奔跑进门,有时跳太高,头会撞到铁栏。
现在回想起来,头顶仿佛还感觉有点疼痛。
二姊。少女与红砖皆美(1968年)。
(注:脸上的原子笔笔划,不是我划的。)
二姊摄于老家三合院院埕,背景红砖屋为右护龙(1968年)。
大姊(右)、三姊摄于老家三合院的院埕铁栏杆前。
大姊(左)、二姊摄于四四兵工厂铁路支线上
。
背后大片水田是童年时抓鱼玩乐的地方。
二姊、大姊、三姊(左起)摄于二伯家楼上阳台(1969年)。
当时二伯家已翻建为水泥楼房。背后的水田如今已是忠孝东路四段高级住宅区。
母亲在晒衣场晾衣服(1968年)。
二姊(右)、三姊摄于老家附近的四四兵工厂铁路支线(1971年)。
这一年,我们家搬离延吉街。
后来四四兵工厂铁路支线被拆除,
四四兵工厂则变成现在台北市最热闹的信义计划区。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延吉街老家
include('../statbar.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