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85)

[台北中和].圓通禪寺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台灣歷史上的「遠足」(翻拍展覽資料)

上個月帶兒子小東去國父紀念館遊玩,剛好館內展出林務局策劃的「步道.新森活-全國步道系列活動成果展」, 其中介紹了「遠足」(field trips)的歷史,勾起了我對中和圓通寺的記憶,也間接解開了我的記憶困惑。

遠足,是我這個世代所熟悉的名詞,相當於現在中小學的「戶外教學」。我記憶中, 小學最早的一次遠足活動,是到中和的圓通寺,大約是小學三年級。

我一直對圓通寺留有印象,但當時遠足的過程,則只剩幾近空白的模糊記憶而已。 這樣的遠足經驗,長大後自己也有點懷疑。從我就讀的光復國小(位於國父紀念館旁)走至中和圓通寺, 粗略估計,來回里程應會超過20公里。小學生的遠足活動可能安排走那麼遠嗎?會不會是我的記憶有誤?

林務局的展覽提及,「遠足」的觀念起源於歐洲,在日本時代時引入台灣的教育系統,採用「遠足」這樣的漢譯。 台灣最早的遠足活動是在明治33年(1900),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前往大屯山賞雪, 開啟了台灣學校團體登山的風氣。後來台北市各級學校紛紛將遠足活動列為行事曆,做為教育訓練,以鍛鍊學生的體能及意志力。 例如昭和2年(1927)起,台北州立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高)每年五月都會舉辦耐熱適應健行遠足, 從學校健行至淡水。在日本統治的末期,當時六年級小學生的遠足距離是32公里。

戰後,台灣的小學教育仍承襲遠足這項課外活動。以歷史傳承而言,民國50年代(1960年代)的台灣小學, 安排20公里距離的遠足,應當不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而當時的學童大多刻苦耐勞,而台北的汽車數量很少, 市區沒有空氣汙染,天氣也不像現在這麼炎熱。小學生從光復國小遠足至圓通寺,家長應該也不會擔心。

看過這個展覽,當時就想要找一天去圓通寺走一走,看看這闊別已近四十年的景點。

國父紀念館。 「步道.新森活」展覽。

圖:圓通寺

今天不是用遠足,而是用車輪代步,開車直抵圓通寺的停車場。

圓通寺的外觀上就像一座古代的 山寨城堡,石砌的圍牆,圍牆上方還有凹凸的雉堞,宛如守城用的城牆堡壘。

圓通寺的入口,石砌的拱型山門,宛如城門,上方建有一座歇山重簷的殿樓(前殿),則恰似一座城樓。 這樣的建築格局在台灣的寺廟中,別樹一格,極具特色。

拱門入口左右側,各置一座巨獅及巨象石雕,以鎮守寺門,氣氛肅穆莊嚴。進入拱門,石門之內, 有一尊巨大的彌勒佛石像,是我童年遊圓通寺,至今仍留存的記憶。石像依舊在,笑顏迎香客,而歲月流轉, 我的人生已來到至中年階段。石門內,左右兩側都有石梯爬往上方的殿前廣場,抵達上方,即見圓通寺大殿。

圓通寺大殿是仿唐式的建築風格,充滿日本佛寺的風味,而外觀卻融入當時流行的西方建築元素。例如, 大殿廊柱,採用西洋柱式,柱頭的裝飾,也仿古希臘或羅馬的柱頭樣式。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佛、 文殊菩薩與菩賢菩薩三尊金佛,神龕則是西式的,有繁複華麗的巴洛克裝飾。

從石材來看,圓通寺應曾經整修過,並非全是舊貌,但整修得宜,仍給人古寺的感覺。尤其大殿兩側及後方, 以地取材的砂岩砌造石頭樓舍,覆以日式的灰瓦,石造的樓屋環抱大殿,更使圓通寺洋溢著石頭城的古堡風情。

