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蘆洲西洋樓
西洋樓,位於蘆洲水湳地區,水湳,位於蘆洲的北部,鄰近淡水河。
早期這裡是地勢低窪的溼泥地,所以名為「水湳」,
這裡是蘆洲最早開闢的地區,昔日曾有河港循淡水河水路對外聯絡。
據說西洋樓是蘆洲早期最高的建築物,在望眼綠油油的稻田中,這棟紅磚洋樓成為蘆洲最明顯的地標,如今則隱身於高樓後方的小巷裡。
查詢網路得知,西洋樓位於民族路327巷裡。於是循著門牌找尋,
終於在民族路、民義街口找到這條巷子。巷口從民義街進入,民族路、民義街口的轉角有一家7-11便利超商。
走進327巷,在巷內的現代樓房建築中,很快就望見了一棟紅磚樓房,正是我在找尋的西洋樓了。
西洋樓是一棟三層樓的磚造樓房,造形卻像階梯狀的由前向後堆高一層,因此每一樓層都有庭院式的陽台,
洋樓的左側另有一棟傳統閩南式建築,與西洋樓房屋身相連,門額鑲有「李得記」三個字。
李得吉家族於嘉慶年間從福建同安移民蘆洲,日據時期以「李得吉」為商號,在此經營米糧生意而發跡,
後來建造了這棟西式的樓房,被地方稱為「西洋樓」。
|
|
|
西洋樓。
|
西洋樓,階梯狀的三層樓。
|
西洋樓位於民族路327巷。
|
圖:西洋樓二樓巴洛克式的山頭裝飾
繞到西洋樓的前庭,卻見門院深鎖,庭園的一角,老樹垂青,樹下桌椅,空盪寂寥。
整棟西洋樓有數個出入門戶,門牌從46號到52號。部份門號已無人居住,門窗老舊破損未修,已露疲態。
二樓的巴洛克式牆頭裝飾,三角形的山頭,泥塑「李得記」商號,這是日據時代常見的街屋建築裝飾,由此可猜想這棟老房子的建造年代。
二、三樓陽台的女兒牆,都有鏤空的磚砌裝飾。
前庭旁側有樓梯通往二樓,但二樓入口被不鏽鋼門密密封住,爬到二樓,只能從樓門外,伸手向右,
持著相機穿過女兒牆上的欄杆間隙,向內勉強拍攝,拍攝出來的照片,角度七歪八斜。
正在階梯盡頭費心拍攝時,忽然聽到樓下鐵門開啟聲,我趕緊下樓,以免被屋主誤會。這時一位老阿嬤步履蹣跚的走了出來。
我連忙向她問安,並說明來意。她微笑表示歡迎之意,於是拄著拐杖進屋,拿了鑰匙交給我。
阿嬤身體硬朗,精神奕奕,只是腳部跌傷後,行動不便,無法上樓,於是讓我自己上樓開門拍照。阿嬤坐在庭院等我下來。
阿嬤的好客及熱忱,我才得以進入二、三樓的陽台,順利取景拍攝西洋樓。下了樓,交還鑰匙,
於是坐著陪阿嬤聊天,並詢問西洋樓的歷史。阿嬤說,這棟樓房是她的祖父建造的,「李得記」是李家經營米糧的商號。
「西洋樓是什麼時候建造的?應該有超過一百年了吧!?」我問。阿嬤笑著回答說:「沒有那麼老啦。
它還比我小一歲呢!」然後阿嬤表情俏皮的問我:「你猜我今年幾歲?」
「大約七十歲吧!?」我說。阿嬤聽了,笑著說:「不對。我已經八十幾歲了。」
阿嬤的表情愉悅,笑得燦爛。猜女人的年齡,我當然是有經驗的。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西洋樓紅磚煙囪
阿嬤出生於日據時代昭和3年(1928),今年81歲(虛歲82),西洋樓則剛好滿80歲。
談起西洋樓,阿嬤提醒我留意庭院前紅磚矮牆上的紅磚,磚面有「TR」的標誌。
她說,
日據時代建造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時,使用的是第一等的紅磚,西洋樓用的是第二等,都是品質極優良的磚塊。
話匣子一打開,阿嬤便與我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阿嬤得知我剛參觀蘆洲李宅,
她說她認識李嚴秀峰女士,
嚴秀峰曾來找她閒坐聊天,還邀請她去參觀整修後的李宅古蹟。不過因走路不便,她一直沒有去。
她說年輕時,有一次生病,蘆洲李宅有子弟習醫,於是前往李宅看病。到了李宅,卻看見堂廳懸掛白布條,才知李家出了人命,
李友邦成了匪諜,被政府槍斃。驚悸之餘,以後就不敢再前往李家了。
言談間,阿嬤流露了對當時政府作為的不滿。
阿嬤的家世好,日據時代曾讀到高女,受過高等教育,聊起學生時代,阿嬤談興更濃,
說自己是運動健將,跑步及球類運動樣樣精通。說起往事,阿嬤精神抖擻,眼神裡也出現了少女般的光彩。
阿嬤是所謂的「昭和世代」。我在台灣各地旅行,尋訪歷史時,最喜歡接觸到這個世代的老一輩台灣人,
聽他們談起親身經歷過的時代滄桑。所謂「昭和世代」,是指成長於昭和時代(1926-1945)的台灣人。
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正值日本統治台灣的基礎穩固,他們幾乎都接受過完整的日本小學教育,
而1920年代曾蓬勃一時的台灣文化啟蒙及民族運動此時已趨消沉,他們來不及參與,或者未曾聽聞。
