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96)

[宜蘭三星].牛鬥逗留.天送埤夫妻樹.天送埤車站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玻璃屋手作料理餐廳(宜蘭員山鄉)

今天兄弟姊妹與母親一起來宜蘭聚餐,地點選在冬山鄉崩山湖一家以手工料理著名的「玻璃屋」餐廳。

玻璃屋位於崩山湖產業道路內,附近僅此一家餐廳而已,餐廳位置不在大馬路上,幾乎不太可能有路過的顧客,餐廳只靠客戶之間的口碑介紹而已。

兩層樓的餐廳建築,外牆以大片玻璃帷幕為主,所以取名為「玻璃屋」。餐廳位於鄉間, 周遭空曠,環境清雅,觸目所及,一片綠意,因此用餐情境怡然。戶外庭園,有小塘、流水、草坪、木桌、木椅、 觀景平台,可供顧客餐前餐後遊憩其間。

餐廳只採預約制,我們在非假日的中午來訪,上下樓座位半滿,讓人頗感意外, 竟有不少人知道在宜蘭冬山有這麼一間遠離市區的鄉間餐廳。三姊的一群好友們,平日經常一起出遊, 聞風亦自組友團,前來會合,另開一桌聚餐。

一家餐廳敢開在偏僻鄉間,又只採預約制,則餐廳應是經營有道,菜色有獨特之處。我對美食一向較無興趣, 覺得餐廳、菜色倒還在其次,難得兄弟姊妹全員到齊,陪母親出遊同樂,才是感心之處。

玻璃屋餐廳。 玻璃屋庭園。

圖:牛鬥「逗留」

餐畢,三姊與好友們要去牛鬥的一家農園養殖場買鱸魚及喝咖啡,於是一群人又浩蕩奔往牛鬥。

牛鬥,屬於三星鄉,位於蘭陽溪沖積扇的頂點,是台七丙公路通往太平山的門戶。蘭陽溪流至牛鬥, 因兩山夾峙,地形宛如兩牛相鬥,因此而得名。

牛鬥這家農園利用山泉水養殖鱒魚、鱸魚,並在當地經營鱒魚餐廳,今年又在泰雅一路(台七丙)公路旁開設一家農產品小店, 店名「逗留」,與「牛鬥」諧音相似。店內販售自家種植的水果製成的各種口味冰淇淋及農產特製品。店旁即是自家農園, 遊客可依不同季節,來此現場採收農產品或在 這裡泡鮮茶或咖啡。

「逗留」小店的女老闆熱情好客,有一次三姊與她的好友們由武陵農場下山,路過這裡時,來買鱸魚, 因而認識老闆,後來又來幾次買魚及喝咖啡,已是熟客。今天來,喝完咖啡,他們由後車座取下可攜式麻雀桌, 借用咖啡廳的戶外一角,現場搭起牌桌聯誼起來。母親見狀,也欣然加入牌局。

我閒著沒事,帶小東及大姊的小孫女在農場內的池塘旁,丟擲魚飼料餵錦鯉為樂。

大姊的孫女坐看錦鯉。 小東擲飼料餵魚。

圖:天送埤「夫妻樹」(茄苳老樹)

他們牌局打完一場,又接一場。我看地圖,天送埤就在附近, 想起那裡有一座昔日太平山森林鐵路的日式木造老車站,於是趁著空檔帶老婆和小東前往一探。

天送埤,地名是源自當地的一座陂塘。「天送」是人名,昔日曾有一位平埔族人偕天送最早進入這個地區開墾, 於是人們以其名字為埤塘命名,而成為當地的地名。天送埤在日據時代被填平,原址興建水力發電廠,即是今日蘭陽水力發電廠的所在。

我在往發電廠的道路途中,望見附近田間矗立著兩棵高聳的老茄苳樹,就是天送埤著名的「夫妻樹」。 兩棵老茄苳樹已兩百多歲,已被列為宜蘭縣珍貴老樹。相傳當年馬偕博士來到宜蘭三星傳教時, 曾在這兩棵茄苳樹下為村人看診,治療牙疾。

雖是高齡的老茄苳樹,卻長得相當健康,兩棵樹緊臨並立,樹幹巨粗,枝葉茂盛如冠,彼此交織, 猶如夫妻相偎相依,甜蜜恩愛,而週遭田稻綠油油一片,更襯托出老樹的生機盎然。此時農家傍晚炊煙裊裊, 與遠處山巒相映,構成一幅和諧的幸福圖景。

圖:天送埤車站

向附近農民問路,才得知道天送埤車站不在茄苳樹這附近,而在天送埤的街上。於是依其指示, 開車來到東興路、三星路交會口,循小巷進入,不久就看了這座木造的日式小車站。

天送埤車站,建造於大正10年(1921),是當年太平山森林鐵道沿途十個車站之一, 當時鐵道以運送木材為主,同時兼營客運,以方便鐵道沿線居民進出。

小小的木造車站,樸實無華,注重門廊及採半戶外的空間配置,以適應宜蘭多雨的天氣特性。 內部區隔成候車室及站務室,都還保留著三、四十年前的陳設模樣,是我這年紀的人,很熟悉的舊時景物及氣氛。

在車站前,拍拍照,逛了一會兒。天色漸晚,於是返回牛鬥「逗留」小店,與家人會合。 台七丙公路沿途在天送埤附近有「拳頭姆自然步道」及「九芎湖」、「長埤湖」等風景區。今天只是路過而已, 留待下次有機會再來探訪。

旅記日期:2009.04.27 (寫於2009.05.11)


[旅行照片]

玻璃屋家庭聚餐。
玻璃屋。
祖孫情。
牛鬥「逗留」。
小東逗留餵魚。
天送埤夫妻樹(茄苳樹)。
兩百歲高齡的夫妻樹,依舊健康,「綠」頭偕老。 
老樹粗巨的樹幹。 
天送埤車站。
天送埤車站。
車站前的鐵道舊跡。
站務室。
站務室的陳設,仍有黨國時代的舊氣氛。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天送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