圓通寺大殿。 大殿旁的石砌樓房。

圖:圓通寺-仿唐式的歇山重簷式建築,殿柱為西式。

圓通寺擁有近百年的歷史,創立人為妙清尼師,經多年的奔走及募化,自昭和元年(1925)起造圓通寺大殿, 前後歷經數十年及歷代住持的持續努力,而有今日的規模。

圓通寺跨越了兩個時代,因此大殿周遭環境不難發現一些日本時代的遺跡。 例如大殿左右側的石階旁,各有一座石燈籠,是昭和年代的舊物。

石燈籠的燈座原刻有「昭和九年六月建之」(1934),不過「昭和」兩字已被塗銷, 是昔日政府的政令,為抹去殖民地的歷史記憶所造成的結果。 台灣土地的日本遺跡,因此或隱或棄,逐漸變得稀有,數十年之後,物以稀為貴, 尋找台灣土地上的日治遺跡,現在也成為一種主題旅行的方式。

大殿前面的祭拜台上,有一座以象頭為裝飾的石香爐,仔細端詳,也是日本時代的舊物。 香爐上刻有「民國三十二年」,而「民國」刻字底下,留有「昭和」殘跡,「三十二」則是從「十八」的舊字塗改而來。 歷史的滄桑變化就寫在香爐上。

圓通寺的左側,有一座六層樓高的納骨塔,中國式的紅磚塔樓,搭配西式的拱窗,造型優美典雅, 日後或許有機會可成為歷史古蹟。其旁為「極樂院」,取「西方極樂世界」之意,可能亦與納骨塔有關。 再往內走,就來到著名的石壁區及環山步道了。

石燈籠基座,「昭和九年六月建之」(1934)。 石香爐,「民國」紀元,有「昭和」殘跡。

圖:圓通寺左側的石壁佛字

圓通寺所在處,舊名為「石壁湖」,是四百萬年前造山運動推擠沈積厚層砂岩而形成的山丘, 地層屬於「木山層」。

由於地殼的擠壓,在此地形成如畚箕的ㄇ字形地貌,岩壁陡峭,中間凹陷,因此而得名。

這種巨岩峭壁的景觀,台北市的南港山及 四獸山(虎山豹山、 獅山、象山)也看得到, 都是同一時期造山運動所造成的地貌,也都以厚層砂岩為主。

圓通寺的佛舍或涼亭倚靠岩壁而建,岩壁亦有類似敦煌石窟的石佛等雕刻, 其中一面峭壁刻著巨大的「佛」字,頗為壯觀,落款年代則刻著「OO十三年一月元旦」。被塗抹掉的兩個字, 無疑應就是「昭和」了。那是1938年的刻字,刻字又大又深,所以歷經七十年,字跡依然清晰。

岩壁區有兩條小徑,其中之一穿過狹窄的石洞,稱為「一線天」。岩洞窄處,僅容身過,洞又深邃, 老婆和小東都不敢通行,於是帶著他們從另一條小徑沿著崖壁旁的石階路爬上圓通寺的後山。環山步道繞行圓通寺, 左去右回,約半個小時即可走完。

沿途設有自然解說牌,介紹圓通寺周遭的植物及地質特色。步道也可與鄰近山區的步道相通,可通往土城的大尖山, 或鄰近的中和烘爐地。今天的天氣不好,細雨紛飛,我們僅繞一小圈圓通寺的環山步道而已。

經過了四十年,我又來到了圓通寺。回首往事,不免有歲月的感懷。從童年走至中年, 也算是一趟不算短的遠足了。其間,經歷了四十年來家國的變化。 未來四十年,我則想遠足去看這三萬六千里山河註1

石壁佛字。 狹窄的石階路通過峭壁。 「一線天」(閃光燈輔助拍攝)。

旅記日期:2009.04.06 (寫於2009.04.11)

註1:「三萬六千里」,是指「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意思。


[旅行照片]

圓通寺。
圓通寺山門,宛如城堡的城門。上方的殿樓(前殿)宛如城樓。
山門內有巨大的石雕彌勒佛像。
寺前廣場圍牆有雉堞,宛如城牆。
圓通寺大殿 (正殿)。
砂岩砌造的佛寺樓舍。
前殿(山門上方)及大殿門前的象形石香爐。
大殿神龕有繁複的巴洛克裝飾。
昭和九年(1934)的石燈籠。
古雅的納骨塔。
大峭壁。
石階步道繞經岩壁。
圓通寺環山步道。
砂岩舊石階路。
「一線天」入口。
狹窄的「一線天」(閃光燈輔助拍攝)。
「一線天」的出口。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圓通寺
【交通資訊】
北二高下中和交流道,右轉中正路,再右轉錦和路,沿途跟循著圓通寺的指標上山,即可抵達圓通寺。