昭和世代的台灣人沒有上一代台灣人所擁有的中國情感或祖國意識,他們耳濡目染,
熟悉日本文化,擁有著微妙的日本情懷。戰後,他們又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
強烈的時代落差,使這個世代的台灣人,因此而有了複雜的歷史心情。
我的父母都屬於「昭和世代」,這也構成了我理解台灣近代史時的情感基礎。這種情感是對「昭和世代台灣人」的情感,
而不是對「昭和」的情感。外人倘若不能理解這兩者的區別,就可能會對我的歷史情感有所誤解。
圖:仁愛街145巷-秀才厝座落於此巷
我也和阿嬤聊到了水湳另一棟著名的「秀才厝」。秀才厝是我今日預定參觀的古蹟行程之一。
我從網路得知「秀才厝」遭縱火的事,只是不曉得情況有多嚴重。阿嬤也知道秀才厝被縱火的事,
告訴了我一些她聽到的傳聞。
秀才厝,是蘆洲的李姓大戶之一。最初的宅第是李昌和所建,光緒18年(1892),他的兒子李聲元考中秀才,
於是整建舊宅為多護龍三合院。當時蘆洲文風不盛,李聲元考中秀才,
受到鄉民尊敬,因此李家宅第被稱為「秀才厝」。
日據時代,李聲元的兒子李讚生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經濟系,成為台灣人通過日本高等官高等考試的第一人,
獲得台灣總督的重用,於昭和2年(1927年)出任台北州海山郡郡守(轄區包括今之板橋、土城、中和、永和、三峽、鶯歌、樹林等地)。
李讚生在秀才厝左側興建連棟的砌磚二層洋樓,做為起居室,擁有拱廊、閣樓、綠釉瓶欄等西洋建築風格,秀才厝傳統合院,
再加上西式洋樓的郡守官邸,佔地數千坪,使秀才厝成為當地著名的宅邸。
然而經過數十年的歲月,李家後代分產,古厝缺乏維護,變得老舊荒涼。去年2月,
台北縣文化局準備審查是否將秀才厝列為歷史古蹟時,卻連續兩次遭人縱火,焚毀最具古蹟價值的古厝大廳。
向阿嬤告辭,接著我來到了秀才厝座落的仁愛街145巷。抵達這裡時,才發現巷道兩側周圍都已被工程圍牆圍住,
裡面已成大片空地,遍佈著殘磚碎石及雜草,僅剩一小處的頹圮殘壁而已。秀才厝幾乎已被拆除殆盡。
我來遲了一步。蘆洲鄉公所網站介紹當地的「名勝古蹟」,還有秀才厝的簡介圖文,如今已成為歷史資料。
我帶著失望的心情離去。
圖:秀才厝遺址(?)
幾天之後,剛好讀到一則新聞報導,蘆洲秀才厝的地主因雇用怪手拆毀秀才厝而遭法院判刑六個月。
秀才厝遭人縱火之後,主體結構仍然存在,當時台北縣文化局緊急將秀才厝列為「暫定古蹟」,
準備展開搶救行動。不料,地主卻趁無人防備之際,雇用怪手,強行將房屋破壞拆除。
地主因此被判刑六個月,但可以易科罰金。罰金金額比起這片土地的數億元市值,僅九牛一毛而已。
雖然如此,我其實不主張要嚴刑重罰。地主破壞古蹟,固然違然,但倘若一個人破壞自己的房子,
而被國家處以重刑,似乎也不合情理。《文化資產保存法》亦有規定「主管機關應尊重文化資產所有人之權益」。
古蹟維護,除了法律規定之外,終究還是要回歸於情感的層面,有情有心,才得以讓古蹟維護的爭議獲得美滿的結果。
以今年以來拆毀古蹟的爭議事件來說,苗栗縣政府強行拆除縣內的八角窯、四角窯等傳統古窯,
陽明海運公司強行拆除汐止周家百年古厝。這兩個機構,一為觀光立縣的地方政府,
一為信譽卓著的上市公司,卻都堅持己見,執意拆毀古窯古厝,則我們又如何能夠嚴厲苛責秀才厝地主的行徑呢?
秀才厝事件落幕之後,終究只是地主面對祖宗牌位時,心情愧否的問題而已。
我的蘆洲半日遊,參觀了三處李氏古厝-蘆洲李宅、李得吉西洋樓、李聲元秀才厝。三處古厝,三種面貌,
三種情感,讓我的出遊心情,前後起伏不小。
旅記日期:2009.04.18 (寫於2009.04.28)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西洋樓(民族路327巷)。
西洋樓左側的閩南傳統房屋。
門額鑲嵌「李得吉」題字。
與西洋樓連棟的閩南傳統房屋。
西洋樓,部份門戶破舊未修。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西洋樓二樓陽台及建物。
三樓陽台的磚砌女兒牆。
巴洛克式的山頭裝飾。
紅磚磚面的「TR」標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所生產的磚塊)。
磚砌女兒牆。
秀才厝遺址。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西洋樓,秀木厝,蘆洲李宅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